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政:碳达峰碳中和与能源转型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154 次 更新时间:2021-04-02 23:22

进入专题: 碳中和   碳中和   能源转型  

李政  


本文为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政教授2021年3月20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经济峰会“助力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二)”分组会上的发言。


非常荣幸在发展论坛上谈谈我对碳达峰、碳中和的一些思考。

气候变化是人类的长期深层次危机,疫后重建要走绿色复苏道路

极端天气频发在警示着我们,尽管全世界仍在与新冠疫情做殊死的决战,但是我们不应该忘记,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更长期更深层次的危机,所以疫后重建要走绿色复苏的道路。我们的未来并不确定,听之任之,地球将会有灾难性的后果,而主动采取行动,可以将危害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所以人类未来的命运实际上是掌握在人类自己手里的。

碳达峰碳中和已经成为全球的广泛共识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碳达峰、碳中和已经成为全球的广泛共识。巴黎协定目前已经有190个缔约方批准,巴黎协定设定了温升不超过2度,并争取低于1.5度的长期目标,实际上它也规定了碳达峰和碳中和的路径,也就是尽快实现全球排放达峰,在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源的人为排放和汇的清除之间的平衡。

截止到2020年底,全球已有100多个国家提出了碳中和的承诺。古特雷斯秘书长去年12月份在“我们的星球现状”演讲中表示,到2021年初,作出碳中和承诺的国家将覆盖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65%以上、占世界经济规模的70%以上,所以是一个大的趋势。应对气候变化可能会影响和阻碍经济发展,这是许多人的忧虑和担心。但恰恰相反,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并不是就气候谈气候、就低碳谈低碳,实际上它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战略。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欧洲的绿色新政,除了在能源、工业、建筑等七个领域制定了一整套深度的转型政策之外,在此之上,实际上有更高的目的,那就是将欧盟转变为一个公平繁荣的社会,富有竞争力的资源节约型现代经济体,到2050年实现温室气体达到净零排放,以及实现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耗脱钩,实际上就是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碳达峰碳中和已成为我国坚定的发展方向,已经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

碳达峰、碳中和已经成为我国坚定的发展方向,习近平主席已经在七个重要的国际场合宣示了中国的目标和坚定的决心。碳达峰和碳中和已经纳入了国家的总体发展规划。就在刚刚召开的中央财经委第九次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再次强调,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以碳达峰和碳中和战略是顺应全球低碳发展的大势、倒逼中国经济走向高质量发展道路的战略之举。

与欧日等国家和地区相比,中国面临的减碳压力更为巨大,主要是因为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与美国和欧洲、日本发达国家相比,我们从碳达峰到实现碳中和的时间要短得多,因此要付出更加艰苦的努力。从能源系统来讲,要从一次能源的来源、中间转化技术以及需求侧的利用方式和技术创新上发生深刻变化,根本特征是要实现以煤炭和化石能源为主的系统转变为以非化石能源为主的系统。

清华大学气候变化研究院:长期低碳发展战略报告

根据清华大学气候变化研究院发布的中国长期低碳发展战略与转型路径研究报告,在2度目标下,2050年非化石能源要占到70%以上,终端电力比重要占到55%。而按照1.5度的目标,非化石能源要达到85%以上,终端电力比重达到68%以上,和舒总讲的数据大方向是一致的。

要实现这样的目标,除了能源系统之外,还需要全社会各个部门的共同努力,需要从经济的供应侧和经济的需求侧部署新的技术并开展技术创新。能源低碳转型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按照清华大学的测算,实现2度目标导向转型路径,2020年到2050年能源系统需要新增投资约100万亿元,占GDP的1.5到2%,而要实现1.5度目标导向转型路径,需要新增的投资约138万亿元,超过每年GDP的2.5%。同时,需要强调的是,能源转型会带来新的增长点和新的就业机会,支撑高质量经济发展,因此付出这样的成本是值得的。

碳达峰和碳中和是相互关联的两个阶段,它们的辩证关系是“此快彼快、此低彼易、此缓彼难”,因此“十四五”是一个关键期和窗口期,需要有迎难而上、只争朝夕的精神,为碳达峰和碳中和的伟大事业作出贡献。

感谢聆听,谢谢!


来源:清华大学气候变化研究院



    进入专题: 碳中和   碳中和   能源转型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科学 > 科学演讲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5849.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