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聪:重审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生活化转向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6654 次 更新时间:2022-06-09 00:49

进入专题: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   生活化   课程改革  

张聪  

内容提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化,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始终致力于生活化转向。然而,“去生活化”“反生活化”“伪生活化”等正成为深度影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现实难题。研究认为:解决这一难题,需要从对生活世界的主体、内涵以及实践过程等方面进行学理反思,从而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转向提供科学的方法论导引。


关 键 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  生活化  课程改革 



面向生活,实现生活化转向,似乎已经成为后课改时代高中课堂教学“约定俗成”的定律。在新课程改革二十年后的今天,当我们重新审视高中思想政治课不断发生的生活化转向时,不觉发现“生活世界”正成为一种先验性的存在,这似乎不言自明,但却潜隐着“生活化危机”,其背后正是对“生活世界”的模糊化认知与实践性误判,甚至连教学何以链接生活、链接什么样的生活等基本问题尚缺乏明确的认知。缘此,重新审视新时代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生活化转向,不仅是一种学理研究维度上有益且必要的审慎思考,更是对当下教学实践的理性反思与方法论导引。


一、生活: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之基


之所以将“生活”作为审视我国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关键词,正在于直面“生活”的教学设计鲜明地生成了与之前截然不同的课堂呈现和实践样貌。


(一)生活化:高中思想政治设置的重要视角


新中国成立以来,始终高度重视中小学思想政治课。新课程改革前,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主要为:经济常识部分、哲学常识部分、政治常识部分。这种以“常识”为关键词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带有经济、政治、哲学知识普及的性质。2002年4月26日,教育部专门印发了《调整高中思想政治课有关教学内容的方案》的通知,明确提出了“删减有关‘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减少容量”等具体要求[1]。这一基本要求实际上催生了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改革,逐渐形成了《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四个基础性必修模块,“生活”成为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关键词。其后,虽然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历经若干次微调、修订,但以“生活”来命名的传统始终没有改变。《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课程结构、内容等进行了诸多调整,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变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哲学与文化》四门必修科目。至此为止,在一些研究者和一线教师看来,“生活”似乎已经退出了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基于生活、为了生活的学科教学理念似乎已经不再需要。然而究其实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始终没有远离生活,更没有偏离生活化的转向轨迹。


(二)生活化转向:高中思想政治的向度调整


高中思想政治课始终坚持政治性、思想性,是一门向高中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这样的课程性质在一定意义上已经超越了高中生自身原有的个体生活,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高中生不仅要审视身边的生活,更要从国家、民族乃至全球的视野关注这门学科。伴随这样的学习视野同时发生转变的是,学生的“生活”也必须随之发生相应的转变,即在范围上由个体的日常生活转向更为宏阔的社会生活,在内容上由素朴的生活世界转向更为复杂化、多样化的生活世界,在视角上由单一的个体视角转向多维度、多位态的他者视角。这种生活化转向特别鲜明地发生在21世纪以来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改革过程之中,似乎每一个版本的课程标准都在不断地提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务必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在“情境创设—情境分析—情境回归”这条逻辑主线上,引导学生反思自身的生活世界,力求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从这个角度来看,“生活”始终成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基石,生活化转向也成为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重要特征。


(三)生活化转向的教学: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建构的潜在逻辑


对于学科教学而言,课堂教学本身所具有的性质又在很大程度上约束着“生活”这一概念本身应着力呈现的“类”的性质,即“生活”本身已不再是归属于特定时间、空间维度上所具有鲜明差异的生活,而是对于人来说有着共通性质的生活,是一种超越了私人生活的公共生活,超越本能的自为的生活,并在公共生活的语境下能够实现对知识的理解和阐释。总之,从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转变的视角来看,我们可以大体探索到三条不同的逻辑主线。


一是归纳逻辑,即引导高中生从异彩纷呈的生活世界中归纳出相关的经验、知识与方法。教科书中诸多案例、插图、数据的大量援引,目的是要逐渐形成教学论证过程中的“证据”,不断证实相关的理论与知识。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带有强烈的“说理”特征,其“说理”的逻辑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要通过众多事实来总结并形成相应的结论。但高中生的归纳逻辑能力毕竟具有一定的限度,在对现实生活归纳的角度、过程、方法、思维等方面,还需要来自教师的悉心指导。


二是演绎逻辑,即引导高中生从习得的经验、知识与方法拓展到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高中生在开展思想政治课堂案例分析、实证论述的过程中,教师应通过不断地采用演绎逻辑的方式,助推高中生能够学以致用,着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国课堂教学具有演绎逻辑的传统,如同《论语》中所言及的那样:“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但高中生在演绎逻辑的应用过程中是否适恰、适度,则需要来自教师的精准判断和引导。


