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福运: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若干思考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6375 次 更新时间:2020-03-23 11:13

进入专题: 中华民族共同体  

马福运  


内容提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永续发展的力量之源,也是政权巩固、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石。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利条件不断增加,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西方国家西化和分化我国的力度加大以及“三股势力”有所抬头,给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巩固带来了严峻挑战。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着眼于经济因素与政治因素相结合、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相结合、改善民生与凝聚民心相结合,使各民族之间的共同因素不断增多,使一体多元的格局更加完善,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更加牢固。

关 键 词:中华民族/民族共同体意识/着眼点

标题注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于口述史的红旗渠精神生成逻辑与当代价值研究”(18AKS019);2017年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CPBN实践教学模式研究”(2017SJGLX044)。


千百年来,我国各族人民在共同生活的中华大地上,在共同抵御外敌、捍卫祖国统一的漫长进程中,各民族的生产方式、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政治信仰等共同因素不断增多,逐渐形成了潜在的、自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这种意识慢慢地从潜在、自发变为显性和自觉,形成了中华民族这个各民族普遍认同的统称和归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维护国家统一、实现各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这是对新时代做好民族工作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利条件不断增加,但也面临着不少严峻挑战。我们要以习近平关于民族工作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指导,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化解各种消极因素,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牢固。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政权巩固、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石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中国疆域内所有民族的总称。在“文明冲突”的大背景下,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56个民族紧密团结在一起,是中国共产党巩固政权的内在需求,也是国家统一的迫切需要。

1.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系民族情感和国家认同的根本纽带

共同体意识反映了一个主权国家各民族的共同政治价值取向。特别是对于多民族国家来讲,如果缺乏牢固的统一的身份意识,没有强烈的国家认同,必然四分五裂、一盘散沙,很难有什么大作为。正如美国政治学者托克维尔所说的,“一个社会要是没有共同的信仰,就不会欣欣向荣,甚至可以说,一个没有共同信仰的社会,就根本无法存在”①。显然,有没有共同的信仰或意识关乎一个国家的兴盛衰亡。以苏联为例。1922年以来,苏联逐渐形成了一个由15个加盟共和国组成的联邦制国家。这种联邦制只是一种政治组织形式,就像一个钢筋架子,看似牢固但缺少水泥的浇铸。列宁明确指出,这种联邦制只是在特殊国情条件下向单一国家的过渡形式。斯大林则认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②,其中,“共同心理素质”就可以理解为一种共同体意识。遗憾的是,斯大林及其后继领导人没有切实面对苏联存在着的各种类型的民族问题,更没有找到正确处理民族关系、民族问题的道路。他们想当然地以为,国家认同已经存在,并且具有牢不可破的共同基础。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苏联最高领导人反复强调,苏联国内的民族问题已经解决。赫鲁晓夫甚至认为,苏联已经形成了具有共同特征的不同民族人们的新的历史共同体——苏联人民。现在看来,这种共同体并没有真正建立,共同体意识也没有真正形成。在这种情况下,一旦意识形态方面出现混乱,这种所谓的认同感就迅速土崩瓦解。正如苏联部长会议主席雷日科夫所言,民族关系“竟然成了摧毁苏联的攻城槌”③。在民族主义浪潮的冲击下,苏联一分为十五。其他东欧国家像南斯拉夫一分为六,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纷纷陷入分崩离析的状态。

与苏联等东欧国家不同,美国把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联结国家的根本纽带,成为通过建构共同体意识获得国家认同比较典型的国家。从历史上看,美国是一个由不同语言、血缘关系和风俗习惯的移民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大小族群达1500多个。所以,美国的民族认同既不是通过语言文化,也不是通过经济和地域,而是通过思想。在美国学者看来,美国人没有一个共同的曾经生活在一起的地域,没有一个共同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他们所有的共同的东西只有思想”④,也只有思想才能使美国人团结一致。美国学者汉斯·库恩曾经指出,“一般认为构成一个单独民族的那些要素,如共同的祖先、共同的宗教、共同的文化传统以及历史上形成的共同的领土都不存在,联结这个新国家的,同时也是把这个新国家与其他国家区别开来的纽带不是建立在通常的民族构成要素——语言、文化传统、历史领土和共同祖先之上——而是建立在一种理念之上”⑤。可见,如此众多的族群并没有导致美国分崩离析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美国十分注重强化“美国化”的过程。他们从独立战争开始,就以民族解放和独立为口号,以所谓良善政治制度为共识性基础,不断累积美利坚民族认同的社会和政治资本,从而把来自世界各地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信仰的所有族群融合在一起,建构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美利坚民族。上述正反两方面的事例说明,培养、巩固全民的民族共同体意识,对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是何其重要。

