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奇琦:区块链在智能社会中的政治经济意义
摘要:未来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会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人工智能意味着一场生产力革命,而区块链则意味着一场生产关系革命。集体行动困境是人类社会发展长期面临的难题。为克服这一难题,在政治领域的重要发明是民族国家,在经济领域的重要发明是股份制公司,在社会领域的重要发明则是区块链。智能合约可以将碎片化的个体利益有效且低成本地整合起来,并形成社会革命的政治经济影响。在学术研究中,对价值的定义一直是重要难题。在实践操作中,平台型公司对价值定义存在霸权。区块链有助于消除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结构洞,可以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直接建立联系,并通过协商民主和代理人机制等框架直接参与经济分配。区块链可以使价值体系更有利于生产者。
关键词:区块链;智能合约;人工智能;智能社会;政治经济学;社会革命;价值革命
目前关于区块链的讨论更多集中在数字货币的应用与规制等内容上,在经济学或法学领域的相关成果较多,而从政治经济学角度就区块链可能对智能社会造成的深刻影响进行考察的成果并不多。本文尝试从这样的宏观视角回答以下两个问题:区块链在智能社会中究竟具有何种政治经济意义?区块链对政治经济结构会带来哪些颠覆性影响?笔者主要从区块链给政治经济结构带来的社会革命和价值革命两个角度入手,试图从学理上考察区块链给政治经济结构变迁带来的重构潜能和未来意义。
一、区块链在智能社会中的特殊价值
未来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会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国内目前讨论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的文章多数还是将两者分开讨论,而将两者结合讨论的成果往往仅涉及它们的应用。例如,区块链的“挖矿”会浪费大量的能源,因此,有学者建议利用“挖矿”来训练人工智能算法。实际上,人工智能和区块链在未来需要进一步融合。人工智能的发展会加剧一系列问题,如隐私、安全和公平等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在区块链上寻找突破口。
这里以安全问题为例。随着5G、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未来智能体的数量会越来越多。大量智能体的出现与联网将引发新的网络安全问题。2015年以来,新增通用软硬件的漏洞量每年达到20%以上的增长率。可以预想,在自动驾驶技术逐渐普及之后,当人们乘坐在自动驾驶汽车上,这时如果黑客攻入自动驾驶系统并实施侵害,那么其后果不堪设想。万物互联意味着未来越来越多的设备都在网络上,那如何来保证网络的安全?第一代互联网的设计初衷并不针对网络安全,而是希望人们可以更加便捷地交流信息。然而,第一代互联网在方便交流的同时,由于设计中的匿名性产生了表达失范以及网络安全问题。同时,由于第一代互联网更多集中在消费互联网,能够上网的设备主要集中在计算机等设备上,而生活中的大量实体是跟互联网分离的,网络攻击所造成的伤害相对有限。伴随着互联网发展的重心从消费互联网转向产业互联网,同时互联网进一步实现移动化,网络安全的问题将进一步凸显。
区块链技术可以有效应对网络安全的相关问题。区块链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可溯源,特别是联盟链形式的主权区块链。在国家数字货币的基础上,用户利用互联网进行的交易活动、资金流转都可以被记录。目前网络安全的维护已经在致力于一种可溯源的技术,即在路由器上增加一些存储设备,这样数据交换的每个节点都可以记录访问细节,使得追踪访问线索成为可能。互联网在发展初期强调匿名性,区块链在早期发展时同样有这样的需求。例如,比特币从一种边缘货币最终发展成受欢迎货币,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匿名性,即其适合进行地下交易。然而,无论是互联网还是区块链,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都需要治理的介入:在这类设施上的行为越来越多,影响也更大,完全的无政府行为会导致其混乱。因此,在互联网和区块链上形成秩序的需求就会产生,如Mt.Gox平台破产的事件,不仅是比特币发展史上的重大灾难,也证明了缺乏中心化治理的比特币很难维持必要的安全。
