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春晨:理性认识公民道德教育面临的社会道德状况
(三)导致社会道德问题的价值观原因
一个社会出现比较严重的道德问题,其原因不是单一的,而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就我国社会存在的道德问题而言,某些社会文化思潮对人们价值观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其中影响较大的社会文化思潮包括利己主义、犬儒主义和道德相对主义等。利己主义是个人主义走向极端的产物。个人主义的理论基础是抽象的个人权利观,当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发生矛盾时,如果只认同个人主义价值取向,为了个人利益走向极端个人主义,就将滑向利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侵蚀社会公共道德资源,它们对现代社会的拜物教顶礼膜拜,把追求个人利益当作最重要的权利,只看重个人权利而放弃应承担的相应义务。犬儒主义源于古希腊哲学家安提西尼和第欧根尼的道德观与生活观,他们倡导并实践一种“返于自然”的生活。在他们看来,那些保障社会生活秩序的道德规范皆是对人的自然本性的压制,在人的自然生活中,没有道德规范存在的地盘。当代犬儒主义文化思潮与古典犬儒主义既有承接又有差异,既无视道德规范、玩世不恭和愤世嫉俗,又委曲求全、接受现实,其生活态度是苟且偷生、得过且过,普遍怀疑、我行我素,玩世不恭、游戏人生。道德相对主义将道德主观化和个体化,把道德看作个人的私事,社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只具有主观性和相对性,不存在客观的、普遍的道德规范。道德相对主义与极端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人们可以依据对价值观和道德规范的各自理解选择做自己认为具有“合理性”的事情,瓦解了自我权利、他人权利和共同体权利之间的现实伦理联系,为某些人打着维护自由和权利的旗号、以非道德手段获取个人利益提供了自我辩解的理据。
本文系作者根据2022年6月22日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国德育杂志社主办的“中国德育·明德讲堂”所作的讲座整理而成。
原载:《中国德育》2022年第14期


爱思想关键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