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雨磊:学术发表的技艺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341 次 更新时间:2023-01-11 10:26

进入专题: 学术发表   写作方法  

王雨磊  

一、学术市场


很多作者将学术写作视为一种个体化行为,是一个人闭门造车的工作,其实不然。尽管学术写作主要由作者自己完成,然后投稿、修改、发表,但是如果将学术写作与发表放置在整个学术场域中考察,我们就会发现,我们的写作与发表实际上是一个井然有序的学术市场。

在学术市场中,学者相当于生产者,而读者相当于消费者,学术作品就是产品。学术作品到底好与不好,最终还是要靠学术市场来检验:学术作品有没有满足学术消费者的知识需求,有没有说服读者。只不过,与其他市场不同的是,学术市场提供的是知识的生产与消费。学术作品的分配权力不在消费者手中,而在专业的学术机构手中。因为学术消费者既是消费者,又是被教育者,也就是说,学术市场不是扁平的,而是有学术梯级的。因此,判断学术作品是否优良的权责不能完全交给消费者,而必须交给专业的学术机构,由那些更具有学术资质的机构及其学者来判断、检验、交换和发表学术作品,这就是学术发表机构的主要工作。

很多学者可能不太认可学术市场的理念,他们觉得学术是“神圣的”,是不能够被交易的,不能当成一笔买卖。但是实际上,学术作品一直以来都是学术市场的产物,没有学术市场,就没有学术作品。畅销的不一定都是好的学术作品,但是好的学术作品一定是畅销的,甚至洛阳纸贵。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学术是坐冷板凳,是阳春白雪的营生,这种观点也不全面。有些学术作品只是为了满足某一类学术市场的需求,尽管它很小众,但是它很重要,这些自有国家和其他社会主体来承担消费者的角色和购买义务,然而,这并不能否定学术市场的客观规律。

既然学术作品存在于学术市场中,那么,学术写作就要遵循学术市场的价值规律和交换法则。和其他类型的市场一样,学术市场也遵循价值规律,学术作品必须是具有含金量的,必须能够提供某一种知识类型的供给,否则,它就会被学术市场拒斥,即使能够通过一些短时的手段(比如强力的营销手段)暂时掩盖、扭曲价值规律,但是从更长的时段看,学术市场对于作品价值的判断是比较可靠的。《红楼梦》能够经久不衰,那是因为它已经被长时段的学术市场检验过了,并且有广泛、众多的学术消费者认可。所以,学术生产者必须对自己的研究进行对象化,了解自己的研究到底有无学术市场。

就像其他的生产一样,学术作品的生产也遵循生产规律,优质学术作品的打造必然有其科学合理的学术流程。简单说,学术生产是一种输出,要保证学术输出,必须有优质的学术输入。陆游说:功夫在诗外。这句话的意思实际上是,单单学人家写诗,是学不来的,因为写诗是一个综合素质,你只看到五言绝句这二十个字,却没有看到人家在诗词之外读了多少书,经历了多少人生变幻,游览了多少名山大川。

学术写作也是如此。学术输入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是阅读。这是学术写作最基本的输入,阅读不仅能提供写作的基本素材,而且也会帮助形成写作的语言风格和学术气质等。第二是研究。研究不仅包括查阅相应的文献资料,也包括进行必要的实证调研,这些研究过程是整个学术写作的间架结构和基础要件。第三是思考。学术论文是思考的结晶,包含了作者原创的学术见解,而原创一定源于独立思考。


二、学术修辞


尽管学术产出极大地依赖学术投入,但是学术产出本身有其自身独有的逻辑,学术写作与学术研究存在重大差别,并不是会研究的人一定就会写作。学术研究的目的是从研究问题出发,得出研究结论;而学术写作则不能继续沿着这条路往下发展,不能让读者重复自己的研究过程,而是以崭新的表述逻辑来整合写作素材。

所谓表述逻辑,是指学术写作过程中为了达到表述目标而遵循的创作逻辑。这样一个表述过程,我们可以称为学术修辞。修辞(rhetoric),修是修饰的意思,辞的本意是辩论的言辞,后来引申为一切言辞,修辞也就是修饰言辞,即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利用各种语言手段来达到最佳的表达效果。

在学术表述的逻辑中,最重要的目的是将研究论点呈现出来,并且以科学合理的论据对论点加以论证,说服读者、传递论点是最终目标。所有学术修辞的存在和使用都是为了服务于这个最终目标。比如,如何撰写引言,如何呈现数据,要不要使用概念图,都必须以是否更有利于学术论点的阐释为终极标准。

很多作者希望大而全地表述,通常将数据和素材不加甄别地加以使用,其实这种未加省思地使用数据的做法是不科学的。尽管这些写作可能耗费了研究者的大量心血,但是学术写作者必须铭记:学术修辞的最终目标是更好地呈现学术论点,假如有些资料与将要呈现的学术论点无关,即使它很精彩,也应该删除———这些素材可以用于在其他文章中阐释其他学术论点。学术修辞需要考虑效度问题,那些不能更好地服务于观点论述的素材不仅不能发挥正功能,反而可能会起到反作用,如冲淡论文的叙述主线。

