返回上一页 文章阅读 登录

乔忠延:漫谈中国文化里的兔

更新时间:2023-01-20 21:40:09
作者: 乔忠延  

  

   虎虎生机在延续,玉兔随同春光至。

   2023年在农历中属于兔年。兔在时辰中与卯时对应,称作卯兔。卯排在农历的二月,二月是百花烂漫的仲春,又有卯月之称。卯兔欢跳着到来,标志着和煦温润的春晖光照人间。这与兔子敏捷而又温驯的性情颇为切合。因而,忝列十二生肖中的兔,和因之派生出的兔文化早就是温和吉祥的象征。让我们穿越时空,做一次关于中华兔文化的漫游。

   天下何人不爱君

   兔子是我最早爱怜的动物,若是变换成现在的话说,是我儿时的宠物。然而,那时的乡下没有宠物的概念。每天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不是为了索取口中食,就是为了换得身上衣,谁也不愿意招惹累赘。我是个例外,依稀记得跟着父亲去他的一个同事家看见了兔子。洁白的绒毛白得像雪,亮红的眼球红得像是琉璃球。雪是我的最爱,每逢下雪我都会扑进雪中,与雪花共舞。甚至瞎想不堆雪人,坐在院子里让雪花落满全身,让自个儿变成雪人。初见兔子,尽管阿姨热情地告我这是兔子,我却直叫雪兔。雪兔再加上红琉璃球一般的眼睛,爱得我一分一秒都不想离开,那日端着饭碗都趴在兔窝上观看。看得马上就要日落西山了,我还不想回家。真感谢那位阿姨,竟然投我所好,送给一对小雪兔,我喜气洋洋抱回家里。从此,喂兔子成为我的幼儿作业,喂萝卜叶、白菜叶,时常还跑出村子到小溪旁拔些鲜嫩滴水的青草,送到小生灵的嘴边。兔子很快把我当成最好的朋友,每逢我出现在窝口,都会同时起立,翘起前腿向我“敬礼”。

   不知不觉小雪兔长成了大雪兔,还有一只肚子明显圆鼓鼓的。有一天,鼓圆肚子的那只居然干出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张嘴一口一口拔掉肚子下的绒毛,撮成一团。这是干啥?第二天看时,我感动得差点流泪,兔子用绒毛做了一个窝中窝。窝里躺着六只肉红的小不点儿,原来拔毛是为了温暖自己的小娇儿!我伸手去揪一根手上细得几乎看不见的汗毛,还疼得差点掉眼泪,兔子该有多疼呀!那一刻我更加喜欢兔子了。我喜欢兔子的长相,更喜欢兔子的爱心。

   现在回味,这可能是我人之初最早付出的爱心,而且尽心尽力,不掺染一丁点功利杂念。养兔不为卖钱,更不为吃肉,就是为了养一份喜欢和可爱。如果要用歌声表达,决不能唱“月亮代表我的心”,而要唱“太阳代表我的心”。试想,月亮有时圆,有时缺,如何能够代表我的心?我的心只能像太阳那样永远圆圆的,热热的。

   长大了才知道,爱兔者太多了,上至帝王,下至平民。平民百姓爱兔,养兔,宠兔,似乎还不能尽情表达充盈的爱心,每逢闹红火,或者是逢庙会,总会有个兔儿爷出场。这装饰一新的兔儿爷,大眼睛更大,长耳朵更长,最迷人处是身上的行头。这行头可不是平日那一身或雪白或清灰的绒毛,竟然是将军披挂御敌的盔甲。此时看,兔子好不体面威风。然而,还有更体面威风的,那兔儿爷还有坐骑。并且那坐骑,比老子过函谷关时的威风,也比张果老行走时的威风。老子骑的是青牛,张果老骑的是毛驴,你道兔儿爷骑的是什么?老虎!老虎这百兽之王甘当兔儿爷的坐骑,还有比这更威风的吗?每当兔儿爷威风在闹市,就会闹腾得热火朝天,欢声笑语与孩童的尖叫呼喊相伴,犹如热油锅里撒把盐,噼里啪啦开花一般炸开。众生对兔子的那种厚爱一言难尽,千言万语也难尽。

   帝王似乎要与平民比个高低,看看谁更爱兔子。《艺文类聚》记载,“白兔为瑞”“黑兔曰祥”。一旦白兔、黑兔出现,那是君主贤明、海内大治的祥瑞之兆,无论谁看见都必须进献给皇帝。西汉建平元年、东汉元和三年、永康元年,都有向朝廷进献白兔的记载。唐武德年间,浮山县9次出现白兔,唐高祖李渊以为天降祥瑞,兴奋难已,颁旨将浮山县改名神山县,并下诏新建白兔观,隆重祭祀兔神。这还不足以表达他的兴奋,干脆把兵符由虎形改为银兔来调兵遣将。这银兔能调动千军万马,可比兔儿爷威风多了。《魏书》不仅有民间向朝廷进献白兔的记载,还有进献黑兔的墨迹。最为有趣的是,前赵国君刘曜狩猎,猎获一只黑兔,视之祥瑞撞怀,把年号光初改成了太和。

