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海法师:现代人学佛的三大警觉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983 次 更新时间:2021-05-26 09:55

进入专题: 佛学  

明海法师  


明海法师,中国佛教协会驻会副会长、中国佛学院常务副院长、河北省佛教协会会长、河北柏林禅寺方丈。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

大家晚上好。今年中元节法会,白天我们还是拜地藏忏。从今晚到七月十四的六个晚上,将由不同的师父给大家讲开示。


开题


今天我要跟大家讲的题目,叫“现代人学佛的三大警觉”。用“警觉”这个词,好像有一点耸人听闻,其实它在这里的意思就是要保持觉知,保持正知。

佛法的核心内涵,无论从理解层面,还是从实践层面,包括我们修行的体证,都是围绕“觉”展开的,所以佛法的核心价值就是“觉”。

今天这个题目,不是来自于某部佛经,而是从佛法的核心价值——觉悟或者正知,来观察我们这个时代的学佛人所要面临的基本问题。

时代因缘会给这个时代的所有人带来影响。作为学佛的人,我们自然要围绕佛法的核心价值——觉悟、觉知,去了解时代因缘,同时去体察它的某些特征可能对修行带来的影响。这些影响我概括为三个方面,由此我们要产生三大警觉。


第一、对消费主义时代的警觉


我们生活在一个消费主义时代,社会经济活动的主流就是商业,其主要行为就是商品交换——现在商品的范畴已经非常宽泛,有形的、无形的,或者虚拟的,都可以成为商品。在商品交换里面,每一件商品都有价格,消费主义者的心理习惯和行为方式,大概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这也是商业交换的一个基本模式。

在商业时代,我们对某件商品有自己特有的认知模式,比如说品牌和广告。同样去买鞋,买哪一个品牌的?反过来,厂商也都希望自己的品牌能够在公众的认知中被强化,由此必定会产生一个行为叫广告。大家对广告太熟悉了,铺天盖地,到处都是。那么,品牌的本质是什么?就是以个性化的方式表达商品特征、给予消费者深刻印象的名字和符号。

在每一个行业里,众多企业为了脱颖而出,谋求最大的利润,就会产生激烈的竞争。同一类商品,不同的品牌在商品质量、商品设计、营销模式、后期服务等方面,都要费尽心思,独树一帜,创造各种模式,获得各自不同的竞争优势。由此,也会有人利用品牌,提升、凸显自己的影响力,制造一些排行榜。排行榜本来是在商品范围内,后来也扩张到其他领域了,比如说大学的排行榜,财富的排行榜,最有名的就是福布斯富豪榜。这都是与消费主义时代相关联的一些概念、行为方式和相应的心理习惯。

那么,消费主义时代的核心元素是什么呢?是资本。如果将商品从生产到流通比喻为一个身体,那里面流动的血液就是资本。资本有一个重要特性,就是增值的强大欲望。其实资本本身没有欲望,欲望来自于它的拥有者。资本的拥有者希望他的资本不断地增值,希望这个阿拉伯数字不断地往上跳动。当资本拥有者的欲望投射到资本身上时,生命的价值也慢慢变得越来越狭窄,人成为资本的化身。这在马克思的理论里面叫“人的异化”,就是人本来是有自由意志、有爱心、有抉择能力,有道德行为、有伦理价值的追求,但是当资本成为他生命的主导时,以上追求都会萎缩,人的一切行为将会以资本为导向,成为资本的活的化身。

