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伟华:加强党的建设引领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165 次 更新时间:2022-07-16 14:13

进入专题: 党的建设   国企改革   高质量发展  

邓伟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高质量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不动摇,巩固深化国企党建工作成果,推动党建工作和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巩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国企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党中央先后发布了《关于中央企业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的意见(试行)》《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试行)》等文件。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关于国企党建的系列重要论述,阐明了如何加强新时代国企党建一系列根本问题,是新时代国企加强党的建设和深化改革发展的根本遵循与行动指南。总结国企党建工作经验,持续深化政治建设、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对于巩固党建工作成效、完善国有企业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党建引领方向,将政治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国有企业不仅是自主经营的保值增值市场主体,同时也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是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力量,承担着重要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国有企业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发挥好国有企业的制度优势,有效完成国有企业承担的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

将国有企业的政治优势凝聚转化为企业的发展优势要从整体战略、组织架构、体制创新、基层党建几个方面发力。首先,从整体战略上把党建工作放在企业发展大局中进行谋划,把促进生产经营成效作为检验党组织活动的重要标准,把加强企业基层党的组织建设作为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使党建工作成为企业科学发展价值链上的重要环节。其次,在组织架构上传承“支部建在连队上”的光荣传统,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靠支部的鲜明导向,确保业务拓展到哪里,党组织就覆盖到哪里,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找得到组织。第三,创新基层组织领导体制,在基层探索推行党政负责人一肩挑的领导体制,选配好专职副书记等党建执行层面负责人,并明确规范各层级决策议事规则及相关负责人的职责权限,确保党建工作有人抓。第四,提高基层干部的党建工作能力,通过打造流程标准化、党建慕课、情景演练等各种党建业务培训模式,让基层党务工作人员在各种场景实练中提升党建工作能力,成为基层党建工作的行家里手。

党建融入管理,将党的建设融入公司治理各个环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特”就特在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把企业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明确和落实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要确保企业发展到哪里、党的建设就跟进到哪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就体现在哪里,将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的各环节,完善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工作制度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运行规则相结合的科学决策机制,使党的组织建设成为企业现代化科学发展价值链条上的关键环节,进而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治理效能。

国有企业党建要通过管理体制、决策机制、工作部署、绩效考核等方面融入企业治理全过程。党建要全过程融入现代化国企制度建设中。一是在管理体制上融入,落实党建工作章程,明确党组织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并制定党委工作细则,把党的领导融入企业治理各环节。要以制度建设和人才选配为根本,对党政一把手和党建执行层负责人的职责权限、各层级决策议事平台及范围、“三重一大”决策事项的酝酿流程等内容进行规范。二是在决策机制上融入,通过党委会、董常会两大决策议事机制,明确由董常会决策的涉及企业经营的重大事项,必须先经过党委会前置审议,从而实现党委发挥领导作用与董常会依法依规履行职责相统一。三是在工作部署上融入,将全面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企业治理实际结合起来,通过党委扩大会议专题研究公司改革与发展的大政方针和党委重点工作,再通过职代会和工作会进行具体安排落实,使之成为全体员工的意志,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四是绩效考核时融入,联动制定经营业绩和党建工作目标责任书,党建考核时将主要经营指标完成情况作为重要评价维度,并将党建考核结果运用于基层经营绩效考核,形成有效的双向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党建凝聚人心,发挥好服务人民的重要责任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国企党建工作和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根本导向。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国有企业肩负着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公平正义等重要社会责任,要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须依靠国有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更好履行其承担的社会责任。

要发挥国企的党建与制度优势,发挥好国有企业在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中的重要作用,完善利润分配和发展共享机制,使各级员工成为企业发展的共同主体,形成员工个人成长与企业改革发展共享的合力。随着时代变迁,当前国有企业用工方式日趋多元化和灵活化,一定程度上导致员工分布广泛、构成多样、流动性大、利益诉求复杂,要充分发挥党群组织凝聚人心、关爱员工发展的重要作用,使党群工作在企业管理、绩效评估、利益分配、权益保障等过程中都得到充分体现,通过设立“爱心互助基金”等多种公益形式加强对员工及其家人的关爱,充分发挥共担共建共享的体制优势。

党建提升作风,保持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许多国有企业都有着悠久的红色文化,是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载体,一代代国企人在党的领导下先后创造出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宝贵精神财富,使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紧密结合,形成强大的精神力量。总结好在国家非常时期、非常任务下的响应机制、决策机制、项目管理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等,提炼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战时党建”工作体制,以“挺身而出”的坚定信仰擦亮品格底色,以“不畏艰险”的道德高度提升思想境界,以“团结奋斗”的顽强作风破除艰难险阻,以“使命必达”的担当精神扛起发展重任,将制度转化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治理效能。

党建引领企业整体发展战略,全过程全方位融入企业治理并塑造企业先进文化,这种精神力量和体制优势在疫情防控攻坚战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成为新时代国企党建典范。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国有企业各条产业战线上,当党组织发出号召以后,“我是党员我回去”“我愿回到一线为抗击疫情贡献一份力量”等请战誓言吹响了国企人逆行冲锋的嘹亮号角,最早集结、最先冲上战场的是党员,最难的区段、最危险的任务是党员冲在前,党员带头成为最鲜明的旗帜。在高质量党建工作的推动下,管理和生产团队克服种种困难,创造出无数令世界震撼的“中国速度”,生动诠释了新时代国有企业的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无可比拟的政治优势。

党建激发活力,不断创新党建工作方式方法

随着90后、00后员工成为主体,他们对于创新党建机制、提升企业文化与个人事业发展的结合有了更多的期待,党建工作要保持持久活力和旺盛生命力,就必须要准确把握工作对象的新特点,不断创新党组织活动的方式和载体,通过党建对发展战略、日常管理、激励机制、文化建设的全方位领航,使党的领导成为新时代国企发展的最强大优势。

新时代国企党建要强调对员工成长与发展的服务,强化员工服务与技能提升职能,助力年轻一代实现并提升自我价值。对于新生代员工而言,衣食温饱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追求自我价值实现成为大家共同的追求。因此,在宣传和表彰等各环节都要强化基层导向,要把资源与激励机制向一线员工和一线生产倾斜,通过基层党建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紧密结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员工认同感、幸福感和企业凝聚力、活力不断提升,开创文化强企和活力兴企的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有企业在全球竞争中面临着各种风险与挑战,必须用高质量党的建设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不仅要加强党对国有企业在政治、思想和组织上的领导,还要加强党在构建现代企业制度、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过程中的领导,将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和企业发展的各环节,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治理效能,从根本上提升国有企业党的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提供有力政治保障。


(作者: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进入专题: 党的建设   国企改革   高质量发展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经济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5321.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红旗文稿》2022/13,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