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朗:中国崛起将在精神层面影响世界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174 次 更新时间:2021-07-14 11:46

进入专题: 中国崛起  

叶朗 (进入专栏)  


●21世纪中国对世界的影响,不仅是经济方面的影响,更深刻的,更深远的,是中国文化的影响,特别是精神层面的影响。

●建设文化强国,要求整个社会有更高的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也就是要改造和提升我们的国民性,重铸我们的民族精神。

●艺术与科技的融合,乃是我们这个创意时代的灵魂。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文化强国”的目标,这是对时代要求的一种回应。

全世界都已看到,中国正在面临一种历史性的变化,我们很快就要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中国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力量正在上升。据国际领先的投资银行高盛集团预测,到2027年,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尽管那时的中国依然处于向现代经济体转变过程的相对初级阶段。到2050年,全世界最大的三个经济体,将是中国、美国和印度,而英国和德国将分别居第九位和第十位。正如有的国外学者所说,这些经济预测惊心动魄,中国的崛起将会以极其深远的方式改变整个世界的面貌。

经济发展当然是我们关注的主题,但同时还要关注我们的经济力量、政治力量如何转化为文化力量,我们对国际社会的经济影响、政治影响如何转化为文化影响。也就是说,要同时关注我们如何在文化上影响世界。

建设“文化强国”,要注重精神的层面。在文化上影响世界,核心在于,在精神的层面上影响世界。

整个社会要有更高的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谈到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时提出,要使我国成为一个“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把更高的精神追求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目标,一个标志,有极为深刻、极为深远的意义。这意味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改造和提升我们的国民性,要重铸我们的民族精神。这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要求。一个国家的物质生产水平上去了,物质生活富裕了,如果没有高远的精神追求,那么物质生产和社会发展最终会受到限制,这个国家就不可能有远大的前途。天长日久,就会出现“人心的危机”,那将十分危险。

国民性的问题,是鲁迅在上个世纪提出来的。秋瑾烈士被清政府处死,老百姓“吃人血馒头”。这一类触目惊心的事例,引发鲁迅思考改造国民性的紧迫性。上世纪50年代以来,我们不怎么提国民性的问题了,但实际上这个问题依然值得重视。一个有几千年文化历史的民族,出过孔子的民族,出过李白、杜甫的民族,出过《红楼梦》的民族,为什么会发生一场反文化的“文化大革命”?这里就有国民性的问题。

当今,社会生活中一再出现的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汽车轧死人扬长而去的现象,新建大楼、大桥倒塌的现象,这里也有国民性的问题。建设文化强国,要求整个社会有更高的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也就是要改造和提升我们的国民性,重铸我们的民族精神。

中国人要使自己受到国际社会的尊重

中国经济发展了,中国人逐渐富裕了,有少数人甚至一夜之间暴富了。但是,一夜可以暴富,文明素质并不能一夜提高。我们看到社会上少数人拼命炫耀自己有钱,他们抢购高档轿车,抢购高价珠宝和各种奢侈品,但是这种形象并不能赢得国际社会的尊重。我们还看到,有机构以超出国际市场价数倍的价钱邀请国外歌唱演员、足球明星到中国演出、踢球,以此来表示中国有钱了。但是,这种形象也并不能赢得国际社会的尊重。发展体育运动是为了增强人民体质,如果靠出天价从国外聘来几个足球明星,就是拿到了世界杯的冠军,又有多大意义?

我想起冯友兰先生在一篇文章中说,他个人不喜欢看按照《红楼梦》改编的戏曲。他说,你看在小说中即便是最鄙俗的人,曹雪芹也写得“俗得很雅”,等到把小说的人物搬上舞台,最雅的人看着也“雅得很俗”。

现在,有的人也是“雅得很俗”,或者说“富得很俗”。有钱了,富了,坐上最豪华的轿车,全身戴上最昂贵的珠宝,你仍然可以是“富得很俗”,你仍然不能赢得国际社会对你的尊重。建设文化强国,我们要通过学校教育、新闻媒体、文化艺术活动,营造一种健康的社会文化环境,这种社会文化环境能够使人变得越来越有教养,越来越高雅,而不是使人越来越低俗。

要使中国文化为国际社会了解、认同、向往

建设文化强国,要使国际社会了解我们的文化,进一步认同、向往我们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吸引力就是文化的软实力。当今世界,美国的经济实力、军事实力是最强的,文化实力也是最强的,它吸引了世界各国的优秀人才,它的电影、音乐遍布全世界,这就是文化软实力。

比较起来,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还很陌生,不了解,不理解,还有许多误解。西方有的人拼命吹捧某些表现中国人愚昧、变态、血腥、乱伦的电影和美术作品,认为那才是真实的中国形象。北大一位教授曾对我说,有一年他在美国,正碰上上映一部描写乱伦的中国电影,美国朋友就买了许多电影票请中国学生去看。那些美国朋友说:“太深刻了!那是真正的中国!”

