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胜: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层次结构*
五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制度实践。生态文明建设正式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中,并在加强底层设计的同时展开了一系列成功实践。以《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等为代表的生态文明建设指导性文件的相继出台,以及环保督查、环保问题终身责任制的确立等,都在不断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稳步向前。这既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的新特征,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当中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根本立场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生动体现。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进程中,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日趋严格,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对于生态文明相关问题的考核评价也更加科学,生态良好成为新时代文明发展道路的应有之义。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建设更加注重不同社会群体对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责任与要求,注重协调和促进环境利益与风险的合理分配,注重并加快推进生态文化建设,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水平,将绿色发展理念逐步融入人民群众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此同时,我国积极承担全球环境治理责任,为构建绿色高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方案,这也在更广的范围内实践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态文明思想。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美丽中国”的发展理念,指出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9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赋予了“美丽中国”新的涵义,明确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20的各项要求,将美丽中国的建设进程推向新的高度。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深化了对于建设美丽中国的理解,把人和自然看作是息息相关、互相依存的生命共同体,力求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我们的环境,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社会和谐发展的更高境界。
五、四个层次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科学体系由价值层、理念层、方法论层、制度实践层组成,层次分明,结构完整,构成一个辩证统一的整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一个科学体系,这个体系也是因其逻辑起点的内在矛盾推动展开的,该体系的逻辑起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这一矛盾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21在这个科学体系中,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价值层,是这个科学体系的核心和灵魂,指引着方法论层和制度实践层;新发展理念是这个体系的理念层,是价值层的具体化,也是向方法论层和实践制度层的过渡;“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是这个科学体系的方法论层,是为实现价值层、发展理念层所规定,并对制度实践层提供方法论指导,是连接价值层、发展理念层和制度实践层的中间环节。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建设和社会实践,则是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新发展理念的具体措施,属于前三个层次的最终落实层,是最后一个层次。
第一,人的问题是一切科学体系的核心问题。人的问题是一切社会历史理论关注的核心问题,也正因为人的问题居于马克思学说的核心层次,才决定了马克思学说的时代意义和在场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人民为中心展开,彰显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中去,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的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22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原则和方式是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的内在根据。
第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个初心和使命就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3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落脚点在于人民,在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在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第三,新发展理念和“两大布局”以及制度实践都是围绕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展开。从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日起,中国人民就开始了自觉创造历史的征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升,物质生活资料不断充盈,为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基础。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4这个矛盾是推动我国发展的动力,我们的战略布局及制度实践都是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正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具体体现,而这一矛盾的解决也将最终促成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实现。
第四,层层递进的四个层次深刻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精神。马克思主义与一切旧哲学的根本区别就在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正如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所讲的,“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25他反对一切旧哲学对世界抽象地把握,“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26实践是理想信念的落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理论走向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应有之义,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层次结构正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鲜明特征,同时也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人真抓实干的实践本色。在确立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基础上,如何将这一目标落到实处,这一历史重任落在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肩上,新时代这一目标的实现,正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崇高使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崇高理想在当代中国的时代体现,而这一科学体系的四个层次又将这个科学体系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从理论转化为现实:发展理念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具体理念,是落实人民主体地位的必然选择;而方法论层则将发展理念具体化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战略举措;制度实践层最终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战略举措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落到实处,使前三个层次具体体现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化五大建设的具体制度和具体实践。
综上所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分为价值层、发展理念层、方法论层、制度实践层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回答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科学体系的正当性、合法性问题;第二个层次提出了价值层落实到实践的根本理念;第三个层次回答了第一个、第二个层次的实现路径问题;第四个层次是根据战略布局的要求对前三个层次所作出的具体安排。
*本文是山东省社科规划研究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专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逻辑起点研究”(19CXSXJ34)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德]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56页。
②王清涛:《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统一性》,载《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
③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3页。
④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版,第239页。
⑤《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版,第1页。
⑥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78—79页。
⑦中共中央宣传部(编):《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39页。
⑧黄新华:《论生态社会主义的绿色政治学说》,载《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1993年第3期。
⑨《五位一体》,载《光明日报》2012年11月25日,第7版。
⑩魏礼群(主编):《中国改革与发展热点问题研究(2016)》,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第15页。
11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19页。
12《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第8页。
13《新华网评:“人民至上”彰显城市治理民生温度》,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comments/2019-11/04/c_1125191237.htm,2019年12月2日访问。
14《习近平在上海考察时强调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治理能力和水平》,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19-11/03/c_1125187413.htm,2019年12月2日访问。
15《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继续沿着党和人民开辟的正确道路前进 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2019-09/24/c_1125035490.htm,2020年3月8日访问。
16中共中央宣传部(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第148页。
17《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第43页。
18新华社中央新闻采访中心(编):《直通两会2019》,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第98页。
19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载《人民日报》2012年11月9日,第3版。
20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50页。
21王立胜、王清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逻辑起点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新确立》,载《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
22《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第14页。
23《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中国梦重要论述》编写组(编著):《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中国梦重要论述》,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28页。
24《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第8页。
2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1页。
2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502页。
【作者简介】 王立胜: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Wang Lisheng, Institute of Philosophy,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爱思想关键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