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鸣:人类学的应用研究与中国学派建设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109 次 更新时间:2020-08-27 18:10

进入专题: 中国学派   人类学的应用研究  

周大鸣  

摘要:从应用视角梳理了西方应用人类学的发展历程、中国人类学的应用性研究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中国学派、中国话语、中国经验。可以说,应用性为中国人类学的发展提供了实践路径,拓展了中国人类学学派的发展面向。

关键词:人类学;应用研究;中国学派;

作者简介:周大鸣(1958-),男,湖南湘潭人,中山大学移民与族群研究中心主任,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引言

众所周知,相当多的学者主要凭兴趣做学问或者做理论性研究,便认为人类学是无用之学。笔者在任职中山大学人类学系系主任期间,有学生家长曾质疑“人类学是做什么的”“人类学能做什么”“人类学有什么用”。这对人类学者,可以说是“灵魂三问”。基于此,彼时作为系主任的笔者感到应有责任把人类学从学术领域应用到实践中去,也即推动人类学在中国大陆的应用性研究。以上便是笔者进行人类学应用性研究的初衷。

党的十八大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曾公开表示非常欣赏王阳明,因为他既创办了儒学的心性学派,又能将他毕生所学融入保境安民、行军布阵中,这说明总书记非常重视将学术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这次在凯里下司镇参观了阳明书院,我也希望借此机会谈一谈应用研究。

笔者过去的经历表明,人类学的应用研究在世界范围内是受到重视的。人类学想要持续发展,就必须拥有应用研究的指向。在过去的三十多年中,我主持的团队先后承担过世界银行、亚洲发展银行、中央各部委以及国务院扶贫办等委托的多项应用性项目,这些项目都得到了很好的评价。这就告诉我们,人类学从来都是一项受到重视的应用学科,其应用价值是被广泛肯定的。

人类学的应用研究已是百花齐放。所谓的应用研究就是要把学术知识运用到具体的社区中,为它制定一套政策,或者提供一整套建议,从而促进社区的发展。我们过去多是描述研究对象,然后把在田野调查里发现的问题提出来。但是如果我们要做应用研究,就不仅仅只是发现问题,还要解决问题。针对社区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及解决性的方案才是应用人类学所关注的内容。而且人类学、民族学转向应用性研究相对比较容易。因为专业原因,我们对基层社会比较熟悉,遇到问题我们懂得如何处理。比如,我们过去经常提到的干群关系紧张问题。人类学者经常在乡村做调查,知道村民最多能认识乡干部。所谓干群关系紧张,其实就是乡镇干部与村民之间的紧张关系。再经过仔细调查,我们就会知道过去的计划生育政策、火葬政策,还有各种税费收取,实际都是由乡镇干部推行的。由此,群众可恨的对象、可骂的对象也就只有乡镇干部。这样,在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后,我们就可以提出对策。过去的乡镇在这些方面出现问题,但人类学的应用研究则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所做的这些应用研究就是希望人类学走出书斋、走向社会成为一种应用学科;同时,在应用当中普及人类学知识,获得公众的认同[1]15-19。


一、人类学的应用伴随着人类学发展的历史

(一)萌芽与初创(人类学初创——20世纪40年代)

人类学最初伴随着地理大发现,尤其是欧洲文艺复兴后开始出现。值得关注的是,人类学的形成还与西方殖民体系密不可分。2019年9月7日,笔者在北京大学人类学开班仪式上提出人类学是一个“三强”学科的观点,即“人类学是强国之学、强校之学、强人之学。”殖民地时期,当宗主国对殖民地进行管理时,由人类学家组成的先遣队就成为这个国家对殖民地施行统治政策的重要制定者,也是殖民地官员的培训者。例如,1864年荷兰将民族学课程列为殖民地公务员的必修课程;1940年英国成立了“殖民社会科学研究委员会”;20世纪30年代,美国“印第安事务办公室”(Office of Indian Affairs)下设“应用人类学单位”(Applied Anthropology Unit)。这一时期的人类学者与殖民地当局基本上是共谋(complicity)与共生(symbiosis)的关系。除了荷兰以外,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的人类学都比较发达;英国成为工业强国以后,英国、德国的人类学开始变得很强。南非战争结束后,为了减少与土著文化的冲突,英国皇家人类学学院写信给英国殖民地大臣,建议要把不同的南非部落的法律和习惯记载下来,以便为制定一个开明的管理政策奠定基础[2]。