我们要通过各种渠道向国际社会传播中国的文化、中国的哲学、中国的艺术,使国际社会了解,愚昧、变态、血腥、乱伦不是真正的中国。自古以来,尊重自然、热爱生命、祈求和平、盼望富足、优雅大度、开放包容、生生不息、美善相乐,才是真正的中国。

孔子说过,一个国家建设得好,应该使你的近邻欢乐,还要使远方的人们仰慕你的文化,前来观摩学习,正所谓“近者悦,远者来”。大唐时代就是如此。当时的长安,成为一个最繁华的国际性大都会,从世界各地来的外交使节、商人和留学生挤满了长安。长安的鸿胪寺接待过70多个国家的外交使节。日本曾先后向唐朝派遣过十多次“遣唐使”,包括留学生、学问僧以及各种类型的专业人士和工匠,每次人数有数百人,最多达到七八百人。我们相信在21世纪,中国文化一定会重新焕发这种“近者悦,远者来”的魅力和吸引力。

要照亮中国当代的文化大家和文化经典

建设文化强国,应该产生一批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大家、艺术大家和文化经典、艺术经典。我们看到,在我们的文化界、学术界、艺术界,都有一些学者、艺术家长时期在埋头研究和创作,他们脚踏祖国大地,从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中吸取营养。在他们中间,正在产生或已经产生当代的文化经典、艺术经典,他们正在成为或已经成为当代的文化大家、艺术大家。他们中间,还可能会产生继承中华文明传统和反映21世纪时代精神的新的学派。这是时代的呼唤。

问题在于,我们要善于发现,要把他们照亮,使他们得到足够的重视,要使国内广大群众知道他们,要把他们放到庄重的国家舞台上向国际社会展示。这涉及到塑造中国当代的国家文化形象的问题。塑造我们的国家文化形象不能仅仅依靠功夫明星、广告明星。

把我们的文化产业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建设文化强国,必然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从总体上看,特别是从文化产业的创意层面以及文化产业在全世界的影响来看,我们的文化产业还是处于起步阶段。如何把我国的文化产业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第一,实施内容战略,将文化产业的内容建设提到战略高度。现阶段我国文化产品的内容生产与内容出口都非常薄弱,面向当代、面向国际的原创力不足,还不能与日本、美国等文化产业强国竞争。从社会功能来说,文化产品不仅有娱乐消遣功能,更重要的,还有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发展完满的人性的功能。我们的文化产品应该体现一种文化精神,应该引导广大群众,特别是引导广大青少年有一种更高的精神追求。有人以为只要大投资、大制作,就能做出影响世界的大片,事实已一再证明这种想法是不对的。我们应该重视文化产业和文化产品的人文内涵和人文导向。这可以从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传承和创新)、当代艺术的经典化(扎根和提升)、高雅文化的大众化(融入当代趣味)三方面入手。

第二,强调创意,追求艺术和高科技的融合。很多人都意识到,文化的时代,就是一个创意的时代。如果说在历史上的技术时代,很大程度上是技术决定一切,在历史上的管理时代,很大程度上是工商管理决定一切,那么,在现在这个创意的时代,很大程度上是创意决定一切。

但是,如何才能真正实现“创意”?这个问题我们并不清楚,或者多数人并不清楚。比如,全国各地设置了许多文化创意园区,他们注重引进投资,盖了一个又一个五星级宾馆,但是不注重引进文化,在这些园区中真正能实现“创意”的文化企业和文化产品并不多。

在此问题上,前不久去世的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给了我们极其重要的启示:艺术和科学的融合,艺术和高科技的嫁接,乃是创意的灵魂。再扩大一点说,艺术与科技的融合,乃是我们这个创意时代的灵魂。艺术与科学的结合,艺术与高科技的嫁接,不是一个局部性的问题,而是在我们这个创意时代具有普遍性的意义。这不仅应该成为我们的教育事业、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指导原则,而且也应该成为我们的一切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高科技产业的指导原则。

我们要从战略高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北京市海淀区的一些企业在艺术和高科技的嫁接方面已经作出了引人注目的成果。我们盼望海淀区下大力量继续推进艺术和高科技的嫁接。我们的目标应该是作出影响世界的成果。

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在当代的复兴

21世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经济的复兴,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复兴。从观念上看,我们要学习、继承中国的哲学智慧,也就是《周易》、孔子的智慧,同时还要学习中国的文学经典、艺术经典。我们要在全社会提倡尊重经典,引导青少年学习经典、熟悉经典。我们不反对快餐文化、流行艺术,但是我们反对用快餐文化、流行艺术来排挤经典。经典的作用不可代替,经典的地位不可动摇。

另一方面,是从生活上看。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当代生活,不是在表面上、形式上复古,穿古装,行古礼,而是要把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精神,如前面提到的尊重自然、热爱生命、祈求和平、盼望富足、优雅大度、开放包容、生生不息、美善相乐的精神,融入当代的生活,使百姓过一种既享受高科技的成果,又有高远境界和优雅品味的生活。

我赞同一些国外学者的预测,在21世纪,中国的崛起将会以影响极其深远的方式改变整个世界的面貌。我也赞同国外有些学者的看法,就是认为中国对世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经济方面的观点已经有些过时了。

在历史上,中国人的智慧对世界发生过极深刻的影响,中华文化对人类文明有重大的贡献。大家都知道的四大发明毋庸赘述。我举两个有趣的小例子。

一个是“郁金香”,大家都知道它产在荷兰。而实际上,郁金香是一种中国花,15世纪末移植到伊斯坦布尔,荷兰人在那里发现并移植到自己国家。

另一个是“高尔夫球”,前几年一些人因为这是西方富人的时尚而在中国各地到处兴建高尔夫球场,耗费了大量土地资源和水资源。这个且不说,我要说的高尔夫球也是起源于中国,在1368年明代画卷《秋宴图》中,一位贵族正向形似高尔夫球的小球挥动类似球杆的棍棒,试图把球打入一个小圆洞中。在当时的中国,这项运动被称为“捶丸”,也可称作“击球”。

所以早在15世纪,波斯流传着一句话:“希腊人只有一只眼睛,唯有中国人才有两只眼睛。”因为希腊人仅仅懂得理论,是中国发明了大部分专门艺术。我相信,21世纪中国对世界的影响,不仅是经济方面的影响,更深刻的,更深远的,是中国文化的影响,特别是精神层面的影响。


(作者系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本文为作者在第九届文化产业新年论坛上的致辞。)



进入 叶朗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中国崛起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文学 > 文学与文化演讲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7467.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科学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