   “兔”延伸出来的汉字

   世人如此厚爱兔子,自然因为兔子行动敏捷,乖巧温顺,进而将之视为祥瑞和睦的象征。若不是还有个头大、性温和的羊,造字的先祖或许会以兔为原形勾画“美”字。不过兔子虽然与“美”字擦肩而过,先祖也以兔延伸出两个汉字。一个是“逸”字,《说文解字》谓之“善逃”。“善逃”是兔子的行为特征。生来善良温顺,不能踢,不能咬,遇到强敌只有一条活路——逃。兔子一是跑得快,时速可达56千米以上;二是跳得远,一跃就在五六米开外。我们村外到处是良田,茂密的庄稼地是兔子隐身的最好帷帐。每逢收获时节兔子的境遇可就惨了,麦子割倒便失去了家园,只好惊慌失措蹿跳出来。有人看见马上撒腿追赶,论速度没有一个人能跑过兔子,可满地是人,后边追,前面堵,要逃命真不容易。此时兔子逃命的法宝不再是跑,而是跳。田间多河汊,河汊都有三米多宽,兔子一跃而过,追赶的人却跳不过去,只能望河兴叹。兔子逃走了,逃远了,再没有性命之虞,才能安闲着喘口气。这便是“逸”字的完整含义:逃跑和休息。所以,便派生出逃逸、奔逸、游逸、安逸、隐逸等词语。

   再一个是“冤”字。把兔子关在窝棚里就是“冤”,还真是不用申诉辩护,而是一目了然的冤枉。兔子善良得不能再善良了,不会伤害任何动物,连昆虫都不伤害。别的动物都欺软怕硬,遇到天敌战战兢兢,若是遇到弱者,马上面目可憎,比阿Q见到吴妈还遭人厌恶。兔子则始终如一,怕硬而不欺软,强时而不凌弱。把兔子关起来就是制造新的冤案!一个冤字,写出了世人对兔子和弱者的万般爱怜。

   兔子还延伸出个“菟”字。“菟”字,可以与菟丝子和於菟联姻。菟丝子是寄生草,软弱无骨,缠绕在别的植物上汲取营养,损人利己。不过,“於菟”这词倒是能弥补兔子的损失。你道这於菟是何物?是称为百兽之王的老虎。怪不得闹红火时,老虎甘当兔儿爷的坐骑。

   据说,大名鼎鼎的后稷名字叫“弃”,是因为其母亲姜嫄野游踩中巨人脚印而孕生,家人不愿养育这个来路诡异的孩子便抛弃到山野。时过数日,孩子没死,是缘于一只老虎喂养他,呵护他。老虎具有了兔子善良温和的性情,就博得个好名:於菟。当然,这只是我“望文生义”,由“兔”—“菟”字而展开的联想。

   文物书画中的兔

   世人喜爱兔子,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代,这种认知能够在文物中得到验证。

   如果我们把目光投向商代,并且盯住最为兴盛的武丁时期,在人吼马嘶的战场上可以看见一位叱咤风云的将军。这就是妇好,她应该是中国最早的女将领。她率军北上征讨土方族,东南攻伐夷国,西南打败巴军,为商朝拓展疆土立下了汗马功劳。妇好,这位杰出的巾帼英才对兔子情有独钟。1976年考古专家在河南安阳小屯村打开她的墓室,一只长10cm,高5.8cm,厚0.5cm的玉石兔子露出容颜。黄褐色的玉兔与原野奔跑的兔子极为相像,略微昂头,圆睁大眼,张口吐舌,肥躯翘尾,足向前屈,爪趾清晰可辨。前足处钻有一个小孔,穿上丝绳便能够系佩在身。可想而知,当年妇好就佩戴这祥瑞玉兔驰骋疆场,保佑护身。

   时光飞逝,沧桑变易,丝毫没有减损世人对兔子的厚爱。1992年,在山西省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中出土了西周青铜兔尊。其中一件高20.1cm,长35.8cm,前肢点地,后腿弯曲,犹如蓄势待发,将要跳跃而起,惟妙惟肖表现了兔子的胆怯和机警。兔尊腹部中空,背上有圆角长方形开口,口上有盖,盖上有扁圆形钮。尊体两侧饰有圆形火纹,还有雷纹和勾连雷纹。这件造型生动、形象逼真的兔尊,既是酒器,又是礼器,无疑是王侯喜欢兔子的又是一个例证。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英雄可以淘尽,可能暗淡,兔子则穿越岁月风尘依然光色不减。1974年发掘的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举世轰动。墓中一幅繁丽精美的帛画,更是惊诧人寰。画上有月宫,有蟾蜍,还有一只轻盈的兔子。缘于相伴嫦娥捣药月宫的故事,兔子走进了神话世界。

