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若石:现代企业制度的局限性

——系列文章之三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397 次 更新时间:2007-02-06 10:05

进入专题: 现代企业制度  

侯若石  

笔者说明:《质疑现代企业制度理论》一文的看法,得到不少学者和关注中国改革开放的热心人士的支持。遗憾的是,不见反对者出来说话。但是,这并不妨碍我继续对张维迎等中国主流经济学家主张的现代企业制度理论提出不同意见。笔者对张维迎等人的观点提出批评,不仅局限在现代企业制度形成的原因。更广泛地说,是生产组织方式变化的原因,即决定生产组织方式的根本因素到底是什么。从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出发,笔者提出的问题是,技术是否是决定生产组织方式变化的核心因素?

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形式是大型垂直一体化企业。[1]它产生于工业化时代。当知识经济到来之后,它会不会变化? 20世纪80年代之后,当外国经济学家激烈争论是否应该改变现代公司制度时,张维迎等中国主流经济学家没有谈过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他们描绘的现代公司制度下的企业模式仍停留在20世纪初的老样子。[2]我们应该以科学的态度认识现代企业制度。张维迎等中国主流经济学家之所以以僵化的观点吹捧现代企业制度,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忽视了马克思主义一贯主张的技术进步的革命性作用。在《质疑现代企业制度理论》一文中,针对张维迎等鼓吹的现代企业制度理论的片面性,笔者提出,现代企业制度不是现代生产组织的唯一方式。[3] 本文则以技术决定生产组织方式变化的历史进程为依据,进一步论证张维迎等中国主流经济学家的现代企业制度理论是过时的。本文的主要观点是,技术进步改变了生产组织方式,当然也会挑战现代企业制度。经济发展的历史说明,产业革命的更替实际上是主导技术的更替,主导产业的更替和主导生产组织方式的更替。原有的主导技术不适应经济发展条件的变化,才产生了新的主导技术。每次产业革命都由一种主导技术驱动。第二次产业革命的主导技术是资本密集型的生产流水线技术;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第三次产业革命的主导技术是知识密集型的模块化技术。每次产业革命都有一个典型的主导产业。第二次产业革命的主导产业是汽车工业;第三次产业革命的主导产业是电脑产业。每次产业革命都有一个主导的生产组织方式。以工业化为特征的第二次产业革命的主导生产组织方式是现代企业制度;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第三次产业革命的主导生产组织方式应该是全球生产体系。[4]

技术决定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

有了劳动分工,才产生了生产组织。分析生产组织方式,应该从劳动分工入手。

亚当.斯密以制造别针为例分析了劳动分工。生产别针的作坊把生产工艺分解为18 种由不同的个人分别进行的专门操作,实行个人之间的劳动分工,劳动生产率提高几百倍甚至几千倍。每个人从事18个工序中的一个,每天一个工厂能生产出数千个别针,否则一个工人一天也生产不出来一个。如果一个工人从生产钢铁开始从事所有生产工序,那么他一年也生产不出来一个别针。亚当.斯密的理论贡献是指出了生产过程发展的必然性。过去,一个人生产一个完整的产品;现在,多个人合作完成一个完整的产品。过去,生产过程是由一个人单独完成的;现在,是由多个人合作完成的。[5]

在原始社会,并不存在劳动分工。到了农业经济社会,分工局限在家庭成员之间,即个人不同劳动之间的分工,有人从事农业生产,有人从事家务劳动。亚当.斯密引用的生产别针的作坊的例子也是个人之间的分工。与家庭劳动分工的不同之处是,它是生产过程中的分工,是家庭之外的生产单位内的个人分工,所以劳动分工从家庭走向社会。他还提出了另一类分工:贸易商之间的分工。如果考虑到生产别针所需的钢铁材料由不同的生产单位通过从事不同生产过程来完成。通过贸易商之间的分工,生产别针的作坊才能购买到所需要的材料。生产钢铁材料的作坊与生产别针的作坊之间的分工超越了个人之间的分工。马克思说:“随着劳动工具的分化,产生这些工具的行业也日益分化。一旦工场手工业的生产扩展到这样一种行业,即以前作为主要行业或辅助行业和其他行业联系在一起、并由同一生产者经营的行业,分离和互相独立的现象就会立即发生。一旦工场手工业的生产扩展到某种商品的一个特殊阶段,该商品的各个生产阶段就变成各种独立的行业。”[6]从社会角度看,它是不同生产过程之间的分工。亚当.斯密和马克思都把它称作社会劳动分工。[7]尽管马克思认为劳动工具只是生产过程产生的“狭隘的技术基础”,[8]但仍能说明社会劳动分工是技术进步的产物。

既然劳动要分工,就需要在不同分工之间进行协调。在手工业作坊时代,对一个生产过程的协调是由作坊主一个人负责的。他既是手工业作坊的所有者,也是劳动者。由于手工业生产过程比较简单,用工不多,生产组织也简单而明了,协调个人劳动分工的任务很简单。协调多个不同生产过程之间的分工,即社会劳动分工,就不那么简单了。生产别针的作坊与生产钢铁材料的作坊之间的分工如何协调?是哪个作坊主说了算?谁也说了不算。它们之间的协调任务是通过双方在市场上的交易来完成的。因此,社会劳动分工不可能由那一个自然人来担任协调任务,而是需要“设计”出由多个参与主体组成的机制来执行组织任务。换句话说,社会劳动分工需要一种特别的协调方式,即生产组织方式。因此,可以把生产组织方式定义为协调社会劳动分工的机制。在亚当.斯密生活的时代,他把社会劳动分工描绘为贸易商之间的分工。其含义是社会劳动分工是通过商品交易方式来协调的。马克思也认为:“社会内部的分工以不同劳动部门的产品的买卖为媒介”。[9]市场成为主导的生产组织方式。[10]即商品交易起了组织和协调社会生产的作用。[11]

