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焕珍:禅宗如何说菩提心

——《参禅有道——<坛经>与禅宗十二讲》第八章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527 次 更新时间:2021-02-04 21:44

进入专题: 禅宗   坛经   佛学  

冯焕珍 (进入专栏)  


这一讲是禅宗如何说菩提心。之所以讲这个问题,因为有人对禅宗这方面有意见,认为禅宗不讲菩提心,名为大乘实则是小乘。他们这种质疑到底有没有依据呢?我相信,我们讲完这一讲,结论会完全不一样。

在讲禅宗的菩提心之前,我们得知道菩提心是什么,佛教经论或其他佛教宗派如何讲菩提心,这样我们才能凸显禅宗说菩提心的特点。菩提心的全名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本为梵文Anuttarasamyaksambodhi citta的音译,略称阿耨三菩提、阿耨菩提,意译作无上正等正觉心或无上菩提心,所谓发菩提心就是发无上菩提心。因此,要讲清楚发菩提心的内容,首先还得搞清楚什么叫无上菩提。

菩提是梵文Boddhi的音译,意思是智慧。智慧是跟“识”相对而说的,也就是相对于“识”来说才有智慧这个概念。什么是“识”?简单地说,凡是在主客体二元对立的基础上,通过理性运作来进行观察与分析(别)的主体、认知活动及其见解都是“识”,所以佛教说“分别是识”。相对于识的这个特点,“智”则具有无分别的特点,所以佛教说“无分别是智”。

无分别是不是等于什么都不知道呢?在一般人看来,一问三不知的傻瓜无分别,植物人也无分别,那么他们此時的心到底有没有智慧呢?没有。佛教讲的无分别,不是说像白纸一张什么都没有,而是指既清清楚楚地知道世界各种现象的性质、特点和规律,又不对任何现象进行真假、美丑、善恶等二元对立的分别,因为分别必然产生执著。譬如,如果从分别心分别真善美、假恶丑,就会执著真善美、讨厌假恶丑,讨厌也是一种执著。佛家虽然随顺世间,从凡夫执著的真善美起修,但并不执著这样的真善美,因为这也是人类分别心强加给尘境的分别见,只有破掉这些分别见,才有可能断除执著心。换句话说,智慧是了了常知而毫不执著的能力,了了常知指完全彻底地了解缘起世界的人事物,毫不执著指不对任何人事物进行分别执著。

佛教为什么如此看重这样的智慧呢?佛教认为,宇宙人生的根本性质是毕竟不可得的空性,其真相是毕竟不可得的空相,看到了宇宙人生的这个本来面目,我们的精神生命就能进入没有任何烦恼的宁静状态;分别识无法洞察这个真相,只有智慧才能现证这个真相,因此佛教强调一切众生都应该转识成智。

智慧有深浅的不同,有圆满与否的差别。大家对《金刚经》比较熟悉,《金刚经》上说“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就是要表达这个意思。依据《大般涅槃经》,佛教所说有四个层次的智慧:一是声闻菩提;二是缘觉菩提;三是菩萨菩提;四是佛菩提。声闻、缘觉菩提是罗汉道修行者得到的智慧,有人说两者在断与证上有深浅的差异,是两个层面的智慧;有人说两者只是同一智慧的不同表现形式,前者是通过皈依三宝、听闻佛法、法随法行得来,后者是通过观十二因缘法或独自观察缘起之理得来。不管怎样,两者的前提是共同的,即追求这种智慧的人,根本见地还是空有对待的偏空见,发起的都是离苦求乐的出离心;其智慧也有一个共同特点,即成就偏于“自度”的声闻果,所以此道又被称为小乘。这种智慧虽然不圆满,但它是很多菩萨道修行者进一步获得佛菩萨智慧的必经阶段,可以为鼓励他们而称之为智慧。真正的智慧是佛菩萨菩提,佛菩萨提是菩萨道修行者得到的智慧,前者又叫差别智或道种智,后者又叫佛智或一切种智。菩萨智慧与佛智慧是智慧的两个阶位,前者是趋向后者的过程,后者是前者的结果,实际上只是一种智慧。这种智慧与小乘智慧的区别,在见地、发心与结果上都不相同,菩萨道修行者在见地上是空有不二、智如不二、轮涅不二、凡圣不二的中道见,在发心上发的是上求下化的菩提心,在果德上是最终成就自度度他、觉行圆满的佛,所以此道又被称为大乘。

从前面的介绍可知,只有佛智慧是无上菩提,所谓发菩提心就是发无上菩提心。那么无上菩提心是什么呢?它的具体内容都包含在《金刚经》如下经文之中:“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卵生指禽鸟等从蛋卵而生的众生,胎生指人畜等从胎胞而生的众生,湿生指蛆虫等依润湿而生的众生,化生指依变化而生的众生。这里的“无余涅槃”不是罗汉道修行者灰身灭智的境界,而是菩萨道修行者在中道见与慈悲心的基础上,通过长期修行得到的如来境界,由于这种境界没有任何思想上的偏邪和情感上的混乱,同时也没有任何其他境界超出于它,所以叫“无余涅槃”。这里的“无余涅槃”还有一个名称叫“无住涅槃”,得到这种境界的菩萨道修行者,深知生死烦恼本空,没有真实的生死烦恼要断,故不像凡夫住于生死烦恼;同时深知菩提涅槃本空,不像罗汉道修行者住于菩提涅槃。简单地说,发菩提心就是发令一切众生成佛而不起能度所度之念的智慧心。

菩提心的内容包括了两个方面,一个是自求无上智慧,第二个是普度无量众生,这两个方面必须是同时进行。它的仪式性的表达,就是佛教徒皈依三宝时讲的“四弘誓愿”,所谓“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四句话我们可从两面来理解它:“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重在发心断一切烦恼、学八万四千法门、成无上佛道,这三句侧重于自觉;“众生无边誓愿度”,是发誓度尽无量无边的众生,这一句侧重于觉他。

