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荣:“行险以徼幸”:杨崇伊的仕途与人生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841 次 更新时间:2020-04-25 14:59

进入专题: 杨崇伊   戊戌变法   慈禧太后   李鸿章   康有为  

张海荣  

摘    要:

杨崇伊出身常熟世家,拥有翰林名衔,拜入翁同龢门下,联姻李鸿章家族,外表风流倜傥,一度是晚清政坛少有的在清流与淮系之间左右逢源的人物。迨至甲午战后任职御史,他却出面为“后党”,为李鸿章代言,首劾强学会,再劾文廷式,接连予维新官绅与“帝党”以重创。戊戌年间,又是他率先出首康有为和吁请慈禧太后训政,致使朝局发生同光以来最大的翻转。继而杨崇伊内结庆亲王,外联刘学询、庆宽,密谋“联日杀康”而未果。光绪二十五年冬,他外放汉中知府却不甘远仕,又借庚子事变之机,参赞李鸿章幕府,主持京师救济局,卒因贪黩昭著而遭驱逐赴任。晚年更因持枪夺妓,被两江总督端方等参奏革职,身败名裂。作为晚清政坛的有名人物,杨崇伊以其独特方式参与并影响了高层权力运作,同时也为认识晚清言官制度的流弊和慈禧太后的政治权术提供鲜活个案。

关键词:杨崇伊; 戊戌变法; 慈禧太后; 李鸿章; 康有为;


每一个历史事件的背后,总有无数双眼睛,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捕捉历史的不同侧面,并据以做出自己的描述与判断。不过长期以来,后世论者用以把握历史脉络的依据和对史事细节的钩沉,往往都是参照“进步”人士的书写,至于那些负面的或非主流的人物,其生活境遇、思想演变及立身处世之道,通常不为论者所重。然而历史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1如果缺失了对后两类人物的研究和理解,不但会使丰富生动的历史内容空泛化、简单化,也很难全面客观地阐明历史事件和历史发展进程。

以甲午战争为分水岭,清朝的国内政局和国际环境发生显著变化。战后围绕政治权力的重组和对内、对外方针,清朝高层争斗不休。其中一些人虽官职不高,却极为活跃,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杨崇伊是其中典型:甲午战后,京师强学会被禁和帝党骨干文廷式去职,都源于他的弹劾;“戊戌政变”的发生,也以其赴颐和园告密、奏请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为直接引线。不过长期以来学界往往只在论述相关事件时,才提及杨氏其人,而对其政治背景、政治动机,缺乏深入分析;对戊戌政变后杨崇伊的所作所为及其对政局的影响,更是所知甚少。2这就给本文提供了进一步深挖的空间。归根究底,杨崇伊之所以能在晚清政坛屡掀波澜,尤其在戊戌政变时一击即中,关键在于他适应了晚清官场的腐败黑暗,对于政治形势的判断迎合了慈禧太后的政治需要。澄清其人其事,有助于填补相关研究中的盲点,丰富学界对晚清相关人物史事尤其是对甲午至庚子年间高层政治的深入认识。


一、

交接清流,背靠淮系

杨崇伊(1850—1909年),原名同楏,字思大,号正甫、莘伯、遂居士,出身江苏常熟八大家之一,即所谓“翁庞杨季是豪门,归言屈蒋有名声”的杨家。杨家崛起于道咸年间,是典型的文化世家。杨崇伊曾祖杨景仁,官至刑部员外郎,辑有《筹济篇》。景仁生6子,次子希铨,翰林院编修,曾任惠州等地知府;三子希钰,素有文名。希钰生3子,长子沂孙官至安徽凤阳知府,为著名书法家;次子泗孙中榜眼,官至太常寺少卿;三子汝孙,为廪贡生,候选训导。汝孙娶国子监学录庞大堃长女为妻,育有4子,即崇伊、同檙、同颖(崇光)、同复(崇纶)。杨崇伊与刑部郎中曾熙文之女联姻,有1子2女。3

同治九年(1870),杨崇伊中举,旋充觉罗官学正白旗教习。光绪三年(1877),报捐内阁中书。翌年,参与修建慈安太后普祥峪万年吉地工竣,保加五品衔。光绪六年(1880)中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先后任丙戌(1886)、庚寅(1890)会试同考官。光绪十四年(1888),充武英殿协修。次年考试御史,奉旨记名。十七年,充国史馆纂修。十九年,丁父忧,直至光绪二十一年(1895)秋补授江西道监察御史。4早年的杨崇伊,只是一名闲散文员,并未在政坛留下多少痕迹,但因其拥有高等科举出身,又善于利用家族政治资源和同乡、同年、姻亲关系,仍得以跻身上流交际圈,结交了不少政坛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为其日后介入高层政争创造了重要条件。

就同乡关系而论,杨崇伊最看重的是与同为“常熟八大家”的翁、庞两家的交往。其中,翁家的核心人物是翁同龢。翁同龢的三兄同爵,娶崇伊伯祖希铨之女;同爵之子曾荣、曾翰(注:后过继给翁同龢),曾就学于崇伊伯父泗孙;翁同龢与崇伊的伯父沂孙、泗孙、舅父庞钟璐,都素有交情。同治十年(1871),崇伊赴京会试,在庞钟璐家初见翁同龢,翁对其印象极佳,称“极清挺,翰苑才也”。5光绪六年,崇伊会试得中,又出翁氏门下,更得其“垂爱尤挚”。6光绪十一年(1885)起,每年翁同龢在京摆春酒宴请同乡,杨崇伊几乎都受邀参加。以翁数则日记为例,可证二人关系之融洽:

饭罢移时拜数客,晤杨思大,将请伊为德孙(按:翁曾翰之子)作媒庞氏(按:庞钟琳孙女)也。

是日三兄忌日,设奠。客惟见杨莘伯。

闻杨莘伯丁外艰,驰函慰,送药及伞,明日行。7

崇伊与翁家后辈曾翰、斌孙等,也往来甚殷。庞家的中坚人物,是官至刑部尚书庞钟璐及其二子庞鸿文、庞鸿书。此一门三父子,皆中进士、成翰林,亦属门第昌隆。杨、庞两家且世为姻亲:崇伊之母,即庞钟璐胞妹;杨崇伊三弟同颖,又娶庞钟璐之女。庞鸿文、庞鸿书与杨崇伊既是姑表兄弟,庞鸿书又与杨崇伊为同年进士,关系格外亲昵。值得一提的,还有杨崇伊的妻兄、刑部郎中曾之撰。之撰洒脱不羁,负有文名,曾与王懿荣、张謇、文廷式并称“四大公车”,其子即《孽海花》的作者曾朴。

除同乡外,杨崇伊也高度重视同年关系,与李慈铭尤称莫逆。李慈铭(1830—1894),号莼客,浙江会稽人,文名早著,但科场蹭蹬,直至光绪六年始中进士,此后官不过御史。李虽仕途失意,但才名藉甚,“一时翰苑诸公皆仰之如泰山北斗”。8杨、李二人结识于光绪四年,后同中进士,来往更加频繁。光绪九年(1883)正月十二日,“以国恤不贺年,执友密亲间一过从而已”,李犹于当日晤杨。9光绪十三年冬,杨崇伊在家设宴,邀同好为李氏贺寿,也令李感动不已。“夜诣莘伯家,以今夕莘伯偕子培、桂卿、芾卿为余作生日也。……烛粲灯妍,陈设华整,肴馔皆出内治,精夺五鲭,点心两食盘,香美尤剧。叨此非分,深惭过情。”10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杨、李二人既相交多年,彼此的行事作风、政治取向必有若干相契合处。时人评价李:“矜尚名节,意所不可,辄面折人过。议论臧否,不轻假借苟同,虽忤枢辅不之顾。以是人多媢之。”11这与《重修常昭合志》对杨的评价相近:“慷慨有大志,性直,每喜斥人过,人亦以此衔之。”12此外,李对慈禧太后一向推崇备至,曾赞其“忧勤图志,百倍女中尧舜”。13这也很可能影响到杨日后在“帝后党争”中的立场。又,李思想保守,“对来自西方的学术文化与科学技术整体上持盲目排斥的态度”。14杨亦自述“不识时务,尚能自知”。15

杨崇伊与同年进士沈曾植、黄绍箕、盛昱、何乃莹、王颂蔚、朱福诜、徐琪、王咏霓、徐宝谦、王兰、郭赓平、徐宝谦等,不时诗酒唱和;与同为进士的袁昶、王彦威、沈曾桐、缪荃孙、吴讲、徐定超、鲍临、濮子潼、杨晨、吴品珩、冯煦、朱怀新、吴庆坻、陆廷黻、陈彝等人,也有所往来。尤令时人津津乐道的是,杨崇伊和沈曾植、盛昱是同年同月同日生,且杨、沈为同年进士,杨、盛为同年举人。光绪十六年二月二十九日(1890年3月19日),李慈铭特邀袁昶、曾之撰、黄绍箕等人,为杨、沈、盛三人庆生。袁昶有诗记其盛:“座客各肃然,呼僮斥寒具。就中同甲生,古心鞭呴呴。”16尽管如此,杨与沈、盛二人始终谈不上深交,在甲午战后更是走上截然不同的道路。