不过,组织和协调社会生产的非市场方式也出现了。13世纪,英国出现了包料到户制度。商人把纺织用的原材料分到农村的家庭,由妇女使用自己的工具纺纱[12],再把纱线分给另外的农户织布。商人定期取回产品。这种办法后来又扩展到制革和小金属加工等行业。在整个加工过程中,商人拥有原材料和产品的所有权,工钱是在加工为成品后才付给劳动者。两者之间的分工与市场商品交易不同,商人购买的不是劳动者的产品,而是劳动。两者之间的协调不是通过市场交易进行的。因此,有人说它类似一种原始“企业”。[13] 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这种方式消失了,但它仍不失为把个人劳动分工扩展到社会劳动分工的一种非市场的生产组织方式的雏形。它预示可能出现代替市场体制的新型生产组织方式。

20世纪初,美国首先出现了大型垂直一体化企业。美国经济管理大师钱德勒是这样描述的:“到1900年,在许多大量生产的工业中,一些制造厂都成了一家大得多的公司的一部分。在劳动密集型和技术水平低下的工业中,大部分公司仍然只经营一两家工厂。但是在使用更复杂的技术、高产量,且为资本密集型的工业里,公司都已成为多行为和多单位的企业了。他们介入了制成品的营销以及原材料和半成品的采购(常常还涉及它们的生产)。这些大公司的活动已不仅限于协调生产过程中的材料流动,他们所管理的是从原材料供应者开始,经由所有的生产和分配过程,一直到零售商或最终消费者的整个流程。”“需要生产过程的组织和技术上的彻底改变。基本的组织创新反映了协调和监督大批量通过能力的需要。”“这种经济性主要来自对工厂内部材料流动的结合和协调能力。”[14] 总之,单个企业包揽了生产经营的一切活动,包括本应在市场上交易的活动,即钱德勒所说的“工厂内部材料流动的结合和协调”。

钱德勒说,大型垂直一体化企业“所管理的是从原材料供应者开始”。为什么企业选择自己制造生产所需的投入品,而不是从市场上购买?新制度经济学派的学者认为是由交易成本决定的。这个学派的代表人物科斯说:“在企业之外,价格变动决定生产,这是通过一系列市场交易来协调的。在企业之内,市场交易被取消,伴随着交易的复杂的市场结构被企业家所替代,企业家指挥生产。” “当资源的导向依赖于企业家时,由一些关系系统构成的企业就开始出现了。”“ 企业就是作为通过市场交易来组织生产的替代物而出现的。在企业内部,生产要素不同组合中的讨价还价被取消了,行政指令替代了市场交易。”[15]这一派经济学家提出,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企业经营代替了市场交易的生产协调职能。那么,由于现代企业的出现,社会劳动分工有了两种协调方式,一是市场,另一个是现代企业。因此,现代企业作为替代市场功能的新型生产组织方式,成为执行社会劳动分工协调职能的单位。[16]中国某些鼓吹现代公司制度的主流经济学家一直把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成本理论奉为神明。笔者在《质疑现代企业制度理论》一文中指出:“我们不否认交易成本是客观存在,也不否认交易成本理论有其合理性。在大型垂直一体化企业时代,交易成本对决定企业的界限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经济发展史说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的生产组织方式是不同的。根据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现代企业作为一种制度存在,是由生产力水平决定的。而且,企业本来就是生产单位,其根本职能是生产产品。其生产能力是决定企业的核心因素。张维迎等人仍然坚持运用交易成本理论把企业的重点放在对生产的激励方面。过度强调激励机制,而忽略生产能力的发展,其观点是片面的。”“决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不仅是交易成本,更重要的是生产成本。吴敬琏所说的“交易成本假说”不是解释企业之所以存在的唯一理论。马克思说:“一旦工厂制度达到一定的广度和一定的成熟程度,特别是一旦它自己的技术基础即机器本身也用机器来生产,一旦煤和铁的采掘、金属加工以及交通运输业都发生革命,总之,一旦与大工业相适应的一般生产条件形成起来,这种生产方式就获得一种弹力,一种突然地跳跃式地扩展的能力,只有原料和销售市场才是它的限制。”[17]显然,马克思的论断是以生产力发展为基础的。”[18]

