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鹏程:放眼三百年看中美关系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734 次 更新时间:2020-03-25 14:55

进入专题: 中美关系  

龚鹏程 (进入专栏)  

大疫,本来期待雷火能消之,不料现在几乎处处着了火似的,全球蔓延。而灾疫震荡之下,本已因贸易战等一系列问题而硝烟四起的中美关系,愈是火光四射,令人忧心。

政治人物的言词交锋,也许是表演、也许是国际上讨价还价的策略,我们可以不必太在意,但彼此经济结构在疫情中显示的窘境却是真实的,谁都不能忽视这一点。

可惜疫中群众的情绪不可能稳定,对抗疫之过程又各有感受、各有认知、各有评价,所以对于中美可能交恶之未来,预期心理殊不一致。

许多人期待或预祝美国崩溃、解体、没落;许多人想象中国将因此崛起,取代其霸主地位;许多人担心中国经济衰退、国际关系被孤立;又许多人强调两国必有一战,不必委屈讨好美国,凡事都该硬刚。还有一些,乃是因为反感国内比较认同美国文化和价值观的同胞,而情绪反激。或不满于美国某些老大的做派,故观其应对病毒不免幸灾乐祸。

凡此种种,不可殚数,也没必要详说。因为这些情绪都无意义,由情绪主导的、罗织的理由和政论,亦同样无价值。

什么样的想法才有价值或能创造价值呢?张载《正蒙. 太和篇》说:“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就是解答。

有象斯有对,中美两大国正符此象。两大国,各有其体制、战略、利益,方向和道路当然不会一样,甚至恰好对反。对反,则有摩擦、有竞争、有胜负、有冤仇,这都是天地自然之理,不摩擦倒奇怪了。但阳消阴长、阴消阳长,对抗冲突之结果,阴能吃掉阳,或阳能灭掉阴吗?当然都不可能,最终还是只能“仇必和而解”,这个世界才能顺利运行下去。

过去,美国与苏联两大体系,曾尝试过阴消阳、阳灭阴,苏联也确实解体了。但现在不也还是要渐渐归于关系正常化吗?回头看,当年为此投入的人力物力,真是不值,白白浪费了许多恨意。

“两极对抗”的格局瓦解以后,许多人意识还没跟上,前世之恨意且移植到了今生,仍活在两极对抗的思维中,想象我们替代或延续了苏联的地位。殊不知现在是多极合纵连横交互为用的世界,十九世纪中期以来的帝国主义思路早已一去不复返了。

多极合纵连横交互为用的世界,需要的是灵活的身段、轻巧的手腕,交朋友、合利害,而不是硬怼硬刚、吵架斗气、使力耍横。没有谁是霸主,故没有霸主的地位可争,争或勉强维持,别人也不承认。美国这些年跟北朝鲜、墨西哥、伊朗、伊拉克的缠斗就是明证,我们更没资本蹈其覆辙。至于别人知不知道我已经有钱了、觉不觉得我现在地位应该很高了、还敢不敢看不起我?这种自卑者求偿的心理疾病,现在我国国民素质都很高了,想也不会再患。

从国际关系的现实主义角度说,过去一百年,都处在一种矛盾情境中。一方面是要在国际关系网中争取并维持独立、自主、脱离殖民、主权在我、实现自我精神。一方面又被道德绑架,必须选择在“打倒万恶资本主义、解放全人类”或“追求自由民主、实现天赋人权”之间站队。

意识形态的黄昏,虽然早已降临,但许多人还继续在睡梦中品味着这种道德感,不愿醒过来面对新的天地。

道德很美好,现实却不然。旧的阵营都被现实拆散、重组了,其中震荡最大的当然就是中美关系。改革开放以后,美国对中国转让了大量技术,例如乙肝疫苗。几十年里,中国至少有六亿新生儿受到保护。其他高新技术包括:电子元器件制造调试设备、激光系统、无线电波谱分析仪、电子电路组装、印刷电路、微电路、光敏元件、照相器材等。甚至武器装备都有涉及,如汶川地震救灾时就用到了美国出口的黑鹰直升机。美国也买了中国几十架歼-7战斗机。1990年美国的轨道通信卫星“亚洲一号”则由中国长征三号运载火箭,从西昌基地发射成功。一些核电站也有美国人提供的技术。

从势不两立,到建立中美技术合作交流新典范。这种转变,其实还不是两国关系之变,而就是两国与世界关系的改变。

依2019年《联合国贸发会议全球投资趋势监测报告》,美国是全球引入外资最多的国家,达2260亿美元。中国大陆则有1420亿美元,是发展中国家第一(其中,美国又一直是中国最大的外资投入国)。中美两国合计3680亿美元,达到全球1.2万亿外商投资总量的30.67%。

同时,目前美国的GDP约为20.19万亿美元,固然是全球第一大经济体,但却有23万亿的国债。日本的国债也有10.3万亿美元,我们则是2万亿美元(其中一半是借给美国的)。

可见,无论中美,都处在世界共同开发的大势中,都是世界合力以使其发展。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某些人还在期待美国崩溃吗?