   到了唐朝,兔子仍旧风韵醉人。2010年2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考古发掘出成组的十二生肖俑,均为人身泥质红陶。其中的兔头生肖,身着袍服,腰系大带,恭整肃立,双手拱礼,俨若一位辅佐君王的高官。

   至于圆明园流失海外的兔首,尽人皆知,那就不必多说了。不过,这尊兔首也在告诉世人,兔子早就是国人的爱物、宠物。爱之,宠之,不只因为兔子乖巧养眼,还因为其早已成为暖人身心的灵物。

   有人用玉石雕刻兔子,有人用青铜铸造兔子,还有人用画笔描绘兔子。兔子和善乖巧的形象屡屡出现在画家的笔下,宋代画家崔白留有画名《双喜图》,画面上的主角是两只喜鹊。风吹枝摇,一只喜鹊张翅飞来,一只在树干上与之和鸣。笔墨涂染到这里,画面上部颇具动感,底部未免沉闷。此时,画家灵机一动,点染了一只玄兔。玄兔闻声仰望喜鹊,安详泰然,一下增添满纸喜气。看看,兔子一出场,哪怕是肃杀的深秋,照样温煦迷人。

   在明代画家徐霖笔下,兔子成为主角,画名《菊石野兔图》。兔子出现的位置与《双喜图》极为相似,正在安闲地赏花观石。只见耳朵竖起,圆眼大睁,没有因为沉迷美景而丧失机警灵动。清代画家华嵒的《海棠禽兔图》更是将兔子的机警灵动描绘得惟妙惟肖,你看兔子聆听梢头鹦鹉啼鸣,却将身体半隐在海棠花丛,真是巧妙呀!清代画家冷枚的《梧桐双兔图》有点反常,两只兔子安逸闲适,还带点学士的自信。原来这是宫廷画家摹绘宫廷兔子,神色哪能惊乍,只有饱受宠爱的从容。

   兔子身上的醒世故事

   上下五千年,一部中华文明史首先是一部思想史。思想史不一定要高深,却一定要走心。往往是那些承载着思想活色的故事,会改变人的思想情感,改变人的行为轨迹。我童年告别三分钟热度的学习方式,就得益于读了《龟兔赛跑》的故事。故事浅显易懂,却警策我力戒浮躁,奋力前行。乌龟和兔子赛跑,乌龟的实力根本无法与兔子比较。万米长跑、百米冲刺,兔子都堪称健将。乌龟是两栖动物,在水中游动是强项,在陆上行走是短板,那跑,顶多算是爬行。以短板爬行,对应跑步健将,只能毫无悬念地惨败。然而,拿到金杯的不是健将兔子,而是缓慢爬动的乌龟。兔子用力一蹿就到了百米开外,回头看乌龟刚刚离开起跑线,一得意躺平睡了大觉。蓦然醒来,乌龟已经接近终点,再拼命追赶为时已晚。这个胜在起点、输在终点的故事说明,不只聪明反被聪明误,而且优势易被优势误,千万不要骄傲。为了启迪世人,可爱的兔子甘心扮演反面教员。

   龟兔赛跑,不是兔子最早的登台表演,最早使之启迪世人的恐怕是《韩非子·五蠹》。其中写道:“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故事简短好笑,宋国农夫种地,突然跑来一只兔子,撞死在身边的树上。农夫不再种地,坐等兔子再来,不劳而获。结果兔子没有再来,农田荒芜了。韩非子讲这个故事,当然不是无事生非,而是提醒君王,世道变化,“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兔子再出场滋生了“狡兔三窟”这个成语。预备三个洞窟是兔子的生存之道,弱势者总是变着招数确保不成为强者的美食。把兔子的生存之道,大化为人的生存之道是冯谖的智慧。李白有诗写道:“孟尝习狡兔,三窟赖冯谖。”听起来有点奇葩,可冯谖就是东周列国史上的一个奇葩。这个奇葩去孟尝君那里当门客时一贫如洗,还自称没啥本事。所幸孟尝君不嫌弃,收留了这个谦称无能的人。《战国策》记载,没几天冯谖竟然“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他嫌没有鱼吃要走,孟尝君得知即供他鱼吃。他又说出入没有车,(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爱思想关键词小程序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m.aisixiang.com)
本文链接:http://m.aisixiang.com/data/140200.html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