我们同张维迎等人的争论不仅局限在现代企业制度形成的原因。更广泛地说,是生产组织方式变化的原因,即决定生产组织方式的根本因素到底是什么。从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出发,争论的焦点是,技术是否是决定生产组织方式变化的核心因素。马克思在谈到机器大工厂时说:“在工场手工业中,单个的或成组的工人,必须用自己的手工工具来完成每一个特殊的局部过程。如果说工人会适应这个过程,那么这个过程也就事先适应了工人。在机器生产中,这个主观的分工原则消失了。在这里,整个过程是客观地按其本身的性质分解为各个组成阶段,每个局部过程是如何完成和各个局部过程如何结合的问题,由力学、化学等等技术上的应用来解决。”[19]马克思进一步说到:“随着工厂制度的发展和随之而来的农业的变革,不仅所有其他工业部门的生产规模扩大了,而且它们的性质也发生了变化。机器生产的原则是把生产过程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并且应用力学、化学等等,总之就是应用自然科学来解决由此产生的问题。这个原则到处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20] 马克思以机器大工厂为例论证了技术对机器大工厂的劳动分工的作用。推而广之,他说的是技术对社会劳动分工的决定性作用。具体地说,现代企业作为执行社会劳动分工协调职能的单位,它的形成当然也是由技术的发展变化决定的。熊彼特认为,20世纪初,大型垂直一体化企业的兴起是技术推动的。成功的技术发明导致利润增长和生产能力的投资增加,迅速增加的投资成为新企业进入的障碍,结果是企业变得越来越大,占市场的份额也越来越大。[21]钱德勒认为,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技术进步、人口的增长和扩散和人均收入的增加,使生产和营销过程更复杂,并提高了物质流在生产过程中的通过速度和数量。市场已经不能有效地协调物质的流动。新技术和不断扩张的市场使行政式的管理成为必要的协调手段,企业家们为实施行政式的管理建立了由多部门组成的企业,并雇佣管理者管理企业。[22] 工业化的发展历史说明,技术进步才是决定生产组织方式的核心因素:

流水线技术造就现代企业制度

源于20世纪初的第二次产业革命的技术突破是生产流水线技术。

技术的发展不是偶然的,它必须适应消费需求。19世纪后期,由于收入增长,交通和通讯工具的改进,当时的美国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统一市场,对制成品消费的需求迅速增长,要求制造业生产扩大规模。当时,消费者对日常用品的需求比较整齐划一,只要采用标准化生产方法,就能实现大规模生产,标准化生产技术应运而生。[23]运用这个技术可以制造出标准化的、可互换的零件,然后以最少量的劳动把这些零件装配成完整的产品。它来源于步枪制造技术。美国发明家伊莱·惠特尼在19世纪开始时用这种技术为政府大量制造滑膛枪。他为滑膛枪的每个零件都制作了一个模子;这些模子被加工得非常精确,以致任何滑膛枪的每个零件都可适用于其他任何滑膛枪。在惠特尼之后的数十年间,机器被制造得愈来愈精确,因此,有可能生产出规格完全一样的零件。

1903年,福特汽车公司开始应用标准化技术。针对当时汽车生产处于多型号、小批量时代的弊病,福特认为:“制造汽车的正确方法应该是让一辆汽车与另一辆汽车一模一样。汽车工厂应该只生产一种一模一样的汽车,就好象图钉厂生产的图钉都是一个型号,火柴厂生产的火柴全是一个规格。”[24] 为实现大规模生产思想,他设计了被称为T形车的标准车型。这得益于技术的发展。由于使用了标准化和组装技术,按照生产标准和产品标准生产出来的汽车的所有零部件都可以互换,相互连接也十分方便。[25]标准化技术使零部件更容易制造,运用标准化的机器可以进行大批量生产。但是,汽车的组装仍然使用分散的手工式操作,组装速度很慢,与大批量生产出来的零部件不匹配,造成零部件大量积压。[26]福特在一次目睹农夫协作屠牛时突发灵感,利用标准化技术的便利设计出汽车生产流水线。他利用多个农夫依次分解牛的各个部位的原理,按照汽车组装的顺序,把分散在各个工位的汽车组装活动集中在一条移动的环形传送带,从而加快了组装速度,实现了大批量生产。

采用生产流水线技术,需要大量投资。把所有生产过程使用的机械设备集合在一起;从技术角度看,生产设备是一体化的,要实行一条龙生产。生产必须是连续的,缺少一种原材料或一个零部件,都会造成生产停顿。生产流水线的顺利运行需要零部件加工量与组装的数量的互相匹配,从经营角度看,管理必须集中统一,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中断整个生产过程。从产权角度看,资本密集型的一体化生产系统不但需要巨额资本,还需要保持企业物质资产的整体性,即不可分割性。技术因素、管理因素和资本因素相辅相成,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是垂直一体化的。因此,单个企业包揽了从设计开发、零部件加工、成品装配、一直到产品包装、营销和售后服务的全过程。

在1913年之前,汽车零部件由各自独立的配套厂生产,装配厂与它们的关系是市场直接交易,具有短期和松散的特点。福特汽车公司也曾经尝试把零部件生产转包给其他企业。但是,对外采购零部件,不但生产成本很高,还要负担零部件不合格或延迟到货的损失。因此,福特公司通过购买零部件配套厂,包揽了汽车生产的所有过程。它不但生产全部汽车零部件,还拥有炼钢厂、玻璃厂和轮胎厂,甚至在巴西建立了自己的橡胶园。此时,不但细化了个人劳动分工,也深化了企业内部分工。不同的产品和不同的生产过程被分解到不同的部门。原来分散在不同企业的生产过程被纳入一个企业之内。因此,它改变了社会劳动分工,也改变了协调社会劳动分工的方式。在生产经营部门持续增加的情况下,福特使用了中央集权方式管理企业内部分工,公司事务由他一个人说了算。不同的职能部门几乎没有独立决策权,福特公司被称为“权利集中的部门行为结构”,或U型管理结构。类似福特公司的美孚石油公司也是大型垂直一体化企业的一个典型。它建成了从开采到运输、炼制和销售的一体化体系。

