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江生: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590 次 更新时间:2022-06-11 20:01

进入专题: 新发展格局   高质量发展  

陈江生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强调“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党中央着眼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重大战略谋划,是一项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要从历史和全局的高度准确把握并积极推进。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交织影响,国内外发展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我们要坚持办好自己的事,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坚持党的领导。构建新发展格局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能成功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科学行动指南,必然会引领我国在逆全球化趋势加剧的大环境中实现发展和安全的动态平衡。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全国人民共同奋斗,需要“破”和“立”的节奏把握,这更离不开党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离不开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人民至上,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道路,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题中应有之义。正因如此,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进程中一定要着力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发挥分配的功能和作用,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的调节力度,促进居民收入分配的公平化合理化,进而实现共同富裕目标。二是社保政策要兜住兜牢民生底线,优化社会保障制度,整合相关制度安排,打破户籍壁垒,健全低收入者生活保障机制,完善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增进社会公平正义。三是完善公共服务政策制度体系,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领域精准提供更多基本公共服务。

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总结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经验形成的,凝结了全党全国人民智慧,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遵循。只有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才能既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推进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一定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活力;要注意提高国有企业实力,支持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大做强,增强其控制力和影响力,尤其要注重提升国有企业在核心技术方面的创新能力,实现创造性突破;要善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制定好服务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在促进经济主体实现创新的同时,注意加强监管,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维护市场秩序。

掌握好改革发展的节奏。新发展格局的构建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渐进。一定要摒弃对增长速度的单一追求,更加注重经济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2021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2022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首先是稳定经济增速。经济增速的稳定是指当前经济增速不显著偏离潜在经济增速,波动处于合理区间。为此,一方面应持续给予实体经济更多政策支持,助力其发掘新的经济增长点,寻找新的经济增长动能,提高实体经济发展增速;另一方面应注重发挥宏观经济政策效应,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其次是持续调整结构。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在于打通供给约束堵点,畅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通过政策引导促进房地产行业良性健康发展。再次是持续改善民生。稳增长的同时应做到稳就业,解决好就业、社会保障、生育等社会问题,在教育、医疗等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领域加大政策、资金投入力度。

发挥科技创新对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科技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支撑作用,需要做好三方面工作:其一,发挥体制机制优势,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大对基础研究领域的科研经费投入,同时改革科研经费管理制度,赋予研究人员更多自主权;优化科技结构,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制,为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提供政策和环境支持。其二,强化人才队伍建设。一方面应不断健全人才培养和评价机制,改善人才发展环境,引导高素质人才集中到基础研究领域,构筑集聚国内外优秀人才的科研创新高地;另一方面在基础教育领域,应改革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育创新型人才。其三,加强科技领域的开放合作。在立足自身发展的前提下,深化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充分利用国际创新资源,构建互利共赢的伙伴关系,实现共同发展。

坚决做大做强实体经济。实体经济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基础,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创新的根基,是我国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依托。构建新发展格局应坚持把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坚决做好实体经济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加大对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协调各方资源,包括资金、人才、市场机制等,围绕产业链供应链布局,实现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促使创新要素向实体经济集聚,提高实体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二是协调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运用政策工具强化对实体经济的融资支持,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实施新的减税降费政策,强化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制造业等的融资支持力度,增强金融普惠性,并注重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为实体经济发展构建多层次融资渠道。

畅通内外循环。双循环是新发展格局不可或缺的支柱。中国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历程表明,内循环与外循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在新发展阶段,要在国内深化改革,畅通国内经济循环,实现多领域自给的同时,与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相衔接,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从内外两个方面支撑起新发展格局的大厦,关键要做好三件事:一是深度参与全球产业链布局。与周边国家建立稳定的供给关系,进一步提升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核心地位,以中国产业链的优化带动全球产业链的稳定。二是重视贸易出口。应关注出口产品的多元化,加快数字技术与贸易发展深度融合,做好线上出口贸易,与更多国家/地区建立合作关系。三是进一步开放金融市场。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应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持续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稳步推进国内金融市场开放。总之,面对内外形势带来的挑战,应秉持积极的应对态度,以国内大循环带动国内国际双循环,实现更高水平合作和发展。


陈江生,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教授


    进入专题: 新发展格局   高质量发展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经济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4590.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人民论坛,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