再后来,美国成为头号大国且拥有最多的人类学家。这一时期,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沃纳所参与的“霍桑实验”着重研究社会因素与生产效率的关系。沃纳在研究过程中,运用人类学方法和对工人之间社会相互关系的记录,对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模式进行了分析,为工业组织和企业管理中的人际关系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3]。可以说,直到现在美国人类学的数量和机构还是最多的。

(二)成熟与转型期(第二次世界大战——20世纪70年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学走向应用的重要时期。据统计,在此时期大部分人类学家都从事与战争决策有关的工作。美国著名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研究驻英美国士兵和英国平民及军人价值观的冲突;博厄斯的学生本尼迪克特通过对日本人的性格分析写成《菊与刀》一书。这本书对于美国人了解日本人以及日本战后重建很有帮助。还有的人类学家受雇于美国战时情报局,为军事、外交和情报人员编写《各国情况指南》,介绍和说明各国文化习俗,并从事旨在了解日本、德国等敌国军心士气的“国民性”研究,参与制定占领区的治理政策等等。有的人类学家则进行美国战时食品供应的研究,探讨如何改变公众在食品短缺时的饮食习惯,以及对美国向欧洲国家提供食品援助的态度进行评估等[4]。

此外,1941年美国人类学者专门创立“应用人类学会”,并且出版具有重要学术地位的《应用人类学》杂志。

(三)拓展与决策期(20世纪80年代至今)

从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应用人类学逐渐进入“发展”和“政策研究”等公共领域,主要关注的研究主题有战争与和平、战后人道主义的开展、战区重建、军人尤其是复员军人的心理健康问题等。美国的人类学杂志经常讨论如何处理战争的问题。例如人类学家在《美国人类学家》杂志上比较关注的问题之一是到底人类学家要不要介入战争。一部分学者辩护认为,人类学者为限制战争的扩大和减少伤员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此外,通过了解当地的文化习俗,军队在进入当地的时候也不会产生文化震撼或者文化冲突。

除了上述议题外,人类学家还会介入全球性气候变化议题,进而从政治经济学和生态人类学的角度对当前的气候政策进行评估和建议。中国则缺少这方面的评估和建议,比如低碳交易平台,中国人类学家尚未参与。最后就是人权问题,现在人类学介入人权问题可能会有比较多的话语权。在处理这些问题时,人类学者要关注当地人的需求,加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理解、互信,寻求政治、经济平等的可能性。


二、中国人类学的应用性格

费孝通先生在1980年获得马林诺夫斯基应用人类学奖的时候,做了题为“迈向人民的人类学”的公开演讲。在演讲中他讲道:“我从正面的和反面的教育里深刻体会到当前世界上各族人民确实需要真正反映客观事实的社会科学知识来为他们实现一个和平、平等、繁荣的社会而服务,以人类社会文化为其研究对象的人类学者就有责任满足广大人民的这种迫切要求,建立起这样一门为人民服务的人类学。”[5]114费老在1980年就提出要做迈向人民的人类学研究,将人类学付诸实践,这是这个学科重要的宗旨。

中国人类学者很早就提出了人类学本土化的观点,笔者认为要实现此目的,就需要拓展人类学的应用范围。一个学科能否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应用价值,人类学能否在中国本土兴旺发达,关键也在于应用研究。人类学应用研究的范围很广,如医学人类学与公共卫生,经济人类学与不同社区的经济发展,教育人类学与少数民族发展,城市人类学与城市的建设等等。总的来说,应该不断地开创新的领域和新的课题为现实服务[6]。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5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指出:“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7]我们落实到人类学民族学学科上可以理解为把人类学民族学推向应用领域是党和国家的要求。实际上党和国家对于一个学科的建设,不是将其看作是殿堂般的存在,而是要脚踏实地,以人民为中心,因此学科知识能够被应用是必须的。可以说,中国人类学的发展同样伴随着该学科的应用性而发展的。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人类学家强国富民的应用情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人类学家试图运用人类学知识去剖析中国愚昧落后的根源,提出变革社会、强国富民的方案。像梁漱溟、晏阳初以及定县调查的李景汉、陶行知,他们都在为改变中国农村的落后局面做出努力。早期的知识分子有一种“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这一神圣使命使学者们不畏艰险,深入社会底层和少数民族地区,以一种自我牺牲的精神对当时中国社会的现状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如1930年前后,中山大学杨成志等人对川滇彝族、海南岛黎族、广西瑶族调查、林惠祥在台湾高山族的调查等,这些前辈学者的调查详尽、真实地反映了各少数民族的社会生活和文化风貌,弥补了其他学科在认识中国的不足。