区块链的内涵有三个层次:数字货币、智能合约和智能社会。到智能社会这一层次,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的社会影响和意义会进一步融合。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催生了一大批公共治理问题,区块链可以量化并提升节点的认知水平,打造可信任的人工智能平台。同时,下一代的互联网以区块链的形式来搭建,并将其内容从信息交换向价值交换聚焦,因此,下一代的互联网也往往被称为价值互联网。但是,区块链不足以描述互联网的网络形态。具体而言,区块链本身是首尾相连的信息链,将来,联盟链的区块链形式可以通过侧链技术拓展区块的规模,从而形成新的更加庞大的区块链网络结构,即区块链网。换言之,最初在各个领域形成的联盟链是以链的形式存在,这些链将来会被打通,逐步形成一个巨大的价值网络。智能社会的重要资产都会在不同领域里上链,将价值映射到新型的价值网络中,再通过智能合约,使智能社会中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交流更加便捷。
人工智能意味着一场生产力革命:其最大的功能是解放劳动力,即通过计算机对人力的模拟代替部分劳力的工作。而区块链则意味着一场生产关系革命:其意义体现在把单个的个体更好地组织起来,并在智能社会中产生协同行动。具体而言,区块链的生产关系革命体现在社会革命和价值革命两个层面。
二、集体行动:国家、公司与区块链
自诞生以来,人类社会一直面临的重要难题之一就是集体行动难题,人类社会恰恰是通过克服这一难题而不断取得进步的。例如,在人类演化之初,尼安德特人在智力、体格等方面都强于智人,然而尼安德特人却消失了,智人成为地球的主人。一些研究认为,智人较早地发明了语言,并使用语言进行密切的沟通以形成集体行动,这是智人战胜尼安德特人以及其他大型动物的重要原因。曼瑟尔·奥尔森(Mancur Olson)使用了“集体行动困境”这一概念,即成员数量越多,相互协商达成一致的行动就越困难,成员数量越少,一致行动就越容易。其他的相关理论如“阿罗不可能定律”和“孔多塞悖论”也描述了类似观点,都是希望说明社会个体的意愿是不能简单加总的。下面分别从三个领域来讨论人类社会如何克服集体行动困境。
第一,在政治领域,民族国家的出现是促进人类集体行动的重要发明。在人类社会早期,村落或者部落往往是以血缘为联系的。然而,民族国家却可以将不同血缘的人通过某种纽带凝聚在一起,并且能够形成一种对共同体及其领导人的统一认同。工业社会之后的社会动员主要是在民族国家的基础上完成的。按照本尼迪克特·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的观点,民族是想象的共同体,即通过“印刷资本主义”,把整个民族的观念联系在一起,从而生成了一个整体形象。国家是资源整合和再分配的核心,也是同他国进行权力争夺并保护国民的整体架构。约翰·罗尔斯所提出的差别原则,即从弱势群体的角度来思考整个社会。这一原则的实施就建立在国家认同的基础上。为什么一定要从弱势群体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这其中的关键是把国家看成一个整体,那么优势群体的财富就需要拿来再分配给弱势群体,这是罗尔斯所强调的分配正义的重要内容。简言之,国家是政治领域解决集体行动难题的重要方式。通过国旗、国歌等民族主义的符号,国家把人们的个体行动整合为集体行动。当民众个体被告知他的行为不是在为其个人努力而是为国家奋斗时,民众个体的民族自豪感会被激发出来,从而形成强大的集体行动能力。