就师门、同年和同乡关系而论,杨崇伊早年无疑与清流渊源匪浅。同光以来,在幼帝继位、太后垂帘、亲王辅政、督抚坐大的特殊政治格局下,慈禧太后出于权力制衡的需要,放任清流议政的风气风靡一时。其中骨干多出身翰詹台谏。起初奉李鸿藻为宗师的张佩纶、张之洞等人风头强劲,后因卷入中法战争,遭受重挫。继而翁同龢一派势力渐长,亲信之人包括文廷式、张謇、汪鸣銮等。光绪十五年(1889),杨崇伊应御史大考,并获记名,表明其也有意借御史一职出人头地。而这曾获得翁同龢的大力提携。“今日阅御史卷甫退,同邑杨振甫第三,庞劬庵第四,俞佑澜第十七,望必记名。”17

杨崇伊一面与清流人物来往频繁,另一面热衷于延续与李鸿章等淮系权贵的通家之好。李鸿章之父李文安,为崇伊曾祖杨景仁的门生。光绪初,杨氏家族刊行杨景仁的《筹济编》,李鸿章曾出面作序。后李鸿章胞兄瀚章之女,嫁给崇伊四弟同复,使两家关系更进一层。光绪十四年(1888),李瀚章与徐郙结儿女亲家,特请杨崇伊、曾纪泽做媒。当然最关键的,还是光绪十八年(1892),崇伊之子杨圻(原名朝庆,号云史)娶李鸿章的孙女、李经方的长女李国香为妻。杨圻幼而颖悟,有才子之称。李鸿章对这桩婚事十分满意,曾特意叮嘱崇伊为杨圻延师教授:

月前孙女归宁,文郎偕至,正值天时晴淑,阖宅欢欣。……文郎留住旬余,朝夕相见,质性聪敏,气度详和,绰有家风,洵称令器。询其志学所向,尤为远到之资。……专课之师断不可少。虽有过人资性,若无指授,终虑作辍不常。此正一日千里之时,如此美材,真宜宝惜也。18

崇伊另有二女,长女此前已嫁给淮系要员胡燏棻之子希林,次女后许配李鸿章嫡孙、李经述之子国杰。较之同乡、同年关系,这种官场上下联为亲家的婚姻关系,为杨崇伊缔造了更为稳固的政治基础。

生于江南世家,身负翰林清望,并得到帝师翁同龢的卵翼,文坛名宿李慈铭的推彀,以及联姻权臣李鸿章家族,这使得早年在政坛默默无闻的杨崇伊,实则拥有许多他人难以企及的政治资源,对于朝局的了解也比一般官绅准确透彻。尽管如此,杨崇伊的仕途发展不但落后于同科的沈曾植,更不及后起的文廷式,这使其内心深有不甘。而他之所以频频奔走权门,广为交游,正是为了寻觅在政坛发迹的机会。当然,对于翁同龢和李鸿章政见相左,杨也是心知肚明,故“与合肥书,痛诋常熟,而于常熟处又短合肥”19,自己则夹处其间,左右逢源。至于李慈铭,虽与李鸿章分属不同阵营,但“以就天津书院故,官御史时于合肥不敢置一词”。20其间是否也有杨斡旋之力,目前尚不得而知。


二、

入台两劾:政治面目初显露

甲午战争以来,在日本的军事打击和国内主战派的围攻下,李鸿章及其淮系失势。同时翁同龢一派坐大,上结光绪帝,下联维新士绅,一面对李鸿章、孙毓汶等政敌穷追猛打,一面鼓动战后改革,并在事实上获得相当成功。不过随着对外局势有所缓和,慈禧太后、李鸿章等人也很快发起反击。初任御史的杨崇伊,审时度势,出于政见的不同和政治投机、报复私怨的目的,不惜背弃师门,充当李鸿章和后党的政治打手,成为影响战后朝局走向的人物。

光绪二十一年(1895)八月,杨崇伊丁父忧服满,补授江西道监察御史,嗣掌广西道监察御史,直至光绪二十五年(1899)冬,他在御史任上为期4年。这4年不仅是他政治上最活跃的4年,也是对国家大局影响最直接的4年。御史隶属都察院,负责监督各级行政,纠弹百官,官衔虽不过从五品,却拥有“风闻言事”的单独上奏权。这为杨崇伊参政、议政提供了便捷合法的通道。

杨崇伊就任后选择的第一个靶子是强学会。先是因甲午战后拒和运动的浪潮,以广东进士康有为、翰林院侍读学士文廷式、军机章京陈炽为代表的一批进步官绅,逐渐聚到一起。他们一面上奏上书,敦促朝廷实行改革;一面发起京师强学会,创办强学书局,希望通过译书、办报,开通社会风气,汲引有识之士。强学会的成立,在一向严格限制结党集会的清朝京城,可谓首开先河,也因此成为中外各界关注的焦点。“自七月创办以来,朝士云集。军机、总署、御史、翰林、各曹来会者至百数”,包括翁同龢、李鸿藻、孙家鼐在内的中枢大老和以张之洞、刘坤一、王文韶为代表的地方高官,纷纷向该会捐款或拨房、拨物。21若干英美人士也参与了该会的活动。继之而起的,还有康有为、张之洞两派共同发起的上海强学会,同样高调标榜改革。

正值中外人士对强学会寄予厚望之机,光绪二十一年十二月初七日(1896年1月21日),杨崇伊忽上弹章,劾奏台馆诸臣创办强学书局,结党敛财,“流弊所极,必以书院私议,干朝廷黜陟之权,树党援而分门户”,请旨封禁并严惩创办之人。22光绪帝当日下旨都察院查明封禁。23上海强学会也随后宣告解体。

强学会被禁,在官绅中间引发强烈轰动。梁启超称:“会既被禁,京师哗然,谓将兴大狱。”24翁同龢日记亦载:“南城因封禁强学会,众汹汹有烦言。”25关于杨氏奏劾的原因,起初有人不满翁同龢明哲保身,杨崇伊又为其门生,疑心是翁氏暗中唆使。26但多数人都揣测李鸿章才是幕后主谋,毕竟此前强学会成员曾多次攻击李,李要求捐款入会,亦遭该会拒绝,由此唆使亲家出面报复,着实不无可能。不过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Timothy Richard)表示,李鸿章“拒绝承认他和强学会的关闭有什么关系”。27美国驻华公使田贝(Charles

Denby)也判断李鸿章与此事无关。28所以亦不能排除杨崇伊主动逢迎的可能。

本年春拒和运动风起云涌之际,杨崇伊对时局一直保持缄默,不仅如此,出于对李鸿章的维护和偏于保守的政治见解,他对言路的高涨甚至抱有强烈反感,所以劾强学会一奏,开篇就抨击言路局外论事,惑乱听闻。杨氏同日所附奏片,亦是不满津、沪等地报馆讥弹时政,请饬南北洋议禁。29另外,杨此前一直在上流交际圈如鱼得水,对强学会起初也有意虚与委蛇,但因其“不出会费而欲为会员被拒绝”,故而“怀恨在心,以种种理由构陷其事,遂及弹劾”。30御史张荀鹤也揭露:“(杨)始与康逆厚契,闻康将败,抗章弹劾。”31这暴露了杨性格中狭隘反复、挟嫌报怨的一面。而最重要的是杨能够透过李鸿章等人获悉朝廷高层好恶,借机媚上,亦是大有可能之事。此前强学会成员张仲炘请撤督办军务处、褚成博弹劾军机诸臣,严重触怒恭亲王奕?等人,“政府既恐清议日甚,渠辈无所容足,而一二伧父,遂欲借此报私怨,兴大狱,抄党案旧文”。32吴樵就格外强调这一层:“杨崇伊者,揣政府之意,……迎合李、孙(按:孙毓汶),欲借此以兴大狱,遽以聚党入奏。”33翁同龢事后托词,亦是“推之两邸,而为诸人抱屈”。34换言之,个人私怨、政见相左和取媚权要,都可能构成杨崇伊弹劾强学会的起因,而强学会的内讧又恰好给他提供了上奏的机遇。“会中有某官者,甚专愎,会中诸公共恶之。本月上旬会中分一新局在琉璃厂,将某官二三人分出局外,不与之谋,某人怒而相攻,故有言官奏劾之事。”35不久强学会虽又获准以“官书局”的名义重开,但士气已挫,再无补于大局。

杨崇伊首战告捷,初次显露出其忮刻阴险的一面,但这仅仅是一个开端。转年二月十六日(1896年3月29日),他再上一疏,严参侍读学士文廷式、记名御史李盛铎,再度在政坛掀起轩然大波。该折篇幅不长,却触及文氏甲午主战、操纵言路、交通宫禁、朋比党援等一系列敏感问题:

窃见侍读学士文廷式……通籍之后,谄事文姓太监,结为兄弟,往来甚密。东洋事起,群言厖杂,皆由该员主持。御史安维峻之折,亦听其指使。故遣戍之日,该员广为劝募,赆者盈万,躁妄险诐,至斯已极。……(与李盛铎)生同乡贯,互相标榜,梯荣干进,遇事生风。常于松筠庵广集同类,议论时政,联名执奏,博忠直之美名,济党援之私见。……应请旨速予罢斥,以儆官邪而端士习。36

该折当日转呈慈禧太后。次日奉旨:

文廷式与内监往来虽无实据,事出有因,且该员于每次召见时语多狂妄,其平日不知谨慎,已可概见。文廷式著即革职,永不叙用,并驱逐回籍,不准在京逗留。此系从轻办理,在廷臣工务当共知儆戒,毋得自蹈愆尤。37

与强学会的封禁不同,该上谕完全反映了慈禧太后的意见,且亦不同于杨折重在攻击文廷式操纵言路,而是另行添出文氏“每次召见时语多狂妄”云云,并警告“在廷臣工务当共知儆戒”,明显是借机发作,杀鸡儆猴,刻意敲打帝党。这也解释了为何杨氏弹劾文、李二人,谕旨仅针对文氏。