具体来讲,中山大学杨成志先生在1927-1929年深入到彝族地区进行实地调查。当时他从彝族地区回到昆明,时任云南省主席的龙云给他的题词是“孤胆英雄”。因为当时外界传说彝族地区非常可怕,当地有“抢娃子”的习惯,就是把外族人抢到他们那里去做奴隶。杨先生独自一人在彝族地区待了两年之久,还安然无恙地回来了,这在当时的昆明引起了轰动。此外,1930年代中期费孝通以江村作为微观研究的样本,尝试透过江村看中国,为如何解决土地问题和发展乡村工业提出了一些理论和设想。从广西大瑶山民族调查到江村调查,以及晚年所作的一系列研究:乡镇企业、小城镇发展、沿边开放、民族关系等等,无不体现出费先生对人民、对现实的关注[8]。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在延安专门成立了民族问题研究会。研究会先后开展了对回回民族、蒙古族问题的研究,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与巩固、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壮大做出了贡献。即使在解放战争期间,中国人类学者们仍做了大量的工作,对人类学的应用问题发表了许多见解,以期解决日趋尖锐的边疆民族问题。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类学家的少数民族实践

1953年至1956年,中国大陆几乎所有的人类学工作者都放下了个人的研究项目,开展了全国范围的民族识别与少数民族社会调查等工作。关于少数民族调查,费先生做出如下表述:“如实地分析各民族的社会当时已达到了什么发展阶段,用我们的话来说,就是他们属于哪一种社会形态,是奴隶制还是封建制等等。我们过去在社会人类学里学到的那些有关社会发展的知识在这项研究工作中是很有用处的。当然,我们研究各民族的社会历史目的是在帮助各民族发展起来,而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需要比较社会学的知识和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理论作为我们分析具体社会的工具。这就是说,我们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我们并不是为了了解而了解,为了提出一些理论而去研究,我们是为了实际的目的,为少数民族进行社会改革提供科学的事实根据和符合少数民族利益的意见。所以说,这可以说是一种应用的人类学。”[5]113费老把民族识别看成是一种应用性的民族研究,目的是使各民族在新中国能够实践彼此之间的交流互助。

在此期间,中山大学人类学系的各位老师也都参与了此次调查,如岑家梧主要负责中南地区的少数民族调查;杨成志先生就负责广西、云南的少数民族调查;梁钊韬与容观瓊于1951年到广东北江各地调查瑶族,到海南岛访谈黎、苗、回族。1952年,梁钊韬再访海南岛,进行黎、苗族调查和民族文物的收集工作,为中南民族事务委员会在武汉举办的“民族文物展览会”提供展品。1963年,他率领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前往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进行5个月的社会历史调查,考察了佤族、拉祜族、怒族、独龙族、傣族、景颇族、白族等,后来编写了《滇西民族原始社会史调查资料》《滇西民族原始社会史论文集》两本书[10]。这一时期的民族识别与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积累了丰富的史料,为后辈学者进行少数民族的研究提供了详细、厚实的文字素材。这两项工作被认为是做得比较有成效,比较成功的。

(三)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全方位的变迁

1978年以后,中国的民族学、人类学是在重建中应用、在应用中发展。关于中国人类学的应用,著名人类学家顾定国曾做出如下表述:“中国人类学不被利用、不受重视以及难以就业问题,随着急剧的社会文化变迁而出现的社会问题,可能会得到解决。中国人类学应该加紧发展自己的都市和应用人类学,并将之为国家服务。人类学对基层乡镇、中小城市所提供的有价值东西越多,本学科就越具生命力,中国社会发展的转变就越顺利,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10]目前,人类学实践所涉及的主要内容有农、林、环境保护、移民、社区综合发展、卫生保健、妇女、教育等等。