《大乘起信论》将菩提心分成三个方面,它认为只有具足这样的菩提心才算是真正信仰了大乘佛教。哪三种心呢?第一个是直心。直心有两层含义:一是从体性和果德说,直心是众生心的本来面目,它与佛心一样,没有任何扭曲和偏颇,像直线一样平直,故《维摩诘经》说“直心是道场”;二是从修行说,只有成佛之心才叫直心,如果你想在半途休息一下,都不叫直心。第二个是深心,深心是广学一切佛法、乐集一切诸善行的心,具体说是广修六度万行的心。第三个是大悲心,即度尽一切众生的心。其实,这与上面的说法并没有不同,只是将求无上智慧开分成果德(直心)与修行(深心)两面罢了。

我们了解了菩提心的性质和内涵,再来看一看菩提心的重要性。佛教的菩萨道有两个根本基础,第一个是中道见,第二个是菩提心。菩提心已如上说,现在说一下中道见。中道,经中有真如、诸法实相、不二法门等不同称谓,宗喀巴大师在他的《菩提道次第广论》里面称为空性,就是刚才我说的空有不二、智如不二、轮涅不二、凡圣不二之义,持此慧见谓为中道见。凡夫、外道执著万法或常住不灭或虚无断灭,似乎是不二慧见,其实,由于这两种见地都是在主客二元对立基础上建立起的实体见,实质是颠倒的分别见;声闻依佛说法修行,看到万法无常、苦、空的性质和凡夫、外道分别见的颠倒性,断除了多分我执,但他们偏执于万法的无常、苦性,企图到万法外面寻找安身立命的性空、如如、涅槃、圣人境界,仍然未能真正建立起不二慧见;只有佛菩萨的见地才是不二慧见,他们深观万法当体即空而空有不二,了知境智如如而境智不二,现证生死即涅槃而轮涅不二,通达凡圣皆空而凡圣不二。

中道见和菩提心,好像车的两个轮子、鸟的两只翅膀,不仅缺一不可,他们还是一体的两面:中道见是菩提心的根本体性,菩提心是中道见自然现起的作用,没有中道见就不可能有菩提心,没有菩提心也不可能有中道见。通俗地说,中道见是信奉菩萨道者的世界观,信奉菩萨道的人一定要坚持中道见这种世界观;菩提心是信奉菩萨道者的价值观,他的人生价值就是要求得无上菩提,没有得到无上菩提就要发起求无上菩提的心愿。有人问我:“佛教讲万法皆空,什么都空了,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这是把空跟虚无混为一谈了。虚无是众生执著的一种分别识境,空则是超越一切执著的智慧境,因此空是众生的终极皈依处,觉悟空是众生最大的价值,只有觉悟空才能远离生死烦恼的困扰。佛菩萨的价值,就是发愿让所有的众生都觉悟万法皆空。

菩提心是修学菩萨道的起点,如果没有发菩提心,就意味着还没有走上菩萨道。由于修习菩萨道无非是在中道见基础上发菩提心和圆满菩提心的过程,因此佛经非常强调菩提心的重要性。例如在《华严经》中,我们读到善财童子参学菩萨的经文时,他每次参学前都会向菩萨汇报:“我已经发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但是不知道如何修行菩萨道,不知如何圆满菩萨道,请菩萨指点我。”他向弥勒菩萨参学时,弥勒菩萨连续用118句语赞叹菩提心的功德,最后总结说:“因菩提心出生一切诸菩萨行,三世如来从菩提心而出生故。”各种菩萨行都是在菩提心这块良田上生根发芽结果的,三世诸佛也都是依菩提心成就的,如果没有菩提心,就没有释迦牟尼佛、弥勒佛,也没有药师佛、燃灯佛,什么佛都没有;“是故善男子,若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则已出生无量功德,能摄取一切智道。”如果有人能够发无上菩提心,他已经生起了无量功德,能够普摄一切佛菩萨的智慧。寂天菩萨在《入菩提行论》里也说:“欲灭三有百般苦,及除有情众不安,欲享百种快乐者,恒常莫舍菩提心。生死狱系苦有情,若生刹那菩提心,即刻得名诸佛子,世间人天应礼敬。”可见,对佛弟子来说发菩提心是何等重要!

发菩提心有些什么条件呢?佛陀说“佛种从缘起”,发菩提心也一样,无因有缘不成就,有因无缘也不成就,必须因缘和合才能成就。首先,发菩提心的根本条件是中道见,没有中道见,不可能有菩提心。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不妨举个例子来说。佛经里讲,有一个国王向佛陀请教:“怎么样发菩提心?”佛陀回答说:“大悲心,你生出大悲心就是菩提心了。”又问:“如何生出大悲心呢?”佛说:“要对佛法僧三宝生起清净信仰。”所谓清净信仰就是一点疑惑都没有,有一点疑惑都不叫清净信仰。这个国王又说:“如何对佛法僧三宝有清净信仰呢?”佛说:“若发菩提心即是发清净心。”你发起菩提心就是对三宝生起清净信仰了。国王继续问:“怎么样发菩提心呢?”佛说:“深心不退转,是发菩提心。”退是退步,转是转变,“深心不退转”是说不减退、不改变深心,意思是说你只要不退步、不改变深心就是发菩提心。那个国王又问:“什么是深心不退转呢?”佛说:“即是所起大悲。”你只要生起大悲心就不退转了。国王又问:“怎样才能发大悲心呢?”答:“于一切众生不生厌舍之心即是大悲。”对六道众生不生讨厌、舍弃之心就是大悲心,反之就不是大悲心了。这个国王不清楚怎么才叫不离、不弃众生,佛说:“所谓不著己乐。”你得到了智慧,不要执著这个智慧,认为这个智慧只有你可以拥有、别人都没份,应该知道一切众生都能够得到这种智慧,这样才叫做不舍弃不讨厌众生。这就进入修行维度来讨论问题了。怎样才能不执著自己修行所获得的快乐呢?佛说:“于三宝常不舍离。” 要对三宝生起清净的信心。什么叫做不舍离三宝呢?“若能除去一切烦恼,即于三宝而不舍离。”(《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如果进一步问:怎样才能除去一切烦恼呢?这就要回到中道见了。只有建立了中道见,才能完全除去烦恼;如果不建立中道见,就不能完全除去烦恼。譬如声闻和缘觉也有智慧,但这智慧只是说他们不再生起新的烦恼,并不是说他们断除了烦恼种子,实际上埋藏在他们心里的烦恼种子并未断除,因此他们不是大成就者;真正的大成就者,连阿赖耶识里的烦恼种子都荡涤得干干净净,不但任何外在条件都不会让他们产生新的烦恼,他们还能进入六道众生的种种烦恼世界去随缘救度他们。只有佛菩萨才具有这样的无上智慧,而佛菩萨的这种智慧则是建立在中道见基础上的,因此中道见是发菩提心的根本因。这里我还想追问一句:中道见在众生心外吗?不是。《六祖坛经》开示,众生心的本真状态就是中道。由于菩提心不是从外面得来,也不是神所赋予,而是我们的本心,因此只要具足外缘,每个众生都能发起菩提心。