在消费主义时代,我们经常能看到资本的身影,感受到资本对我们的影响。比如在大城市里,以前到处都是“共享单车”,原因就是这种解决交通困难的新商业模式,曾吸引了大量资本进入,一度非常火爆。刚才讲资本拥有者有一个欲望就是要增值,所以当他看到这个商业模式既能照顾我们现在社会的一个重要关切——方便出行,同时又能产生很大的利益,于是就推动了这样一场热潮。你通过手机给共享单车的运营公司交一次一两百的押金,用车时扫一次二维码付一两块钱。人的基数大了以后,聚少成多,这些钱每一分钟都能产生巨大的投资收益。如果某家运营公司最终能占领较大的市场份额,就有机会在资本市场上市,能给原始投资者带来更大的收益,所以吸引了大量的资本注入,进而不遗余力地投放自行车,占领市场。大家都这么操作,结果马路上的共享单车越来越多,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运营公司开始取消押金,同时有很多车闲置。因为单靠骑一次车一两块钱的收入,根本无法支撑公司运营,很多公司的生存越来越艰难,共享单车随之降温。这轮热潮过去以后,有的城市共享单车如同垃圾堆积如山,有的单车则被扔到河里、被破坏,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

这就是刚才我讲的资本的影响。如果出现另一种商业模式或服务业态,能满足大众的需求,这些资本也会蜂拥而上。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特点。

全国宗教工作会议提出,佛道教要治理商业化。在宗教领域,因为大众的内心需要宗教信仰,对佛道教的信仰需求在不断提升,那么在消费主义时代,资本抓住了这个需求,趁机越过了某个界限,也跑到这个领域来了。

近些年,追求增值的资本进入佛道教领域,引发了很多乱象。比如有些有钱的老板,与某些地方联手投资,修建寺院或露天大佛。这些寺院或露天大佛的真正管理者,并不是佛道教的教职人员,而是私营老板,里面所谓的教职人员则只是被雇佣的工作人员。里面也烧香,有功德箱,甚至有开光等法事。他们把香商品化,分门别类,明码标高价。这些现象都是以前所没有的。那么你说那个地方是宗教活动场所吗?从表面来看,是啊,它有证书,而且也有法师或者道士;但是从本质来考量,它就不是。这里可以用禅宗祖师喜欢讲的一句话进行描述:“似则似,是则不是。”像是很像,但就是不是。这些年在佛道教领域就有很多这种“似则似,是则不是”,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所以要治理。治理商业化的核心是什么?就是不能让资本的利益链条进入宗教领域,因为宗教领域有它特殊的价值,特殊的关切,特殊的职能,特殊的运转、管理模式。

净慧老和尚很早就坚持寺院不卖门票,坚持居士们来寺院参加法会食宿费就是十块钱,最多二十块钱,几十年都是如此。其实严格来说,定下来十块二十块,已经有点商品化了。但是如果不这么定,在管理和操作层面又有一系列问题,所以姑且这么定,这只是一种管理手段。我们希望继续坚持下去,落实老和尚讲的“大众认同、大众参与、大众成就、大众分享”中最后这个“分享”。因为过去广大信众都为寺院的复兴出钱出力,现在他们到寺院来修行、听经闻法、住宿,就是一种分享,不能变成一种商品去交易。寺院平时也要让人们可以自由来去,不能把它变成一个商品,到这里来就必须花钱。依照我们的理想,最好连导游都不要有。现在的导游,实际上都是我们本地的一些百姓。

所以,佛道教领域商业化的本质,就是资本进入宗教领域,将很多神圣的内涵变成可以消费的商品、牟利的工具。这就完全扭曲了佛道教特有的化导人心、导人向善、弘扬智慧、弘扬传统文化这样一个特殊的功能和价值。治理商业化,首先需要我们全体佛教徒,以及对佛教有热爱、有兴趣的朋友们,正确地看待和认识这个问题,并尽你们所能,去改变现状。

有的老板讲,自己手上有好几个庙,就跟他们说手上有好几个工厂或公司一样。我听了真的觉得很可怕,这是一个悲哀。你说他牟利的方式,上香的钱、功德箱里的钱,他用了哪怕其中一块钱,依因果来说,都很难想象未来他要付出多少代价去还。因为投入功德箱的每一块钱,都是信众用神圣感、恭敬心,用信仰的心投进去的。那个心的对象是什么?是最终能带给他生生世世解脱的三宝。所以这些老板的行为,实际上就是偷盗,而且偷盗的对象是佛法僧三宝,这个果报是不得了的。一点都没有吓唬人的意思,从信仰来说,就是如此。所以,你们要是认识这样的老板,要告诉他们佛法的这个道理。否则,他现在高兴一时,未来会有很长久的麻烦和痛苦。

