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世英:渊明遗风何处寻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720 次 更新时间:2021-08-02 22:52

进入专题: 陶渊明   宜春  

张世英 (进入专栏)  


今年春节,两个儿子要我一同游江西宜春市,泡富硒温泉,说是对身体健康有益。我因年老体衰,行动不便,对泡温泉的兴趣不是很大。但在宜春的一家宾馆住下后,偶尔在桌上看到一本书——《宜春名人录》,其中简略地谈到宜春市所属宜丰县是陶渊明故里,我突然兴起,便欲前往。两个儿子知道我自幼爱读陶渊明,终身以陶渊明的“不慕荣利”为座右铭,于是欣然同意,在宜春市住了两天后,即驱车直奔宜丰县。在车上,两人不断感叹:现在人们都热衷于金钱利禄,有谁还对陶渊明感兴趣啊!两个儿子都是搞企业的,竟对陶渊明有如此雅兴,我心十分欣慰,便回应了他们一句:“渊明遗风何处寻!”我近20余年来,一直主张人生应“面对现实,超越现实”。我想,以陶渊明式的高远胸怀,从事企业活动,这正是一种“面对现实,超越现实”的精神境界。

宜丰县有三个村,村民多姓陶,陶渊明出生于安城村。我们三人一走进村中,便有一老态龙钟的农妇奔向我来,紧握我手,问我来自何方。我回答说:“从北京来。”不一会儿,村民数人闻我等前来,出门围观。我儿子说明来意:“想拜访陶渊明故居。”一位老农说:“哪有什么故居啊,我家小巷旁边就是陶渊明的出生地。”他引领我们到那里一看,原来是一块杂草丛生的空地。据云,渊明老家早已被焚成废墟。我不免怅然。一位热情的老农妇急奔到数百米外的一家,请来一位老大爷,他引领我们走上一个土堆,急忙挪走土堆上的柴棒杂草,我两个儿子也帮他清除尘土垃圾,清理完毕,居然发现土堆底层有一块石碑,长约一米,宽半米,三个人亲手抹去泥土,才恍惚看到石碑正中的几个大字:“安城遗址”,右侧几个小字:“陶渊明故里文化保护区”,左下方署名“宜丰县人民政府二○○二年”。我既感到欣慰,又觉悲怆。欣慰的是,终于找到了后世对陶渊明的一点纪念物;悲怆的是,名垂中华青史的伟大田园诗人,近二千年后,竟横卧在荒烟蔓草丛中。老大爷看到石碑上的陶渊明三个字后,似有胜利之感:“陶渊明是我们陶家的骄傲,直到今天,他还是我们陶家最值得尊重的人物啊!”我应声说:“何止你们陶家的骄傲?他是我中华全民族的骄傲,是我中华民族的灵魂!”我心想:陶渊明故里竟沒有一座陶渊明的纪念馆,甚至连一块纪念陶渊明的小石碑,也听任其埋没地下,令人情何以堪。是时代使然?我不得其解。幸有老大爷、老农妇的热情相助,特别是老大爷引陶渊明为骄傲的那番言语,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离开安城村,我们走进了又一陶姓村,幸喜见到村口竖立一不太起眼的石碑:“故里陶家园”,碑右侧的文字也是写的“陶渊明故里文化保护区”。碑旁还拉了一条横幅,上面写着“渊明故里欢迎您”。这是陶家后代至今不忘陶渊明的一点标志,我略感欣慰,终于有了陶渊明遗风犹存之感。

在离开陶渊明故里的路上,我不断给两个儿子讲起对陶渊明的看法:不要把陶渊明理解为只不过是一个不问世事、脱离现实的隐士。陶渊明《杂诗》:“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可见其少壮时的凌云之志。及晚年,又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读山海经》)的诗句,借歌颂精卫填海、刑天舞戈的奋斗精神,以寄托陶本人慷慨悲愤的情怀。鲁迅曾评价陶渊明,大有“金刚怒目”的一面。当年鲁迅与朱光潜关于评价陶渊明有过一番争论:朱光潜强调其“浑身静穆”的一面,鲁迅强调其“金刚怒目”的一面。我意,陶渊明的“浑身静穆”包含有其“金刚怒目”的坚强意志。说明人生要想超越现实,达到“心远”的高远精神境界,必须面对现实,从现实的腐旧势力和重重艰难困苦中奋斗挣扎出来。一味贪图闲暇,甚至麻木不仁,与静穆高远有天壤之别。陶渊明融“浑身静穆”与“金刚怒目”两方面于一体,是其特立独行,追求独立自我的自由精神的表现。说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其意在此。他代表中华文化进步的力量,我们应当大加颂扬。

此次的江西之行,还游历了庐山秀峰和南昌滕王阁等多处名胜。在飞回北京的飞机上,儿子们问我:“此行印象最深的地方在哪里?”我回答说:“不在看秀峰的飞流直下三千尺,也不在读滕王阁王勃的两句名诗,而在宜丰县安城村的土堆上,看见埋在荒草堆里的陶渊明纪念碑,尤其是当地老大爷和你们亲手扒开泥土的情景……”


进入 张世英 的专栏     进入专题: 陶渊明   宜春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散文随笔 > 吾乡吾土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7851.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光明日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