文章的修改和取舍也必须服务于这个目标。一些调查资料的收集比较辛苦,很多人不愿意将其删除,但是,从学术表达的角度看,文字如果不能服务于观点的说明,那么,这样的文字就是无效的表达,甚至会起到反作用。很多作者不愿意优化自己的文章篇幅和文字,单纯觉得篇幅长更好,但是从学术传播的角度看,传播效度的性价比更重要,如果篇幅长,而说的东西却不到位,反而还不如篇幅短。

学术写作一定要有修辞的自觉,要有意识地提高学术表达的准确性、可理解性和丰富性,尽可能地让学术表达符合表述初衷;要综合考量文章的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等,让学术表达更适当、得体和到位。凡是那些有助于表述核心论点的文字都应该好好阐述,凡是与核心论点无关的表述都应该自觉删除,同时,也要思量保留下来的学术论述如何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核心论点的阐释。比如,很多学术文章试图在内文中使用概念图,但是我经常建议我的作者:请你重新判断,这个概念图到底是否有助于表述文章观点,假如没有这个概念图,是不是别人就不理解(或者不那么容易理解)你的原文?假如这个概念图使用后不仅没有让读者更理解你的意思,反而让别人看迷糊了,或者简单地忽略过去了,就说明你这个图不够成功,你必须重新思考是否需要保留这个概念图,如果保留,那么必须思考如何改善这个图,以便它可以更好地服务于整篇文章的论点阐释。


三、学术发表


学术写作的最终目标是学术发表,只有进入发表阶段,学术写作才告一段落,也才真正成为公共物品,变成学术成果,在某些单位,也才能计算为学术绩效。所以,学术写作必须正视并重视学术发表问题。学术发表指的是从学术写作到文章最终刊发在正式出版物上的过程,本书所涉及的学术发表主要以学术期刊发表为主。

学术文章能够发表的前提是深度、有效的学术写作,学术写作的基础则是扎实、可靠的学术研究,而学术发表也有其自身的特质与逻辑。从宽泛意义上说,学术发表必须符合学术市场的价值规律,即文章必须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但同时它也必须遵循学术发表自身的规律,必须了解并适应学术出版的生态环境,知晓并遵循学术出版的周期与规律;否则也会事倍功半,甚至功败垂成。

学术发表最好换位思考,既能从学术产品本身的属性来进行学术写作,同时也能从学术出版的角度来思考学术写作,最佳的状态是将学术发表与学术写作有效地整合在一起:在学术写作时有学术发表的意识,在学术发表的过程中进行学术再写作,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合理有效地利用学术出版平台,增加学术作品的传播力和认受度。

学术发表除了要遵循价值规律之外,还有其他特质。具体而言,每一个学术期刊都有它独特的选题要求、发稿方向、学科范畴、用稿风格、篇幅字数、格式体例等,而且学术期刊的编辑部及其学术编辑的工作也有不同的生态与周期,学术发表只有充分考虑到这些方面,才能事半功倍。


四、写作与发表的技艺


学术市场、学术修辞和学术发表分别对应本书的第二部分“学术选题篇”、第三部分“学术修辞篇”和第四部分“学术发表篇”。

下文的介绍,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技术性成分,这是“说明书”的通例,但是我并不希望仅仅在方法论的层面上谈写作与发表,我更愿意将写作与发表视为一种学术技艺。时下流行一种“干货”心态,其背后就是技术主义浓厚的社会心态,似乎所有人都想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有用的知识。这种求“干货”的心态对于学术写作来说是一种灾难。持这种心态的人要的不是有机的系统知识,而是僵尸化的操作教条。像其他技艺一样,学术写作没有快捷键,也没有终南捷径,必须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通过长时间的积累,培养学术的技艺与修养。

庖丁解牛靠的不是方法论,而是熟练的技艺。熟练的技艺靠的是长期浸淫其中,熟知每一分寸的细微感受,技艺便在熟能生巧的摩挲中油然而生。技艺的养成当然也要像方法论的培养一般,尊重事实、紧盯目标,但是它并不追求过度精致的方法和技术,而是试图培养一种独运其中的匠心,锻造一个具有高度鉴赏力、判断力与执行力的匠人。所以,技艺的养成特别强调当事人不仅要有系统的知识与逻辑,还要有广泛而持久的好奇心,以及对制造对象的历史与文化的高度娴熟,同时,还要有精妙绝伦的想象力。

我不敢说自己可以做到这一点,但我希望通过这本书,为大家培养写作与发表的技艺提供一些方向。


    进入专题: 学术发表   写作方法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爱思想综合 > 学术规范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9940.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指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9月,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