三是类比逻辑,即引导高中生从他者的生活经验转向自身或其他人的生活经历,通过从个案到个案的方式实现对相关生活经验的类比与推断。在类比逻辑思维指导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更侧重通过两个或两类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的相似性,推断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的相似性。这就需要来自教师的积极引导,在基于“类”的相似性上能够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转向的实践品质。


二、生活化危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之困


高中思想政治课实现生活化转向的过程并不容易,所生成的一些根基性问题,正渐趋凸显并成为阻滞教学实效的潜在因素。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去生活化”困境


叶澜教授曾深刻指出,“死的”教育一旦成为那双“看不见的手”,却不断支配着“活的”教师、学生,促使他们绕着它转,于是课堂教学也就变成了“教案剧”演出的“舞台”[2]。要想更好地活化课堂教学,就必须重新审视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和全要素。当表面上“回归生活世界”已经成为一种“无人质疑”的话语时,那么这种话语本身就失去了理性反思的能力而遭遇着随意滥用的危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应对下面三个问题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其一,就其内容来看,高中思想政治课主要以传授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哲学等诸多常识为主,其教学内容不是对学生个体日常生活的还原与复写,而是对学生个体生活的超越,呈现出高中生个体所没有全面感知的生活场景。其二,就其目标来看,高中思想政治课并非以学生个体“成人”为唯一价值追求,而是从党和国家改革与发展的高度对高中生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因此教学目标并没有侧重对学生“成人”的要求,也不会是对高中生现实生活的全方位、多角度的密切观照。其三,就其效果来看,高中思想政治课要引领学生实现对社会发展的科学认知,在完成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的基础上实现自身的发展,因此教学效果评定的不是学生的个体生活,而是一种外化于学生生活的理解方式与表达方式。因此,“去生活化”成为具体教学过程的实践特征,“去生活化”的危机也潜在地影响着教学实效的形成。特别是在应试主义等错误教育观念的驱动下,不少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以考试为要,唯分数是从,不顾学生生活实际,以关键知识点为核心,以实施“题海战术”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结果,越是这样,很多高中生越是深刻地感觉到高中思想政治课远离了自身的生活实际。这种仅仅为了考试而获取知识的错误知识观、学习观一旦生成,便会持续性地影响学生成长,在损伤思想政治学科价值功用的同时,也极大地弱化了高中思想政治课本身所具有的生活化特征。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反生活化”隐患


“反生活化”曾长期桎梏着部分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头脑。这些教师认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就是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学习与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引导学生真正实现个体成长,为何要“生活化”呢?于是,他们以此为据,反对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融入具体的个人生活元素。实际上,这种观点之所以占据一定的话语权,其原因正在于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本身所独有的学科性质的误解和这些教师落后的教育观念。


一方面,高中思想政治课从其学科属性上就体现出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诉求,是培养高中生着力成长为一名现代社会公民的道德养成课程。这在一定程度上恰恰与高中生作为一个普通个体的生活情境相悖离,容易导致生活气息匮乏的课堂教学时常存在,进而诱发“反生活化”的教学困境。


另一方面,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长期以来所接受的师范教育、职后教育往往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特别是一些教师在教育观念上缺乏对外部世界的真实了解和对急剧变化的社会生活的理性认知,这些就极易造成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脱节,由此,“反生活化”的教学现象也容易呈现出来。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的一位主编认为,传统的以学科知识为导向的教学过程的核心,就是“让学生掌握哲学社会科学已有的知识结论”,结果就很容易造成“面对不断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学生的知识总是处于滞后于实践的状态,学生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迁移能力,缺乏基于实践进行理论创新的能力”[3]。换言之,学生在当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容易缺乏对现实生活本应有的观察、认知以及探究的能动性,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传统课堂教学极易导致“反生活化”的困境。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伪生活化”难题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一些为了“教学生活化”而刻意为之的做法,却是往往降低了生活化的内涵与品质,甚至走向了“伪生活化”的极端。对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而言,这种“伪生活化”主要表现为:以虚构的生活情境来解读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虽然教学案例来源于生活,但案例本身也需要进一步梳理、凝练才能写入教科书之中。遗憾的是,很多教师在对案例不断加工的过程中丧失了案例本身鲜活的生命力,结果一些虚构的生活情境无法让学生信服,无法真正实现教学效果,更无法实现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实际上,“伪生活化”不是没有生活,其本身也含有一定的生活性特征,但“伪生活化”本身并没有真正朝着教学过程生活化的方向努力,而是在教学过程中假意采取生活化的语言、素材等来论证相关理论知识,这样建构的教学过程恰恰遮蔽了生活本身所具有的鲜活的生命力。与此同时,很多高中生获取生活信息的能力、渠道与方式更为多样,对真实生活世界的认知、理解与关怀更具个性化、多样化,在这一前提下,如果教师仍采用“伪生活化”的教学,那么就极易导致学生对于相关理论知识失去真正的认同,进而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失去兴趣。