发菩提心还须具备如下因缘之一:第一,修行者体验到佛的不思议境界。修行者看到佛菩萨的智慧那么高妙、那么自在,体验到这种不可思议的功德,就能够发起菩提心。如果说没有这个缘分,只要听到关于佛菩萨宣讲的妙法,看到佛法里讲到佛菩萨的不可思议功德,生起对佛菩萨的恭敬信仰之心,由此也能发菩提心。这是第二个缘。如果既没有第一个缘,也没有第二个缘,有第三个缘也可以发心:深知佛法是解除众生烦恼、引导众生证入涅槃的良药,而这良药正处于衰亡之际,为令佛法久住世间而发起菩提心。修行者见到众生烦恼深重、轮回不已,为令众生免除烦恼、轮回之苦而发起菩提心,这是发菩提心的第四个缘。

同时,发菩提心还需要一个重要外缘——善友。善友就是善知识,即能引导修行者趣向佛道的老师。关于善知识,我们在第五讲中已经比较全面地讲过了,这里仅根据《菩萨善戒经》略加介绍,以便没听到相那一讲的听众有个印象。首先,善知识要“诸根完具,具大智慧,能示善恶,不行邪道”。诸根完具指身体健康,善知识不但要身体健康,而且要身行正道,要有令修行者明辨善恶的能力。讲到这里,有人会问:“刚才你不是说无分别是智慧吗?怎么又说要分善恶呢?”我们要知道,佛教讲问题有不同的层面,刚才讲无分别智是讲不执著于定性的善恶,这里讲善恶则是要告诉修行者:善恶是安顿世间伦理的基础,只有先搞清楚某个缘起中的众生执著的善恶,才谈得上进一步不执著善恶,获得超越善恶的无分别智慧,并在智慧指导下施行没有烦恼的善。在这个过程中,要是没有善知识的指导,修行者是很难通达的。其次,善知识要“心不放逸,能破放逸,能闭恶道”。放逸指心不念道,善知识要念念在佛道上,如果稍有杂念,就堕入放逸之中;同时,他不光能自己不放逸,还能破除修行者的放逸心,令修行者关闭趣恶道之因。再次,善知识要“自能具足菩萨禁戒,转以教他”。善知识须受持菩萨戒,因为没有受菩萨戒的善知识不能教化修行者发菩提心、修菩萨道。最后,善知识还须“不以下道转他上道,不以小乘转他大乘,不以修福转他定慧”。意思是说,善知识不应以下劣法转化修学上胜法的弟子,不应以声闻道转化修学菩萨道的弟子,不应以有漏福德转化修学禅定与智慧的弟子。如果没有具德善知识,修行者要发菩提心照样很难,所以佛说善知识是众生成佛的大因缘。

发了菩提心的菩萨,有名义菩萨和真实菩萨的区别。所谓名义菩萨,即名义上的菩萨,也就是明心见性前的菩萨;所谓真实菩萨,即名副其实的菩萨,也就是明心见性的菩萨。相应地,从发菩提心到成佛这个过程中的菩提心,也有种种不同的说法,最为人熟知的是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的二阶说,从初发菩提心到明心见性前的菩提心叫做世俗菩提心,此后到成佛阶段的菩提心叫做胜义菩提心。

这两种菩提心有什么区别呢?简单地说,明心见性前的菩提心是靠信仰佛陀所说菩提心教法来修学的,修行者没有现证菩提心是自性本自具足之心。这种菩提心存在退转的现象,修行者在修学过程中,会因为深感众生难度而淡化菩提心,甚至会完全改变对菩提心的信仰。这种情况,在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中讲得特别形象,他在讲到修习菩提心的主要内容之一慈悲心时说,修行者要不断修习慈悲心才能令其现前。修行者没有开智慧前,常常感到众生很难度,常常帮忙帮不到位,甚至好心办坏事,由此时而生起退却的念头。宗喀巴大师说,每逢此时,就要不断念诸佛菩萨都是修三大阿僧祇劫才成就的,我才修这么几天就指望成佛,岂不是太便宜?还要观想众生本来比较难度,如果很好度,还要你来学菩萨道干什么呢?还要观想众生与自己本是一体,只有度脱众生才能最终度脱自己,因此只能继续学菩萨道。