在人类学与教育方面,55个特色鲜明的少数民族地区为教育人类学的发展与壮大提供了很好的实践场域。我们都知道人类学对教育政策的干预力度不强,山区的教育工作不太理想。举例来说,国家为了提高升学率,取消“一师一校”的政策,但是结果并不太好。笔者承担过教育部少数民族基础教育的项目评估工作,在四川、云南、甘肃等地方做了广泛的调查。调查后,我认为相关的教育政策制定得不太合理。因为原来的“一师一校”即一个村建一个学校的政策,有助于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识字率以及普及基本的教育。政策改变以后,少数民族地区入学率相当低。因为这就要求少数民族学生要到乡镇、县城上学。我们当时从县城大概花了三四个小时到布朗族和普米族的村子,调查后发现入学率都是零。我就跟当地的教育局局长说:“你想一想,谁会放心自己的孩子走那么久的山路到乡镇府的小学去上学?”所以,这个政策并没有提高入学率。但是我们可以反过来提出建议:现在互联网这么发达,为什么不把信息化的教育方式普及到每个村呢?让每一个老师都得到全国的教育资源呢?这样可能会好一些。

此外,人类学与健康的研究在应用人类学领域也比较热门。我们过去把艾滋病和毒品的防治看成是一个纯自然的科学,实际上与人类行为相关。中国人类学家开始直接介入艾滋病的研究,与当时英国国际发展部投入大量资金到中国有关。所以当时北京几乎所有的人类学家、民族学家都做艾滋病研究。当然现在就更时髦了,我有一个学生专门把人类学与健康产业结合起来,做人类学与健康的研究。

人类学知识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方面的应用也比较广泛。比如贵州设立了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目的是制定一套非遗传承人的制度。由于非遗传承人的界定会牵涉到很多资源的分配,而人类学的介入可能在寻找传承人方面做得比较客观。还有黔东南传统村落的保护,我认为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第一,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要体现每个村寨自身的特点,不要做成“千村同面”。我们曾参观一些苗寨和侗寨,就发现每村都建一个鼓楼和一座风雨桥。而这样对发展旅游业是很不利的,因为游客看完一个村就不想看另一个村了。所以就是要把村落特色挖掘出来,不要变成“千村同面”,这一点很重要。尤其是在全球化时代,更要把特点突显出来。当然,这里面就涉及统一与对立之间的矛盾。因为每种世界性的、有代表性的事物到了每个地方都会面临在地化的过程。例如詹姆斯·华生在《金拱向东:麦当劳在东亚》[11]一书中指出麦当劳是一个全球性的符号,但在东亚也面临着国际品牌的在地化。也即是说同样的麦当劳,但是在中国、韩国与日本都不一样。因为美国麦当劳的主要消费者是底层群众,所以每一个汉堡包都做得特别大,尺寸相当于中国麦当劳的4倍。在中国就不一样,价格对于打工者来说比较贵,他们就不愿意吃。所以,在不同的国家,麦当劳的消费者会不同,也会进行在地化的转变。同样地,在现代社会我们注意到,一方面高速交通、互联网把越来越多的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民族性、地方性也越来越彰显。所以我反对“千村一面”,就是越有特色,才能越吸引旅游者;第二,我们要把商业开发与文化保护相协调。例如,政府在开发西江苗寨时,把西江由原本一条弯曲的河流改为笔直的水道。小河弯弯很有意境,但是规划者一定要把它改直,还在河边建了各种各样商业用途的建筑,这样对原有的苗寨造成太大的冲击;第三,要让本地人参与村落的开发与保护。可以说,所有的民族村寨在开发过程中都面临着如何处理外地资本进入的问题。本地居民对外地资本持积极的态度,因为他们出租房子有收入。在云南丽江、大理,开店铺的、开民宿的全是外地人,在整个黔东南也有这种趋势。我们在汶川发现当地建了很多用于开超市、民宿的羌寨。但是,这些羌寨的主人都不是羌族。他们租当地人的房子或者购买房屋经营权,当地人则靠房屋租金维持生计。这种比较普遍的现象说明了本地人在旅游开发进程中的参与度不高。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认为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要做出一些规定以提高当地人的积极性。比如强制要求企业雇佣本地人,也就是说要有本地人的参与,这样才能保留传统。

