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辉煌:中国式现代化的第三波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247 次 更新时间:2022-11-24 23:44

进入专题: 中国式现代化  

林辉煌 (进入专栏)  

二十大的召开显然具有历史性的意义。按照官方的说法,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在二十大报告中,“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被反复提及的核心概念。为什么在这个时点提现代化?如何理解现代化及中国式现代化?对这两个问题的解读,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二十大报告的精髓。上一篇评论讲到了中国的第一波现代化和第二波现代化,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先看一下《中国式现代化的第一波和第二波》



1 第三波现代化


为什么这个时候提出中国式现代化?一方面是因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两波现代化的浪潮从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落后的面貌,而这两波现代化浪潮都具有非常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是对其他国家现代化道路的照搬照抄。中国的巨变表明,中国式现代化是完全可行的。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经过了两波现代化的浪潮,特别是4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发展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领域,各种挑战层出不穷,包括新冠疫情肆虐和国际紧张形势。

关于当前我国面临的挑战,二十大报告是这样论述的:世纪疫情影响深远,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躲不开、绕不过,党的建设特别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不少顽固性、多发性问题,来自外部的打压遏制随时可能升级。

如何有效应对这些挑战,并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只能继续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

按照二十大的说法,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换句话说,中国正处于第三波现代化的浪潮之中,面临的是如何进一步深化高质量发展的挑战。因此在我看来,要准确把握二十大报告的精髓,关键就在于准确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以及中国式现代化与第三波现代化之间的关系。


2 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



2021年7月6日晚,在来自160多个国家的500多个政党和政治组织的领导人参加的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旨发言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将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作出新贡献。同年11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二十大报告进行了全方位的阐释。首先,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可能的前提条件,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中国共产党本身是中国最具现代性特征的力量,这种现代性就体现在对世界普遍性和中国特殊性的结合上。

其次,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我国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也必然具有自己的特点。现代化的范畴包括物的现代化、制度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但是归根结底是人的现代化。一个超大国家的现代化,最难的地方就在于让所有人整体实现现代化,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最大挑战。

第三,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让所有人整体实现现代化,基本的要求就是共同富裕,而不是一部分人富裕,另一部分人贫困。要做到这一点,对于所有国家都是不容易的,尤其是人口大国。这就涉及到城乡之间、区域之间、阶层之间的财富再分配,缺少强有力的国家统筹能力,这个目标就不可能实现。

第四,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除了物质层面的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也强调精神层面的健康发展,后者是对人的现代化的根本性规定。实际上,没有精神层面的富有,物质层面的富有也很难持续,甚至会引发各种社会问题。

第五,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坏自然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以大自然的破坏为代价的发展,不是一种可持续的现代化模式,最终必然会反过来损害人本身的利益。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式现代化不能是简单的人类中心论,尤其是只考虑短期利益的人类中心论。

第六,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我国不走一些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那种损人利己、充满血腥罪恶的老路给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带来深重苦难。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也许是中国式现代化最为独特的一种内涵。不少国家的现代化道路都是以牺牲其他国家人民的利益为代价的,这种现代化从本质上讲并不具有道义性。

总结来说,中国式现代化就是要实现人民群众的身心富足和利益共生,这是对人的现代性的基本界定。要实现身心富足,离不开国家资源在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之间的均衡配置;要实现利益共生,更离不开国家资源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国家之间的均衡配置。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式现代化对于国家的统筹能力具有内在的需求,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则是保障国家始终具有统筹能力的关键所在。



3 统筹型现代化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式现代化是逐渐发展的过程,而不是一步到位、一成不变的。也就是说,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人民在追求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模式,而不是一开始就有明确的路径和方法。甚至现代化的目标本身也是不断更新的,是随着经济社会本身的变化以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的提高而不断进行调整。目标的调整,往往也就意味着发展路径的变化;人们的认识水平,现有的资源结构,也会影响发展的路径。

例如在前三十年,现代化的首要目标是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这是由当时的国内外环境所决定的。因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封锁打压,以及当时国内一穷二白的经济底子,要想在世界民族之林获得一席之地,中国只能采取权力集中的方式来推动第一波现代化,集中一切资源支持工业发展。我们可以把这一波现代化称作“集权型现代化”,在当时的条件下,没有充分的集权尤其是中央集权,就不可能在三十年内建起完整的工业体系。当然,在前三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分权化的改革时常出现,而且每次改革都增加了地方的分权,但是在整体的资源配置和权力运行体制中,集权始终是占据主导地位的。

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的核心目标是实现经济的全面快速发展,改变多数人的贫困处境。当时的国际形势以和平与发展为主流,全球资本流动给中国特别是沿海地区的发展带来了历史的机遇。正如前文所言,前三十年积累下来的工业底子和人力资本,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得到了极大的释放。一方面是对前三十年过度集权的体制的反思,另一方面是为了最大限度放活经济,中央不断推进分权化的改革,从而提高地方的经济活力。这是中国的第二波现代化浪潮,我们可以称为“分权型现代化”。

“分权型现代化”在激活地方经济活力方面确实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后果。首先是地方之间缺乏深度合作,甚至存在恶性竞争,每个城市都试图建立完整的产业体系,彼此之间形成行政壁垒和市场壁垒,这对于高质量发展显然是非常不利的。其次,分权型现代化偏于经济发展,在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以及应对重大经济社会风险方面则存在明显的不足。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近年来党和国家就如何更好发挥政府这只有形的手进行了大量的改革探索。我认为从现在开始,中国将出现第三波现代化浪潮,即“统筹型现代化”。这一波新的现代化浪潮强调的是,通过强化国家统筹能力来实现人民群众的身心富足和利益共生。

需要指出的是,“统筹”并不等于“集权”。统筹强调的是国家引导下各方力量的协商治理,一方面是要发挥国家的元治理功能,另一方面则要确保各主体充分参与到国家治理的过程中,从而实现多元目标的有效平衡。集权强调的是各项权力在国家层面的汇聚,由国家直接进行资源配置和关键决策,其他主体则是被动地参与到国家治理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讲,统筹是介于集权和分权之间的治理体制,既要强化国家本身的能力,又要强化其他主体的参与能力;既不是号令集于一身,也不是号令碎片化。

统筹型现代化的道路如何走下去,我们并没有现成的经验可用。自主探索而不是照搬照抄,这本身就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可以预见的是,以强化国家统筹能力为核心的第三波现代化浪潮,是实现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准确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强国家统筹能力建设。

例如在乡村振兴工作中,要统筹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健全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在不同的时代使命和历史条件下探索适应性的发展道路,最终走向人民群众身心富足和利益共生的未来,这就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的理论研究应当聚焦于此,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回应时代的声音,只有这样的理论才是真正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


★ 本文原载于行业研习微信公众号。



进入 林辉煌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中国式现代化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宏观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8342.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