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与方向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485 次 更新时间:2022-03-16 22:51

进入专题: 中国经济   高质量发展  

张旭  


当前,我们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我们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正昂首阔步行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我国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壮大,产业链韧性得到提升,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民生保障有力有效,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为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世纪疫情冲击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如何判断中国经济走向,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韧性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一重大事件,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努力下,我们取得了疫情控制和经济增长的双丰收。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了8.1%,经济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经济总量达到了114.4万亿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后达到了17.7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占全球经济的比重超过了1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0976元,达到了12551美元,已经成为中等收入偏上国家。2021年年末,外汇储备余额32502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一。

进入2022年,从环比看,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由去年12月下降0.3%转为上涨0.4%。从同比看,CPI上涨0.9%,涨幅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据测算,在1月份0.9%的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0.5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0.4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在面对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并没有得到实质性解决的情况下,我国经济在年初仍然取得不错的成绩,CPI的上涨表现的是经济活力持续得到恢复。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我国就业形势总体稳定,2021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69万人,2021年全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1%,比上年平均值下降0.5个百分点。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强化就业优先导向,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带动力。就业问题的良好解决,不仅可以极大地对冲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也能极大地提高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稳定性,从而使经济社会发展进入良性循环。

上述成绩的取得,充分说明了中国经济的韧性和强劲的持续性。这一韧性和持续性的来源除了我国有巨大的人口优势和就业问题的解决之外,更重要的是受益于我国较为完备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工业品出口持续较快增长。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比上年增长17.7%。所以,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我国经济由大到强的过程中,经济全球化发展是一个重要的契机,也是我国经济更好发展的广阔舞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产业链、供应链在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这是大国经济必须具备的重要特征”。中国经济的韧性成为实现高质量增长的基础和前提,在世界经济状况复杂多变的情况下,中国经济的韧性成为突破各种障碍和阻力的力量来源,从而给中国经济提供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条件

从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世界各国经济都不同程度受到了严重打击。2020年,我国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国家。2021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世界第一,达到8.1%。这一成绩的取得,是我国扎实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结果。

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测算,2021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为27864亿元,比上年增长14.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4%;R&D经费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达到2.44%,比上年提高0.03个百分点。其中,基础研究经费为1696亿元,增长15.6%,增速比全社会R&D经费快1.4个百分点;占R&D经费比重为6.09%,比上年提高0.08个百分点。所以,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已经具备了基础条件:科研经费的大规模投入,使得我们具备了实现经济质量变革的基础条件;高科技手段的持续引入,使得我们具备了实现经济效率变革的基础条件;锚定科技前沿,努力补短板的一系列重大举措,使得我们具备了实现经济动力变革的基础条件。

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当前,我国的产业体系更加完整,无论是生产组织方式,还是技术水平,都不断网络化和智能化,企业的创新力、需求捕捉力、品牌影响力、核心竞争力、产品和服务质量都在不断提升。伴随着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不断升级的需求,我国的供给体系和供给结构也不断变革和升级,这种供给变革又不断催生新的需求,从而形成供给与需求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同时,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使得提高劳动效率、资本效率、土地效率、资源效率、环境效率不断改善,为高质量增长提供了扎实的技术基础。高质量发展的成果最终要体现在分配上,这就要求实现投资有回报、企业有利润、员工有收入、政府有税收,从而不断向更高水平的共同富裕方向迈进。在实现生产循环的畅通层面上,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循环畅通,以及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和空间布局比较合理,我们都实现了经济发展比较平稳,没有出现明显的大起大落。这一系列的成果说明,我们的高质量发展已经切实地从改革开放前的“有没有”到改革开放后的“够不够”,到新时代以来正在稳定地向“好不好”进行转变。

高质量发展要求有高质量的制度设计。当前,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在不断完善、定型、提升,必将为实现经济社会全方位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基础。

立足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

党中央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不能简单以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必须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当前,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为我国未来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顶层设计。

2021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既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创造和积累社会财富,又要防止两极分化”,“首先要通过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然后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要稳步朝着这个目标迈进”。

高质量发展必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牢牢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不断改善供给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要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加快腾笼换鸟、凤凰涅槃。要聚焦主导产业,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要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走出一条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政策链、资金链深度融合的路子。

高质量发展要做到全国一盘棋,各领域协同并进。高质量发展不是一地一时的事情,而是整体性的增强,是“补短板”和“强长板”的互动统一,是辩证法在高质量发展中的运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抓住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机遇,立足省情实际、扬长避短,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坚持以人为核心推进新型城镇化,善于用改革的办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加快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过程中,污染防治和环境治理是需要跨越的一道重要关口。我们必须咬紧牙关,爬过这个坡,迈过这道坎。要保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定力,不动摇、不松劲、不开口子。因此,面向未来的高质量发展不能是单兵突进,而是整体推进,全面发展。

推动高质量发展,就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必须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牢牢把握工作主线,坚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牢牢把握基本路径,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牢牢把握着力点,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牢牢把握制度保障,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要把高质量发展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构建不仅仅是实现实体经济的强大,而是要将实体经济和整个经济体系有机结合,在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下,实现我国经济体系的高级化、现代化。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根本要求。前进道路上,我们必须围绕解决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社会主要矛盾,坚决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创造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新道路。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教授)


    进入专题: 中国经济   高质量发展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发展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2028.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红旗文稿》2022/5 ,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