文廷式(1856—1904),字道希,号芸阁,江西萍乡人。早年为广州将军长善幕府,并由此结交其嗣子志锐,以及志锐之弟志钧和两个妹妹(即光绪帝的珍、瑾二妃)。光绪十六年(1890),因翁同龢赏识,中榜眼,授翰林院编修。甲午(1894)春,大考翰詹,光绪帝亲擢一等第一名,升任翰林院侍读学士兼日讲起居注官。甲午战争爆发后,文氏坚决主战,一再攻击李鸿章、孙毓汶,引起后党侧目。慈禧太后甚至放言“事定当将此辈整顿”。38翌年(1895)春,文廷式又鼓动官员举子们抵制《马关条约》,痛诋李鸿章为“汉奸”,使李“几有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之势”。39他还支持光绪帝实行战后改革,参与发起强学会。康有为形容文氏之于帝党的重要性称:“上所倚,一常熟耳,力不支,将以三哥(按:文廷式)佐之。”40内阁中书汪大燮甚至评价:“京中真君党只渠一人。”41

深谙政坛内幕的杨崇伊,此次径直向文廷式出手,且词连宫闱,不啻是对翁同龢的公然背叛和对帝党的公开挑衅,若非有高层授意,恐怕他也不敢贸然为之。对此,时人普遍认为是出自李鸿章的指使:

闻二月李鸿章临俄时请见慈宁,折列五十七人请禁勿用,第一即文道希,李出京而御史杨崇伊抨弹文道希之疏入矣。42

(光绪二十二年正月)十四杨崇伊为合肥访查台馆弹劾东事之人,开一清单,凡三十余人。十五六合肥又独诣长信呈之。十八杨即以弹芸阁章就正合肥。合肥临行有言,若辈与我过不去,我归看他们尚做得成官否?43

而由李鸿章及其心腹的反应,也证实了他对此事的特殊关切。二月十七日、十八日,沈能虎、盛宣怀竞相电告李,杨弹劾文氏落职的消息;十九日,李电复沈:“以后新闻,望商告孙(按:孙毓汶),随时电告。”44

杨崇伊疏参文廷式,固然是为李鸿章修旧怨,但同时也是有意迎合慈禧太后。乙未春中日议和以来,慈禧太后为避舆论锋芒,一度退处深宫。但随着李鸿章、孙毓汶等人接连受挫,光绪帝、翁同龢的势力坐大,为维持政治上的平衡,她很快再施雷霆手段。光绪二十一年十月,她以“信口妄言,迹近离间”为词,将翁的亲信、吏部右侍郎汪鸣銮和户部右侍郎长麟革职,永不叙用。45翌年正月,撤毓庆宫书房,取缔翁与光绪帝的独对。二月十六日、十七日,她斩杀违例上书的太监寇连材,驱逐文廷式,皆是针对帝党的政治威慑。而杨之所以选在寇连材被杀翌日上奏,且以文氏勾通太监为词,很可能就有宫中之人里应外合。换言之,文氏被劾是甲午以来帝后党争的持续与高潮,杨则主动扮演了推波助澜的角色。而与之相对,李鸿章奉旨出使俄国,同样是慈禧太后政治平衡战略之一环。

相较于强学会的封禁,文廷式被黜对朝局的影响更加直接。汪大燮感慨:“自道希落职,从此诸人结舌,下药如此灵应,亦奇谈也。”46翰林院编修叶昌炽也意味深长地写道:“钩党之祸,近在眉睫,明哲之士,所当深戒。”47不仅如此,当时还颇有慈禧太后废帝另立的风传,“京师人人震恐,虑皇上之位不保”。48吴士鉴还透露内定的继承人是端王载漪之子溥儁(按:3年后被立为大阿哥)。49受这种紧张肃杀的政治氛围的影响,清朝的战后改革自然很难充分展开,而仅能于军事、经济、教育等有限范围内实施。直至胶州湾事变后,随着外患急遽升级,改革的势头才再度昂扬。

杨崇伊任职御史仅半年时间,首劾强学会,再劾文廷式,接连予帝党和维新官绅以重创,连带殃及整个国家的改革大局也由形势渐好转向摇摆不定。媚上希宠、挟私报怨的他,固然由此获售于后党,却也因此为士林所鄙。郑孝胥评论:“杨崇伊本恶奴,众所不齿,朝廷乃用其语弹压朝士,呜呼,人心瓦解,速之亡也。”50吴樵也预言:“此人不久必高升,升则以排正类为己任,平日对人言如此,可谓凶恶之至。千古亡国,如出一辙,可恨可恨!”51尽管如此,经此两番重挫,康有为等人也充分意识到言官之于政局的特殊影响,并在此后的行动中,不惜采用贿买、结党、代拟奏折等多种手段拉拢言官,俾其充当己党的政治代言人,进而左右国家大局。


三、

骑虎难下:戊戌政变急先锋

丁酉、戊戌之交(1897—1898年),在史无前例的“瓜分”危机笼罩下,朝野内外要求改革的呼声再度高涨。以戊戌会试为契机,康有为及其门人齐聚京城,通过上书光绪帝、代言官拟折、促动公车上书、发起保国会、呈递改革书籍等多重形式,不断宣传改革的必要与迫急。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三日(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征得慈禧太后同意,颁布“定国是诏”,实行变法,直至八月初六日(9月21日)戊戌政变发生,史称“百日维新”。此短短百余日,不仅是爱新觉罗王朝兴衰所系,也是晚清中国转弱为强的一大契机。正是在这一紧要关头,杨崇伊通过告密手段,推动朝局发生逆转。

关于杨崇伊戊戌告密,学界目前鲜有争议,但研究重心往往都放在政变之前他联络守旧势力、勾结荣禄、赴颐和园告密等表象上,而对其断然出手的动机与时机,未能详察。事实上,在政局叵测的戊戌年,告密并非如后人想象的那般轻而易举,而是有着巨大的政治风险。杨圻描述其父“凡草密疏,惟我母侍左右,虽为子者,不知也”。52这反映杨崇伊在政治上不失谨慎的一面。

从就任御史到“百日维新”前的两年间,杨崇伊相继上奏40余件,内容一是举劾官员,二是议论时政。就前者而言,除文廷式、李盛铎外,他还弹劾过总理衙门章京杨宜治、方孝杰,江西藩司陈湜,江苏候补道朱之榛,江苏候补知府谭泰来,招商局文报总办王松森,户部主事金鹏,江苏巡抚赵舒翘,元和知县叶怀善,道员张鸿润,广东巡抚许振祎,道员周冕,詹事府左中允黄思永等。就后者而言,除奏请封禁强学会、严控津沪报馆外,他触及的议题还包括刑部盗案应定新章,推荐盛宣怀督办芦汉铁路,度支问题,江苏铸币及四川官钱票,广铸制钱,整顿云南铜厂,请饬诸臣统筹全局,广东闱捐,厘正文体,辽南粮赋、词讼,顺直义赈,预储使才,派大臣经理东三省,准民间承买荒废官地,五城案件审理,停办铺捐药牙,禁贩米出洋,裁兵宜慎等。53其中,除两劾朱之榛,属于公报私仇外54,弹劾周冕是秉承李鸿章的意旨55;弹劾方孝杰和保荐盛宣怀任芦汉督办,则是迎合李鸿章的心腹盛宣怀(按:盛可能为此向杨氏行贿)。56再就其议题的广度而言,虽然涉及财政、法律、军事、民生、工矿、科举诸方面,但在外交上,除建议预储使才外,杨氏似乎刻意保持缄默。这显然也是顾及身为总理衙门大臣的李鸿章的立场。换言之,杨一直“党”于李鸿章,毋庸置疑。

及至“百日维新”开幕,杨崇伊的上奏频率明显下降,尤其四月二十七日(6月15日)翁同龢去职,对他的思想构成相当冲击。虽因弹劾文廷式,杨在政治上已和翁同龢背道而驰,但二人的私交并未断绝。翁被黜离京之际,杨还追送至塘沽,表现得情深义重:

戊戌四月,(翁同龢)为康逆所倾,奉诏回籍。伊追送于塘沽,执手依依,乃有知己之语。57

不过关于翁去职的原因,杨的判断却是“为康逆所倾”。这与学界目前的两种主流判断(一说慈禧太后胁迫光绪帝自剪羽翼;一说光绪帝对翁不满)皆属相左。58尽管如此,由此却颇能反映出杨对“康党”的深刻忌惮和对其政治实力的高估。毕竟此前他公开得罪过帝党和“康党”,如今光绪帝的发愤有为、“康党”的炙手可热和改革政令的轮番下达,怎能不令其惶惶不安?

