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光贤 唐元:九十年代我国经济增长方案的选择研究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501 次 更新时间:2021-01-22 21:08

进入专题: 政策建议   宏观趋势  

来光贤   唐元 (进入专栏)  


(1992年)

本文对九十年代我国经济增长的可能性, 按 GNP年平均增长7%、8%、9%和 10%四个方案, 利用计量经济增长模型进行了多方案模拟测算,对各个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模型测算的机理和基本依据是: 以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历史数据为样本, 以与国民经济发展关系密切且重要的二十几个宏观经济指标为变量, 根据我国经济运行机制, 采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 建立起在计算机内能联立求解的我国宏观经济模型。模型的外生变量是国民生产总值 GNP和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指数等。由于模型使用的历史数据在经济意义上讲是综合平衡的, 故除了模型的测算误差之外, 模型测算出的主要经济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平衡的, 其中最重要的是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国内外资金供需平衡、财政收支平衡、进出口平衡等。当然, 从另一个角度讲, 模型测算的结果, 是为了达到总量目标和平衡所需要的各主要经济变量的增长目标, 而在实际经济活动中能否实现各经济变量的增长目标, 将是能否实现各经济变量间平衡的关键, 也就是我们评价各种 GNP增长方案是否可行的依据。

对GNP在九十年代年均增长7%、8%、9%、10%四种方案, 我们先给出各个方案十年的增长轨迹, 输入模型, 用计算机联立求解模型, 可得到对应各方案国民经济主要宏观指标的计算结果  。

根据我国九十年代加快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发展和要上新台阶的精神, 对我国经济增长方案的选择, 分析如下:

一、GNP年均增长7%的方案因素分析

从表一预测结果可知, GNP 增长7%的方案, 在总供求平衡、铁路运输、能源和钢材等方面, 基本上都能满足, 所以实现这一方案是完全有把握的。但这一方案的速度对我国九十年代的经济发展上一个新台阶来讲是不够的, 因为:  

1.会进一步扩大同周边国家 (地区, 下同) 经济发展的差距。

根据有关国家(地区)的权威经济预测机构和联合国Link中心的预测, 九十年代亚洲“四小龙”经济仍呈较快的增长趋势, 预计年均增长率将保持在7--8%, 其中南韩和台湾的增长率可达 8.2% 和7.1%, 香港和新加坡的增长率也在 6% 左右。另外, 泰国、马来西亚、印尼的经济增长将继续加速, 年增长率将分别达到8.2%、7.6%和7%。为此, 要保证九十年代中国经济与“四小龙”及其他周边国家增长率的差距不拉大, 至少要保持在7-8%或以上。即使这样, 由于我国经济的基数低、人口多, 人均 GNP与这些国家 (地区) 间的差距仍在拉大。

2.我国经济循环周期已进入上升期, 增长速度可以加快。

八十年代我国 GNP平均已达到9%。1989年和1990年是我国经济循环周期的低谷。从1991年开始回升, GNP增长达到7.3%。预计1992年 GNP增长可达9--10%, 进入高速增长期。这说明我国经济已明显地进入经济循环周期的上升期, 当然不排除后几年会有起伏, 但是九十年代年均GNP的增长率会比7%高。

3.我国工业企业正处于速度效益型向质量速度效益型转换时期, 没有一定的增长率, 这些企业的速度效益发挥不出来.

虽然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要靠技术进步, 但对生产能力过剩的企业, 由于不变成本的变化与生产量的大小无关, 所以当速度加快、生产量扩大时, 单位产值所含的总成本费用呈下降趋势, 企业和全社会的经济效益也就提高。如从表一预测结果可知, 当 GNP增长为7%时, 财政收入增长为 9.8%, 当GNP增长为8%、9%、10%时, 则财政收入分别增长为 11.4%、12.4%、14.1%。所以, 从这个角度来看, 也要把GNP的增长选在8%以上。

4.世界经济回升, 国际环境改善, 给我国提供了一个经济上新台阶的机遇。

进入1992年后, 全世界大多数国家的经济开始复苏回升, 九十年代世界经济会有较好的发展, 发展最快的仍然是东亚地区。这就给我国利用外资, 扩大进、出口等提供了有利的机会。在九十年代, 我国进出口总额增长达到 15%或以上是完全可能的, 相应的 GNP增长率在8%以上。这给我国提供了上新台阶的国际环境, 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5.加快改革开放, 给经济发展增强极大的活力。