所以,我们劝和,强调“仇必和而解”,不是唱道德的高调,只是希望大家认清国际新现实。

前些年,曾任哈佛讲座教授的布鲁姆(Harold Bloom)出版过《西方正典》(The Western Canon)。不仅力陈莎士比亚、但丁等经典的价值,更把矛头伸向正流行当令的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拉冈学派、新历史主义、符号学、多元文化论等,合称为憎恨学派(School of Resentment)。谓此类人憎恨正典之地位及其代表之价值,故欲推翻之,以便遂行其社会改造计划。打着创造社会和谐、打破历史不公之名义,将所有美学标准与大多数知识标准都抛了。可是被他们另外揭举出来的,也并不见得就是女性、非裔、拉丁美裔、亚裔中最优秀的作家﹔其本领只不过是培养一种憎恨的情绪,俾便打造其身份认同感而已。真正的文学审美价值并不会因而动摇。

同样的,这二十年,全球当然多的是对新现实不满意、不适应、不能配合、终于失败者,还有许多反对全球化、反对资本联合重组世界、反对世界共生的民族主义或种族主义者、末世气质的宗教狂热人士,高举道德旗号、意欲拯救世界,而结集着怨恨、愤懑,誓言“吾与汝偕亡”,在世界各地唱挽歌。

但这个大趋势目前不但不会改变,还将继续强势走下去。什么抵制5G啦、建筑防止移民墙啦、针对某国的贸易战啦等等,大抵都是平抚其国内“憎恨联盟”的策略,旧冷战时期的柏林围墙,哪还筑得起来?

要有国际大视野之外,还需有长远眼光,着眼过去与未来。

美国当年为了茶叶进口,跟英国开战而独立。到1848年为纪念华盛顿诞辰100周年时,特别刻了徐继畲《灜环志略》中一段话在华盛顿纪念碑上。谓其天下为公,与中国文化理想一致。

其后,美国在中国建立了12所教会大学,其中不乏当今名校的前身,如燕京大学、金陵大学、文华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1908年老罗斯福总统又返还部分庚子赔款,建了清华学堂。从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也先后选派了120名10岁至16岁的幼童赴美留学。美国在我国现代教育方面显然居功厥伟。

许多医院也由美国人创办,如北京协和医院、长沙湘雅医院等。在这次疫情最严重的武汉,还有多所百年历史的中学也由美国人创办,武汉市第三医院则是美国基督教圣公会创办于1875年。

到了抗战,飞虎队(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之协助,也是众所周知的。

事实上援助不只这一项。美国对中国的援助,1940年即开始,据《美中关系白皮书》统计,从1941年5月至战争结束,美国援华的租借物资及劳务总计约为8.46亿美元,其中枪炮弹药、飞机、坦克、车辆、船舰及各种军用装备价值为5.17亿美元,其余为工农业商品和各类劳务开支。

现在有些人开口就骂汉奸、说阴谋,认为美国这一切都是为了培养棋子,实现自己的利益,故中国人不但不应感念,还应痛恨。⏤⏤这就有点不可理喻了。梅贻琦、梁思成、金岳霖、钱学森、杨振宁等所有清华的学生,或在医院在战场上拼命的,都是汉奸、都是特务?援助的枪炮子弹和美金大米,都是假的?

从大形势和大历史看,中美关系和则两利,是无可否认的。

未来,则有美国和英国的例子可以参考。

1776年美国独立,之前跟英国打了八年,但仅仅两年后英国就与美国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首位到访英国的美国外交大使约翰·亚当斯,虽是当年造英国反的“元凶”之一,英国国王乔治三世却隆重接待了他,并对大使说明自己想要成为与独立国家美国交好的第一人。接着,英国大力发展与美国的贸易关系,导致美国独立之后与英国的贸易额不降反增。使得美国对英国的经贸依赖日深。以致英国在失去了美国之后,竟然又通过金融、贸易等手段间接获取了对美国的隐性控制,并持续了接近一百年。

英国这老牌大帝国,由于在挫败时能够保持清醒的认识和大局观,从全球局势和大国竞争的角度去看问题,所以能够及时止损,并通过重构利益格局等方式重新确立和稳固英国的全球战略,足为典范。

拉拢美国,重构利益格局之外,英国又刻意忽略战争的裂痕,把文化和血缘关系充分用起来,形成国家利益和共同价值的纽带。特别是在二战结束之后,为了维护英国地位,应对苏联与中国崛起的新国际形势,丘吉尔提出了以美英特殊关系、英联邦国家集团、战后欧洲国家为三个维度的所谓“三环外交”,而以美英特殊关系为基础。这基础,大抵维持到现在,替英国创造了最大的国家利益。目前美国和英国在许多高科技领域是紧密合作的,战场信息统一,联合作战部早在二战就建立了,美国的原子弹计划“曼哈顿计划”也是在英国的原子弹计划“合金管计划”的基础上建立的。经济和文化上更一直是战略合作伙伴。

这中间当然也有龃龉。1812年到1814年的二次英美战争,英属殖民地军队还攻陷了华盛顿,火烧了白宫。美国南北战争期间,英国又见缝插针,支持南方,违反本国法律向南方输送武器。结果北方胜利后,美国将英国告上日内瓦国际冲裁法庭,最终英国还不得不赔偿1550万美元。

但总体说,美英特殊关系所形成的类似共同体,不但替英国维持了地位和利益,也形成国际社会一种认知。对英国要有什么策略时,都必须把英美类共同体关系设想进来。

现在的人可能会觉得英国已衰,故乐于依附于美国。但其实两百四十年前,美国还不过是个婴儿,英国的全球扩张却还没结束,实力仍强。而不管自己强还是弱,大时能以大事小,小时能以小事大,英国人的心态、政治智慧及手腕,均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从长时间、大历史的角度看,当时兵戎相见,亦不过是一时火花,两三百年后仍是合作同盟关系。这无疑是“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的绝佳案例。而三百年,三百年之后,再看今天的中美摩擦,恐怕连尘埃都谈不上了。

世俗常言:历史给人最大的教训,就是人总不接受历史的教训。是的!但凡不接受历史之教训的,历史必给他教训,也是我人应当知道的,希望我们能由此找到自己的“太和之道”。

进入 龚鹏程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中美关系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大国关系与国际格局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0575.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龚鹏程大学堂,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