自光绪二十三年冬俄国进据旅大,李鸿章因其亲俄路线而广受中外舆论抨击,远不及荣禄手握实权,声势烜赫。为求自保,光绪二十四年五六月间,杨崇伊曾私赴天津拜谒新任直隶总督荣禄,谋求外调。六月,荣禄就此复函,虽褒扬其“抱负不凡,留心兵事,思欲及时自效”,但仍以“格于成例”为由,婉拒了杨的外调请求。尽管如此,荣禄还是给出这样颇具深意的许诺:“将来倘有机会可乘,必为设法以展长

才。”59这透露二人此时虽然称不上亲密盟友,但已达成初步的政治默契。

此后直至戊戌告密之前,杨崇伊未上一折一片。这为我们判断他此期的政治思想状况增加了难度。庆幸的是,《清廷签议〈校邠庐抗议〉档案汇编》中还保留了若干蛛丝马迹。该年六月,因师傅孙家鼐推荐,光绪帝下旨将冯桂芬《校邠庐抗议》分发部院卿寺堂司各官签议,据以甄测他们对待改革的态度和制定变法纲目。杨当时是与满御史穆腾额联名,但若结合他此前的上奏来看,可知该签单主要反映了杨的个人意见。和多数与议者相比,杨对待签议的态度虽不失认真,但根本倾向仍属保守。他虽然承认“无一成不变之法”,但认为政治成败的关键在于“人”而非“法”,纵有善法,不得其人,“变”不如“不变”。以朝野热议的科举改革为例,他不但认定“改会试议”不可行,还认为即便而今改试策论,“若校阅非人,将来积弊与时文等”。又,论及“停武试议”称:“张之洞、陈宝箴所奏如果行之,则勇鸷凶悍之夫,不得应试,必入于匪矣,可不惧哉!”既然对于冯桂芬、张之洞等人相对温和的科举改革主张,他都颇有微词,对于此后光绪帝下达的裁冗官、冗署诸举措,他也势难赞同。另外,不仅是在停武科的问题上,在论及“善驭夷议”时,杨也毫不掩饰对张之洞的恶感:“近日已受宜和反战之害,张之洞有意自强而喜用名士,故议论多而成功少。”60凡此言论,固然缘于他对张之洞号召改革的不满,同时也不乏派系因素:张氏一向与李鸿章对立,而杨有心投靠的荣禄,也认为张“不甚满人意”。61

倘若说在百日维新初期,杨崇伊基本处于观望状态,七月下旬李鸿章罢值总署,则直接激起了他对光绪帝和“康党”的仇视与报复。先是七月十九日(9月4日),光绪帝乾纲独断,一气罢免怀塔布等礼部六堂官,引发一场政坛地震,也严重触怒了慈禧太后。七月二十二日(9月7日),光绪帝又下旨将李鸿章、敬信逐出总理衙门。李鸿章被黜,主要原因是其亲俄路线(尤其是促成芦汉铁路借款)遭到英国政府的强烈抗议,以及总理衙门大臣张荫桓等人从中挑唆(笔者拟另文说明)。毋论原因如何,李鸿章下台,对杨崇伊而言,意味着他既失去了政治上的最大靠山,又增加了遭到“康党”清算的风险。要想从根本上扭转局面,只有将光绪帝拉下马。

其时光绪帝与“康党”过于激进的改革手段和对后党的露骨排斥,已经在保守派中间引发强烈反弹。在京津之间频频奔走、深谙高层内幕的杨崇伊,既能准确感知后党阵营的蠢蠢欲动,又野心勃勃,意图从中牟利。而奏请慈禧太后重出训政,无疑是合乎其御史身份和政治利益的抉择。康有为自编年谱载:

先是自怀塔布既黜,李鸿章、敬信亦撤去总署差,旧臣惶骇,内务府人皆环跪后前,谓上妄变祖法,请训政,后不许。立山等乃皆走天津,谒荣禄,请废立。旗人冠盖相望。御史杨崇伊,亦荣党也,草折请训政,出示荣禄。荣禄许之,令杨崇伊持折见庆邸而面商之。庆邸与李联英皆跪请西后训政,立山等至谓上派太监往各使馆,请去西后,西后大怒。……杨崇伊于初二日至颐和园,递请训政折。西后意定。62

以上所述,虽细节不尽准确,但将当时帝后、满汉、新旧对立的形势着实刻画得入木三分,对杨的政治表现及其告密效果的描述,亦大体不差。

杨崇伊赴颐和园呈递密折,系在戊戌年八月初三日(1898年9月18日)。证以叶昌炽、蔡金台、张仲炘、郑孝胥、恽毓鼎、赵炳麟、夏孙桐、苏继祖、徐一士等人所言,以及盛宣怀“坐京”探得的消息可知:杨在拟奏之前,曾透过已革内务府员外郎庆宽,试探过慈禧太后心腹李连英的口风,并就上奏内容与庞鸿书有过协商。密折拟成后,杨先后诣军机大臣王文韶、总署大臣廖寿恒请求代递,皆遭拒绝;李鸿章也无意介入。杨势成骑虎,遂赴天津征询荣禄的意见,经其居间,最终说服庆亲王,转呈慈禧太后。为增加胜算,杨还试图邀御史张仲炘等人联名,却无一应者,只好单独上

奏。63密折内容如下:

自东瀛发难,革员文廷式等昌言用兵,遂致割地偿款。兵祸甫息,文廷式假托忠愤,与工部主事康有为等,号召浮薄,创立南北强学会,幸先后奉旨封禁革逐,未见其害。乃文廷式不思悔过,又创大同学会,外奉广东叛民孙文为主,内奉康有为为主,得黄遵宪、陈三立标榜之力,先在湖南省城开讲,抚臣陈宝箴倾信崇奉,专以讪谤朝廷为事,湘民莫不痛恨。今春会试,公车骈集,康有为偕其弟康广仁及梁启超来京讲学,将以煽动天下之士心。幸士子读书明理,会讲一二次,即烛其奸诈,京官亦深知其妄,偶有贪鄙者依附之,而吐骂者十居八九。不知何缘,引入内廷,两月以来变更成法,斥逐老成,藉口言路之开,以位置党羽。风闻东洋故相依籐〈伊藤〉博文,即日到京,将专政柄。臣虽得自传闻,然近来传闻之言,其应如响。依籐果用,则祖宗所传之天下,不啻拱手让人。……惟有仰恳皇太后……即日训政……64

基于此前劾罢文廷式的经验,杨崇伊深知慈禧太后对其非同一般的忌恨,故而开篇首及文氏甲午主战、发起强学会的旧过,再及其创立“大同学会”、勾通孙文、讪谤朝廷的新罪,并刻意将“大同学会”与湖南南学会混为一谈,以坐实诸人内外勾连的反叛行径。进而笔锋一转,提到康有为等自今春以来,煽惑士心,勾结内廷,莠言乱政,并意图援引日本故相伊藤博文入京执政,危及宗社。这一刀笔吏深文周纳的理路,虽然充斥着种种虚妄无据之词,但所述伊藤博文入京一事,还是引起慈禧太后对日本干预中国内政、祸起肘腋的警觉。何况自七月中下旬以来,因光绪帝罢免礼部六堂官、超擢军机四章京、请设懋勤殿,帝后关系已然如履薄冰。当此一触即发之际,杨崇伊此一密折,不啻火上浇油,将慈禧太后对光绪帝、康有为等人的不满一并激发出来,同时也为其重出训政营造了口实。

其后,正如茅海建诸先生所考证的,收到密折当晚,慈禧太后就决定先发制人,提前回宫。八月初五日(9月20日),伊藤博文觐见光绪帝之后,帝后双方发生激烈冲突。次日,慈禧太后宣布重行训政,戊戌政变发生。随后袁世凯又出首康有为等人的“围园劫后”密谋,致令政变进一步朝血腥恐怖的方向发展。65

关于杨崇伊挑动戊戌政变,早自政变发生之初,时人已有定论。袁世凯称,八月初六日晚,“荣相折简来招,杨莘伯在坐,出示训政之电,业已自内先发矣。”66叶昌炽八月初九日日记载:“又闻首发难者,仍系敝同乡杨侍御也。此君沈深阴鸷,圣门诸贤,嘐嘐然志大而才疏,本非其敌。”翌日又记:“见凤石、范卿、淮海昆仲、蔚若,各证所闻,知莘伯发难无疑义。”67杨崇伊本人也对此直言不讳:“康逆潜蓄异谋,托辞变法,乃弟(按:康广仁)便服私入椒涂,剪发改装,见诸奏牍,同心谋逆,立有合同,无人不知,惮于发难。弟知其举事之日,不得不上告慈圣。”68不过杨之所以一击即中,在根本上还是取决于慈禧太后的态度。以下分析可谓切中肯綮:“杨崇伊的奏折总计只有500多字,如果说慈禧在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的情况下,仅仅因见到这数百字的条陈,便作出训政的决定,恐怕也过于简单。因此,杨崇伊的上疏,形式意义远远大于内容本身。与其说它是慈禧训政的导火线,不如说它是后党决定开始行动发出的信号。”69

戊戌变法的失败,光绪帝和康有为等人固然负有重大责任,但杨崇伊出面告密,实为影响政局的一大关键。杨之所以甘冒政治风险,公然站到康有为等人的对立面,其间亦经历了观望、徘徊直至放手一搏的心路历程。在此背后,既有新旧政见的不合,又掺杂了私人恩怨,尤其李鸿章罢值总署,对政局不满而直接刺激了他铤而走险的决心。恰逢部分守旧官僚和满蒙权贵出于对改革的不满和维护自身利益的需求,挑唆慈禧太后重新训政;慈禧太后对光绪帝过于激进的改革手段和对既有权力格局的挑战,也很快心生不满。杨崇伊这样一个既善窥政治动向,又利欲熏心、大胆投机的人物,就这样以奏请训政的形式,充当了戊戌政变的急先锋。“对党争任何一方来说,重要的并不在于争取一大批还是全体台谏,关键在于抓住双方力量消长或君主倾向的有利契机,汲引及时而得当,一两个台谏便足以成为弹劾政敌、左右舆论的突破口。”70然而由此导致的结果,不仅是高层政局的翻覆和百日维新的终结,还有大批政治精英乃至整个国家命运的沉沦。


四、

戊戌政变后的宦迹浮沉

自乙未年任职御史,杨崇伊一直效力于后党,在戊戌政变中更是立下首功。依照常理,飞黄腾达应是指日可待。不料政变之后,杨迟迟未能等到升迁的谕旨,反而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底,外放陕西汉中知府,遭到变相放逐。其中原委着实耐人寻味。