现在全国改革开放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从农村到城市, 从沿海到沿江、到沿边, 从企业到事业、到机关, 已初步形成了全方位改革开放的新局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 这一切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积极性的提高, 经济将以尽可能好和快的速度发展已呈不可阻挡之势, 现在经济增长中外向型经济和进出口总额都已超过八十年代的增长速度。九十年代 GNP达到8%或更高一些的增长率是完全有可能的。

综上所述, 若采用 GNP年均增长7%的方案, 虽然达到这个增长速度是完全有把握的, 但存在着有同周边国家和地区拉大差距的危险, 并将失去一次经济较快增长上新台阶的机遇。所以 GNP增长7%的方案, 似乎慢了些, 应不选为宜。

二、对GNP年均增长8%、9%和 10%方案的关键因素分析

采用 GNP年均增长8%和9%方案, 从表一预测结果分析, 在电力、钢材、一次能源需求量、物价、进出口等指标方面问题都不太大, 所以下面着重分析消费需求、铁路运输和发展第三产业三个关键因素。

1.关于总供需平衡的分析----消费需求的增长是前提

根据测算, 至2000年, 8%方案的现价GNP为3013亿元, 现价国民收入为52407亿元。9%方案的现价GNP为70714亿元, 国民收入为58000亿元。10% 方案的现价 GNP为79421, 国民收入为66000亿元。三个方案国民收入的分配关系见下表。

表  2000年国民收入的消费和积累分配表

      

从表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九十年代的经济增长, 只要保持正常的进出口规模, 在8%和9%的GNP增长率下, 物价能保持在 8%以下, 总供求能保持基本平衡。

(2) 8%和9%两方案的运行结果测算下来, 到2000年, 分别有4.5%和4.7%的国民收入成为流动资产积累。

(3) 从九十年代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在相同的 GNP增长条件下, 比八十年代高出约 0.9个百分点来看, 要实现8%、9%方案的总供求平衡, 消费需求的增长是一个决定性因素, 对于 10%方案, 这个因素更为突出。

因此, 在九十年代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 将经济增长从供给导向加速转到需求导向的机制上来。

2.关于铁路运输的分析--运输是经济增长的瓶颈

八十年代, 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个显著问题是加工工业增长过快而基础性行业的投入相对不足, 从而使基础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瓶颈部门, 其中最为严重的是铁路运输业。铁路运输供给不足是制约九十年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八十年代铁路的弹性系数是运输能力不足条件下的供给弹性系数, 受铁路能力限制, 81--88年铁路运输只能满足需求的 70%-80%。所以, 80年代比较合理的货运需求弹性系数应为0.5-0.57, 货运周转量需求弹性系数应为0.93-1.06。

九十年代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市场机制对经济发展作用的加强, 我国原料和商品的逆向运输将进一步加强, 影响九十年代铁路运输弹性系数的上升。从我国经济结构变化趋势上看, 九十年代乡镇企业发展将快于八十年代, 其占我国经济比重上升, 乡镇企业生产增长主要靠外延扩大再生产的手段。同时, 乡镇企业生产的物耗大于其他所有制企业, 这将影响九十年代铁路运输弹性系数上升。但九十年代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将快于其他产业; 在第二产业中, 高附加价值产品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也将加快; 农业也将向优质、高产、高效的方向转化, 这将有利于铁路运输弹性系数的下降。随着生产力布局的合理化, 原材料就地深加工比重的不断上升, 也将影响铁路运输弹性系数的下降。

