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纪宏:2022年度中国式民主发展关键词
编者按:作为“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伴随着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国的民主发展也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在对中国式民主发展进行盘点的基础上,莫纪宏研究员对2022年中国式民主发展的关键词进行了解读。
2022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作为“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伴随着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国的民主发展也得到了充分的肯定。
2022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顺利召开,近三千名经过民主选举的人民代表,带着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郑重走进人民大会堂,通过法定程序将民之所需、民之所盼带到会场进行讨论,这一件件议案,无不透露着民意与民心。
回首2022,人民群众更加广泛参与民主生活,在建设中国式民主的征程上建言献策,显现出中国式民主的独特魅力。一项项民主决策的落地实施,无不让中国式民主熠熠生辉,闪耀着社会主义民主的光辉。
为深刻领会、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2022年度在对中国式民主发展进行盘点的基础上,《民主与法制》周刊特别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莫纪宏研究员对2022年中国式民主发展的关键词进行了解读。
关键词:人民民主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这也是第一次将全过程人民民主写入了党代会的报告,这为我国未来的民主发展指明了方向。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着重强调:“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为行使人民民主权力的大会,为促进全过程人民民主起到关键作用。
2022年两会期间,近三千名代表肩负人民重托,带着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来到会场,以人民的名义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人民的关心与关切。
2022年3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修正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此次修改对于践行人民民主和人民当家作主都有重大意义,可以更好地保障人民依法行使国家权力,切实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此次修改对地方人大常委会、人大代表履职以及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等都作出了规定,充分保证了全体人民都能充分享有人民民主。
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显示,目前,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已经建立22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其中增设12个)覆盖全国三分之二省份。省、市两级人大常委会建立立法联系点4700余个。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建立,不仅仅是对基层民主的完善,更是对人民民主的不断深入。通过不断深入基层,才能够将人民民主的阳光洒在广袤的大地上。
解 读
人民民主是民主的一种重要存在形式,专指参与民主活动的主体必须具有人民性。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特征,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现行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至上的社会主义民主理念决定了我国的各种类型民主的主体是人民。根据我国现行宪法规定,人民行使民主权利的方式既可以是直接民主,也可以通过人民选出的代表组成的代表机关代表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深化对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参与实践。”“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我们要继续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把人民当家作主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党治国理政的政策措施上来,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党和国家机关各个方面各个层级工作上来,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工作上来。”
关键词:基层民主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基层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体现。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完善基层直接民主制度体系和工作体系,增强城乡社区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实效。”基层民主作为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中意义重大。
我国拥有14亿多人口,意味着我国拥有较为庞大的基层人口数量,只有让广大人民群众感受和参与到民主生活中来,才能真正实现基层民主。
在我国,基层民主是直接民主,依靠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得以实现,包括在农村地区设立村委会,在城市地区设立居委会,在企事业单位设立职工代表大会。通过设立这些组织,广大人民群众可以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通过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标准进行治理。
2022年6月以来,河南省信阳市将各村、各社区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工作室的有关功能融入到党群服务中心,实现了基层示范点建设的全覆盖。同时,自7月起,信阳市在各乡镇、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进行建设基层示范点的有关工作探索。
2022年11月,上海市南京西路街道召开2022年南京西路街道基层民主自治建设推进会,进一步提升“社区自治+”的治理效能,将基层民主做深、做远。
2022年12月,北京市西城区基层民主协商标准化试点通过了考核评估。作为全国首个基层民主协商标准化试点,其范围涵盖了全区的263个社区,规定了包括协商程序、协商内容等在内的19项基层民主协商标准。通过基层民主解决了众多包括小区综合治理以及加装电梯在内的多项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解决民之所盼、民之所愿。该试点的落地实施,引导了广大居民群众依法依规行使民主权利,表达个人意愿,从而达成“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目标和原则。
基层民主是人民的民主,是直接的民主,通过不断完善有关制度,让广大基层群众参与到基层民主中来,更好地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实际应用上显现出特有的优势。
解读
基层民主主要是指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形式及其运作方式来保证人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一种民主形式,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民主的重要组织载体是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包括城市居民委员会和农村村民委员会。在城市,保证城市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管理的民主方式包括居民委员会协调会制度、听证会制度、评议会制度、居民来访制度、居委会工作报告制度等,由此进一步发挥城市居民在社区治理、公共事务和公益性事业中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农村,要进一步通过村民委员会这一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完善村民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方式方法,提高农村公共事务、公益性事业的自我管理水平和调解民间纠纷、维护社会治安的自觉性。基层民主核心在于最大程度地保护基层社区居民直接参与基层治理的民主权利,包括参与基层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各项权利。在基层民主各种实现方式中,协商民主意义特别重大。基层居民通过协商,实现“民事民办”,真正让基层居民感受到当家作主的主人翁所具有的自豪感。
基层民主还包括了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内部的基层民主治理。最重要的民主形式有职工代表大会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协商民主机制。根据我国现行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是保障职工参与管理和监督的民主权利的重要基层民主制度。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主要是为了强化职工在本单位经营管理和各项事务中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作用,审议企事业单位的重大决策,管理企事业单位内部事务,监督行政领导行使管理职权,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确保企事业单位各项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内部的群众评议领导述职、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等,都有利于培育基层民主精神。基层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团体以及各类社会组织是基层群众自治的重要依托。充分发挥基层各类组织在维护群众利益、反映基层群众诉求、管理基层事务、扩大群众参与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强基层各类组织的自治功能,拓宽基层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渠道,实现政府管理和基层民主的有机结合也是不断加强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协商民主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协商民主是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发挥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加强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等功能建设,提高深度协商互动、意见充分表达、广泛凝聚共识水平,完善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和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
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民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机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2年2月,由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组织编写的《新时代提案工作丛书》出版,此书的出版正值全国两会前夕,释放出积极信号,用实际行动表明人民政协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积极参与。
在2022年3月的全国两会,人民政协也充分发挥其政治协商的作用,积极参政议政。据统计,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共收到提案5979件,其中立案的提案4979件,并案的提案35件,转为意见和建议的提案965件。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提案涉及范围也十分广泛,包括教育、科技、能源、生态等多个领域,成为我国民主协商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5月,人民政协围绕“关于推进国防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提案”进行实地调研,通过调研可以更加直观地建言咨政、凝聚共识。通过实地探访,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可行性地为有关部门提出建议。7月,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举行座谈会,倾听民意,旨在促进民族团结,推动重难点问题的解决。10月,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与其他民主党派围绕加强和改进提案工作进行交流座谈,为更好地发挥协商民主群策群力。
人民政协作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一环,对国家政治协商、参政议政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人民政协是专门协商机构,发挥作用靠的是协商水平。越是形势复杂、任务艰巨、思想多样,越需要通过提高协商水平来广集众智、广谋良策、广聚共识。只有充分发挥协商民主才能够将人民政协的力量发挥出来。
解读
协商民主主要是指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围绕着治国理政的重要事项主动征求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更加科学和有效地作出关于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重要决定。中国共产党很早就提倡民主协商。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反复强调:“国事是国家的公事,不是一党一派的私事。因此,共产党员只有对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的义务,而无排斥别人、垄断一切的权利。”“共产党人必须和其他党派及无党派人士多商量,多座谈,多开会,务使打通隔阂,去掉误会,改正相互关系上的不良现象,(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爱思想关键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