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银兴: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创新和拓展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658 次 更新时间:2022-12-19 23:46

进入专题: 中国式现代化  

洪银兴  


党的二十大明确要求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尊重现代化的一般性规律,关注世人普遍认可的现代化一般标准。但是,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每个国家的现代化都会打上不同社会制度和不同发展阶段的烙印。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指明了现代化的方向,还明确了实现现代化的道路。首先,中国的现代化目标和进程不可能是西方现代化的“翻版”。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其次,现代化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发展格局,相应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需要守正和创新。

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所要推进的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国人口达14亿人,占世界人口总量的18.3%。其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的总和。14亿人口的国家整体实现现代化,将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但是要清醒地看到,目前中国的人均GDP才过1万美元。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明确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里,有两点必须考虑:一是目前中等发达国家的人均GDP已经达到3万美元以上水平。而且这个水平是动态的,到那时中等发达国家的人均GDP肯定会有更高的水平;二是按14亿人口规模计算,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就必须要有更高的GDP总量。这意味着中国要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必要的增长速度。

中国在改革开放开始的30多年中保持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改革开放解放了潜在的生产力,从而支持了较高的潜在经济增长率;二是在较为宽松的国际环境下,对外开放获得了全球化的红利。进入新发展阶段,一方面由于潜在的增长要素已经得到了充分释放;另一方面对外开放遇到逆全球化的冲击。中高速增长成为新常态。在此新常态下推进现代化建设需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既要应对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降,也要应对逆全球化的冲击。基于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其必要路径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现代化之路。

在新发展阶段推进现代化建设不仅需要坚持深化改革开放,还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由此创新的现代化道路可称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这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新拓展,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守正和创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体现由理念到发展道路的转化,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现代化的创新发展之路

进入新发展阶段,创新成为现代化的第一动力。创新可以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当今世界正在进入数字经济新时代。依托数字技术的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数字化能使经济社会获得更高质量的发展。发展数字经济意义重大,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也就成为创新发展的主战场。

创新成为推动现代化之路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把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为现代化的战略支撑。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最大阻力在于缺乏高端科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近代以来,西方国家之所以能称雄世界,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掌握了高端科技。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正所谓‘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只有拥有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才能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 科技的自立自强,不仅要避免关键核心技术被“卡脖子”,而且要占领科技和产业的世界制高点。二是建立自主可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在此基础上的现代化就是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的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关键在于将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将自立自强的科技创新转化为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依托原创性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实现新产业的跨越。三是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当前的国际竞争主要表现为全球产业链的竞争。一些发达国家为了阻碍中国的崛起,在高科技环节上对中国企业断供,造成多条中国参与的产业链的国外高科技环节“断链”。应对这种挑战,“要以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主导产业为主攻方向,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发展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带动作用大、经济效益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把科技创新真正落到产业发展上。”

创新发展的关键是建立有效的科学—技术—产业的转化机制,形成有利于创新成果产业化和市场转化的通道。其路径:一是“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独特作用,充分发挥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充分发挥科学家和企业家的创新主体作用,形成关键核心技术攻坚体制。”具体体现是建立大学和企业共同参与的孵化新技术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推动知识创新主体和技术创新主体之间形成互补、协同和合作。二是发挥市场作用,发展完善的技术市场有效转移技术,规范的资本市场有效提供创新投资并锁定创新风险。三是形成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氛围。实现创新发展的动力和资源就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相应地,需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二、现代化的协调发展之路

协调发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和手段。从现代化角度讲的协调发展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是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顺序发展“串联式”的发展过程,发展到目前水平用了二百多年时间。中国要后来居上,决定了发展必然是一个“并联式”的过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叠加发展的。四化的并联式就是“四化同步”。其明显效果是,相较西方式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在时间上大大缩短进程,所付出的代价也要小得多。

2021年,中国的农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下降到7.3%,农业从业人员占比下降到22.9%,城镇化率达64.7%。这意味着,以降低传统农业部门比重为标志的工业化,农民进城意义上的城镇化都已基本到位。进入新发展阶段后,“四化”有了新内容:工业化转向工业现代化、绿色化;信息化进入数字化、智能化阶段,并且为其他三化赋能成为协调发展的着力点;城镇化的重点和核心转向人的城镇化,即转移人口的市民化,与此相应,城镇的城市化、城市的现代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环节。

