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物:中华文明的四个特质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864 次 更新时间:2022-06-04 20:36

进入专题: 中华文明   全球文明史  

郭物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27日下午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学习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系统总结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社会意义与历史意义,同时对考古文博工作者以及相关学科学者提出了新时代的问题和要求。我第一时间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受启迪、备受鼓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中华文明起源研究同中华文明特质和形态等重大问题研究紧密结合起来,深入研究阐释中华文明起源所昭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路向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演进格局,研究阐释中华文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阐明中国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蕴。

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我想就文化意义上的“中华文明”特质做初步探讨,希望能梳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历史逻辑以及中华文明成长的路径和特质,阐明中国道路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底蕴。

一、中华文明连续发展不断裂,没有发生过完全的替代和置换,是亚洲东部自然地理特点和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

从考古证据看,大约5000多年前,良渚文化作为国家形态的文明在中华大地出现。4000多年前,广域王权国家出现在中原大地。西周和秦汉的两次大一统之后,不断建都于农耕区,保持制度完善、经济发达、军事强大、文化先进的王朝一直持续到1840年,成为东亚大地的定海神针,保证了中华民族、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的延续性。

亚洲东部半封闭的地理环境、丰富多样的自然条件、辽阔的土地面积、农牧力量的均势平衡、中原的核心吸引力和优势,这些特点既能利用国家力量主动、有效吸纳旧大陆的文明成果和部分人口,又有效避免了这个天地之外其他国家力量大规模侵入对人口、文化彻底置换的威胁。以国家认同、拥护国家力量为核心的国家文化、“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文化不灭思想是其中最重要的文化基因,这保证了中华民族不断依托强大的国家力量和文化力量屹立于世界东方,中华文明五千多年连续发展而不断裂。

二、中华文明不是固态静止的,而是不断升级迭代,是中国道路的历史结晶和升华。

中华文明是一个不断成长的生命体。在旧石器时代,东亚人群已经形成了一些文化的特质。在从满天星斗向多元一体格局和社会复杂化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更多的特质。

比如,王巍认为,在中国新石器时代社会复杂化的过程中,形成了诸如以农为本,重视农桑;从以玉为美,到以玉显贵;神性动物龙的发明和膜拜;重视血缘,尊崇祖先;讲究礼仪,强调秩序;崇尚和合,和而不同等特质,这些都成为后来中华文明的基因。

刘庆柱认为,自史前就产生的“中和”基因维系中华文明绵延不绝。

孙庆伟认为,重瓣花朵式超稳定结构、理性化与人文化的文明路径和家国一体的文明进程是这个时期形成的比较重要的文化基因。

韩建业认为,8000至5000年,中华文明存在北方、中原和东方三种起源模式。至夏代为代表的中原国家出现,可以总结为:整体思维、天人合一;祖先崇拜、以人为本;追求秩序、稳定执中;有容乃大、和谐共存;勤劳坚毅、自强不息;以农为本、稳定内敛。

高大伦总结出中华文明钟爱三足器、以玉为美、敬畏神龙和日中金乌神话传说四个特征。

总之,从史前至商周时代,中华大地的先民培育了水稻粟黍等农作物,发明了丝绸、漆器、原始瓷等独特产品和复合陶范铸铜、夯筑、榫卯木构建筑等技术,创造了器用为礼、金石为乐、美玉为神、圣兽为龙、数序为秩、钺戈为兵、象形为文等文化特质,形成了敬天法祖、天人合一、家国一体、崇文重史、奉中守正、和合有容、务实灵活等核心价值观。之后,中国历史发生了四次明显的转变,即商周之变,秦汉之变,唐宋之变和古今之变。每次变革都是中华民族应对外部环境和内部矛盾而做出的调适。正因为有这些调整,中华文明随之更新迭代,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入了新的内容,中华文明得以以崭新的姿态始终巍然傲立。

三、中华文明不是封闭的一潭死水,而是不断注入活水的海洋,是中华民族共同智慧的结晶。

创造中华文明的中华民族本身就是在历史中不断熔铸壮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哪个民族入主中原,都以统一天下为己任,都以中华文化的正统自居”。

从旧石器时代的南北交融到新石器时代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再到商周之变建立天下体系,促成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思想理论和政治体制基本成熟。从春秋战国到秦汉,华夏与戎狄蛮夷在天下体系中统为一体,大一统深入人心。从五胡十六国、南北朝、隋唐、宋元到明清,从夷夏东西到“能行中国之道,则为中国之王”。从驱除胡虏到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再到五族共和的调适,每一次退步都促成更大的进步。农牧人群从血缘到精神文化等都在更大范围进行了深度融合。肥沃的农耕区为牧业人群所共享,牧业区也成为农牧人群共同的家园,从血缘、经济和文化上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体。总之,自在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定于农,成于牧,中原是核心,东北是关键,西北是热区,东南是钱粮,西南是后方。”主要还是南北农牧互动的结果。

“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要结合新的实际发扬光大。” 在这个过程中,“农耕文明的勤劳质朴、崇礼亲仁,草原文明的热烈奔放、勇猛刚健,海洋文明的海纳百川、敢拼会赢,源源不断注入中华民族的特质和禀赋,共同熔铸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总之,兼容并蓄的中华民族不断创造中华文明新形态,与时俱进的中华文明滋养着不断成长的中华民族。

四、中华文明“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共情者,是造福全人类的建设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要坚持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尊重不同国家人民对自身发展道路的探索,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华文明自古以来就不断吸纳外来的文明因素,也向世界持续贡献美好,丝绸之路和丝路精神就是完美见证。比如,自东汉末开始,佛教、祆教、摩尼教、景教和伊斯兰教等世界性宗教先后传入中国。其中佛教在中国落地生根,成为中国封建时代儒、释、道三家中的一家,而且在中国形成了新的教派,并随同儒家文化,影响到周边的国家。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东西博弈以巨大的外力从各个方面促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中华文明的迭代升级,中国从农牧为根基的封建王朝脱胎换骨,涅槃重生为今天工业门类齐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国家。在这个过程中,发挥核心领导力的中国共产党除了信仰践行西方传入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外,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更是历史自觉与历史担当精神的积极践行者。

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希望考古文博工作者,要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华文明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我们一定会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牢记嘱托、不辱使命,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结合中国自身的历史和客观实际,在古代的中华文明中汲取智慧,在实践中不断升华出更具感召力、凝聚力、生命力和开放性、包容性、先进性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中华文明内核,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同时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破解全球性问题、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边疆民族与宗教考古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



    进入专题: 中华文明   全球文明史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历史学 > 全球文明史专题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4416.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社会科学网,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