从菩萨初地到成佛阶段的菩提心为什么叫胜义菩提心?所谓胜义即殊胜义或第一义,修行者进入菩萨地后已明心见性,其菩提心不会退转,只要顺著心性本具的菩提心修行就能成佛了。《华严经》称刚刚明心见性的菩萨为欢喜地菩萨,因为“菩萨住如是法……以不动相应故”。修行者此前没有明心见性,总是在生灭不已的世界流转,非常苦恼;现在与自性相应了,解脱了生死烦恼,充满了法喜。打个比方来讲,好比农村以前的石磨,上面的磨盘是转的,下面的磨盘是不转的,中间的轴也是不转的,地前修行者的身心像上面那个磨盘转来转去,菩萨地修行者的身心则像那如如不动的轴。从生灭世界超越出来,体悟到无生灭的自性后,回来看生灭世界,就不是以前让人烦恼困惑的样子,而是“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再也不会影响自己的心了。原来是相信佛讲的中道真实不虚,现在自己现证了真实不虚的中道,当然很欢喜。修行者进入欢喜地后,菩提心才真正在修行者的心中涌现出来,自然发起十种“上求下化”的大愿。

成佛以后的菩提心如何呢?二智圆满和慈悲圆满。二智一指觉悟诸法空性的根本智慧,二指觉悟诸法性相因果的差别智,佛陀圆满了这两种智慧,身口意三业无不是智慧的圆满显现,总称佛智;同时,佛不需要任何外缘,平等地给众生快乐,拔除众生痛苦,具足无缘大慈和同体大悲。

讲到这里,有一个问题需要说明一下:依偏空见、出离心获得声闻智慧的人能否转向依中道见、菩提心修行的菩萨道修行者呢?有的经典认为不能,《解深密经》安立回向菩提和趣寂两种声闻,认为回向菩提声闻可以回小向大,蒙佛接引断除所知障;趣寂声闻因为种性下劣、慈悲淡薄、怖畏众苦,虽蒙诸佛施设种种方便化导,都不能证得无上菩提。《维摩诘经》中,迦叶尊者也哀叹,声闻与大乘隔绝不通,宛如不能长成禾苗的焦芽败种。有的经典又说可以,例如《妙法莲华经》说,佛从未以小乘法化度一个众生,佛虽然对那些根器未熟者方便说了三乘教法,但三乘教法根本上也是一乘教法,因此当他们根器成熟时,跟菩萨一样,哪怕只听《妙法莲华经》一个偈颂都能成佛;《大般涅涅槃经》虽然对声闻大加呵斥,但却坚定地说,就像众流归海一样,一切菩萨、声闻、缘觉在未来世都会归于大般涅槃。我认为,声闻不能回小向大是佛陀或圣者鞭策罗汉道修行者的方便说,佛的真实说还是《妙法莲华经》的“会三归一”和《大般涅槃经》的“一切众生皆能成佛”說。为什么呢?根本原因是每个众生本具的佛性平等。这不光是《六祖坛经》这么讲,《楞伽经》《法华经》《大般涅槃经》等经都这么讲,并且事实上也如此。既然众生本具的佛性无二无别,他们的差异就不是能否成佛的问题,只是成佛的时间和地点问题。除了这个根本的因,还有一个重要的缘,这就是三千大千世界都有佛菩萨现身救度众生,例如观音菩萨和地藏菩萨;佛菩萨们普门示现,众生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度化他们,因此现声闻身去度脱声闻众自然是应有之义。尽管如此,《大般涅槃经》还是要说,“发心毕竟二不别,如是二心先心难,自未得度先度他,是故我礼初发心。初发已为人天师,胜出声闻及缘觉,如是发心过三界,是故得名最无上”,鼓励佛教信仰者一开始就立中道见、发菩提心,走径捷成佛的菩萨道,而不要持偏空见、发出离心,走回小向大的声闻道。

讲完菩提心的一般内容,就比较容易理解禅宗如何说菩提心了。禅宗讲菩提心吗?有人认为不讲。持这种看法者,既有人在家人也有出家人,他们说禅宗名为大乘,实为小道,是小乘急证精神的复活。这种说法如果成立,无异将禅宗排除在大乘宗派之外了。禅门确实有人认为禅师不应该讲菩提心,例如真歇清了禅师(1089——1151)经常提持菩提心,有人就非议道:“既称禅师,自有宗门本分事,只管劳攘,却如个座主相似。”但这种偏见当时就遭到了大慧宗杲禅师的呵斥:“我且问尔,那个是本分事?苦哉!自既不能为善,返笑他人为善,这般底人我生灭嫉妒不除,自是其是。善知识既不劝人发菩提心,不可教人杀人放火去!”(《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可见,禅宗不是不讲菩提心,而是非常强调菩提心,只是讲菩提心的方式别具一格,门外汉很难摸到头脑。

禅宗说菩提心有几个显著特点:

第一,直指众生自性说菩提心。禅宗不像其他宗派一样,从事相开始讲发菩提心,而是直接从众生自性提持菩提心。例如四弘誓愿,禅宗的表达是:“自心众生无边誓愿度,自心烦恼无尽誓愿断,自性法门无量誓愿学,自性佛道无上誓愿成。”六祖以自性受遮蔽之心为众生,说要度尽自己心中的无边众生、断尽自己心中的无尽烦恼。这讲得很彻底,因为所有众生都是自己心中的众生,因此最关键是度心中的众生。其他宗派从外境到内心讲菩提心,最后还是要到此处来归结,六祖直接把众生收归自心,正彻底打消了次第修行者易生的心外真有众生可度的幻觉。这些众生是什么呢?是自心生起的嫉妒、嗔恨、贪爱、愚痴等烦恼。断烦恼也不是断别人带给自己的烦恼,而是断自己给自己带来的烦恼。自性是自心的本来面目,断除了烦恼心则自性自然显现。法门不仅仅是佛陀开示的种种法门,根本上是自性本来具足的法门,因为自性具足八万四千法门。自性无上佛道誓愿成,就是指依般若观照法明心见性。六祖无不紧扣众生心性说四弘誓愿,从不向心性外摘叶寻枝。