戊戌政变之初,慈禧太后对杨确实非常宠遇,曾面谕其不准回家,以防遭到康党报复。71杨也自恃有功,在围剿“康党”和政变善后诸问题上屡屡进言。光绪二十四年八月十一日(9月26日),杨氏密奏:“康党”在逃未获者甚多,请宣荣禄来京保护,并推荐李鸿章护理直督;又请旨严拿黄遵宪、熊希龄、梁启超、徐勤、麦梦华,以及将陈宝箴、徐仁铸革职。72八月二十八日(10月13日),又奏“康梁避迹,必依孙文,此人不除,中华无安枕之日”,“请允臣等相机办理”。73其中后一奏折引起慈禧太后的高度重视,当日召见杨崇伊。随后“除孙”被修正为“除康”,由杨氏协助庆亲王奕劻实施。

奕劻、杨崇伊很快物色到“除康”人选,即刘学询、庆宽。刘,广东香山人,进士出身,杨崇伊的门生,以包揽广东“闱姓”捐而暴富。此前康有为曾代御史草折,弹劾刘结党充差各款,致其被罚巨款。刘与康有私仇,又有意借机规避朝廷的惩罚,遂请杨氏居间推荐。庆宽曾任职内务府,既得奕劻信任,又是杨的把兄弟,此前因冒入旗籍而遭革职,故有意借此开复原官。十月初五日(11月18日),慈禧太后召见杨崇伊。次日下旨赏刘学询知府衔、庆宽员外郎衔,以自费赴外洋考察商务为名,暗中执行“除康”的使命。

不料刘学询、庆宽行事张扬,很快引起中日各方侧目。日本驻沪总领事小田切万寿之助从刘氏口中得知其“除康”的实情后,指出日本政府不可能允许中方非法“除康”,建议通过“敦睦交谊之道”,促成问题的解决。74其时因戊戌政变和国内保守势力的抬头,清政府在国际社会陷于孤立。小田切的建议,既让奕劻等意识到暗杀康有为的不现实,也滋生了对日结盟、和平引渡康有为的幻想。经慈禧太后首肯,奕劻邀小田切来京面商结盟细节。奕劻表示,派刘学询等赴日,是“欲以密电与天皇通讯,敦睦交谊,交换意见”,“非望贵国实力上之辅助”,而只字未提康、梁之事。75但私下奕劻还是给伊藤博文写信,希望将康驱逐出境。

光绪二十五年(1899)二月,日本政府劝说康有为离日。奕劻、杨崇伊则持续推进联日事宜,慈禧太后且于四月十三日(5月22日)再次召见杨。然而朝臣们对绕开正常的外交渠道,任用杨崇伊、刘学询之流,普遍表示不满。御史余诚格奏称:“杨崇伊之抅此邪说,不过因刘学询是其门生,历年受其馈赠,是以去年以拿康有为为名藉复虚衔,今又伪为日主许订密约之言,希图骤贵。实则杨崇伊此计,损中华之国体,启东瀛之狡谋,独为一门生耳。崇伊恃有请皇太后训政一疏,即以为功劳寰宇,任意招摇。去冬私行查阅聂军,已属胆大妄为,今又以一门生之故,欺亲王以欺朝廷。”76大学士徐桐也劾杨“身列谏垣,行同鬼蜮,惟利是图”。77御史张荀鹤更直斥杨为“阴贼倾邪首鼠之小人”。78日本驻华公使矢野文雄也证实:“一些满人中,最近对刘、庆密使反对的势力力量大增。其攻击的主要目标,是针对庆亲王及杨崇伊。军机大臣及总理衙门大臣们,由于该秘使在他们毫无所知的情况下派出而感不满。……对杨崇伊之攻击最为厉害,以至其对滞留北京深感厌忌。”79

杨崇伊缘此惴惴不安,乃于五月初八日(6月15日)上奏自请罢斥,一则以退为进,表白己功;二则攻击弹劾诸臣都曾与“康党”纠缠不清,借机修私怨:

窃臣自入谏垣,首劾强学会,交章诸臣大半会中人也。次劾文廷式,诸臣又附文廷式,力攻李鸿章者也。去秋劾康逆,则高燮曾首保康逆,张仲炘先与康逆交,后来乃疏。余诚格实康逆之师。……三事皆发于臣,久为诸臣所不平。至目下之事,非臣私意为之。刘学询所呈手折,荣禄、奕劻各有一份,如有窒碍,早已奉驳,岂得私令来京。……去秋大局岌岌,徐桐惟引疾高卧,以杨锐之诛,不能无恨于臣。盖杨锐为徐桐倾信之门生,今日所言,大约门生立稿,虽非为康报仇,或者因杨起意。……惟有仰恳天恩,将臣罢斥,臣去,庶奕劻可安其位,不至贻误于大局,否则诸臣一心,交章不已,加以联名,势不至连累奕劻不止。80

该折充分暴露了杨崇伊为丛怨所集,及其党与庆亲王的行迹。

光绪二十五年六月,刘学询、庆宽赴日觐见天皇,呈递国书和密电码本。日方虽然接受,但仅笼统表示“宜敦交谊,开诚相信,实为两国之庆”。81清政府联日除康的幻想,事实上落空。此番交涉失败的原因,固然是因为清政府缺乏明确的外交纲领及所托非人,但最根本的,还是因为中日两国的国家境遇和对外策略缺乏共鸣,根本利益和立场甚至多有对立,日本无意也不可能甘冒与西方敌对的危险与中国结盟。

联日除康闹剧,不但贻笑邻邦,也使杨崇伊成为众矢之的,除遭到大学士徐桐厌弃外,连荣禄也有所反感。起初荣禄念杨氏政变有功,对其颇为礼遇。熟谙掌故的赵凤昌披露:政变后不久,“鄂藩瞿赓甫适引觐到京请谒,荣述在津任康梁事发,幸我尚有好朋友(指项城)告密,否则殆矣。正谈间,某(按:杨崇伊)亦来谒,荣令仆人速请至别室,稍候即见,即向瞿言,此是要人,渠来不敢不速见,再三道歉,订再谈。可知某当日之气焰”。82不料杨竟恃宠招摇,于戊戌(1898)冬私赴天津阅兵(按:时荣禄掌兵),又卷入庆亲王与荣禄之争,皆大触荣禄之忌。光绪二十五年五月(1899年6月),严复在给张元济的信中称:

杨崇伊因去年前往芦台看操,不知会荣相,荣嗛之,以是不得升转。闻近杨有搂合群不得志者,乘间隙与荣为难。风传杨倡连日之议,由庆邸以达东朝廷。……而荣不与知。83

荣禄、奕劻虽同属后党阵营,亦多竞争关系,该信称杨因行事不检和参与奕劻联日密谋,招致荣禄疑忌,大约为实情。同年九月,《中外大事报》也披露:“西太后近颇不悦杨,至令军机大臣传旨斥杨,以后毋轻上奏。”84翁同龢的侄孙婿张鸿撰历史小说《续孽海花》,还绘声绘色地描述了杨因骄纵妄为而相继得罪王文韶、徐用仪、鹿传霖、荣禄诸权要。85

即便如此,杨崇伊仍幻想通过“除康”邀功希宠,甚至有意利用刘学询与孙中山的私交。这由新任商务大臣李鸿章致奕劻函可窥一二:“前面陈电致罗稷臣,切商英外部沙侯,饬各口官员,勿容留康逆,免其○遁。兹接电复,语气稍松,……至刘学询商同孙文密办各节,尚未就绪。想杨侍御已禀闻矣。”86赵凤昌还披露,杨还不顾李鸿章、王文韶等人反对,为“己亥建储”积极奔走。“己亥,合肥以大学士在京,姻家某(按:杨崇伊)劝主废立,合肥左右顾盼壁间字画,未答一言而退。某又往说王仁和,仁和遽答,我老矣,还要他到菜市口呀。”87其说虽乏旁证,但杨借支持“己亥建储”,来迎合慈禧太后的意图和消除自己在政治上的后顾之忧,在情理上确有可能。

利令智昏、四面树敌的杨崇伊,遂于光绪二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1900年1月27日)奉旨远放汉中知府。是时他正功名心热,岂甘远仕,乃托词请假回籍。次年正月,儿媳李国香死于疫。不久,庚子事变发生,李鸿章奉旨北上参与议和。在其滞留上海期间,杨崇伊也投身幕府,参与机密。沈曾植光绪二十六年七月(1900年8月)家书称:“傅相处杨莘伯、刘学询、洪荫之与伯行公子终日密谋,不知所关何事?”88其时,京津动荡,中外形势不明,李鸿章有意先派杨崇伊在日本人护送下入京,通过奕劻与慈禧太后沟通意见,后因日方拒绝,时局瞬变而未果。该信所称“密谋”,大约与此相关。89随后李鸿章又派杨崇伊和杨文骥主持东南济善会的北京分局。不料二杨竟趁机“侵蚀局款,凌虐士民,崇伊尤贪横,尝在天津蚀船户船银,船户辨[辩]之,崇伊足踢船户,骂曰:‘贱奴敢多言?’日本大佐严崎护送官民出京,见之叹曰:‘中国至是,杨先生官体犹若此!怪哉!’”90不但如此,二杨还因分赃不均,大起嫌言,“有控之于合肥者。合肥曰:‘若何如此丢脸。’遂怄气而病。”91轮船招商局职员还透露:“莘伯购衣服值数百金,估衣店伙来索值,仅给半价。……(店伙)诉之西员,西员派兵数十名入贤良寺索杨某。傅相闻而大恚。”92杨崇伊甚至以汉中知府文凭作抵,“借款作贸易资本。逾期未偿,被控,经李鸿章查实,扣其文凭。上海同文《消闲报》骂为李莲英儿子,崇伊亲具牍控于日本领事小田切,一时传为笑柄”。93光绪二十七年(1901)二月,李鸿章上奏,逐杨赴任。94

