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谋:波兹曼:我们终将娱乐至死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071 次 更新时间:2021-10-31 07:47

进入专题: 波兹曼   娱乐至死  

刘永谋 (进入专栏)  

这是一个娱乐之城,在这里,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为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娱乐至死》




今天的社会已经进入了全民娱乐的时代。在中国,各种综艺节目盛行,明星、大V影响力惊人,连冷清的学者们也有些走上了“学术超男”、“学术超女”或公共知识分子的道路。不管多么严肃的事情,都会以一种调侃的态度来对待。比如反腐败是多么严肃的政治问题,媒体更多把人们的关注点引向通奸、多少点钞机被数坏、贪官别墅多豪华、秘密会所等“八卦”上。又比如全国两会,媒体全是明星委员、“雷人”提案、芭蕾舞为业的女委员会间教其他委员跳舞甚至哪个委员骑车开会、穿得很“低调”之类等不知所谓的报道,鲜见对会议内容严肃的深度分析。不光媒体,人们似乎对任何事情也严肃不起来了,懒得思考,什么都嘻嘻哈哈,一笑了之。对此,波兹曼是不满的。他认为,太多的“娱乐”使文化变得庸俗,让人们沉迷于感官刺激和欲望,在媒体信息面前失去独立思考能力,最后人成了“娱乐至死”的物种。


在波兹曼看来,娱乐文化在20世纪60年代就成为美国文化的主流。每个时代都会有一些东西能够代表美国人的精神面貌。18世纪的标志是波士顿以及波士顿民兵雕塑——波士顿倾茶事件拉开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象征独立、自由和民主精神成为主旋律。19世纪的标志是纽约以及纽约自由女神像——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带着各自的语言、梦想和文化来到纽约——代表多元、融合、自由和奋斗的精神。而现在美国文化的标志是什么?波兹曼认为是“赌城”拉斯维加斯,尤其是它的霓虹闪烁、30英尺高的老虎机图片以及表演歌舞的女演员。庄严感和神圣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游戏与感官刺激。而当时时任美国总的里根是昔日好莱坞的著名演员,而他的竞选对手则是电视节目的宠儿——第一个完成绕地球飞行的宇航员。


娱乐是怎样开始支配美国的文化精神的?波兹曼认为,这是因为媒介变化的原因,电视兴起必然导致如此。在他看来,“媒介的形式偏好某些特殊的内容,从而能最终控制某种文化”——媒介不仅仅是个纯粹的工具,而是本身有自己的偏好、态度和价值观念,因而会影响文化发展。换言之,不同的媒介兴起会导致不同的文化成为主流。人类的交往媒介经历了口耳相传、文字、印刷术、电报、电话、摄影术、广播到计算机、网络、手机的不断发展,文化也相应经过口语文化、书写文化、印刷文化到电子文化的变迁。波兹曼在世时,网络文化的威力还没有充分暴露出来,他更多讨论的电子文化的形式是电视。他认为,电视的兴起在80年代对美国社会产生了强烈影响,在给美国人带来乐趣的同时,也对美国文化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一开始,人们发明电视的初衷是为了快速传播自己的所见所闻,但随着电视机的普及,为了提高收视率,电视工作者开始想方设法创造更适合电视机屏幕的节目来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此时,电视机不再仅仅是被人控制的工具,而是开始干涉社会文化。电视传播以图像传播为主,与传统文字传播有很大区别。图像诉诸感情而非理智,诉诸感觉而非思考。文字可以深入地表达思想的逻辑,引导人一步一步推理出答案,而图像的威力在于视觉上的冲击,诉诸于感官而不是大脑。图像是具体的,不能提供抽象的观点,不长于表达深刻的内容,难以进行反思。图像不包含太多的意义,惟一的功能就是娱乐与满足人的感官享受,最重要的价值就是商业价值。