综上分析, 九十年代铁路合理的货运弹性系数和货运周转量弹性系数应略小于八十年代。合理的需求弹性系数, 应分别为0.46--0.52和0.88--0.95。但从九十年代铁路运输能力增长的趋势来看, 铁路运输供给能力难以实现合理的弹性系数。考虑到现有铁路基础设施的承受能力, 九十年代铁路运输弹性系数应略高于八十年代的实际弹性系数。因此, 铁路货运弹性系数约为 0.42 左右, 铁路货运周转量弹性系数约为0.85左右。按此计算, GNP增长8%、9%、10%三个方案相应的货运量增长率分别为3.4%、3.8%和4.2%; 铁路货运周转量增长率分别为6.8%、7.7%和8.2%。同八十年代相比, 8%方案铁路运输量的增长小于八十年代平均水平, 这个方案比较容易实现。9%方案铁路运输量的增长大于八十年代平均水平, 但小于八十年代经济增长的高峰时期, 这个增长方案经过努力是可以达到的。

3.关于结构调整的分析----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是实现GNP年均增长高于8-9%的有效条件。

八十年代, 我国GNP增长率年均达到了 9%, 经济增长沿袭的是数量速度型这种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腾飞初级阶段常采用的模式。这种发展模式具有投入产出比低, 物耗高的特点, 这样我国经济经过八十年代发展, 虽然总体素质有所提高, 但从总的来看, 整体素质还是很低的, 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及全社会的投入产出比同发达国家相比差得很远, 比起某些发展中国家来说也是较低的。九十年代要实现8-9%以至10%的增长, 若仍沿用传统增长模式, 将是极为困难的。所以, 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提高经济素质, 也就是说要将我国经济的发展从数量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益型, 这样, 我国才有可能在物质类产品 (即原材料、生产资料) 、以及电力和交通运输等有限增长的前提下, 保证 GNP以8-9%或更高的速度发展。为了要实现这一转变, 首先要调整一、二、三产业的结构。八十年代, 一、二、三产业的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 以80年价计算占GNP的份额分别从1980年的 30.4%、49.0%和20.6%改变到1990年的23.5%、52.4%和24.1%, 三大产业增长速度与 GNP 总的速度的比例分别为 0.69:1、1.08:1和1.18:1。对九十年代经济增长格局的预测, 依据的是八十年代经济结构的演化趋势, 对于九十年代9%增长方案, 到2000年, 90年价计算的三大产业占GNP的份额分别从1990年的28.4%、44.3%和27.2%改变到21.9%、47.27%和31.6%。若我国在九十年代能成功地实现这个转变, 这意味着, 对第一产业的农业要使其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 对第二产业, 要以最终消费结构、进出口结构以及内部中间消耗结构的变化为目标, 调整行业结构, 使其一方面使产业内部行业间的长短线拉平, 消除产业内部一部分行业能力过剩而另一部分又相对短缺, 国民经济生产效率低下、物耗高的状况; 第三产业将是九十年代我国重点发展的产业, 由于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潜力很大, 更重要的是中央已作出了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 所以第三产业发展的速度与 GNP的速度比超过八十年代水平是完全有可能的。若九十年代, 第三产业与 GNP的速度比从八十年代的1.18:1提高到 1.4:1, 则由于第三产业的低物耗、投入产出比高的特点, 在物质产品产量只要满足第一、二产业增长6.2%和9.7%的情况下 (也即是 GNP增长9%方案下, 一、二产业的增长速度) , 由于第三产业的拉动, GNP的增速可接近10%左右水平, 第一、二、三产业占 GNP的比例, 在 2000 年分别为19.2%、42.2%和38.2%。

三、10%方案的实现难度大

根据测算, 九十年代要实现GNP年均10%的增长速度, 需要作出极大的努力, 并伴随着相当大的风险。首先, 从供给能力上看, 能源、原材料的供应紧张, 有相当一部分需要进口支持。其次是交通运输业压力极大, 铁路运输量需求的增大不但大于八十年代平均水平, 也大于经济增长的高峰时期, 要实现这个增长幅度是相当困难的。当然, 公路、水运是可以为铁路分流, 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铁路压力, 但分流作用是有限的。再次, 从需求看, 对国内外市场需求的要求很高, 需采取有效措施来刺激国内外需求的很快发展, 这样势必会使通货膨胀失控的危险性加大。因此, 我们认为 10%方案的难度大些。但只要我国九十年代的经济增长由以往实物量增长为主转为以价值量增长为主的经济结构调整到位, 特别是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得以实现, 难度似可缓解。

   



进入 唐元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政策建议   宏观趋势  

本文责编:wangpeng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社会学 > 发展社会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4588.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