不过我们要注意,六祖说的自心、自性不是实体意义上的心性,而是真空妙有意义上的心性,如果我们将其理解为实体意义上的心性,则不免堕入凡夫的断常见。正是如此,六祖在开示四弘誓愿时才能说:“心中众生,所谓邪迷心、诳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恶毒心。如是等心,尽是众生,各须自性自度,是名真度。”众生要把那些不符合佛道的心度掉。如何度呢?“即自心邪见、烦恼、愚痴众生,将正见度。既有正见,使般若智打破愚痴迷妄众生,各各自度。邪来正度,迷来悟度,愚来智度,恶来善度,如是度者,名为真度……烦恼无边誓愿断,将自性般若智除却虚妄思想心是也。”众生所以有烦恼,要害是没有智慧,所以要用智慧除掉这些虚妄心。智慧为众生本具,只是不得现前,为了令其现前,要亲近善友、听闻佛法,向“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者”学习。但“法门无尽誓愿学,须自见性,常行正法,是名真学”,即学习佛法要万法归心,进而见到自己的自性,从自性中现起种种正法,这才是真学佛法。“无上佛道誓愿成,既常能下心行于真正,离迷离觉,常生般若,除真除妄。”大家注意,当体回归自性,一切现成,一切圆满,既要除妄,也要除真,因为跟妄相对的真也是分别见。除掉这种真,“即见佛性,即言下佛道成”。

第二,依胜义菩提心来说菩提心。从修行维度看,禅宗讲的菩提心已经超越了世俗菩提心,是登地菩萨的胜义菩提心。据《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记载,有人问黄檗希运禅师(765——850):“如何是菩提?”师云:“菩提无是处,佛亦不得菩提,众生亦不失菩提。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求,一切众生即菩提相。”为什么说佛不得菩提?《金刚经》说:“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菩提若有所得,则菩提是有为法,虽得还失。为什么说众生不失菩提?众生若不具智慧,则智慧有所不遍,亦是有为法,故不失菩提。这跟《华严经》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相的开示等同一味。为什么菩提不可以身心求得?以身心求得者,还以身心失去,同样是有为法。又问:“如何发菩提心?”师云:“菩提无所得,尔今但发无所得心,决定不得一法,即菩提心。菩提无住处,是故无有得者。故云:‘我于然灯佛所无有少法可得,佛即与我授记。’明知一切众生本是菩提,不应更得菩提。尔今闻发菩提心,谓将一个心学取佛去,唯拟作佛,任尔三祇劫修,亦只得个报化佛,与尔本源真性佛有何交涉?”黄檗禅师告诉我们,只要修行者心存求菩提之心,已与不二菩提相背离,永远见不到自性这尊如来。

大慧宗杲禅师也说:“若得生死心破,更说甚么澄神定虑,更说甚么纵横放荡,更说甚么内典外典,一了一切了,一悟一切悟,一证一切证。如斩一结丝,一斩一时断,证无边法门亦然,更无次第。左右既悟狗子无佛性话,还得如此也未?若未得如此,直须到恁么田地始得;若已到恁么田地,当以此法门兴起大悲心,于逆顺境中和泥合水,不惜身命,不怕口业,拯拔一切以报佛恩,方是大丈夫所为。若不如是,无有是处。”(《大慧普觉禅师语录·答刘宝学》)这是从佛菩萨境界说的胜义菩提心。

第三,当理当机显示菩提心。《六祖坛经》里说:“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諠。若能钻木出火,淤泥定生红莲。”菩提心在子女这个位上就体现为孝养,在兄弟之间就体现为仁义,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就体现为礼让,在处理矛盾上就体现为忍辱。这种菩提心,曹山本寂禅师称之为宗门异类菩提心。曹山本寂禅师将菩提心分为三类:一是菩萨同异类,自己久已成佛,以“若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的大愿示现六道,尽未来际度脱众生的佛菩提心,南泉所谓“先过那边知有,却来这边行李”之类,皆属于这一类菩提心。二是沙门异类,指自己转凡成圣而不取果证,来六道中度众生的菩萨菩提心,古人所谓“头长三尺,颈短二寸”之类,属于这种菩提心。这两类是佛菩萨在教下显现菩提心的方式。三是宗门中异类,这是指禅师显现的菩提心,其特点是当机和盘托出菩提心,所谓“直须作家横身,逢木著木,逢竹著竹,须护触犯”。这是六祖上述开示的另一种表达。禅师们在日常生活或安禅接众中,更多不是像教下高僧大德演说菩提心的内容,而是将菩提心与生活打成一片。

佛教的菩提心要落实到度化众生的菩萨事业中,禅师以直指人心为宗旨,无论语默动静、扬眉瞬目都是方便利他手段,目的是为弟子解黏去缚、令其见性成佛。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们本身就是菩提心的圆满化身。

我们看他们日常生活中如何表现菩提心吧。牛头法融禅师在牛头山隐修,所居草庵别无长物,绕庵唯有虎狼之类,如果牛头禅师不具足菩提心,能够与虎狼和谐相处吗?我们都说“天下名山僧占多”,殊不知这是因果颠倒说,实际上是“山因僧住始著名”。为何这么说?因为僧人多具“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的慈悲心,他们住在一个道场,这里的花草树木都会得到平等护养。