此外就是灾害(灾难)人类学的相关研究。人类学家会积极投入到各种各样的灾后重建工作之中,评估灾后重建项目,找出重建项目的缺陷并提出修正意见。2008年“汶川地震”后,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在汶川建了6个工作站。针对震后修复,国家主要提出了经济重建。但是根据实地调查,我们认为除了经济重建外,还要有生态重建和文化重建。我的团队曾在这方面做过研究[12],很可惜现在没有人继续研究了。我本来提出在汶川做10年研究,每一年组织学院的学生做博雅教育,派学生在寒暑假去汶川做调查。去年做了第10届,做一件事情做了10年,我们对灾后重建过程还是有了一定的了解。还有食品健康,现在也是运用非常广泛的一块。另外就是人类学与环境研究。生态环境一直是人类学很重要的话题。环境的背后是人们生存、生计的发展。人和环境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生计方式都是跟环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所以如何利用人类学的知识为环境做出贡献便是人类学家们关注的问题。

可以说,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中国的人类学民族学早已形成一种应用的性格。笔者在此总结为以下两点:一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学科使命。人类学是从西方传入的新兴学科,但与西方人类学不同的是,中国人类学自始至终坚持学科建设为人民服务、为现实服务的宗旨,旨在为中国社会的进步做出独特的贡献;二是富于自我牺牲的学科精神。人类学对“异文化”的关注、以田野调查为基本研究方法的学科特色,使中国人类学者付出了许多的自我牺牲。例如,中山大学人类学系的黄淑娉老师在解放初期调查过凯里附近的一个苗寨。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要调查凯里的苗寨实属不易。因为过去的交通条件比较落后,生活水平相对来说比现在低得多。再如,1928年,中山大学的两位学者曾到广西百色凌云县做过研究,他们在路上走了半个月,但现在可能一天就到了。我们在2000年到那里做过回访研究。2000年左右,我们在瑶寨调查时,在那里吃了一个月的南瓜藤、红薯藤(虽然现在这些都是健康食品)。田野结束,回南宁路上我们吃了一次“大餐”,学生们大快朵颐,没有人说话,可见当时生活条件还是很艰苦。但是若是在70年前,那就更为艰苦。所以,人类学学科的性质决定了其研究方法与项目经费,而做经济学的,天天研究福布斯排行榜上的人,他们的项目经费就比较充裕。所以我想,做人类学研究要有献身精神与献身准备。


三、从应用性格到中国学派

从实践角度来看,应用性格是中国学派的重要性格之一。我曾经在光明日报上写过一篇文章,主要观点是:“任何学科都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以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发展理论,学科才能永葆青春,才能更好地发挥本身的作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自我牺牲精神使学者们过分注重学科的应用,以致忽略了学科的理论探讨,进而限制了人类学的进一步应用。所以,中国人类学要想在新的世纪更有作为,就必须在坚持应用传统的同时,加强学科的理论研究。也唯有如此,方可造出更全面的应用性格。也唯有如此,方可建设成中国学派!”[13]所以,我们也不能仅仅只做应用研究,还要能够上升到理论,使人类学能够成为一种普适性的知识并以理论指导实践。