第二,在经济领域,克服集体行动困境的最重要发明是股份制公司。股份制公司的出现是一次重要的经济革命,其设立的最初目的是希望投资者通过其所占有的股份,对未来所获得的收益进行分配。当人们力图围绕某个经济目标进行合作,那么自然而然地就需要这种形式。而上市制度的出现更加增强了这种集体行动的能力。公司上市制度使得中小投资者在不直接参与公司管理的同时,可以分享公司的利润。从这一意义上讲,公司的市值反映了投资者对这一公司未来的预期。因此会出现这种现象,即便某一公司的盈利能力还不强甚至为负,其市值仍然会升到非常高的状态。
第三,在社会领域,区块链可以成为未来克服集体行动难题的重要技术工具。在区块链技术的加持下,智能社会的未来图景如下:人与人之间通过互联网相互沟通,而物与物之间通过物联网相互连接;未来会出现数量庞大的智能体,而智能体的交易行为主要通过智能合约进行处理。如果智能体之间或智能体与人类之间所进行的交易都需要人类来对其逐一进行授权或监管,那么最终这些授权和监管就会变成人类社会的负担。然而,人们在使用这些智能体时可以通过智能合约进行便利性的授权和监管。智能合约自动生效的前提是,要把人和资产都映射到区块链上,然后用合约将相关条件固定好,一旦达到某些条件或者阈值,合约就会自动生效。
这里以出版为例来讨论智能合约的革命性潜能:某人完成了一本书,并将该书上链。他会为这本书拟写一个简单的合同,每一个阅读此书的人,将会自动付给作者一定数额的报酬。如果这一模式成立,那么将会对传统的出版行业形成巨大冲击。目前兴起的网络在线阅读、付费阅读等模式已经对传统出版形成明显挑战。这些形式与区块链的相同点在于,其目的都是在减少出版中间环节对利润的控制,其思想内涵是点对点交易(就是希望在商品或服务的需求方和供给方之间直接建立关联,缩短交易的链条)。当然,目前的在线阅读与区块链阅读存在明显不同。首先,在线阅读是中心化的,而区块链阅读是多中心化的。从技术上讲,在线阅读是单一中心,平台方有可能利用信息的不对称对作者进行欺诈。其次,平台仍然无法有效保障作者的知识产权。当某位作者发现自己的作品被抄袭时,他可能会因为过高的行动成本放弃申诉,甚至很多作者可能都不知道自己的作品被抄袭。但未来的区块链阅读将会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网络文学的盗版主要面临根除难、取证难和维权难三大问题,区块链信息的可追溯性使得侵权行为的认定变得更加容易。由于整个网络中的信息是可以溯源的,因此,侵权纠纷中产生的细节信息和相关事实,都可以通过区块链的追溯实现。并且,由于对资产进行了上链处理,所以一旦发生侵权行为,就可以通过智能合约对侵权人进行直接处罚,解决了执行难的问题。
区块链推动的社会革命会反过来对政治领域和经济领域产生影响。例如,基于区块链技术,未来可以形成以大数据为中心的协商民主。由于信息采集和处理等交易成本的降低,大数据协商民主会成为未来政治的重要发展方向。工业时代政治参与的代表性模式是选举民主。在工业化的条件下,大范围地采集每个公民对某一事件的态度和意愿成本较高,而选举民主正是为了降低信息收集成本而发展形成的。在信息时代,信息采集的成本越来越低。区块链可以监督采集信息的过程和方式,使信息搜集更加透明和公正。约翰·基恩(John Keane)认为,民主的重要内涵是在相互监督的背景下约束利益相关方的行为。在智能合约的基础上,公民可以更有效地实现相互的民主监督,同时,公民的真实意愿表达也可以更容易地输入到政治过程中。因此,大数据协商民主需要跟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技术结合在一起。人工智能所提供的是劳动力的解放和节省,而区块链可实现的是智能合约的自动达成。
,
三、价值定义中的困难与霸权
前一部分讨论了区块链所蕴含的社会革命含义,这一部分则讨论区块链的价值革命内涵。由于价值问题更为复杂,因此,笔者用两个部分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这一部分首先对价值定义中的困难和霸权进行分析。价值定义的困难更多体现在学理层面。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价值的定义和归属是经典难题之一。马克思对价值和使用价值进行了区分: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劳动,(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爱思想关键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