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平 邓潘祎:北京冬奥会为中华传统人文精神写下新的时代注脚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506 次 更新时间:2022-03-17 23:58

进入专题: 北京冬奥会   中华传统人文精神  

张小平   邓潘祎  

当雪花主火炬的焰火缓缓熄灭,作为“双奥之城”的北京,再一次用发自内心的真诚感动了世界。伴随着草长莺飞的春日序曲,一次关乎冰雪的奇幻之旅,镌刻在了记忆的深处。推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拥抱冰雪经济,释放发展潜能。冬奥会闭幕式上所展现的浓厚的人文气息,正是人文奥运理念的又一次生发,体现了在体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不断深化。从2008年的盛夏时分到2022年的正月新年,“双奥之城”的北京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同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深度融合在了一起,在传统与现代的双重滋养下,人文奥运理念也在历史的交接棒中被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微微火光传递冬奥志愿服务精神


灯笼是中国欢度传统佳节的符号,也是真挚热烈的情感表达。从闭幕式场馆的布置,到开场节目上小朋友手持莹莹微光的雪花灯笼登场,再到志愿者答谢环节以灯笼作为运动员情感传递的媒介,农历新年的灯笼符号与奥林匹克冰雪运动完美交织在了一起。灯笼所散发的光芒是微弱的,只能给一小片地方带来温暖和光亮,但千千万万个灯笼汇聚起来就是巨大的光亮和热源,足以抵挡寒冬、融化冰雪。冬奥会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志愿者努力奔波的身影。一个个志愿者就如同一个个灯笼,传递温暖,播撒光亮。当冰雪运动员在赛场上不断超越自我、挑战极限,志愿者们则构成了整个冬奥赛场的一道别样风景。志愿者们无法在赛场上做出高难度的空翻和转体,但能为赛事的顺利进行奉献难以估量的价值;志愿者们享受不到领奖台上的自豪与荣光,但能在国歌奏响时一起分享欣喜和感动。人文奥运的理念因为千百万志愿者的汇集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志愿者群体作为一个共同体所体现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正是当前世界最需要的精神引领。


联合国前秘书长科菲·安南曾说,“志愿精神的核心是服务、团结的理想和共同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信念。”志愿者就如同灯笼,他们奉献的价值也许是渺小的,但他们的存在本身即为这个世界提供了变得更加美好的可能。可以说,志愿者素养的高低真正决定了一届奥运会水准的高低,北京冬奥会志愿者所形成的互相帮助、友爱进步的共同信条,在感动世界的同时,世界也会从中孕育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无论在开环或是闭环的作业环境里,他们都能做到播撒温暖和希望,成功地将星星点点的微弱火光汇聚成焰,他们身上所体现的,是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上下一心、齐心协力,以一种新的共同体伦理来定义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人文奥运理念对志愿者的观照,体现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大国,在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同时,真正将更团结落在了实处。纵观整个冬奥会,志愿者始终展现出高昂的精神面貌,以自我之风采振奋奥运之精神,同时也在赛事的筹备组织上体现了专业性和纪律性。当单一价值取向向世界输出了强者恒强、优胜劣汰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观念时,志愿服务精神为世界提供了弥合现实发展差距、拓宽发展路径的可能。


志愿服务精神为人文奥运理念注入了群众内涵,给所有冰雪运动爱好者提供了展示个体能力的舞台,让人们能够在奥林匹克运动的感召下聚沙成塔、万众一心。冬奥会志愿者以学生群体为主,汇集了来自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青年参与,他们分工明确,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怀揣着收获友谊、互助进步的美好信念凝聚在冬奥的大家庭里。北京奥组委在开展志愿工作前,制定了详细的志愿者培训方案和实施方案,统筹安排志愿者工作。志愿者培训工作需要一定的从业门槛,北京奥组委调集了京冀两地的优秀骨干教师队伍,培养了270余名冬奥志愿者培训师,他们成为了未来开展志愿服务工作的“火种”。当前,我国的社会治理工作面临诸多考验,如何更大程度地激发基层治理效能,降低基层治理成本,在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社会用途的同时,建立灵活高效的自治体系,成为未来努力的方向。对志愿者群体的观照和研究无疑为寻找新的社区治理模式提供了有益借鉴。人文奥运新理念不仅给奥林匹克运动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也为构建新的共同体伦理,实现社会的良治善治提供了现实经验。