(一)中国学派建设:人类学与日常生活

人类学对于现代社会的研究主要包括:乡村都市化、城市外来工研究、户籍制度研究、城市族群的研究等。人类学是植根于日常生活的学科,擅长用直观的方法观察人类,通过介入式的经历以及与不同社会的人们的深入交往来研究文化。人类学擅长研究文化变迁并利用自身优势,延伸出多个分支领域以研究现代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首先,每当我们提及人类学研究我们的日常生活时,简单地讲就是研究衣、食、住、行和休闲活动。在做乡村都市化研究时,我们将生活方式的变化看作是最重要的指标。比如,现在住房变化是最深刻的。凯里市有很多高楼,过去只能在香港或者纽约才能看到这样的高楼。另一方面,交通变化也非常大。贵州省政府提出“村村通公路,县县通高速”。当然这些口号提出来容易,真正实践起来并不简单。我们曾在西北某地做调研,发现当地政府为了实现村村通公路,就把十几个村合成一个村。所以,有时候我们做事情还是要理性化,不是说修路政策不好,确实也是为了方便村民出行。但是,我们国家的经费并不是非常充足。其实我们都知道现实生活中还存在很多这样的问题,所以不能不去看问题,看到问题的同时还要解决问题。

此外,人类学也延续着己身的研究优势,对于人类学经典的研究方向有了新的突破,如城市婚姻、家庭、文化变迁研究。与此同时,人类学家也在不断拓展新的研究领域,如对互联网带来的人类日常生活改变的研究、种族歧视、族群冲突、邪教、艾滋病、吸毒等等。如种族歧视,在贵州可能不重要,但在大城市就变得很重要。现在大量外国人进入到沿海大城市,就会出现跨国婚姻,进而建立家庭,繁衍后代。很多人看到黑人就很讨厌,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跟黑人的孩子玩,还很大声地喊:“不要跟那个黑孩子一起玩!”所以在中国种族歧视还是很严重的。设想在这样一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黑人小孩,将来会是什么样?关于族群冲突,笔者有一个基本判断即随着城乡人口的流动,中国其实正在从地域社会向移民社会转变,从地域性的文化向多元文化转变。尤其是在城市里,不同民族,信奉不同宗教的人,不同国籍的人群,还有讲不同方言的人都聚集在一起,所以变得很多元化。在城市,因为族群冲突引起的矛盾,可能从很小的事情变成很大的事情,也即是所谓的蝴蝶效应。像法律法规、政策,怎么样来适应这种新的变化,城市里面的少数民族怎么样来管理,他们怎么享受他们的权利[1]19?例如,某些严重的暴力事件就是由族群之间的小矛盾而升级的一起严重族群冲突。中国在转型过程中,会有越来越多的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的人聚集在一起,很多矛盾冲突很容易发生。如果解决不及时的话就会变成大的冲突和事件,这就是我们做应用研究的重要性。

(二)中国学派建设:人类学与发展研究

人类学与发展研究紧密相连。人类学家基于发展项目,凭借自身研究文化的特长,实地解决或缓解发展项目中由于文化因素所导致的社会、政治和经济问题;或是顺应本土文化特点以实现发展项目事半功倍的效果。人类学界对于发展项目基本达成了以下共识:一是关注农村地区的发展;二是以人为本,关注就业和收入的提高,而不是单纯的资本积累;三是关注妇女在发展中的特殊需求和地位;四是可持续发展,防止以发展经济为代价的生态环境破坏;五是提倡农村地区最贫困人群对发展过程的全面参与。国家提出到2020年要全部脱贫,但是关于乡村发展问题,我们要继续持续下去。中国的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由于对村落比较了解,应该在这方面有所作为。我们都知道乡村扶贫工作不好做,因为资源都是由人来分配的,就会发生很多不平等、不公平的现象。我们本来是要做一件好事,结果可能变成一件坏事,所以还是要想办法把好事向好的方面发展。

此外,在展开应用研究时,我们应该采用快速评估法(Participatory Rural Appraisal)去了解村庄概况,并提出有效的措施去解决问题。社会评估关注社会性别、贫困人群、少数民族、非自愿移民的风险等,倡导尊重当地人的文化和观点,调动当地人的积极性,进行合作式发展。参与式社会评估通过人类学的参与技术将当地人的参与热情调动起来,让他们对项目产生兴趣和感想,并提出意见和看法,从而促进当地人进行调查和分析。通过分享调查和分析结果,达到促使当地人自我分析、做出计划和采取相应的行动,这样可以有效地消除或者减少引发社会矛盾的风险和负面影响。参与发展理论还有个“零忍耐”政策,即所开展的项目要能够提高或至少不降低项目影响区人们的生活水平,最大限度地缩小或不扩大项目区的贫富差别、民族差别和性别差异,不破坏项目区现有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15]。