进入新发展阶段“四化同步”的现代化,需要补两块短板。一是补农业现代化的短板。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要求,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由原来的非农产业发展带动“三农”,转向直面“三农”本身的发展。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成为新阶段“三农”现代化的目标。农业强国的基础是农业从弱势产业变为强势产业。这不仅需要农业科技进步,还需要基于三权分置的土地经营权流转后的规模经营和产业化经营。二是补后发地区现代化滞后的短板。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一方面,后发地区同样需要根据“四化同步”的要求,补工业化的课,补城镇化的课,在信息化(数字经济)上与先发地区进入同一起跑线;另一方面,先发地区与后发地区要在产业一体化、创新一体化的协调联动中实现现代化;此外,还需要利用国家实施的区域发展战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三、现代化的绿色发展之路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工业文明时代推进三百多年的西方式现代化,虽然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但已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地球生物的延续。中国在由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的新时代推进的现代化,不能走西方式的高投入、高排放的道路。中国所要推进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不能仿效西方待实现现代化后再来解决环境和生态问题,而是一开始就要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的道路,并且贯穿于现代化的全过程。其内容主要涉及:一是把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到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高度,治理和改善过去发展所遗留的生态环境问题。二是创新财富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多样性的生物、绿色的环境被视为宝贵的生态财富。与新财富观相适应的经济发展不仅要谋求物质财富,还要谋求生态财富,提供人民美好生活所需要的高质量的生态产品。三是明确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双碳”达标时间都显著快于西方发达国家同等条件下的时间表,“双碳”目标下的新能源发展和利用会带动科技和产业的革命性变化。

四、现代化的开放发展之路

一个国家只有开放才能成为现代化国家。中国不仅需要在开放中获取资源和市场,更要在开放中获取国际前沿高新技术。进入新发展阶段,经济全球化和逆全球化并存。基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中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强调内循环为主体,决不意味着降低开放发展的作用。无论是内循环还是外循环,都离不开开放发展。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需要更高质量的开放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高水平对外开放主要涉及的问题:一是培育新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参与外循环的竞争优势,不能建立在原来的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基础上,例如,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要成为国际竞争的优势,就必须如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的那样,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二是开放式创新。发展处于国际前沿、引领产业创新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需要充分利用国际创新资源。目前相当部分“卡脖子”技术源自基础研究。要以基础研究的开放式创新为突破口,利用和引进国际创新资源(尤其是创新人才),进行开放式的基础科技创新,创造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科技成果。三是以内循环促外循环。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引技、引智并重;全球产业链环节的国际国内布局并重。四是统筹开放和国家经济安全。既要防范经济全球化的风险,又要防范逆全球化风险,建立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

五、现代化的共享发展之路

在共享发展中推动共同富裕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在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后,现代化新征程要进一步克服相对贫困问题。共同富裕不可能完全消除富裕程度的差距,也不可能简单地拉平收入,更不可能回到过去的平均主义分配制度,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一方面收入差距需要有个“合理区间”,另一方面共同富裕需要分阶段推进,不能一蹴而就。

克服相对贫困既需要改革,也需要发展。针对相对贫困人口大都集中在农村和后发展地区这一现实,要关注农村和后发展地区现代化的跨越;由市场对各个行业的客观评价产生的行业间收入差距,主要靠结构调整和市场调节;由不同行业所需要的人力资本水平造成的收入差距,主要靠人力资本投资和教育培训去调节;而由行业垄断和非合理收入造成的收入差距,则要靠反垄断和规范市场秩序来调节、约束和规范。

要在体制上实现效率与公平包容。基本要求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的: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促进机会公平,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一是初次分配阶段在突出效率的同时要解决好劳动者同其他要素所有者的共同富裕问题,涉及两个方面。首先,就业是民生之本,需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使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其次,在要素报酬的框架内,让劳动者也成为多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体现勤劳和智慧致富。二是防止社会阶层固化。简言之,就是要给更多人创造致富机会。相应的制度创新包括:完善劳动力市场等各类要素市场,以教育平等促使劳动者获取知识和技术要素,以营商环境法治化和创新创业环境更加宽松促使其获取资本和管理收益,以畅通的要素流动为底层劳动者提供改变自己经济地位的要素,提供更多的创新创业机会,营造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环境,使劳动者突破财富继承而靠创新创业致富。

政府在再分配环节更注重公平。政府主导的税收和公共产品的供给是推动共同富裕的基本路径。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两个方面:一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二是公平提供公共产品。虽然不排除不同家庭存在一定程度的私人产品的差别,但不同家庭享用公共产品和基本公共服务的权利则应该是无差别、公平的。政府要确保为社会各阶层提供公平且达到现代水准的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服务和公共安全体系,使全体人民均等充分享受公共产品。

发挥第三次分配的先富帮后富的作用。第三次分配是在自愿基础上,以募集、捐赠和资助等慈善公益方式对社会资源和社会财富进行分配。尤其是在救灾、济贫、助学等方面,第三次分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第三次分配体现了先富群体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责任,也是规范财富积累机制的重要方面。其基础是社会道德水准的提高、慈善文化的弘扬,需要税收等方面的政策激励。现阶段第三次分配的作用是有限的,需要培育,但相信其作用在现代化进程中会逐渐增大。

总的来说,贯彻新发展理念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推进和拓展,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道路,也是现代化的一般理论与中国国情结合的道路。这是发展中大国特有的现代化之路。


作者: 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名誉理事长 洪银兴  来源: 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 2022年12月11日


    进入专题: 中国式现代化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政治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9346.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