福特公司从1914年启用生产流水线,它标志标准化、规模化和连续性的机器大生产正式启动。标准化技术是机器大生产连结为一体的规范,生产流水线技术是机器大生产连结为一体的载体,是一种资本密集型技术。这两项技术都诞生在美国。因此,美国成为现代企业的发源地;福特汽车公司成为大型垂直一体化企业的鼻祖。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改造了企业管理方式。企业操纵在经理们手中,总经理管理着部门经理;拥有一定自主权的部门经理负责本部门的生产经营活动。这种生产组织方式被称作M型管理结构。[27] 后来,这种模式几乎被所有的大企业效仿。美国管理大师钱德勒称它为等级制管理模式:“按照各种职能,建立由此形成的等级管理班子。每一个职能,由一个部门管理。首要组成的,也是最大的部门是生产部门和销售部门,较小的是采购部门。在这些部门的总部,中层管理人员协调并监督低一层的管理人员的活动”。[28]

钱德勒把这类企业描述为多行为和多单位的公司。在英文中,公司,即corporation。与它类似的词是corporate,源于拉丁语,原意是“使成为一体”,英文的含义扩展为“集体的团结或连结为一体的”。从生产角度看,现代企业与大型垂直一体化企业是同义的。[29]钱德勒指出:“因为新的大量生产工业成了资本密集型和管理密集型工业,它引起了固定成本的增加和充分利用其机器、工厂和管理人员的迫切需要。这样一来,也就对老板和经理形成一股压力,要求他们控制自己的原料和半成品的供应,并接管自己产品的营销和零售。资本-劳动比率与经理-劳动比率的变化,也产生了一股压力,要求把大量生产和大量销售的作业结合在一家企业之内。” “它含有一些不同的经营单位并由专职、领薪的高级经理组成的等级制管理班子。“它不只有生产职能,也是一个‘管理机构’。它管理着执行不同职能以及执行商务和研究职能的单位。”[30] 根据他的描述,大型垂直一体化企业的特点是,第一,使用资本密集型技术。第二,从产品生产到产品销售的一系列不同生产过程都结合在一家企业之内。第三,把一些不同的经营单位集中在一家企业之内。第四,负责管理的是从上到下等级分明的管理班子。这恰好符合英文中“corporation”的“连结为一体”的原意。

从生产组织方式角度理解“连结为一体”,大型垂直一体化企业不同于包料到户制度,在于它监督的不是产品本身,而是产品的生产过程。生产流水线技术作为一种生产过程组织技术,把过去属于社会劳动分工范畴的不同的生产过程集中在被称为企业的一个生产单位之内,[31]使社会劳动分工的内部化。协调企业内的劳动分工,实际上也是协调社会劳动分工。因此,生产流水线技术是现代企业能够执行社会劳动分工协调职能的决定性因素;等级制管理模式是执行协调职能的手段。

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看来,在社会劳动分工通过市场机制协调时,需要花费交易成本。企业出现之后,它代替了市场,成为担负社会劳动分工协调职能的单位。因此,企业与市场同为生产组织方式。这是新制度经济学对产业组织理论的一大贡献,但是其理论缺陷也是不可否认的。按照他们的说法,市场直接交易的障碍是客观存在的。企业从市场上采购投入品存在困难,所以由自己制造。由人的自私心理产生的交易的机会主义行为,是企业不到市场采购投入品而由自己制造的决定性因素。[32] 但是,造成交易障碍的并不仅仅是道德问题,由主导技术决定的交易困难是更重要的因素。[33]钱德勒认为,决定企业和市场组织选择的重要因素是由企业的设备和能力决定的特殊性质,而不是交易成本。[34]福特汽车公司成为大型垂直一体化企业的历程说明,技术条件的制约是采用大规模生产方式和实行垂直一体化企业制度的决定性因素。生产技术流水线技术决定了汽车生产的不可分性。国外有学者认为,大型垂直一体化企业模式经久不衰,因为它是资本积累的常规模式。[35]这个观点固然说明了生产技术流水线技术的资本密集的特点。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它也有过时之日,取而代之的是,

模块化技术成为新的主导技术

由于采用以资本密集型为基础的生产流水线技术,原来分散在社会不同生产单位的生产过程集中在被称为现代企业的一个生产单位之内,适应了对标准化产品的大规模需求。随着经济增长和新技术发展,现代企业制度生存的条件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于收入增长和技术进步,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千篇一律的标准化产品,转而谋求不断变化的个性消费,要求生产实现实时化(a real-time economy)和个性化,大规模生产方式被大规模定制生产方式(又被称作精益生产方式)代替。第三次产业革命开辟了信息技术应用的知识密集时代。在新形势下,单个企业拥有的生产要素和生产经营能力的局限性日益突出。[36]消费个性化是消费内容和形式差别的扩大,消费也就越来越复杂。为满足消费个性化需求,生产过程及其使用的技术也越来越复杂。生产协调的任务也将十分复杂。把这一切都大包大揽在一家企业是根本做不到的。现代企业面临的挑战是,从大规模的批量生产转向大规模的批量定制,需要改变生产方法,更需要技术变革。主导技术从资本密集型转向知识密集型。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以知识密集型为特征的模块化技术异军突起。它在生产领域的渗透,瓦解了以资本密集型为特征的生产流水线技术的主导地位,动摇了现代企业制度的技术基础。