再从赵州禅师《十二时歌》的描写,看看禅人们如何度过一天:“鸡鸣丑,愁见起来还漏逗。裙子褊衫个也无,袈裟形相些些有。裩无腰,袴无口,头上青灰三五斗。比望修行利济人,谁知变作不唧溜。平旦寅,荒村破院实难论。解斋粥米全无粒,空对闲窗与隙尘。唯雀噪,勿人亲,独坐时闻落叶频。谁道出家憎爱断,思量不觉泪沾巾。日出卯,清净却翻为烦恼。有为功德被尘幔,无限田地未曾扫。攒眉多,称心少,叵耐东村黑黄老。供利不曾将得来,放驴吃我堂前草。食时辰,烟火徒劳望四邻。馒头䭔子前年别,今日思量空咽津。持念少,嗟叹频,一百家中无善人。来者只道觅茶吃,不得茶噇去又嗔。禺中巳,削发谁知到如此?无端被请作村僧,屈辱饥凄受欲死。胡张三,黑李四,恭敬不曾生些子。适来忽尔到门头,唯道借茶兼借纸。日南午,茶饭轮还无定度。行却南家到北家,果至北家不推注。苦沙盐,大麦醋,蜀黍米饭虀莴苣。唯称供养不等闲,和尚道心须坚固。日昳未,这回不践光阴地。曾闻一饱忘百饥,今日老僧身便是。不习禅,不论义,铺个破席日里睡。想料上方兜率天,也无如此日炙背。晡时申,也有烧香礼拜人。五个老婆三个瘿,一双面子黑皴皴。油麻茶,实是珍,金刚不用苦张筋。愿我来年蚕麦熟,罗睺罗儿与一文。日入酉,除却荒凉更何守?云水高流定委无,历寺沙弥镇常有。出格言,不到口,枉续牟尼子孙后。一条拄杖粗楋藜,不但登山兼打狗。黄昏戌,独坐一间空暗室。阳𦦨灯光永不逢,眼前纯是金州漆。钟不闻,虚度日,唯闻老鼠闹啾唧。凭何更得有心情,思量念个波罗蜜。人定亥,门前明月谁人爱?向里唯愁卧去时,勿个衣裳着甚盖。刘维那,赵五戒,口头说善甚奇怪。任你山僧囊罄空,问着都缘总不会。半夜子,心境何曾得暂止?思量天下出家人,似我住持能有几?土榻床,破芦䉬,老榆木枕全无被。尊像不烧安息香,灰里唯闻牛粪气。”(《赵州和尚语录》)从中我们看到,禅人虽然有对生活清苦、烦恼难断、众生难化的感叹,但其核心还是如何明心见性和度化众生,而这正是菩提心的核心内容。

以下,我们再看看禅师如何在接引众生时展示菩提心。

辣手锻祖师。临济宗开山祖师临济义玄已在黄檗座下参学三年,但还没有向黄檗禅师问过话,黄檗有首座问他:“你有没有去请教一下方丈呢?”临济说:“没有,不知道问什么。”首座说:“何不问堂头和尚‘如何是佛法的的大意’?”临济于是去问,话还没说完,黄檗就一顿棍棒打了下来。临济回去跟首座说:“我还没问完就被打了一顿,不知道和尚为什么打我。”首座说:“你再去问。”临济第二次去,又挨了一顿打。临济如是三度发问,三度被打,有点灰心,就对首座说:“承蒙你慈悲引导,我三次发问,被打了三次,看来我障碍太多,不适合参禅,我要走了。”首座说:“你要离开可以,但是要去跟方丈告假。”说完,首座先到方丈那里对黄檗禅师说:“刚才来问你那个年轻人很厉害,会长成一棵大树,你要好好培养哦。”临济去向黄檗禅师道别,黄檗禅师说:“你要走可以,但不要去别的地方,要去江西高安滩头找大愚,他会跟你说破。”临济遵从师教去找大愚,大愚问:“你从哪里来?”答:“从黄檗来。”问:“黄檗有何言句?”答:“某甲三度问佛法的的大意,三度被打,不知某甲有过无过?”大愚说:“为了让你得到解脱,黄檗这么婆心切切,你还来这里问有没有过错?”临济言下大悟,大声说道:“原来黄檗佛法无多子。” (《五灯会元》)临济悟到的是什么?禅师只以本分事接引弟子,根本不跟你讲道理。临济禅师后来祖承黄檗家风,开出了电闪雷轰、迅雷不及掩耳的临济禅风。在这个过程中,没有首座、黄檗和大愚的慈悲接引,有临济宗的开山祖师诞生吗?他们这不是在活生生地展现菩提心吗?

