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慕樊:杜诗的互文、省语、反语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976 次 更新时间:2022-11-23 13:59

进入专题: 杜甫   互文   省语   反语  

曹慕樊  

要懂得杜诗的文字意义,必须懂得杜诗用词的读音,它的义训和用法。这就要运用音韵学、汉语训诂学和语法、修辞学的法则去认识它们。凡研究杜诗的偏义词、互文、反语、省语、倒字、歇后语、方言等的,都属于训诂、语法修辞学范围。上条已谈过杜诗中的偏义词,现在把杜诗的互文、反语、省语、俗语等略说一下。关于倒字、歇后语,宋代就有人谈过,这里用不着再提了(倒字杜诗很多,人们举得太少,但它本身没有什么大作用,所以不必再举)。杜诗俗语,本是一个重点,因为在后面列有专条,所以这里也不多举例。


一 互文

杜诗用互文,是顾炎武提出的(《日知录》卷二十七)。互文是一种修辞手法,凡相关的两个句子,用词此有彼无,意义互为补充,就叫互文。诗句字数有限制,用互文可以包容更多的内容。这是产生互文现象的主要原因。杜诗互文很多,略举数例:


①去凭游客寄,来为附家书。(《得家书》)

②平生白羽扇,零落蛟龙匣。(《八哀诗》)

③次第寻书札,呼儿检赠诗。(《哭李常侍峄二首》之二)

④不闻夏殷衰,中自诛褒妲。(《北征》顾炎武举)

⑤浮瓜供老病,裂饼尝所爱。(《信行远修水筒》)

⑥岑寂双甘树,婆娑一院香。(《树间》施鸿保举)

⑦击柝可怜子,无衣何处村。(《西阁夜》)


上例①—③为常例。如例①,上句“寄”即指家书,下句“附家书”者即是游客。上句省“家书”,下句省“游客”,而意固互有。④—⑥为变例。④见“夏殷衰”专条,顾说是“以有形无”。例⑤是一字管两句例,亦有专条详释。⑥⑦是互易例,“岑寂”本说院,“婆娑”本说树。“击柝”言村,“无衣”是可怜子。总此三变例,再加上正例,可知杜诗互文,共有四例,一正三变。须临文鉴别,不宜滥列。如《过客相寻》诗:“挂壁移筐果,呼儿间煮鱼。”施说与③例同,实误。这是主语在第二句,故黄生说为以下句管上句,非如③例,呼儿管上句,次第亦管下句,故彼为互文。《过客相寻》则不同。上句的词都不管下句,可知施说误也。



二 省语

省语是诗句修辞的重要手法之一。杜诗省语如《甘林》:“试问甘藜藿,未肯羡轻肥?”这是十字句,“试问”下省“如何”二字。《戏为六绝句》:“龙文虎脊皆君御,历块过都见尔曹?”意思是说,千里马过都如历块,岂见尔曹乎?“见”上省“岂”字意。《洗兵马》:“京师皆骑汗血马,回纥喂肉葡萄宫。”回纥的马喂肉,“马”字涉上文而省。《寒雨朝行视园树》:“丹桔黄甘此地无。”意思是说,园内的丹桔和黄柑是此地的其他园子所没有的。《季秋江村》:“难见此山川”,是说别处难见这样美的江山。《潼关吏》:“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一夫”下省“守关”二字意。《舍弟观赴兰田取妻子》:“巡詹索共梅花笑,冷蕊疏枝半不禁”,这是说,想到将来的骨肉团聚,人一欢喜,看见梅花,好像花在疏枝上也禁不住要笑的样子。此外“肯”字多半有岂肯、不肯的意思(详“肯”字条),“莫”字下多省“不”字。如“即今龙厩水,莫带犬戎膻”。即莫不带犬戎膻。“赋诗分气象,佳句莫频频。”即佳句莫不频频乎?《示獠奴阿段》:“郡人入夜争馀沥,竖子寻源独不闻。”闻字下宾语,即上句“争馀沥”,涉上句而省。



三 反语

正言若反,反语见正,是常见的语言现象,多用在戏语和讽刺上。杜诗喜用反语,是形成杜诗表现方法多样化和活泼气息的因素之一。如《戏为六绝句》:“不觉前贤畏后生。”意思实在是说这种后生殊不足畏。《绝句漫兴九首》之三,爱燕子偏说它的种种坏话,全首是反语。《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用许多反语表示强烈的欣喜。如“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实怕春”,说红、白花“多事”等都是。所谓“其词若有憾焉,其实乃深喜之”。“韦曲花无赖,家家恼杀人。”亦是这种用法。《陪章留后侍御宴南楼》:“此身醒复醉,不拟哭途穷。”正是哭途穷。《伤秋》:“何年减射虎,似有故园归?”希望即言绝望。《远游》:“敝裘苏季子,历国未知还。”好像是人自不还,其实是说兵戈不许人还。又,凡用“莫”“肯”等字的句子,都可看为反语。如咏二鹰说,“兔藏三窟莫深忧”,即莫不深忧。



    进入专题: 杜甫   互文   省语   反语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文学 > 诗文鉴赏专题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8279.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杜诗杂说全编/曹慕樊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9.4,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