消费主义思想对于普通的佛教徒,也有很大的影响。它会影响我们学佛过程中的一些选择,比如法门、道场和师父。

刚才讲了,在消费活动中,非常强调品牌,其实品牌在佛学里就叫“名言”,又叫“假名”。但是在消费主义时代,人们在选择的时候,往往就靠这些假名去做决定。比如说买牙膏,人们经常会选择在广告上听到的那一款,其实你对它的具体细节可能并不了解,这个选择也未必是最优的。同样,很多来柏林寺的人,觉得寺里最大的是方丈,于是你就认为修行最好的,佛法懂得最多的也一定就是方丈大和尚。实际上,我告诉你,你被假名误导了。其实丛林寺院的本意,方丈、监院、知客,以及做饭的、敲钟的、看门的、扫地的等等,只是分工的不同,大家完全是平等的,至于佛法理论和实践上的造诣,跟头衔、分工都没有必然联系。在古代可能另论,但在今天来讲,方丈可能就不如在大寮里做饭的师父修行好,而且往往不如。就以我来讲,经常在外面参加各种活动,念经的时间都不如他。有人说,哎呀,某某法师是什么副会长,那又怎么样呢?这并不代表他在佛学上就是权威,也不代表他在佛法的修行上就一定很高。这都是各种因缘所形成的。所以,被假名误导是很要命的,你往往忽略了很多默默无闻、真正在修行的师父,他们真正地懂佛法,也是我们要恭敬、供养的对象。所以,你依照品牌的意识去认识佛教、认识僧团,一定会犯错误。

消费主义思想也影响了宗教的传播方式。受时代共业的影响,宗教领域的传播也如同商业领域,进行各种宣传、推介,甚至搞寺院排行榜。但是我们通过广告宣传、推介,所了解到的名声最响亮的,不一定就是最好的。我说不一定,有可能是,但也有可能不是。我今天讲的题目是要警觉,就是说在选择的时候,我们要保持正知,保持觉察,除了看它标识出来的,还要看它的内涵。

消费主义思想对宗教传播方式的影响,甚至包括以商品传销的方式进行宗教传播。比如说传播宗教“一”生“五”,五人中的每个人,再传给五个人,五五二十五……这个很厉害,以几何级数增长,膨胀得很快。如果宗教以这种模式传播,数量上也可以增长得很快,但是只能将同样的内容僵化地传给所有人,同时还有封闭的弊端,如只能看我的书,只能听我的录音,只能到我这里来,不能到别处去。这实际上会形成思想的固化,乃至人身自由被限制。佛法是觉悟的法,带给我们的应该是自由,每个人都有自由选择的权力和能力。刚才讲了,一变五,五变二十五,一路扩散下去,要见到最开始那个人的概率就越来越小。但为了让传播变得更加高效,往往会把我神化了。这就造成了宗教领域传播的神化与盲目性的怪现象。所以我们学佛的人,对于消费主义时代给宗教传播,以及对自己学修的影响,要保持觉察、觉知。


第二、对互联网时代的警觉


我们生活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极大地便利了信息传播、人际沟通,也极大地改变了社会经济、社会活动的方式,改变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我概括了一下,互联网有三个特点:

第一个,遍知。这是借用佛教名词,意为普遍地知,就是说一个信息可以在短时间内传遍全球。

第二个,联动。互联网可以将地球上所有的人关联起来,一个人可以在瞬间让很多其他人受影响,产生联动。

第三个,放大效应。既可以放大正面的情绪、正确的知识和智慧,也能放大负面的情绪、烦恼和虚假的信息,所以互联网的放大效应有两面性。很多时候,我们在互联网上往往得到的是负面情绪、不良爱好的共振和互相激发。这也是互联网的可怕之处。

所以在互联网时代,我们要保持觉察。我想从两个方面来讲:

第一个方面,我们要觉察互联网给我们的认知模式带来的改变。

随着互联网、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当今社会的信息传输、新闻传播、人际关系,乃至教育模式,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对于很多人来说,手机不仅是工具,它甚至成为了一种外挂的重要器官。说它是器官,是因为它跟你的生命不可分了。你们有没有这样的经验,有时候坐在那里好好的,突然一摸口袋,没找到手机,马上很着急、很紧张。

我们和人沟通,了解外界的信息,都是通过手机、互联网这个端口来实现的,但这造成我们的感性互动能力急剧衰减。佛学里讲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尘(色声香味触法),我们认识世界,是通过六根对六尘,然后产生六识,形成认识的基本元素,叫“六尘缘影”。它为我们的意识活动提供资料。现在,社会上人们的正常社交甚至是谈恋爱,很多都是通过网络,没有面对面,这会使人们的感性互动能力降低,对外界的感知能力衰减。这种降低和衰减意味着幸福感在减少,人会变得钝化。这里我讲的幸福感是指很多时候,我们听到鸟叫,闻到花香,跟朋友感性地在一起,这种氛围、心态是你可以直接感受到的。我们生活的某种意义、一些滋味,都在这里头。但是现在,这些都变得平面化、数据化了,感性能力在减弱。

过去中国的传统教育,小孩子要经受一个训练,叫“洒扫应对”,即来了客人,小孩在家里做卫生,同时察言观色——这个人来找我父亲,他大概是什么身份,我应该怎么招呼他?应该请他坐,给他倒茶,然后询问他的情况。不要小看这四个字,这其实是我们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很重要的一课。但是现在的小孩子“洒扫应对”的能力在减弱。

人跟大自然也是如此,可以不断地进行感性直观互动。春天来了,秋天来了,气候变了,花开了,草绿了,下雨了,起风了……在与大自然的互动中,我们才是活的,才是没有边际的存在。所谓没有边际,就是大自然也是我们的一部分。但是当我们完全沉浸在电脑、手机的信息里面,我们跟大自然的沟通和互动,对外变化的感知,变得越来越钝化了。当我们的内心出现一些负面情绪的时候,自我消化与转化的能力,也变得越来越差了。因为如果我们热爱大自然,跟大自然有互动,大自然就能成为我们最好的朋友,帮我们消解很多烦恼。现在人们对负面情绪和烦恼的忍耐度、接受度越来越差,也与这一点有关。网络时代改变了我们的认知模式。

第二个方面,网络时代的信息泛滥和信息过度,给我们带来了认知上的迷茫。

本来应该是信息和知识越多越明白,但现实中却恰恰相反。因为如果信息过度,我们又不能有序管理信息,很多信息又是情绪化的,就会唤醒我们内心潜伏的很多负能量。所以,互联网时代人们应该加强自己对信息摄取的管理,同时注意对信息的处理和消化。这就如同吃东西,如果你吃的东西有问题,或者吃得太多超过你的消化能力,那么你就可能会生病。

在禅门里有一句话,叫“不知最亲切”,当然这句话在祖师那里有特定的含义,我借用这句话,在互联网时代很多东西,也是“不知最亲切”。你不要一直沉浸在网络里,跟随人家人云亦云,让你的心在喜怒哀乐里起伏不定。有时候互联网提供一个信息让你怒火中烧,最后死掉很多脑细胞才知道,那个信息是假的;有时候你看到一个令你很高兴、很兴奋的信息,最后发现也是假的。这都是浪费时间,浪费生命。所以,不知最亲切,在互联网时代,我们也能用得上。


第三、对“救世神话”的警觉


现代人虽然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各种科学技术手段也越来越先进,但是每一个人内心的安全感却越来越欠缺。在社会急剧的变动中,面对诸多挑战,人们找不到应对的良策,感觉自己非常无助、无力,甚至无能。这时候就容易产生一种迷信的心理,寄希望于某种方法、物质或某个人,能够帮我们在短时间内解决危机和困难。这其实是一种幻想。