光绪二十七年五月,杨崇伊就任汉中知府,其后还一度兼护陕安道和署理凤阳知府,但他一心期盼的仍是早日调回内地。为此,他曾多次写信向荣禄致意。尽管二人此前一度产生嫌隙,但荣禄依然是杨欲加利用的政治靠山。另外,即便远在陕西,杨依然警惕“新党”动向,曾于光绪二十八年正月(1902年2月)致函荣禄称:“新党麕聚于苏、浙,以上海为藏垢纳污之所,借报馆以张其爪牙,洋人往往为其所惑。侄庚子在沪,各报目为端邸所使,几遭不测。嗣文忠公(按:李鸿章)派侄单身北上,由东洋电知各国,而新党之谋始解。奸徒亡命,不可不防也。”95同时他也趁机撇清了与端王一派的关系,和表明了对荣禄的关切之意。同年夏,在戊戌政变中被革职的前御史宋伯鲁由沪返陕。陕西布政使樊增祥趁机怂恿朝廷重翻戊戌旧案,判宋永远监禁。杨崇伊据称也卷入其中。只不过未料想,时移世易,樊、杨等人不但未能达到献媚希宠的目的,反而遭到中外舆论的一致谴责。96

光绪三十年(1904),杨崇伊在任3年期满,以亲老告终养,获准以道员给咨,赴部引见。九月二十一日(10月29日),两宫下旨召见,“温谕可改近省迎养,无庸告。即日奉特旨改发浙江,殊恩异数,士论荣之”。97这是慈禧太后给杨的最后恩典。虽然并无太大实惠,但还是让杨氏本人和外界都普遍认为,她犹顾念杨戊戌告密的旧功。有报纸称,杨还趁两宫垂询学堂情形之机,建议从生源、管理各环节对留日学生严加约束。98

此后杨崇伊以浙江候补道充江苏督销局总办,常住苏州。光绪三十三年(1907)秋,其母去世,杨依例丁忧,一度返回常熟故里(按:或传其因卷入署理浙江布政使喻兆蕃向曹元恺索贿丑闻而暂避风头99),仗恃资望,横行不法。同乡沈汝瑾有诗谴责曰:“家门变尽清白风,难兄难弟成四凶。弱肉强食怨气聚,神鬼出没阴谋工。……此刺杨莘伯昆季也。”“豸无角,变为虎,虎而冠,爪牙舞。攫食不畏热血腥,扑地一吼眼似铃。泮宫之侧是虎穴,圣人教化有时缺。狐假威,麟受欺,豺为弟,狼作妻,庞然自大称山君,惜哉不遇飞将军。……此刺杨莘伯也。”100换言之,在仕途难期的情况下,杨崇伊为人行事更加肆无忌惮。而此前他棒打鸳鸯,逼死侄女一事,亦为乡人所不齿,其侄曾朴后来还将相关情节写进小说《鲁男子》。

光绪三十四年(1908),杨崇伊迎来他在政治舞台上的谢幕表演。该年九月初五日(9月29日),两江总督端方、江苏巡抚陈启泰,据苏州布政使瑞澂来文,奏参杨在丁忧期间为抢夺妓女,两度持枪率众到绅士吴韶生家逞凶,滋害乡里,贻羞朝廷,请旨将其革职永不叙用,逐回常熟原籍,交地方官严加管束:

杨崇伊与吴韶生本系至戚,因杨崇伊前托代领发堂妓女二名,原议由吴韶生择配,嗣杨遣仆与开娼户之王阿松同来索取,吴恐仍为王阿松所凌虐,推辞未允。讵杨崇伊突于八月十六夜子刻,手执洋枪,率领家众,赴吴家夺取。吴韶生衰迈胆怯,未敢与较,听其强拥二妓而去。杨崇伊步行殿后,遗有所坐素轿一乘。次夜戌刻,杨崇伊复持枪率众,重至吴家,逢人便殴。……实属目无法纪,不顾名誉。且在省会之地,竟敢如此肆恶,是其在常熟原籍遇事生风,乡人侧目,人言亦属可信。……并闻王阿松有许送二千元托其包揽情事,如果属实,尤为卑污无耻。

奉旨:“著照所请”。101叶昌炽就此评论:“从来绅士获咎,未有如此之龌龊者,况曾列谏垣、词馆者乎?……斯文扫地,廉耻扫地,至于此极!”102徐兆炜也以嘲弄口吻写道:“吾邑自翁相国获谴后,沈北山继之,今莘伯鼎足而三矣,虽熏莸不并器,然均足名播遐迩,大丈夫不能流芳百世,亦当遗臭万年,未知彼哉果有此思想否?”另一同乡孙雄也称:“吾乡关西夫子以风流罪过结戊戌一重公案,颇堪发噱。”103

为挽回颜面和报复政敌,案发后,杨崇伊一度携巨款入京运动,甚至希望借新帝宣统登极、起用废员之际,开复原职,但最终未达目的。104次年七月(1909年8月),他死于苏州。杨崇伊因争妓而大打出手,诚属丧德败行,但其因此革职且身败名裂,归根究底仍与党争和昔日宿怨相关。后人分析端方之所以重办杨氏,是借机修戊戌私怨和报复李鸿章家族:一则端方在戊戌时期曾受知于翁同龢、张荫桓,而二人皆下场极惨,杨氏难逃干系;二则端方在戊戌年一度升授农工商总局督办,亦因杨氏搅局,险些前程尽毁;三则端方与李鸿章之子李经迈有私怨,打击杨崇伊,也是变相折辱李家,同时又讨好了江南士林。105至于瑞澂,或曰杨崇伊任御史时,曾与其结下“间接的怨仇”,杨氏犯法,“正好报怨,所以力主严究”。106杨圻也强调了瑞澂的关键作用,称其甚至“一日三电庆王,以去就争”。不过他也承认问题的根源,仍在于其父在戊戌前后“抨击权贵”,“仇家多贵人”。107而慈禧太后之所以首肯,一则因为杨崇伊得罪江南官场和士林过深;二则她已下决心栽培醇亲王载沣一系,杨有戊戌政变的案底,毕竟是一个不和谐音符,将其罢职,亦是对载沣等人的笼络。

不过杨崇伊虽死,由其激起的政治风波仍未止息。时隔三月,慈禧太后奉安大典,升任直隶总督兼陵差大臣端方,被委散秩大臣李国杰奏参沿途派人照相、乘舆横冲神道、就陵树设电杆等,而丢职去官。108时人颇多以为,李氏此举系代岳父杨崇伊修旧怨。此外,亦有人言及,李国杰向端方求官遭拒,端方在李鸿章祀典失礼,以及冒广生怂恿(按:李折为冒氏代拟)诸端。109毋论原因如何,李国杰利用职权、挟嫌修怨这一点,与其岳父昔日所为并无二致。而李氏之所以能以琐事劾罢“疆臣之首”,亦是明知朝廷高层对端方已有所不满,顺势充当了权力更迭的助推器。随后陈夔龙调任直督,瑞澂升任湖广总督,端方图谋起复,率湖北新军赴川,……一连串与辛亥革命相关的重要人事调动由此开启,清朝于不旋踵间竟告覆亡。


五、余论:是非之世,是非之人

杨崇伊一生与晚清政坛一连串的丑剧、闹剧、悲剧有直接关联。乙未至庚子年间,他更是扮演了帝后、新旧、满汉党争的关键人物。也正因为杨氏卷入朝局至深,通过他能够更清楚地认识晚清政坛的权力运行模式和实际统治状态,了解高层斗争的背后,充斥着多少阴谋诡计与私人恩怨。

甲午以前,杨崇伊只是一附庸风雅的闲散文官,政治面目并不为外界所知,且因其地缘、血缘和亲缘关系,得以在清流与淮系之间左右逢源。但甲午战后,随着政治形势高度复杂化和党争的激烈化,尤其是因其亲家李鸿章广受各界抨击,为了维护他在政坛的最大靠山,同时也出于反对改革、政治投机和报复私怨的目的,杨崇伊借出任御史之机,屡次出面为李鸿章和后党代言,深刻影响了帝后党争和朝局走向。事实上,当时不仅是杨崇伊,包括御史宋伯鲁、杨深秀、胡景桂等人在内的许多言官,都竞相为各自的政治阵营代言。

言官负责诤谏君主得失,监督朝政百官,在中国传统政治中素居特殊地位。不过有清以来,随着皇权专制达于顶峰和国内外形势趋于复杂,早自康乾盛世,言官参与党争、图谋私利者就屡见不鲜。迨至慈禧太后擅权执政,更是一再操纵言路,充当其打击政敌的喉舌。若咸丰十一年(1861),因御史董元醇奏请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向辅政八大臣要求收权,直至发动辛酉政变,置肃顺等人于死地。同治四年(1865),因忌惮恭亲王奕?势大,借翰林院编修蔡寿祺的弹章发难,革除奕?的一切差使。虽然一时未竟全功,到了甲申年(1884),她还是利用日讲起居注官盛昱弹劾枢臣怠职之机,将奕?逐出朝廷。甲午战后,慈禧太后更是多次借杨崇伊之口,敲打帝党,清剿康党,乃至禁锢光绪帝。换言之,杨崇伊之流之所以能在晚清政坛兴风作浪,归根究底是当时高度专制的集权统治和言官制度的积弊使然。