世界本来就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大自然提供了复杂的生物和生态系统,人类构建了机械、智能、组织和社会系统。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复杂的系统?哈耶克认为,复杂性是一个可变化的量。要搞清楚特定对象的特殊属性,就要把该对象包含的所有因素的数量最小化。[37]赫伯特。西蒙持相同的观点。他说,一个复杂系统是“由众多的部分以复合方式组成的。从超然和抽象的角度看,在这个系统中,整体高于各部分的总和;从实际的角度看,从各部分的既定特性和它们之间互动的规律,能够推断出该系统的整体特性。”[38] 总之,复杂性体现了特定系统的不同组成部分的数目和各部分相互连接和相互依存的性质。[39]

人会思维,对处理复杂问题有自己的思维方式。模块化是处理复杂性问题的一个普通的思维原则: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它由两个要素组成:1,把一个复杂的系统分解为各自不同的、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2,通过标准化和可兼容的界面(或接口)把这些各自独立的部分相互连接为一个完整的系统。[40]作为一个人的思维方法的普通原则,模块化概念由来已久。孩子们的玩具,例如魔方、积木和拼图都具有模块化特征。在经济活动领域,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引证的别针制造过程的劳动分工,其实就是使用处理复杂系统的分解方法的具体例证。手表则是模块化产品的一个典型,它是由几百个零件构成的不同模块组成的。模块化制造的思想也来源于人们长期的生产实践。在机床制造业,德国早在1930年就提出了模块化结构的设计方法。在社会经济组织方面,技术进步导致劳动分工,产生了市场。它也是一个模块化系统。每一个交易者都是一个模块,不同的交易活动结合为一个模块化结构,其连接的界面则是价格制度。模块化的历史告诉人们,第一,它起源于劳动分工,社会劳动分工的复杂性使它经久不衰。第二,它来源于标准化。没有标准化技术,就没有模块化技术。第三,模块化技术与生产组织方式是密切相关的。第四,模块化技术的应用分为模块化产品的结构设计(如手表的结构设计)、模块化生产(如别针生产过程的劳动分工)和模块化生产组织方式(如市场交易)。尽管模块化早已有之,但人们一直没有自觉认识到它的意义和作用,一直没有成为生产活动中的主导技术。这就如同农夫早就使用流水线方法宰牛,只是福特自觉地把它应用到汽车生产中,才成为20世纪初的主导技术。

由于消费个性化和生产上的大规模定制,第三次产业革命进一步提高了社会劳动分工的复杂程度。为了应对经济活动的复杂程度上升,模块化再次浮出水面,逐渐成为新的主导技术。不过,一场新的模块化浪潮不会是历史的简单重复。新的模块化技术不仅建立在标准化基础上,而且与新的产业革命相适应,以信息技术为基础。[41]与过去相比,人类更自觉地运用模块化思维,把模块化概念变为模块化行为,它被广泛应用到经济活动中,出现了模块化方法。从可操作性出发,要把模块界定为系统,即每个模块都自成系统。把一件产品视为一个系统,模块就是子系统。模块化行为分为两类:一是按照一定的联系规则把一个系统分为若干子系统的行为,称为模块分解;二是把独立设计的模块整合为一个系统,称为模块集中。正如哈佛大学商学院吉姆·克拉克和鲍德温教授所指出的:“‘模块’一词并不是具体指什么东西,而是指在信息技术革命背景下产业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呈现出来的用于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新的方法。‘模块化’方法指的是通过每个可以独立设计的,并且能够发挥整体作用的更小的子系统来构筑复杂的产品或业务过程。”[42] 模块化方法实际上是重新组织产品结构和产品生产的方法,当然要对生产组织方式产生影响。

新的模块化方法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它首先应用于信息产品的结构设计。20世纪60年代,IBM公司革新产品设计,在电脑设计中采用了模块化分解和模块化集中的方法。在此之前,电脑的结构是完整的整体,各组成部分不能分开;主要的电脑生产企业都是垂直一体化企业,他们各自为政,不同品牌的产品相互不能兼容。由于不同电脑系统不兼容,不同的应用软件也不兼容,因而不能通用。这给使用者的实际应用和产品更换带来极大的麻烦。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在开发型号为IBM 360的电脑时,IBM公司采用了模块化分解和模块化集成的设计原理。在具体操作中,该公司由三个设计主持人确定模块化系统设计的原则、每个模块的设计规则,内容包括整个系统由哪些模块组成、模块之间如何联系在一起。具体的模块设计分散在不同的设计小组。面对电脑的复杂结构,从确保不同品牌电脑的相应模块能互相兼容的原则出发,他们先把电脑整机分解成主板、处理器、磁盘驱动器、电源等功能相对单一的模块;然后确定连接这些模块的界面。

