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康:双碳推进是“持久战”而非“突击战”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094 次 更新时间:2022-11-30 00:42

进入专题: 碳中和   碳中和  

贾康 (进入专栏)  

11月1日,由凤凰卫视、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WWF)主办,落基山研究所(RMI)、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SEE基金会)、大道应对气候变化促进中心(C Team)联合主办的“零碳使命国际气候峰会2022”在北京召开。


以下为贾康演讲全文:


贾康:大家好,很荣幸受到邀请参加我们这次零碳使命国际气候峰会。我想在10分钟左右的时间里简要谈三个层次的看法:第一个是我们会议的主题,面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要特别注重绿色低碳发展,最后走到零碳状态这样一个鲜明的主题之下,我们要进一步认识到走向零碳在中国已经证实对国际社会的承诺里,达到碳中和的取向之下,我们有光荣而艰巨的使命。


按照中国已经形成的推进双碳的战略来说,是40年为期的一个持久战,它的重要性是关联着中国在自己争取和平发展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间,同时要有机的结合着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这样一个中国为人类社会做出自己应有贡献的使命,这个使命落在零碳使命方面是相辅相成的,是一个重要概念命题不同角度的表述,既对中国自己推进现代化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方面非常重大的意义,又对我们整个人类社会共处于一个地球村,怎么样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又有非常重大的意义,这两个方面结合在一起,是一个使命不同维度的表述,既是中国的使命又是中国和世界合作的使命。


这个重要性如果做这样一个勾画之后,第二个层面我觉得需要在中国的双碳目标确定之后,时间不长的已有的发展中间,我们要正视现在已经感受到的问题,来寻求更加理性地掌握推进双碳目标,最后达到碳中和、零碳的战略任务实现境界里面的推进要领。


推进双碳目标的要领在正面表述上来说,这个持久战当然有整个系统工程式的需要、有的高水平的设计。我现在利用有限的时间,想从问题导向方面比较直率地谈一下我们在推进过程中已经认识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好的愿望、正确的方向,看起来政策设计似乎也是服务于这个方向的,但在推进过程中却可能出现一种偏颇。


在2021年,社会方方面面热议中国政府,官方已经非常清晰地树立了一个双碳目标,而且方方面面都注意到在推进这样一个目标逐步实现。但是在2021年下半年,无可讳言经济出现了意料不到的走向低迷的特征,这样的相关因素后来在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给出了一个判断,就是出现了“三重压力”的交织和叠加,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交织之中,中央财经委员会领导小组办公室韩文秀主任言简意赅地指出我们主管方面的分解谬误,这个谬误就是需要纠偏,需要总结经验教训,防止以后再出现的一个现实问题。


这个分解谬误体现在大家都高度重视双碳目标,要实现它,往前推进的过程中却出现了把系统工程碎片化的这样一个我们需要总结认识的偏差。所谓系统工程碎片化在我们贯彻执行机制里面有一定的客观原因,因为涉及到多个部门,涉及到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相关有管理和调控责任的一系列部门和机构,大家在推进过程中容易出现铁路警察各管一段式的,五龙治水,非旱即涝式的,形成合力却又不符合系统工程客观要求的那样一种不良分解现象。


碎片化嘛,就是一个一个的单个主体的努力,没有形成有机联系,没有很好地达到系统工程的要求。系统工程碎片化以后很容易出现的是什么呢?就是把持久战打成突击战。把双碳目标前面十年先达到碳达峰,后面还有三十年,经过总共四十年的过程达到碳中和的渐进,变成了碳冲锋式的突击战,就违背了事实规律的偏差,这是我想强调的第二点。


如果说有了这样一些可总结之处,当然我们希望在以后推进实现零碳目标持久战的过程中,我们以更高的政策理性和实践理性来遵循客观规律,更好地合乎规律性的要求,去掌握推进过程。


第三点我觉得我们可以在中共二十大给出了很好的全局工作的指导下,推进中国式的现代化,既有跟其他经济体现代化的共性,更有在中国特定国情和约束条件之下的特征、特点方面,掌握好怎么样务实的再进一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水平开放结合的这样一个进步过程中间,我们动员方方面面的力量,政府方面、企业方面、社会组织方面合在一起,我们争取把绿色低碳走向零碳这个使命的完成,更多地抓实、抓细。


我想谈两个我自己观察到的具体案例,在最近一段时间,我在接触我们社会上大家都知道的,有多年自己专业经验积累的会计师事务所这样的社会中介组织的场合,我听到有一家过去市场上美誉度很好的,全球范围内很有品牌效应的事务所。他们在具体的中介组织服务业务中间,非常有心地开发了一套软件,这套软件是什么呢?就是在大家都认可的ESG投资以及给ESG投资,这种社会投资匹配融资的特定的具体项目出现的时候,它的软件可以形成这样一种功能,提供一种对于这个项目本身绿色低碳程度的量化评价,这个软件开发当然要集聚很多智慧,方方面面参与以后经过初步的框架设计,再经过反复打磨、细化,力求能够更周到、更高水平的做出相关评价。


软件形成经过一个阶段努力之后,现在达到了基本的使用水平是什么呢?在企业还有融资机构一起讨论,一个项目的确立和应该得到的投融资支持条件的时间,把相关的数据、参数带入这个软件,软件的运行可以引出带有量化特征的评价,这个项目按照绿色低碳的要求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水平,这是非常实用的。这种实用的软件服务于绿色低碳,我是认为值得给予充分肯定,它把我们看起来一个非常重要的使命的完成对接到可操作的状态,对于以后越来越多的企业按照ESG投资,按照绿色低碳,按照相关的融资机构要特别注重绿色金融发展这样的取向下,可以很好地提供有效供给,有效的科学决策的手段,我认为这就是把事情抓实抓好的一个很好的例证。


我另外举一个例子,我接触到的企业界、科研团队等等,经过努力以后他们现在有一个框架式的模式,在某一个具体的片区开发中间要有全域低碳解决方案,这非常符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在逻辑。一个具体的定制化解决方案要处理复杂的结构问题,要处理在结构问题挑战下供给管理结合着其他必要的调控措施,包括总量上的需求管理调节,更重要的是落到结构优化的供给管理视角之下。


在一个片区,中国各个地方的辖区概念之内,辖区里的某一个新区、建成区升级发展中间,要把所有相关因素纳入一个通盘考虑的定向系统化工程。比如说片区开发里面自然气候、土壤环境,开发项目里面所运用的投入品的材料、相关工艺、技术组合等等有很多科学家、科研人员,还有原来政府产学研结合的团队他们经验支持之下的,他们很多的细致考虑,特别是对接到像著名的研究型大学里面的团队,他们所了解的世界眼光之下的这种前沿科技成果,把所有这些东西组合在一起以后形成这个片区开发里面各种各样项目组合在一起的,通盘的定制化解决方案,寻求全域低碳方面水平尽可能推进到最令人满意的状态,我觉得这是很实的,多方努力共同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值得肯定的一个认识框架、解决方案框架,是一个非常值得给我们大家提供启示以后大家一起来关注这样一个案例。


我今天向各位交流的时候就用以上三个层次的看法,来给各位做一个分享,希望我的这样一些信息对大家能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进入 贾康 的专栏     进入专题: 碳中和   碳中和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经济学演讲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8495.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