总之,以图像见长的电视文化几乎被波兹曼说得一无是处。他认为,电视文化是语无伦次的、无聊琐碎的,不存在“严肃的电视”,电视只能发出娱乐的声音。电视主导的当代文化把一切变成了娱乐,把娱乐变成了一切的表现形式。电视新闻主要靠速度而不是实质内容引发关注,可以实现同步直播,但缺乏有价值的观点。一档新闻节目从一个事件跳到另一个时间,每个几分钟,观众只能填鸭式地接受,没有时间想这些新闻意味着什么,与自己又有什么关系。电视广告满是谎言、夸张和反逻辑的东西,比如会说精明主妇都会买某某洗衣粉,或者成功人士都会喝什么什么酒,你仔细想想:这里面有什么逻辑关系吗?广告不过不断挑逗你的欲望,让你变得冲动。电视所呈现的世界不是真实的世界,而是某种被美化或者说被重构的世界,你如果真的相信电视呈现的是真实,一定会在现实中摔跟头。电视节目的真实性不在于它究竟是不是真的,而在于谁说的、说得像不像真的。电视中的主持人、演员因而更多考虑如何更上镜,更能让观众接受自己,而不是去挖掘真相。在电视的熏陶下,人们已经适应了电视中的世界,相反对真实世界却变得麻木了。电视节目总在娱乐,放弃严肃的对话,渐渐让观众也开始以娱乐的态度对待真实生活。在各种戏说历史的电视剧面前,人们忘记了历史,把“抗日神剧”当作真正的昨天,把康熙看作雄才伟略甚至颇有现代民主自由思想的皇帝。长期看电视,人的智力趋向单一化,主要在看图和听故事两方面发展,体味不了深刻的东西,喜欢直接和浅表的想法。


在电视塑造的娱乐世界中,每个人都像只会哈哈一笑的孩子,似乎在玩着“躲猫猫”的儿童游戏,没有自己的主张。电视成了人认识世界的基础,从那里我们知道什么好看、什么好玩、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用什么手机、看什么电影、读什么书、买什么CD和杂志,等等。真实世界消失了,所有的东西就像在捉迷藏,一会儿这个出现又迅速消失,另外一个又突然出现,然后又很快消失,整个世界支离破碎的呈现在我们眼前。波兹曼认为,我们就像玩游戏的孩子一样,被哄得嘻嘻哈哈,不知不觉中边笑边乐边死去。人人都爱电视,我们将毁于自己热爱的东西。


的确,现代人把太多时间花在了电视上。英语中有一个词Couch Potato,很形象地刻画了那些沉迷于电视的人。对于大多数家庭,吃完晚饭一起看电视成了例行安排,甚至惟一的家庭成员聚在一起的活动。于是,电视给现代人带来十分巨大的影响。尤其伴随电视成长的人,不知不觉中成为了电视的奴隶,方方面面都打上了电视的烙印。相比一两个小时就能看完的电影或者随时可以换台的电视节目,人们越来越不愿看枯燥的书籍。我们要不要摆脱电视?又能否摆脱电视?连波兹曼自己也坦言受到电视的重要影响。传媒多种多样,每一种都有自己的特点,既有长处,也有缺点。因而,完全被某一种媒介占据,必然要受到它更多的影响。我们需要平衡自己的媒介环境,通过各种媒介来获得信息。不管电视是不是让人变得肤浅,只从电视了解世界,显然会有问题。更重要的是,了解世界最好是直接研究真实的世界,而不是主要依赖媒体。有人说,今天的中国,一看电视觉得形势一片大好,一看网络觉得国家马上要崩溃。这说明不管哪种媒介,与真实都会有差距。总之,不管什么媒介,都应该为我所用,而不应该让它控制自己,不仅电视如此,网络、手机和微信都是如此。某种媒介成瘾不仅是文化问题,到了一定程度还是一种心理或生理的疾病。


(刘永谋等:《哲人疯语——当代哲学思想中的奇谈怪论》,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刘永谋,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导,其余作者均曾为人大科哲点上硕士生博士生:郭朦、王玮、李曈、赵俊海、李慕航、李佩、乔宇和仇洲。)



进入 刘永谋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波兹曼   娱乐至死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哲学总论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9342.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