新的模块化方法以信息技术为基础,还因为它应用了信息技术的运作原则。在设计IBM 360电脑的初期,项目支持人要求所有的模块设计者提交设计过程的所有技术信息,以便相互交流,实现产品结构设计的整体性。但是,这种做法导致信息量增大。当时,光是描述所有设计信息的文件就有6英尺厚,复制10份文件的高度与IBM公司的办公楼一样!如此繁多的信息,增加了设计的复杂程度,使设计任务不堪重负,也加大了设计成本。本来,复杂的电脑的原理是0和1的转换的二进制,而IBM 360电脑最初的设计却与这个简单的原则相悖。把本应简单化的问题搞得更复杂,违背了“把简单化”的模块化方法处理复杂问题的原则。为了解决信息量过大带来的难题,设计过程使用了处理信息的新原则,即分权化原则,也被称作\"看不见的设计规则\"。具体办法是把每个模块的设计中与界面无关的信息保留在设计团队,即隐藏在单个模块设计团队的内部。现在,“信息隐藏”已经成为信息技术领域的通用原则。在确保界面的可连接性的原则下,允许和鼓励设计人员在遵循第一类设计规则的条件下自由发挥对模块内部的设计,因此每个模块都是设计者自己独立创新的成果。而且模块之间的联系规则在很大程度上也都要靠\"事后\"的独立的改进而不断进行调整。正是由于采用了分权化的设计原则,才使产品模块不同于产品组件,它自成为一个子系统,可以单独开发,也可以灵活改变,从而真正实现了“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的模块化原则。[43]

IBM公司设计IBM360电脑的独特方法体现了知识密集型技术的优越性,推动了电脑及相关产品的开发和应用,刺激了信息产业的创新。首先,打破了垂直一体化企业的边界。只要遵循设计的规则(标准、尺寸与界面等)从而使得模块之间能够正确地发挥作用,各个独立的企业可以发挥自身的知识优势,自由地使用自己独特的工艺方法来开发自己的模块,甚至可以设计和制造与IBM兼容的外接的模块,如打印机、存贮器、软件和微处理器。采用模块化方法设计产品结构改写了产品的概念:原来的产品部件变成独立的产品,可以在不同的企业生产,垂直一体化企业包揽电脑的所有生产过程的做法被突破。其次,适应了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按照模块化的基本原则,在对一定范围内的不同功能或相同功能的不同性能、不同规格的产品进行功能分析的基础上,划分并设计出一系列功能模块,通过模块的选择和组合来构成不同产品。它使产品结构和性能的变化更容易,从而能够满足消费个性化的需求。再次,为消费者提供更方便的服务。IBM 360的设计原则被推广应用之后,电脑的品牌、型号和用途等不同,但都是可以兼容的;电脑的操作系统、处理器和应用软件等是可以通用的,因此,用户改换不同的电脑,无需重新改写原来的程序或软件。

IBM公司的模块化设计方法进一步开发了电脑的用途。电脑不再只是“计算”机,而是成为广泛代替或辅助人脑功能的数字化设备,为开拓电脑辅助设计、电脑辅助制造和电脑辅助管理等新的生产方法奠定了基础。为适应这些方法的应用,企业要从事模块化制造,出现了模块化制造设备和模块化制造方法。其典型例证是半导体晶片生产方法的革新。20世纪80年代,在半导体设备工业,出现了一个被称为集束工具(cluster tools)的模块化生产方法,也被称作单个晶片生产法。[44]与IBM公司设计IBM360电脑不同之处,它实行的是模块化集中原则。

一个硅晶片包括多个功能不同、各自分离的芯片。因此半导体的生产过程分为不同阶段:芯片烧制、电路印刷、芯片表面清洁、芯片封装等。传统的半导体生产是大规模批量生产,被称为批量生产法,实际上沿用了传统的生产流水线生产方法。如同洗碗使用洗碗机一样,被清洗的碗要依次经过三个阶段:首先把一批碗放在消毒水中浸泡,放到洗碗机里清洗,然后把这批碗拿出来,再放到烘干机,最后把洗好的碗放在碗柜中。使用批量生产法,是把加工硅晶片的工序分散多台功能不同的设备中,每个加工阶段都同时加工一批芯片。这种方法实现了规模生产,提高了产量,但也有难以克服的缺陷。首先,被加工的半成品要达到一定批量后才被移到下一个阶段。每个硅晶片都要依次排队,等待达到一定数量后,才能进入下一个加工程序。这产生了所谓“待产品” (work in process inventories ,缩写为WIP)问题。出于半导体的精密特点,在半成品等待的过程中,要保持它们的洁净度。由于不同的设备分布在车间中。因此每个加工阶段之后都要设置一个洁净的空间。其次,批量生产法是加工设备、车间空间和物件装卸设置并行运作的过程。为确保半成品在不同加工设备和待产品等待空间之间移动,不同的单品加工过程需要不同的物件装卸设置。加工设备、等待空间和物件装卸设置使用共同的平台进行操作。作为一个封闭的单个系统,所有的平台都与中央平台连接,由中央控制设备控制。由于方法僵化,无法及时检验待产品的质量,增加了生产过程的废品率。再次,无法实现产品品种多样化,每个批次只能生产一个品种。因此,批量生产法不适应模块化技术的应用。

新型生产方法是单片生产法,即硅晶片被一个一个地依次被加工出来,类似化工产品生产的连续生产技术。它是对半导体批量生产设备的彻底革新。

首先,单片生产法是模块化制造的一个典型。硅晶片制造的整体设备由一系列具有不同加工功能的设备组成,这是一个大系统,即模块集中;具有不同加工功能的单个设备被视为子系统(子设备),即模块分解。因此,集束工具是一种模块化设备,是设置在特定环境中的单个工具的集合。包含全部加工阶段的各自独立的不同模块(子设备)相互连接或组合。这些模块是类似工具箱的设备,多个工具箱由标准连接,硅片不离开可控制的内部环境系统。