同样地,随着中国从单一的、地域性的文化向移民的、多元文化的转变,人类学家民族学家就业的机会就越来越多。关于人类学学生的就业问题,我经常举的一个例子就是世界银行行长Jim Yong Kim。他师从Arthur Kleinman,毕业于哈佛大学人类学系。世界银行的行长职位没有选一个经济学家,也没有选一个管理学的,而是选了一个人类学家。这是因为只要参与世行的就是股东,就是每个股东就要配额一定人数到这里去工作,所以世界银行本身就是一个多元的系统。而且世行的投资都是在世界各地,主要是发展中国家,所以由人类学家任职行长。现在世界银行、亚洲发展银行以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规定重大项目都要做评估。那民族学人类学的学者都可以参与这一类的评估项目。我认为研究文化变迁可以把项目做得比较成功,因为每一个投资项目就是引起变迁的动力之一。比如政府要修一座水库,那么这座水库就会对库区的人产生直接的影响。那么,我们还可以继续评估水库带来的间接影响。然后我们还可以给社会风险做出评级,一般水库涉及的社会风险是最高的,因为它涉及大量的移民。例如,三峡大坝引起了百万移民,虽然三峡大坝已经竣工很多年,但是三峡移民的问题一直存在。我的一个博士生就是做三峡移民的研究,因为只要三峡移民存在,这个课题就可以一直做下去,这是一个可持续性的课题[15]。我们做评估的时候倡导要尊重当地人的文化和观点,发挥当地人的积极性,进行合作式发展。所以,我们一般会对利益相关者进行分析,要了解当地人的需求,这样可以提前做出风险防范措施和相关的建议,以减少社会矛盾。

当然在研究文化变迁时,我们要注意几点。首先是时间方面的变迁;其次是空间方面的变迁;最后就是文化变迁涉及广泛的面向,在研究时要找到一个切入点。比如,我的博士生李金兰研究的是修建高铁对一个聚落所产生的影响。这样一个切入点,就是围绕着高铁去探究当地文化变迁。除了从交通的角度以外,我们还可以从互联网的角度展开研究。互联网进入村落后,每个人基本上都有一部智能手机,我们就可以探究人成为互联网终端后的变化。这样就会有很多可以探讨的话题,比如互联网对村民生活方式的影响,包括休闲时间、购物行为、生计方式以及社会交往。所以,我们经常讲选题就是“旧瓶装新酒”,虽然文化变迁是一个很旧的题目,但是我们可以写出新意。此外,在研究文化变迁时,还要找到有显示度的方面,因为有些方面变得很快,而有些方面则变得很慢。比如观念性的东西变得很慢,但是衣着、购物方式以及出行方式就变得很快。还有像科技下乡引起的变迁、杂交水稻引起的变迁,扶贫对乡村社会带来的影响,这些都可以从文化变迁方面去研究。

(三)中国学派建设:人类学与民族政策咨询

当然,中国学派建设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向就是民族政策咨询。我国民族的多样性通常导致文化的多样性,也导致了各民族、各地区在禁忌、风俗习惯等方面的不同,因此运用人类学知识和手段从事民族工作尤为重要。

在民族地区展开人类学的应用工作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前往田野研究地点之前,做好文献收集工作,充分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背景,避免在无意间冒犯了当地人的文化禁忌,造成不必要的麻烦;第二,尊重当地人的饮食、宗教、文化习惯。在调查初期少提问题,多倾听、多观察,学会做一个合格的倾听者和敏锐的观察者。有时候了解当地习俗也很重要。我在新疆认识了一个哈萨克族的朋友,他说他在结婚的时候要联系我。我当时并不知道这句话背后的含义,就没在意。结果他结婚那天真的给我打了电话,但是我仅说了一句“祝福你”。后来其他人告诉我,他是把我当成一个很重要的人,所以才在结婚的时候给我打电话。如果我懂习俗的话,可能当时会多讲一点话。因为我在新疆调研时,是他陪着我一路做翻译,后来就成为很好的朋友。这就是熟悉当地习俗的重要性;第三,学会和当地官员相处,尽可能地避免由于理念不同而造成不愉快。现在支援少数民族地区的干部大多不懂当地语言,如果对支援干部进行语言培训,效果会理想许多,过去老一辈援藏的干部进入西藏后很快就学会了藏语。像王尧先生,以前他不讲藏语,讲英文。他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军进藏区做翻译,因为西藏很多贵族懂英文,他就跟贵族讲英文,最后却学会了藏语。所以王尧先生就成为藏学专家,他们的学生辈基本上也都可以讲藏语。援建工作要跟当地民族很好地结合起来,可能会事半功倍。我觉得语言要学精很难,但学一点点还是很容易的。一定要愿意讲,对方就很容易跟你成为朋友。所以在做民族政策咨询时,我们要充分运用人类学民族学的知识。