勇猛锥运使。兜率从悦禅师(1044——1091)度张商英(1043——1121)的例子,告诉我们禅师行菩提心不畏风险。张商英在江西做漕运使时,首先去拜访东林常总禅师,得到禅师印可。他经过分宁(今江西修水),受到禅德迎接,其中有兜率从悦禅师。兜率从悦禅师是真净克文禅师的弟子,禅风高峻,不打葛藤啰嗦。张商英曾听人说兜率禅师很聪明、擅长写文章,于是就说:“听说师父很聪明,很会写文章。”兜率的回答很不客气:“运使瞎了一只眼了。从悦是临济九世孙,跟您论文章,正如您与我论禅。”你见到我,连我的主业是什么都不知道,只知道我文章写得好;我是临济禅师的九世孙,你夸我我文章好,等于我夸你禅好,都是瞎恭维,没有抓住要点,岂不是瞎了眼?张尚英不以为然,还屈着手指强逞机锋:“九世?”接着又问:“玉溪离此地多远?”从悦禅师说:“三十里。”又问:“兜率呢?”从悦禅师说:“五里。”张尚英当晚就到了兜率。据说,从悦禅师前一夜梦见日轮升天,被自己用手取了下来。他对首座说:“日轮是运转的意思,喻指转运使张尚英。听说张运使不久要经过这里,我要好好敲打他,如果他肯回头,是宗门的幸事。”首座说:“现在的士大夫被人捧惯了,恐怕他生气,别生事端。”从悦禅师说:“纵然他烦恼起来,最多不让我做方丈,没有其他事。”张尚英再次与从悦禅师见面,谈话过程中称赏东林常总禅师。从悦禅师不同意他的说法,他遂于题寺后题《拟瀑轩》诗讽刺从悦禅师,有“不向庐山寻落处,象王鼻孔谩辽天”之句。两人论及宗门之事,从悦禅师说:“东林禅师既然印可你,你对佛祖言教还有没有疑惑呢?”张尚英说:“有。”从悦禅师问:“对哪段佛言祖语有疑惑?”公曰:“对香严《独脚颂》和德山拓钵公案有疑惑。”从悦禅师说:“既于此有疑,其余安得无耶?只如岩头言末后句,是有耶,是无耶?”张尚英答:“有。”从悦禅师大笑,随即归方丈紧闭大门。张尚英一夜没睡好,五更天下床打翻了尿壶,遂大彻大悟,并作颂说:“鼓寂钟沉托钵回,岩头一拶语如雷。果然只得三年活,莫是遭他授记来。”他赶紧去告诉从悦禅师:“我已经捉到贼了。”从悦禅师问:“赃在何处?”张尚英无语。从悦禅师说:“你回去,明天相见。”第二天,张尚英又举出前日所做偈颂求印可,从悦禅师才对他说:“参禅只为命根不断,依语生解。如是之说,公已深悟,然至极微细处,使人不觉不知,堕在区宇。”并作颂为他证明道:“等闲行处,步步皆如。虽居声色,宁滞有无?一心靡异,万法非殊。休分体用,莫择精粗。临机不碍,应物无拘。是非情尽,凡圣皆除。谁得谁失,何亲何疎?拈头作尾,指实为虚。翻身魔界,转脚邪涂。了无逆顺,不犯工夫。”(《续传灯录》)你看看,禅师们为了度人,敢将厉害置之度外,这是多么慈悲呀!

菩提心即忠义心。大慧宗杲禅师,生当南宋偏安之时,当时有抗金居士成机宜请求他开示菩提心与忠义心的关系,他说:“忠义者处奸邪中,如清净摩尼宝珠置在淤泥之内,虽百千岁,不能染污。何以故?本性清净故。奸邪者处忠义中,如杂毒置于净器,虽百千岁,亦不能变改。何以故?本性浊秽故。前所云差别在人不在法,便是这个道理也。如奸邪忠义二人同读圣人之书,圣人之书是法,元无差别,而奸邪忠义读之,随类而领解,则有差别矣。净名云‘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是也。忠义之士见义则本性发,奸邪之人见利则本性发,如磁石遇铁而火逢燥薪,虽欲禁制,不可得也。如尊丈节使,雄烈过人,唱大义于万众之中,耸动时听,亦本性忠义而见义则发,非造作非安排……菩提心则忠义心也,名异而体同,但此心与义相遇,则世出世间一网打就,无少无剩矣。”(《大慧普觉禅师语录·示成机宜》)大慧禅师明确说,在国家处于内忧外患之际,菩提心就是精忠报国的忠义心。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禅宗并非躲进小楼成一统,而是与齐家治国平天下打成一片。

吃肉化恶魔。破山海明禅师(1597——1666)是晚明临济宗禅师,他听说李立阳的部队在四川杀了很多人,就去军营劝他不要杀人,谁知李立阳说:“和尚若吃肉,我就不杀人。”破山禅师回答说:“要得和尚不吃肉,除是将军不杀人。将军不杀人,以德忠君父;和尚不吃肉,以戒报佛祖。老僧才吃数片肉,尚惹众将军生厌,众将军终日杀人,上天岂无厌耶?”(《破山禅师语录》)禅师就这样感化了嗜杀成性的李立阳将军,救下了许多众生命,这是菩提心的精彩显现。有人会问:这分明是破戒行为,怎么能说是菩提心的显现呢?从佛教声闻戒律讲,这当然是犯戒行为。殊不知禅宗是菩萨道,禅师持守的是菩萨戒,菩萨戒的核心是慈悲救度众生,持守菩萨戒的禅师见众生危害社会,为减少造业者的恶业,拯救众生于水火,甚至可“以怜愍心而断彼命”(《菩薩戒本》),何况吃肉呢?破山禅师为救众生而吃肉,不但没有破戒,反而有很多功德。当然,这是菩萨度化众生的异常方便,凡夫俗子不可效仿。

最后看看禅师们如何在公案里展现菩提心。僧问赵州石桥:“久向赵州石桥,到来只见掠彴。”师云:“汝只见掠彴,且不见石桥。”僧问:“如何是石桥?”师云: “过来。”又有僧如前问,师亦如前答。僧问:“如何是石桥?”师曰: “度驴度马。”僧云: “如何是掠彴? ”师曰: “个个度人。”(《景德传灯录》)赵州问南泉:“知有底人向什么处休歇?”南泉云:“山下作牛去”。师云:“谢指示”。南泉云:“昨夜三更月到窗。”南泉将要圆寂,首座问他:“和尚百年后向什么处去?”师云:“山下做一头水牯牛去。”首座问:“某甲随和尚去,还得也无?”南泉说:“你若随我,须衔一茎草来。”禅门中,类似这种将菩提心落实到生活中的公案不知凡几。

由于禅宗多是通过一个个公案、一句句语录,就弟子当下的角色、身份直接展现胜义菩提心,而不是在教理上演说由浅入深、由低到高次第修习的菩提心,导致很多人不明白禅宗如何说菩提心,甚至误认为禅宗不重视菩提心。这当然不是禅宗而是学人的过错,禅宗没必要为让所有人明白而一次次重复发菩提心的教理,就像爱因斯坦不会为让更多人明白相对论而一次次重复牛顿力学理论一样。

问答

问:冯老师,刚才您说中道见可以破除烦恼,凡夫如何破除烦恼呢?