其次,单片生产法如果把子设备视为模块,每个子设备自成系统,包含若干精益模块。每个模块及子模块都有自己的电脑系统和物件输送系统(pipeline)。众多的模块及子模块不是靠中央控制系统操作,而是通过开放式的电脑系统和标准控制。例如,模块、子模块和传送装置的位置和尺度的标准界面保持一致,分散的电脑系统之间相互连接为网络。所有的模块都与电脑网络连接,提供实时的监督数据和工艺改进数据。因此,它被称为输送式加工体系(pipeline fab)。

在生产过程中,每个阶段只加工一个硅晶片,即每次只有一个半成品在一个子设备中被加工。出于半导体的精密特点,包含多个子设备的整体设备是一个密封的清洁系统,不必特别设置洁净的大空间,而是在一个可控制的洁净环境中,把硅片从一个阶段转移到另一个阶段。单个硅晶片依次经过每个加工阶段,最终被生产出来。这如同手工洗碗一样,每个人洗一只碗,然后用抹布擦干。由于每套半导体生产设备包含多个子设备,多个硅晶片在不同的子设备中被同时加工。这就如同众多的人一起洗碗,然后一起把碗擦干一样。尽管加工不是多个半成品在同一阶段同时进行,而是单个半成品不同阶段同时进行,因此可以是单个产品品种的批量生产,也可以是不同产品品种的批量生产。[45]

单片生产法减少了待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等待时间,从而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模块化设备能严格控制生产环境,保持生产地点的洁净度,使产品更符合标准;实现了对产品生产的实时监督,减少了生产故障造成的损失。例如,使用批量生产法,一个批次加工的半成品为100件,一旦设备出现故障,损失的是100件,而使用单片生产法,只损失一件。更重要的是,它突破了批量生产法产品品种单一,难以转换品种的弊病。由于一台设备可以同时生产不同规格或功能的半导体,在生产中更换产品品种更方便,能够迅速适应用户对产品品种需求的变化,满足了消费个性化要求,实现了大规模定制。20世纪90年代之后,半导体工业迅速发展,半导体性能大幅度提高,不能不说是单片生产法的功劳。

半导体的单片生产法是制造业走向全新的生产方法 模块化制造的典型。这个方法的基本原理是按照模块化原则将制造系统分解成一些结构和功能独立的标准单元模块,然后按照特定模块化产品的制造需求进行模块的组合,构造一种精益制造环境,使制造系统能够很容易地快速适应新产品的制造需要。它把模块化原理用于产品的整个设计与制造过程,能够把产品模块化与制造系统的模块化有机地统一起来。随着产品结构设计的变化,可对制造系统进行再设计和再改造。在信息技术不断发达的条件下,模块是可重新配置的,是可连续改变的。模块化生产能够根据特定的生产需要和市场需求及时地进行制造过程重组,可以灵活地改变生产程序,可以方便地集成为一个新型的信息密集的制造系统。根据生产对象的不同,模块化制造系统可分为模块化加工系统和模块化装配系统等不同类型。根据产品和制造系统模块化程度的不同,可以把制造系统划分为具有不同模块化程度的制造系统类型。不断的变化需要不同的知识,因此模块化技术具有知识密集型特点,它如同历史上任何一次根本性的变革一样,也将改变社会劳动分工的内容及其协调方式。

20世纪90年代,当张维迎等中国主流经济学家把现代企业制度奉为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组织方式时,以价值链为纽带组成的企业之间的生产网络在一些产业中出现。原来由一个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的所有功能,现在由多个企业来完成,一个产品的生产经营不再局限在一个企业之内,包揽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的垂直一体化企业的界限因此被打破。[46]一场由模块化技术推动的生产组织方式的历史性变革首先在美国兴起。1988年,美国国会的技术评估办公室发表了关于技术进步对美国经济转型的作用的研究报告,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企业是继续专注于内部经营,还是组织企业之间的合作网络。[47] 20世纪90年代,由美国的企业带头,出现了一股以外包生产为主的企业合作关系的浪潮,形成了全球生产体系。究其根源,与模块化技术在电子产业兴起有直接关系。正如哈佛大学商学院的鲍德温和克拉克所说:\"模块化作为生产原理具有很长的历史。它在制造业里的应用已经有一个多世纪了。这是因为制造复杂的产品时,将制造过程分解为模块或小单位通常是很容易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某种零部件的工学设计(尺寸、强度等)信息在制造系统中是非常明确的,那么我们就可以将一个复杂的过程让多个工厂分担,把业务委托给外部的供应商来做。”[48]他们指出了模块化技术对外包生产的作用,但是没有对它挑战现代企业制度做具体分析。

在模块化技术的推动下,大型垂直一体化企业作为一个系统,也是能够被模块化的。现代企业制度作为一种生产组织方式受到挑战,就在于模块化技术的作用。本系列文章的下一篇将探讨模块化技术是如何挑战现代企业制度的。

注释:

1,对这两个概念的解释见本文第二部分:流水线技术促成现代企业制度。

2,吴敬链说:\"19世纪中确立的公司制度发展成熟为现代企业制度。”“现代公司的出现是20世纪大工业和大商业兴盛的重要组织基础。”

3, 见 www.jjxj.com.cn.