吊诡的是,杨崇伊虽为后党屡建奇功,并在戊戌政变后红极一时,但最高官不过浙江候补道,结局较“在无声无臭中旅进”110的董元醇更加不堪。究其原因,若他这般毫无政治原则,连皇帝都敢拉下马的人物,不但为进步官绅所不齿,即便他一直效力的后党,也往往心存忌惮,利用而不肯重用。尤其在杨氏卸任御史前后,包括慈禧太后、荣禄、奕劻、李鸿章等人在内,都因不满其肆意妄为,相继与之拉开距离。杨氏晚年感慨:“谏垣四载……徒为当世所侧目。”111而与其父当年主张“除孙”大异其趣,杨圻清末任新加坡副领事期间,曾主动助孙中山脱险,入民国后,又一度参赞直系军阀吴佩孚幕府,抗战期间,还劝阻吴出任日伪傀儡。112可见杨氏家族政治面目的多样性。不过杨圻对其父始终多有回护,其1918年《扫墓纪痛》云:“台谏八十士,何人闻忤时?秦亡皆后中,吴沼岂先知?圣主未尝罪,群臣都见疑。当时难定论,今日作何辞?”1131922年,杨圻向逊清皇室请求为父亲昭雪,开复原官;溥仪且手书“含谟吐忠”,追赐杨崇伊祠额。114次年,杨圻与康有为相遇于吴佩孚五十寿辰。杨圻初以康与其父为旧日政敌,未作深谈。康却表示:“此往事耳,政见各行其是,何足介意?况君忠义士,何忍失之?愿与君订交。”杨圻由此赞叹:“先生爱我之真挚,至不以怨家为嫌,其气度迥非常人所及。”115不过杨、康两家的恩怨,或许可以一笑泯之,今人面对晚清这段与私人恩怨纠葛缠绕,并与帝王家事、内外朝局羼杂交错,深度影响时代走向的曲折历史,却实难如此简单演绎和轻松释怀。本文仅仅展现了晚清史研究中尚未充分触及的若干角落,相信此外仍有一些不为人知的人物与史实,有待学界去进一步发掘和充实。


注释

1《恩格斯致约·布洛赫》(1890年9月21日—22日),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78页。

2相关论著有:汤志钧《杨崇伊》,《戊戌变法人物传稿》下册,中华书局1961年版;沈云龙《戊戌政变的发动者——杨崇伊》,《现代政治人物述评》中卷,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版;沈文骞《杨崇伊与戊戌告密》,台北《畅流》第37卷第12期,1968年8月;孔祥吉《近代史上的政治小丑——杨崇伊》,《追求》1987年第1期;蔡乐苏等《戊戌变法史述论稿》,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59—881页;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84—137页;马忠文《戊戌政变研究三题》,《福建论坛》2005年第10期;李吉奎《孙中山与杨崇伊父子》,《龙田学思琐言——孙中山研究丛稿新编》,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3参见张剑《清代杨沂孙家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9—37、189页;《光绪庚辰科会试杨崇伊硃卷》,顾廷龙主编《清代硃卷集成》(46),台北,成文出版社1992年版,第375—387页。又,杨崇伊官年作1852年。

4《杨崇伊履历》,秦国经主编:《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第6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72页。

5翁同龢著,翁万戈编,翁以钧校订:《翁同龢日记》第2卷,同治十年四月十二日,中西书局2012年版,第881页。

6《瓶公墨札》(光绪己亥冬日遂居士书),上海书画出版社编:《翁同龢手札》,上海书画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

7翁同龢著,翁万戈编,翁以钧校订:《翁同龢日记》第3卷,光绪二年十月初一日,中西书局2012年版,第1278页;《翁同龢日记》第5卷,光绪十四年十月二十七日,中西书局2012年版,第2275页;《翁同龢日记》第6卷,光绪十九年五月二十三日,中西书局2012年版,第2656页。

8张鸣珂:《寒松阁谈艺琐录》,李慈铭著,刘再华校点:《越缦堂诗文集》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1564页。

9李慈铭:《越缦堂日记》第13册,光绪九年正月十二日,广陵书社2004年版,第9742页。

10李慈铭:《越缦堂日记》第16册,光绪十三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广陵书社2004年版,第11641—11642页。“子培”,即沈曾植;“桂卿”,即朱福诜;“芾卿”,即王颂蔚。

11平步青:《掌山西道监察御史督理街道李君莼客传》,李慈铭著,刘再华校点:《越缦堂诗文集》下,第1532页。

12常熟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标校:《重修常昭合志》下,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1090页。

13转引自赵雅丽《晚清京师南城政治文化研究》,凤凰出版社2011年版,第160页。

14李慈铭著,刘再华校点:《越缦堂诗文集》上,“前言”,第4页。

15《杨崇伊致盛宣怀函》(约乙未至戊戌年间),王尔敏、陈善伟编:《近代名人手札真迹:盛宣怀珍藏书牍初编》第9册,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3932页。

16《二月廿九日莼客斋中宴集,伯羲祭酒出〈睢阳五老图〉共展观之,以“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分韵作诗记岁月,予得素字》,袁昶:《安般簃诗续钞》(2),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30页。

17《致翁曾荣函》(光绪十五年十一月初四日),谢俊美编:《翁同龢集》上册,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367页。“杨振甫”,即杨崇伊;“庞劬庵”,即庞鸿书;“俞佑澜”,即俞钟颖。又,该函时间据翁同龢光绪十五年十一月初四日日记订正,见《翁同龢日记》第5卷,第2365—2366页。

18《复翰林院杨崇伊》(光绪十八年六月初一日),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第35册,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370页。

19徐兆玮著,李向东等标点:《徐兆玮日记》第2册,光绪三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七日,黄山书社2013年版,第918页。“合肥”,即李鸿章;“常熟”,即翁同龢。

20文廷式:《闻尘偶记》,《近代史资料》总44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7页。

21《记强学会事》,蒋贵麟编:《万木草堂遗稿外编》下册,台北,成文出版社1978年版,第568页。

22《京官创设强学书院植党营私大干法禁请旨严查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军机处录副奏折,03/5333/035。

23《清实录》第56册,《德宗实录》(五),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987页。

24《杨锐传》,梁启超:《戊戌政变记》,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102页。

25《翁同龢日记》第6卷,光绪二十一年十二月十四日,第2914页。

26如吴樵就有这样的说法:“京会闻发难于卓如之文。渠有《学会末议》一篇……闻于政府(闻系常熟),遂嗾杨崇伊参之。”《吴樵致汪康年》(光绪二十二年正月初六日),上海图书馆编:《汪康年师友书札》第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463页。

27李提摩太著,李宪堂、侯林莉译:《亲历晚清四十五年:李提摩太在华回忆录》,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35页。

28崔志海:《美国驻华公使对戊戌变法的观察》,《史林》2018年第4期,第101页。

29《军机处随手登记档》,光绪二十一年十二月初七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军机处录副奏折,03/0285/2/1221/359;《津沪报馆指斥时政请饬南北洋议禁片》,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军机处录副奏折,03/7174/016。

30《林董公使致西园寺公望代理外相报告》(1896年2月5日发),郑匡民、茅海建译:《日本政府关于戊戌变法的外交档案选译》(一),《近代史资料》总第111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页。

31《特参御史杨崇伊等私秘串谋请严加惩治折》(光绪二十五年五月十四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军机处录副奏折,03/9447/024。

32《吴樵致汪康年》(光绪二十二年正月初六日),《汪康年师友书札》第1册,第463页。

33《吴樵致汪康年》(光绪二十二年二月二十一日),《汪康年师友书札》第1册,第472页。

34《汪大燮致汪康年》(光绪二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七日),《汪康年师友书札》第1册,第722页。“两邸”,恭亲王奕?、庆亲王奕劻。

35《记强学会事》,蒋贵麟编:《万木草堂遗稿外编》下册,第568页。

36《词臣不孚众望请立予罢斥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军机处录副奏折,03/5338/089。

37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宣统两朝上谕档》第22册,光绪二十二年二月十七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52页;《翁同龢日记》第6卷,光绪二十二年二月十六日、十七日,第2934页。

38《翁同龢日记》第6卷,光绪二十年十一月初一日、初二日,第2799页。

39王照口述,王树枏笔录:《德宗遗事》,章伯锋、顾亚主编:《近代稗海》第11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62页。

40《夏曾佑致汪康年、叶瀚》(光绪二十一年九月),《汪康年师友书札》第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318页。

41《汪大燮致汪康年、汪诒年》(光绪二十二年三月十二日),《汪康年师友书札》第1册,第735页。

42《柳西草堂日记》,光绪二十二年四月初八日,李明勋、尤世玮主编:《张謇全集》第8册,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版,第404页。

43《汪大燮致汪康年、汪诒年》(光绪二十二年二月二十九日),《汪康年师友书札》第1册,第731页。“长信”,即慈禧太后。

44转引自钱仲联《文廷式年谱》,《中华文史论丛》1982年第4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300页。

45《光绪宣统两朝上谕档》第21册,光绪二十一年十月十七日,第396—397页。

46《汪大燮致汪康年、汪诒年》(光绪二十二年三月十二日),《汪康年师友书札》第1册,第734页。

47叶昌炽:《缘督庐日记》第4册,光绪二十二年二月十七日,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2395—2396页。