佛法的修行,恰恰是要老实,讲究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而且,佛法的修行是要落实到我们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的改变,落实到我们生活方式的调整,落实到自己生命彻底的转换甚至颠覆。如果我们自己不做一番调整和转化,就妄想有奇迹发生,这怎么可能呢?!总是期待有奇迹,有神奇的人物,有神奇的物质出现,帮助我们脱离困境,这就是迷信。所以,我把这种心态以及相关联的模式,概括为“救世神话”。

救世神话,我把它分成三类:

第一类,叫“发财神话”,或者叫“成功神话”。

在一些书店里,有一个分类叫“成功学”,书架上全是教我们如何成功的“大师”的演讲集、音像资料。为什么说是“发财神话”呢?因为这些年在社会上泛滥的所谓成功学,都只是单一地讲发财,并没有考虑家庭、健康等其他方面的指标;包括是否真能依之发财,也要打一个很大的问号。

十年前,因为一位信众请到了一位成功学的大师讲演,我还真顺便听了一下,想看看他怎么讲,结果发现他在很多地方打妄语。印象最深的就是,他说自己听一位意大利的成功学家关于营销的演讲磁带,听了几百遍,每一遍要播几百个小时。我就在下面算,几百个小时,看几百遍,这得花多少时间才能听完呀。除此之外,他打妄语的地方还有很多,简直处处皆有。而且他大肆鼓动,让听众情绪高昂、亢奋,有时还要跟着他一起喊,这种场面也许你们不陌生吧。

还有的成功学大师,把自己包装得很神秘,很难见到,想要见到他得按分钟计费,或者报名很难,费用也高得惊人,动辄几十万。有一点确定无疑,这些人大讲发财之道,听的人没有几个人发财,他自己绝对是发财了。这是不少人很大的一个迷信。

人们也不去想一想,那些掌握了发财诀窍的大师们,干嘛这么累,天天到处跑来跑去讲课,他们为什么不用自己传授的诀窍,成为亿万富翁,反过来把这些诀窍卖给我们呢。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他们的诀窍是假的,你想按他的诀窍实现发财的愿望,是不可能的。

佛法里讲想发财,要学会布施。能布施的人,就能拥有财富。就像一个杯子,能倒出多少水,就能装进多少水。当然,倒出多少水,未必是你一定要布施多少钱,而是指你内心能放下多少财富。如果有小偷偷了你一百块钱,让你一晚上没睡着觉,那我感觉你的财运可能不怎么样。如果你做生意赔了一百个亿,仍然在这里喝茶,来寺院参加法会,谈笑自若,你肯定是一个富有的人啊。你能放下多少,就有可能拥有多少。

第二类,叫“健康神话”。

你遇到一个人,告诉你某美籍华人通过多年研究发现了一种东西,吃了以后,所有的病都能好,体能、智力、心情都能得到有效改善。因为你可能长时间被某一个问题所困扰,比如你可能有胃病,睡不着觉,血糖血脂高,或者心率不齐等,这个问题影响了你的生活质量、事业的发展,甚至影响到你的家庭关系。你觉得这是你人生最大的一个瓶颈,就在这时,终于来了个救星。然后你就会去听他们的课,听他们讲这个发明者如何不简单,这个东西多么神奇,不易碰到,它将会给你的健康、你的人生带来多么大的改变。同时他们还会找很多案例,甚至找一些人现身说法,证实疗效。一句话,这种特殊的物质能拯救你,把你从生活的困境里带出来,所以你赶紧掏出所有钱买吧,就是这么一个神话。

这类神话,不断有人创造,不断有人迷信。这其实就是一种“拜物教”,把解决生活中一切困难的希望,都寄托在某种特定的物质上。这也是一种迷信。

这种迷信,也包括与“健康神话”有关的“美容神话”。最后是真的美容了吗?有时可能是毁容,有时可能要付出健康或其他的代价,有时虽然容貌变美了,但最后发现这并没有让自己变得更幸福。