三、回归人的生活: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建之径


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直接关涉到高中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以及现代公民素养的构建。面对当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所表征出的诸多危机,必须进一步厘清生活化之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独特意义,在回归人的生活世界的过程中重建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生态。


(一)直面学生,走出“去生活化”的主体性困境


“教育活动要实现人性化,就必须源于、基于和改善教育主体的生活尤其是当下的现实生活”[4]。这就需要我们密切关注现实中的受教育者。学生的个体生活,并非一个孤立的私人生活,而是一种公共生活的缩影。不同的生活,对人的身份和素养进行着不同的塑造,进而生成不同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5]。本质上,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始终关注受教育者的认知水平与理解方式,特别是对受教育者生活世界的缜密审视。


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当下00后高中生成长的个性化生活样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要想回归生活世界,首先需要做到的是要明确生活世界的主体——谁的生活?谁将要过这种生活?显然,当下的00后高中生出生于新世纪,面对着有别于以往代际的日常生活,并借此生成独特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因此,作为90后、80后或70后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充分关注到这种代际差异所引发的观念变迁,重审生活世界的主体性特征。


另一方面,要从生活世界的复杂性、多元化特征角度对教育对象进行理性审思。新中国70多年来的教育实践已然表明,“培养什么人”这一问题“不仅是一个实践问题,也是一个理论问题;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6]。对此,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只有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诸多环节中充分考量00后高中生的生活实情,才能真正推动教学中的生活世界与现实生活世界的有机融合[7],进而推动教学实现生活化的科学转向。


(二)省思生活,走出“伪生活”的内涵性危机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是一项具有思想性的教育活动,充满着对人性的尊重,也是一种“能给学生以智慧的启迪、美的享受和情感陶冶”的艺术[8]。“我国高中阶段哲学社会科学教材形成了德育为魂、智育为基、素养为重的编写特色”,特别是高中思想政治课作为“众多哲学社会科学门类综合形成”的课程,囊括了诸多不同类型的生活样态[3]。因此,对于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而言,要想真正走出“伪生活”的内涵性危机,就必须科学省思这个复杂而多态的生活世界。


其一,兼具高技术与高情感的生活世界。“未来学生是‘数字原住民’,高技术在他们整个生命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对高技术的认同也会达到史无前例的高度。”[9]面对具有高技术的未来生活世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需要引导高中生逐渐形成对高技术的理性认知与本质把握,深刻理解智能时代高技术的独特价值,同时还要引导高中生在这一过程中实现对生活世界的情感性认知。


其二,兼具基本能力与核心素养的生活世界。当前,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融入课堂教学,正成为学理研究的热点、焦点。对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而言,理应清醒地看到,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实际上正是人的能力凸显的过程,也是对人的生活重新审视、建构和引导的过程。为此,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理应兼顾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经验、基本技能,这是融入生活世界所必须具有的能力基础,同时还需要前瞻性地关注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应具备的核心素养,引导高中生开创一种属于自身的生活世界。


其三,兼具个性特征与公共品质的生活世界。2021年7月,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加快构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实施时代新人培育工程,完善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齐抓共管机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0]对于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而言,教师一方面要积极关注高中生个体生活中所面对的独特的生活世界,例如县城高中生面对的是不同于繁华大都市的县城生活,在生活案例择选方面就应积极关注本土特性;另一方面还要主动引导高中生关注具有公共品质的生活世界,即那些公共生活为何会出现、正以何种方式建构生成、如何更好地融入这些公共生活等现实性问题。


(三)强化互动,走出“反生活”的实践性困惑


之所以形成“反生活”的实践性困惑,很大程度上在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对“生活化”教学缺乏透彻的理解与真正认同。因此,逐步推动师生、生生等不同主体之间的对话、交流,特别是建构生生间的参与互动,能够借助不同生活情境、生活体验来提升教学效果,凸显“生活化”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实际上,“互动和参与的行为是一个有生命力的民主社会的标记,也就提供了个人在其中得以确立的具体环境”[11]。高中生在学习过程中,既需要来自教师的生活化引领,还需要将自身的生活经历、体验、感悟与师长、同伴交流,在公共生活的视角下探讨个体生活的空间、价值与限度,从而实现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体悟。例如,在讲述《民主管理》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要创设机会,引导学生在交流各自的社区生活经验过程中实现对身边公共生活的有效关注、反思。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参与能够更好地推动高中生将教科书中的“生活”与个体实际生活进行有机链接,有助于真正实现教学的生活化转向。


总之,新时代赋予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以新使命、新契机。重新审视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生活化转向,不是要“告别过去”、抛弃“生活”及“生活化”的教学过程,亦不是从根本上重构教学生活化的内涵与外延,而是要引导学生理性地辨识现实生活世界,引领高中生理解高中思想政治课对于高质量生活构建的方法论。唯有如此,才能切实推动高中生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真正构建起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美好生活。



    进入专题: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   生活化   课程改革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4550.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22年第1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