48梁启超:《戊戌政变记》,第60页。

49《吴樵致汪康年》(光绪二十二年二月二十一日),《汪康年师友书札》第1册,第481页。

50劳祖德整理:《郑孝胥日记》第1册,光绪二十二年二月二十三日,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553页。

51《吴樵致汪康年》(光绪二十二年二月二十一日),《汪康年师友书札》第1册,第479页。

52《扫墓纪痛》(1918年),杨圻著,马卫中、潘虹校点:《江山万里楼诗词钞》,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220页。

53军机处《随手档》,光绪二十一年十二月初七日至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三日。

54光绪二十二年,杨锐给张之洞的密函揭露:“杨崇伊去冬曾参朱之榛……渠前在苏州有事干求,未惬所愿故也。本月廿一再疏参朱,另片论机匠鼓噪事,仍专罪朱一人。”李宗侗:《李宗侗文史论集》,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495页。

55《特参周冕贪暴害民片》(光绪二十三年十二月十四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军机处录副奏折,03/5353/073。

56《方孝杰空手攫利承揽芦汉铁路片》(光绪二十二年五月二十一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军机处录副奏折,03/9658/051;《芦汉铁路应设督办并推荐盛宣怀片》(光绪二十二年七月初十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军机处录副奏折,03/9658/054。

57《瓶公墨札》(光绪己亥冬日遂居士书),上海书画出版社编:《翁同龢手札》,第2—3页。

58马忠文:《戊戌变法史研究》,崔志海等著:《当代中国晚清政治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275—276页。

59《荣禄函稿底本》,清华大学历史系编:《戊戌变法文献资料系日》,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版,第861页。

60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廷签议〈校邠庐抗议〉档案汇编》第19册,线装书局2008年版,第8578—8624页。

61《戊戌政变实录》,邓之诚著,邓珂点校:《骨董琐记全编》,北京出版社1996年版,第604页。

62茅海建:《从甲午到戊戌:康有为〈我史〉鉴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742—747页。

63参见茅海建《从甲午到戊戌:康有为〈我史〉鉴注》,第746—747页;骆宝善《再论戊戌政变不起于袁世凯告密——兼与赵立人先生商榷》,《广东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劳祖德整理《郑孝胥日记》第2册,光绪二十四年八月初五日,第681页;《戊戌政变实录》《杨崇伊》,邓之诚著,邓珂点校:《骨董琐记全编》,第602—603、617—618页;《戊戌政变遗闻》,徐一士著,徐禾选编:《亦佳庐小品》,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66页。

64《掌广西道监察御史杨崇伊折》,国家档案局明清档案馆编:《戊戌变法档案史料》,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461页。

65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第84—132页。

66袁世凯:《戊戌日记》,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第1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553页。

67叶昌炽:《缘督庐日记》第5册,第2737页。“圣门诸贤”指康有为及其同党;“凤石”,即陆润庠;“范卿”,即汪朝模;“淮海昆仲”,即秦绶章、秦夔扬;“蔚若”,即吴郁生。

68《杨崇伊致盛宣怀函》(光绪二十四年),王尔敏、陈善伟编:《近代名人手札真迹:盛宣怀珍藏书牍初编》第9册,第3944—3945页。

69马忠文:《戊戌政变研究三题》,《福建论坛》2005年第10期,第61—62页。

70虞云国:《宋代台谏制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22页。

71杨崇伊:《廷臣交章恐误事机请旨将臣罢斥折》(光绪二十五年五月初八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军机处录副奏折,03/9447/011。

72《密陈梁启超未拿康广仁等未决恐康有为煽惑洋人以兵轮相胁请宣召荣禄来京保护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军机处录副奏折,03/9457/024;《湘抚陈宝箴等被惑袒护康有为梁启超请立予罢斥问罪片》,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军机处录副奏折,03/9457/021。

73《掌广西道监察御史杨崇伊折》(光绪二十四年八月二十四日),《戊戌变法档案史料》,第480—481页。

74孔祥吉、村田雄二郎:《罕为人知的中日结盟及其他:晚清中日关系史新探》,巴蜀书社2004年版,第138—139页。

75《小田切致日本外务省报告》,转引自孔祥吉、村田雄二郎《罕为人知的中日结盟及其他:晚清中日关系史新探》,第145页。

76《邻邦情伪难知小人心迹难信亟宜思患预防折》(光绪二十五年五月初四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第112辑,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394—395页。

77《倭夷倾险异常亟宜思患预防折》(光绪二十五年五月初六日),《光绪朝朱批奏折》第112辑,第397页。

78《山东道监察御史张荀鹤折》(光绪二十五年五月十四日),《戊戌变法档案史料》,第507页。

79《刘学询庆宽来朝之件》,转引自孔祥吉、村田雄二郎《罕为人知的中日结盟及其他:晚清中日关系史新探》,第196页。

80《廷臣交章恐误事机请旨将臣罢斥折》(光绪二十五年五月初八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军机处录副奏折,03/9447/011。

81《刘学询庆宽来朝之件》,转引自孔祥吉、村田雄二郎《罕为人知的中日结盟及其他:晚清中日关系史新探》,第183页。

82惜阴:《书合肥轶闻》,《人文月刊》第3卷第7期,1932年9月,第5页。“瞿赓甫”,即瞿廷韶;“项城”,即袁世凯。

83《与张元济》(光绪二十五年五月十一日),汪征鲁等主编,马勇、黄令坦点校:《严复全集》第8卷,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第135页。

84《训政实录:内相龃龉》,《中外大事报》第6册,光绪二十五年九月初一日,第20页。

85燕谷老人:《续孽海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43—364页。

86《李鸿章致王爷函》(光绪二十五年十一月十三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近代史所藏清代名人稿本抄本》第3辑(12),大象出版社2017年版,第248页。“罗稷臣”,即罗丰禄。

87惜阴:《书合肥轶闻》,《人文月刊》第3卷第7期,1932年9月,第4—5页。“仁和”,即王文韶。

88许全胜撰:《沈曾植年谱长编》,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31页。“洪荫之”,即洪述祖;“伯行”,即李经方。

89戴海斌:《庚子年李鸿章北上史实补正——兼及李鸿章与日本的关系》,《福建论坛》2012年第3期。

90《光绪大事汇鉴》,赵炳麟著,黄南津等点校:《赵柏岩集》上,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76页。

91高枏:《高枏日记》,光绪二十六年十月三十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译室主编:《庚子记事》,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年版,第211页。

92李向东等标点:《徐兆玮日记》第1册,光绪二十六年十一月二十日,黄山书社2013年版,第250页。

93《杨崇伊》,邓之诚著、邓珂点校:《骨董琐记全编》,第618页。

94《杨崇伊仍饬赴陕供职片》,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第16册,第251页。

95《杨崇伊致荣禄》(光绪二十八年正月十四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近代史所藏清代名人稿本抄本》第1辑(70),大象出版社2011年版,第124—126页。

96参见张海荣《“宋案”重翻:戊戌党祸之余波》,《安徽史学》2018年第6期。

97《杨圻谥妻记》(1925年),杨云史:《江山万里楼诗词钞续集》,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216页。

98《学界纪闻:杨崇伊之奏对》,《警钟日报》1904年11月27日,第2版。

99《纪闻:杨观察纠众夺妓之怪剧》,《广益丛报》总186期,1908年11月,第3页;李向东等标点:《徐兆玮日记》第2册,光绪三十四年七月初一日,第878页。

100李向东等标点:《徐兆玮日记》第6册,1935年12月20日,黄山书社2013年版,第3899页。

101《在籍道员持枪率众夺取妇女据实参劾请旨严惩折》,《光绪朝朱批奏折》第25辑,第370—371页。

102叶昌炽:《缘督庐日记》第10册,光绪三十四年九月二十二日,第5869页。

103李向东等标点:《徐兆玮日记》第2册,光绪三十四年九月二十五日、九月三十日,第894—895页。“翁相国”,即翁同龢;“沈北山”,即沈鹏。

104《杨崇伊进京运动》,《时报》1908年10月17日,第3版;《杨崇伊运动起复消息》,《新闻报》1909年1月8日,第12版。

105高阳:《翁同龢》下,上海文艺出版社2014年版,第210页;高阳:《瀛台落日》,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371—372页。

106居士:《御史杨崇伊为妓女受谴》,《力报》1940年4月4日,第2版。

107《纪恩诗》(1922年),杨圻:《江山万里楼诗词钞》,第349页。

108《折奏类:据实纠参大员折》,《政治官报》第746号,宣统元年十月十一日,第11—12页。

109《仇隙》,陈赣一编:《新语林》,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版,第144页;公孚:《端方罢职之远因》,张伯驹编著:《春游琐谈》,中州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80—81页;《端方革职之原因》,天津《大公报》1909年12月27日,第2版。

110章士钊:《热河密札疏证补》,《文史》第2辑,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106页。

111《阚庄派徐墅支十八世缪岐(族称柳村公)传》(光绪三十一年三月),缪幸龙主编:《江阴东兴缪氏家集》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第229页。

112《孙中山与杨崇伊父子》,李吉奎:《龙田学思琐言——孙中山研究丛稿新编》,第159—164页。

113《扫墓纪痛》(1918年),杨圻:《江山万里楼诗词钞》,第220页。

114《纪恩诗》(1922年),杨圻:《江山万里楼诗词钞》,第348—349页。

115《送南海先生》(1923年),杨圻:《江山万里楼诗词钞》,第368—370页。



    进入专题: 杨崇伊   戊戌变法   慈禧太后   李鸿章   康有为  

本文责编:heyuanbo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历史学 > 中国近现代史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1021.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近代史研究 2020年02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