第三类,涉及宗教,叫“救赎神话”。“救赎”这个词来自基督教,基督教认为所有人都有原罪,要用某种方法来救赎自己。

经过几十年的经济高速发展,在一些人“不平凡”的人生路上,可能犯过错误,特别是为了追求财富而不择手段的人,在资本积累的过程中,都有这样那样的过错,积压在心头。所以,当他们拥有了财富以后,也希望自己能拥有信仰,获得解脱。但他们又特别图省心省事、求高效,在这种心理下,他们特别希望找到某个特殊的人或者法门,能让他们立地成佛。这种一厢情愿的想法,以及将自己的解脱押宝在某个特殊的人或法门身上的心理,我称之为“救赎神话”。

说它是神话,是因为它不符合佛法讲的因果。如果我们有过错、有罪业,在佛法这里确实是可以净化的,但是要靠我们自己。念佛、诵经、拜忏,最终也是要落实到我们的内心,让内心对自己的性格、人格、所犯的错误,做重新的反思和认知。通过这种认知,能够接受自己,放下之前种种错误的执著,不再犯错,并放下思想上的包袱。这才是真正的忏悔的心理机制。注意,你不通过修行,不经过自我观察和反思的种种努力,改变自己,是不可能实现救赎、净化自己的。

但是,“救赎神话”却要我们把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如果有人说,某地有位大师,只要他给你加持,就能帮你解决所有的问题;甚至某地出现了救世主一样的人物,有多少人包括名人都追随他。你要是听到这样的说法,我建议你不要激动,要保持警觉。或者有一天有人跟你说,现在有一个特殊的法门,只要一句佛号,甚至只要你信,就可以往生。很多人对净土法门的理解,就落在这些误区里面。念一句阿弥陀佛确实简单,但是你能二六时中不间断地念吗?你能在生活当中落实净业三福吗?所谓净业三福,第一福,即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第二福,即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第三福,即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这些都要靠你身体力行,在平时身语意三业与佛法相应才行。单单强调一句阿弥陀佛,这一句佛号也往往不能念得专注、清明、绵密,这就偏了。

这种“救赎神话”有一些共同特征:一是,利用网络和媒体制造轰动效应。二是,自赞毁他,只有我是对的,真理在我这儿。三是,你们得救的那把钥匙在我手里,你们要往生、要觉悟,要增长福慧资粮,都得来找我,我都能帮你们全解决。

只要是这样的叙述方式,你们都可以不理他,因为我们生命的问题都来自于我们自己,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佛法、也需要善知识的指引和教导,但是最终必须经过自己的努力。你想单方面地通过某一个人或法门,把你的问题一笔勾销,是不可能的。这种投机取巧,这种捷径是不存在的。

在“救赎神话”这个模式中救世主般的人物,你不要管他长得多么像佛像,多么庄严,这个不能作为判断的依据。现在很多人都喜欢著相,有些骗子就利用了人们著相的心理特点。但是,很多证道的大修行人,他们可能都是其貌不扬,甚至邋里邋遢的。比如六祖慧能大师,貌不惊人;东晋道安大师,长得很黑,人称“漆道人”。古代这些高僧,要是出现在今天,恐怕演讲都不卖座,没市场,因为这种形象不符合很多现代人的想象。


正知正见 保持觉察


今天讲的这些,是我一直以来在思考的一些问题。总之,我们要坚持佛法所讲的正知正见,要保持对这个时代的流弊乃至所谓潮流和风尚的警觉,保持对自己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的觉察,这才是学佛人应有的特立独行。学佛人要以佛法的智慧来引领自己,来判断人和事,有时候可能就是很个性化的。我想,面对一切事物、一切现象,学佛的人首先应该是冷静的,理性的,不要盲目,不要狂热,不要那么快就反应,要深入地了解。这就是我今天最终想传达给大家的一点想法,希望能够对诸位有所帮助,讲得不对的地方也请大家批评指正。

阿弥陀佛!


2018年8月讲于柏林禅寺文殊阁。转自:赵州生活禅


    进入专题: 佛学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佛学研究专题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6676.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