临别赠柳彰显中华民族的人文底蕴


柳条在中国传统诗词中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既是含蓄隽永的情感流露,又是春回大地、欣欣向荣的良辰美景。冬奥会闭幕式上,传统文化再次渗透到了会场的每一个角落,从舞台上呈现的曼妙柳条迎风起飞的场景,到晚清词人李叔同谱写的《送别》词,营造出“夕阳山外山”的悠远意境。“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向世人展示了更加立体、丰盈的中国式浪漫。纪念和告别是全人类共通的情感,而中国式的抒情方式更显余韵悠长。一个情感深邃、胸怀丘壑的民族,不会对人世间的悲欢离合无动于衷,折柳寄情便成为具有独特东方韵味的情感表达。《礼记·中庸》的开篇说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华传统文化中,山川草木皆可寄情,无论是诗词曲赋还是工笔水墨,都追求情景交融、物我统一,以天人合一作为最高的美学体验和道德追求。“生生”之哲学理念也由此上升为涵养生生之德的道德境界,在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中获得身心的愉悦。人文奥运新理念呈现的是中华民族胸怀天下的包容与开放的气度,彰显的是东方大国为寻求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所付出的智慧和努力。柳絮纷飞,中国愿向世界播撒和平和希望的种子;杨柳依依,北京欢迎天下宾客共叙友谊。


在冬奥闭幕式例行的纪念环节中,八十名舞者围在场地中央,从中投射出无数条光束,光束穿过雪花火炬台光线直达天际,代表人类最朴素的情感投射:送别、怀念、铭记和期待。中国式离别不似个人英雄主义的孤高和决绝,也没有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咏叹与悲壮,而是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诗情画意中将情感安放得舒适妥帖。冬奥会开幕前,一些国家出于对中国固有的意识形态偏见,有意扩大不同文明间的纷争和分歧,力图推行文化单边主义。冬奥会开闭幕式上,让全世界为之动容的中国式浪漫即是对西方攻击和指责的最好回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能够不断适应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不断通过改革完善自身,而且能够将物质生产领域逐渐积累的优势,转化为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文化精神产品,抵御来自西方文化霸权的挑战,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上,构建起宽广深厚的文化自信。北京冬奥舞台上,东道主以昂扬的姿态将本民族优秀文化的点点滴滴融汇于开闭幕式中,体现了中国汲取他国历史经验教训,在把握历史契机的基础上坚持守正创新,以人文奥运理念不断将文化软实力建设向前推进的坚定决心。


红色中国结凝聚全人类共同价值


中国红丝带与巨型的雪花编织缠绕在一起,构成了传统的中国结图案,既渲染了传统节日喜庆吉祥的氛围,也寄予了人类文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美好寓意,世界文明的浪潮在交流和激荡中前行。北京2022年冬奥会闭幕式上,再现了2008年夏季奥运会上的诸多元素,向世人昭示了,北京作为双奥之城始终牢记奥林匹克的初心没有改变。伴随着梦幻奥运五环的缓缓升起,以及《我和你》熟悉旋律的再度唱响,2008年和2022年隔空交汇,将奥运定格为中华民族记忆,人文奥运理念也由此更添了一份历史的厚重。十四年弹指一挥间,伴随着奥林匹克运动铿锵有力的步伐,中国在很多问题的认识上也实现了超越。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指引,我们不断更新着对中国和世界关系的认识,以中华民族高度的历史自觉回望和反思过去走过的道路,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不断思考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恒久命题。


当今世界,西式现代化所包含的社会矛盾和自我否定性已经充分暴露。由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工具理性的价值被不断放大,在对自然的征服中获得了盲目的自信,以至于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简单地归结为另一种形式的主客体关系,这无益于矛盾的弥合和人类的长远发展。对现代性的反思促成了人类呼吁价值理性的回归和重新开展文明间的对话。各个不同的文明在生活方式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上都存在着差异,现代化的道路并非只有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奥林匹克运动为不同文明间的交流和对话提供了契机和舞台。在闭幕式结束之际,鸟巢上空通过炫目的烟火打出了“one world,one family”以及“天下一家”的中英文字体,集中阐释了中华文化对“和而不同”理念的崇尚。尊重每一种文明的特殊性,在此基础上建设世界文明的大家庭,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书写世界历史发展的新篇章。人文奥运新理念正是在积极拥抱现代化的过程中回应人类重大现实关切,交出的中国答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国历史、文化、制度、发展水平不尽相同,但各国人民都追求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人文奥运新理念不仅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也是全人类共同价值的一次生发和阐释。奥运舞台汇集了来自不同文明、不同种族、不同地域的不同人群,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并没有成为彼此间沟通交流的障碍,只要坚持和维护全人类共同价值,就能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实现多元文化的共生和共存。


可以说,北京2022年冬奥会闭幕式所体现的人文奥运新理念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写下了新的时代注脚,无私奉献、互助友爱的志愿服务精神结合中华传统人文精神,以及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历史沧桑巨变中形成的宽广胸怀,中国为人类文明的未来发展贡献了兼具东方美学的独特智慧。历史和现实的发展必将证明,只有抛弃零和博弈的思维,拥抱科技发展的红利,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未来世界的发展新秩序,“一起向未来”就具有现实的可供耕耘的广阔土壤。“天下一家”四个大字所照亮的,将不仅仅是鸟巢上方的夜空,其意义也会超越奥林匹克运动本身,启发我们不断思考“真正现实人的存在”。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进入专题: 北京冬奥会   中华传统人文精神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专题研究 > 文化研究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2085.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社会科学网,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