答:凡夫才要破烦恼,不是凡夫就不用破烦恼了。破烦恼有很多种方法,禅宗的方法是用智慧照破当下起生起的任何烦恼念头,既不用另外一个念头去追逐这个烦恼念头,更不起另一个念头去打这个念头。禅师说“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就是说起了任何念头都不怕,只怕你觉照迟了,觉照迟了就会表现为语言和行为,那就已经造成身口二业了。如果不断这样观照,烦恼念头出现的频率会越来越低,烦恼念头的力量也会越来越小,到最后就没有烦恼了。这个问题,我们讲禅宗的“定慧等持”法门时还会详细说。

◊               ◊              ◊

问:冯老师,我讲一点感想,我觉得禅宗应该是佛教里面最高境界的佛法,它看起来很简单、很生活,但其实是把中间过程全部去掉,一步到位达到佛教的最高境界,实际上是最难的。您对我的这个感悟怎么评价?

答:我从两面来说,如果对没有佛教教理基础的人,禅宗的确比较难懂,甚至不知所云,不知道禅师那两三句前后往往毫无关系的话到底在讲什么;对于有教理基础又与禅法相应的人,就没有难易问题,只是跟它相应而已。其他宗派也一样,它们从理论建构上来讲非常广大,要弄懂也不容易。像唯识学,任何人要读完一百卷的《瑜伽师地论》,都要发很大的心;像天台宗或华严宗,任何人要把他们的思想体系弄通,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但是对与唯识宗、天台宗或华严宗相应的修行人来讲,也不存在困难的问题,因为这是他们的自觉抉择,所以这位老师的评论,我觉得很到位。从修行上来讲,任何理论对于与禅相应的人来讲都是多余的,禅宗确实是简洁明快、一步到位。

◊               ◊              ◊

问:老师您好,我跟一个女孩子谈恋爱,可是我母亲说我们八字不配合,要我们分开,我现在很烦恼,您说我该怎么处理呢?

答:这是人生大事。你母亲说你们八字不相合,那你有没想到解决你母亲这个困扰的方法?(答:不知道该怎么办,很烦恼。)那么首先我要问你,你是否可以接受你母亲的提议?如果可以接受,则是另外一回事;如果绝对不能接受,那我们再谈下一步。(答:不确定。)不确定?那就是你对那个女孩子还没有如胶似漆的爱。如果有的话,你的意志会很坚定,无论如何都要跟那个女孩子在一起;你不是这样,说明你还有别的选择,下面的话就不好定说,只能两说:如果你接受你母亲的建议会怎么样?你要跟那个女孩在一起又会怎么样?只能这么讲。在你看来,你站在母亲一边可能比站在女孩一边要好解决一点。我认为,八字不是死的,不相合是可以解的。你可找个师父跟你算一下,然后跟你妈说解了,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               ◊              ◊

问:有人说,佛教徒在饮食问题上,一旦执著了吃荤或吃素,在心性上都是应该去除的。在佛陀时代,僧众托钵乞食,托到什么就吃什么,也没有荤与素的分别。因此,我们不要以为吃素高人一等,同时要以慈悲心对待吃荤腥的修行人。您怎么看这种观点?

答:这种观点强调破执著,但却忽视了慈悲。荤食包括荤与腥两种食,荤食指含有五种有碍道行的植物做的食物,腥食则指含有有情众生肉做的食物,通称肉食。佛教禁食荤腥,有其深广的道理,这里只能略谈禁肉食问题。

首先,食肉者应知,尽管自己不执著则荤素平等,但被吃的众生却有丧身失命的苦恨。事实上,佛在《楞伽经》《涅槃经》里头,基于很多理由,完全禁断佛弟子吃众生肉,其中增长杀心、断慈悲种子是至为重要的理由。例如《楞伽经》说:“有无量因缘,不应食肉……一切众生,从本已来,展转因缘,常为六亲,以亲想故,不应食肉……众生闻气,悉生恐怖,如旃陀罗(贱种)及谭婆(猎人)等,狗见憎恶、惊怖、群犬故,不应食肉。又令修行者慈心不生故,不应食肉……”《涅槃经》也说:“夫食肉者,断大慈种。”佛说,此前听僧众食三净肉、五净肉或十净肉,是因为有特殊因缘,并且那些肉都是佛菩萨化现来供养的。从听闻《楞伽经》开始,不许佛弟子食任何众生肉。涅槃会上,迦叶菩萨还特意问佛:“世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因他而活,若乞食时得杂肉食,云何得食应清净法?”佛陀答道:“当以水洗,令与肉别,然后乃食。若其食器为肉所污,但使无味,听用无罪;若见食中多有肉者,则不应受;一切现肉悉不应食,食者得罪。”可见,释迦佛圆寂后,除非治病必须,平常已没有所谓三净肉了。

再有,佛弟子既然要破执著,为甚么一定要吃肉呢?现在还有多少不吃肉就没法活的地方?许多佛弟子宁吃野果也不吃肉啊。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吃肉是度被吃的众生,譬如济公吃肉。但这是佛菩萨的密行,非凡夫所可妄想,凡夫切不可以此为吃肉的借口,否则即是犯大妄语,入地狱有份在。

对于暂时不能吃斋的佛弟子,不必过分紧张,也不要以此为是,当知菩萨行的第一步只是不杀生;已吃素的佛弟子在他们面前自然不应自高一等,而应以慈悲心摄受他们。

问:菩提心与爱心有什么区别?

答:菩提心是无我利他之心,是度尽一切众生而不起度众生念头之心,是圆满的爱心;爱心则不一定是菩提心,而肯能是有我执的偏爱心。当然,任何有我执的爱心都可以通向菩提心。


进入 冯焕珍 的专栏     进入专题: 禅宗   坛经   佛学  

本文责编:wangpeng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佛学研究专题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4979.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