4,关于全球生产体系的具体内容,将在笔者的下一篇文章分析。

5, George Richardson, The Organization of Industry Re-visited, DRUID Working Paper No 02-15,2002。

6,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391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

7,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389页、392-393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可以说,这是微观经济层次的社会劳动分工。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之间的分工则是中观经济层次的社会劳动分工。本文所说的社会分工指的是微观经济层次的社会劳动分工。

8,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375-376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

9,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393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

10,亚当.斯密认为人的自私本性使小企业主精心经营自己的工场,而合股公司的董事为他人服务,很难尽心尽力地从事经营活动。见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303页,商务印书馆,1974年。

11,George Richardson, The Organization of Industry Re-visited, DRUID Working Paper No 02-15,2002。

12,Richard N.Langlois: The Coevolution of Technoligy and Organization in the Transition to the Factory System,1994

13,戴维.S.兰德斯:国富国穷, 新华出版社,2001年.第55-57页; 诺思:经济史的结构与变迁(中译本),189-190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14,钱德勒: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中译本),324-327页,商务印书馆,1987年。

15,www.jjxj.com.cn .

16,这一命题将引出许多经济理论问题。例如,企业应该担负社会责任。这个问题,我们将在另外的题目中讨论。

17,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493-494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

18,查阅此文,请见www.jjxj.com.cn .

19,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417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

20,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505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

21,Schumpeter, Joseph A. Capitalism, Socialism, and Democracy. New York: Harper and Brothers, second edition,1950.

22,Chandler, Alfred D., Jr. Scale and Scope: the Dynamics of Industrial Capitalism. Cambridge: The Belknap Press. 1990.

23,标准是研究生产组织方式的主要内容。笔者将以后的文章《改造现代企业制度》中作专门的分析。

24,托马斯 K 麦格劳:《现代资本主义三次工业革命的创造者》,1997年。

25,David Hounshell:From the American System to Mass Production , 1800-1932, Baltimore/London:Johns Hopkins Press,1984,p 224-230.

26,减少积压是现代化生产的重要内容。它涉及到生产组织方式的管理问题。可以说,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与减少积压是并行不悖的。

27,托马斯.K.麦格劳:现代资本主义:三次工业革命中的成功者(中译本),315-316页、 330页,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

28,钱德勒:企业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中译本),37-38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29,在本文中,这两个概念以及股份制企业是通用的。

30,钱德勒: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中译本),19页,商务印书馆,1994年。

31,分散与集中以及它们的更迭是研究生产组织方式变化的又一个重要内容。

32,见关于信任的论文。

33,见关于企业制度变化的论文。

34,Chandler, Alfred D., Jr. 1992. \"Organizational Capabilities and the Economic History of the Industrial Enterpris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6(3):79-100.

35, Hymer,S:The International Operations Of National Firems:A study of Direct Forein Investment, Cambridge: MIT press,1976.转引自Timothy J.Sturgeon: Modular Production Networks:A new American Mode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MIT IPC Working Paper 02-002,p2.

36,Richard N.Langlois: Transaction Cost, Production Cost and the Passage of time, University Connecticut Working Paper 1995-03, p19-20.

37,Hayek, F. A. 1967. Studies in Philosophy, Politics, and Economics.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 25

38,Simon, Herbert A. 1962. \"The Architecture of Complexity,\" 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 106: 467-482, repinted in idem, The Sciences of the Artificial, 2nd ed. Cambridge: MIT Press, 1981. p. 195

39,Richard N. Langlois ,Modularity in Technology, Organization, and Society 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Working Paper Series Working Paper 1999-05 August 1999

40,Juliana Hsuan Mikkola ,Modularization assessment of product architecture May 2000 DANISH RESEARCH UNIT FOR INDUSTRIAL DYNAMICS DRUID Working Paper No 00-4

41,这只是初步看法。模块化与信息化的关系,信息化在第三次产业革命中的作用,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42,Baldwin, Carliss Y., and Kim B. Clark. 1997. \"Managing in an Age of Modularity,\"Harvard Business Review 75(5): 84-93 (September-October).

43,Timothy J. Sturgeon ,Exploring the Risks of Value Chain Modularity:Electronics Outsourcing During the Industry Cycle of 1992-2002,Industrial Performance Center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44,Richard N. Langlois ,Capabilities and Vertical Disintegration in Process Technology:The Case of Semiconductor Fabrication Equipment.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The 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

45,Richard N. Langlois ,Capabilities and Vertical Disintegration in Process Technology:The Case of Semiconductor Fabrication Equipment.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The 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1995.

46,Sturgeon, Timothy. Turn-key Production Networks: A New American Mode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 Berkeley Roundtable on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 Working Paper 92. 1997.

47,U.S Congress,Office of Technoligy Assessment :Technology and the American Economic Transition;Choies for the Future.1988,p14.

48,Baldwin, Carliss Y., and Kim B. Clark. 1997. \"Managing in an Age of Modularity,\"Harvard Business Review 75(5): 84-93 (September-October).

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侯若石 研究员

E-mail:shiqijigou@china.com

    进入专题: 现代企业制度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173.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