四、中国经验、中国话语、中国学派

关于中国人类学的发展,顾定国先生曾讲道:“中国人类学目前既非任何外国人类学的翻版,但也并非一个完全自立和自我界定的学科。从人类学科学反映国家状况的角度来看,整个中国正是在斗志昂扬地为自由和真正自治而工作。”[16]可以说,中国人类学在逐渐形成自己的学派与特点。

我想至少应该从以下3个方面来理解中国经验、中国话语与中国学派。第一是有完备的解释力也即是我们要有一个自己的理论体系,可以启迪创新;第二是要有有效的解决办法,而且是根植于中国本土,具有应用价值的办法;第三是学术界可以接受且具有一定的普适性。我认为中国的民族学就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它既不是欧洲意义上的民族学,也不是美国意义上的民族学。因为美国的民族学是在人类学下设置的,欧洲的民族学跟人类学差不多。但是,中国的民族学确实是建立了自己独特的体系。首先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理论体系;其次是以解决民族问题为直接导向的。中国民族学的二级学科有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中国少数民族历史等,这就很明确地表示是以少数民族问题为导向建立的。例如,完全基于中国经验而设置的民族自治区充分地展示了中国在处理民族问题时的自主性。最后是综合不同的社会科学方法为一体,即它可以用经济学、艺术学、历史学等相关学科的方法。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中国的民族学更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群。从立足于中国基础建立起来的学科来看,中国民族学不是一个学派,而是中国自己创立的、能够体现中国话语与经验的一门学科。

因此,在中国开展民族学研究,如果能够在中国话语与经验上有所突破就可能更有优势。它不是按照西方学科体系建立起来的,它不是要建立起独立的学派,而是体现着中国经验与中国话语,而且要把这种话语转变为普适性的观点,进而获得让整个学术界的认可,这是更为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徐杰舜.人类学一定会在中国扎根——访中山大学周大鸣教授[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

[2]L·迈尔,郭景萍,赵立航.应用人类学[J].民族译丛,1985(3):30-34.

[3]黄育馥.美国应用人类学的早期发展[J].国外社会科学,1992(10):22.

[4]董建辉,石弈龙.西方应用人类学百年发展回顾[J].国外社会科学,2005(5):2.

[5]费孝通.迈向人民的人类学[J].社会科学战线,1980(3).

[6]周大鸣.“中国式”人类学与人类学的本土化[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3):36.

[7]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7:40.

[8]周大鸣.迈向人民的费孝通[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25.

[9]周大鸣,吴宁.中山大学人类学系与中国人类学的发展[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81.

[10]顾定国.服务政府、服务人民:应用人类学在巨变的中国[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2):20.

[11]詹姆斯.华生.金拱向东:麦当劳在东亚[M].祝鹏程,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5.

[12]夏少琼.灾难、重建与社会变迁——南坝个案研究[D].广州:中山大学,2012.

[13]周大鸣.中国人类学的应用性格[N].光明日报,2002-04-16.

[14]周大鸣,秦红增.参与发展:当代人类学对“他者”的关怀[J].民族研究,2003(5):50.

[15]程瑜.白村生活:广东三峡移民适应性的人类学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16]顾定国,胡鸿保,周燕.一位美国人类学家眼里的“人类学中国化”[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16.



    进入专题: 中国学派   人类学的应用研究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社会学 > 人类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2657.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20年第4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