2.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沉淀

当前,经济全球化、科技现代化、信息数据化的不断发展,加速了民族文化的交往与碰撞,加剧了世界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对民族认同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亨廷顿在文明冲突理论中指出,以文化认同为核心的文明冲突,将是21世纪国际冲突的主要根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基础。在文明冲突的大背景下,我们应该不断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基础,从而铸牢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共同体意识。

从遥远的古代起,生活在华夏大地上的中华民族的祖先们,就共同为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从秦统一六国开始,我国就被定位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可见,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各民族早就具有了民族意识。虽然这种民族意识在封建社会并不能成为自觉,但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以自己建立的中央政权为中华正统,都把实现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作为最高政治目标。自从中国步入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无论朝代怎么更替,即使少数民族领袖取得政权,依然延续中央集权制度,建立以中央为最高领导中心的王朝政权。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到“书同文,车同轨”;从“天之生人,本无蕃汉之别”,到取消“华夷中外之分”,总的方向是发展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汇聚成为统一稳固的中华民族。当然,中国历史上也出现过短暂的割据局面和局部分裂,但追求国家统一始终是政治家们的政治理想和精神寄托,也始终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主流。

鸦片战争以后,各族人民奋勇抵御殖民主义侵略。同时,坚决抵制在外国势力扶持下一小撮民族分裂分子制造的分裂行径,共同保卫了祖国边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三座大山,实现了民族独立,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这个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更加牢固,各民族福祸与共、休戚相关的命运共同体的特征更加凸显,各民族共同的文化和心理特征更趋成熟,各族人民作为中国历史主人的责任感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已经成为各民族普遍认同的统称和归属,成为各民族共有的大家庭。

3.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共御外侮和经济交往交流中得以增强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历史,既是一部百年屈辱抗争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铸就史。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利用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国情,打着所谓“帮助蒙古族独立自治”“成立蒙疆联合自治政府”和“在西北建立大回回国”等旗号,挑拨我国汉族和各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针对这一阴谋,我国各少数民族群众积极响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与汉族群众共赴国难抗日救亡,极大地增强了我国各族群众的共同体意识。正如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指出的那样,“我们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但是国内各个党派、各个阶级的,而且是国内各个民族的。对着敌人已经进行并还将加紧进行分裂我国内各少数民族的诡计,当前的第十三个任务,就在于团结各民族为一体,共同对付日寇”⑥。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大旗下,民族之间的分歧和矛盾被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所取代,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大凝聚力。费孝通认为,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在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的对抗中出现的。⑦在共同抵御外来侵略的过程中,亡国灭种的危机意识和并肩作战的革命情谊,加速了各族群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强化了各族群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各民族融合发展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

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发展是各民族团结和睦的基础,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演进中,各民族之间开展密切的经济交往,不仅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经济利益共同体,也形成了相互补充的经济利益格局。在我国古代,以农耕为基础的经济生活在推动多民族统一的历史发展进程、促进中国古代华夏民族认同的形成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南北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与南方农耕民族之间的交流交往逐渐紧密,农耕经济地区缺乏牲畜、奶制品,而游牧经济地区缺乏丝织品、茶叶。在学习农耕生产和加强经济交往的过程中,游牧民族的中华民族认同意识不断增强,以资源共享为基础的商业贸易活动和经济交流取代了各民族之间争夺资源的战争。自西汉时期开始,丝绸之路架起了东西方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桥梁,成为我国各民族融合发展的经济纽带,也打通了汉族与少数民族交往的民族走廊。比如,作为古丝绸之路主要线路之一的茶马古道,在促进我国西南地区各民族交往交融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唐朝“使于吐谷浑,与敦和好,吐谷浑主伏允请与中国互市,安远之功也”⑧,到清朝“边销茶”“蛮装茶”的贸易活动,有效推动了中原人民与边疆民族的经济交流,以及各民族群众在茶马古道沿线的城镇化聚居。在商品互通有无基础上,各民族文化和习惯融合发展,形成了茶马古道沿线和谐共生的多民族文化格局,大大增强了西南少数民族群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以预见,随着各民族之间经济交往的日益频繁和更加便捷,各民族群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将更加牢固。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各民族紧密团结在一起的有利因素不断增多,培养和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利条件不断增加。与此同时,我国经济社会多元多样多变的趋势也更加明显,各民族群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就业形式和生活方式等随之出现深刻变化。西方反华势力分化我国的图谋一刻也没有停止,挑拨民族关系、制造民族矛盾的行为时有发生。“三股势力”(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不断制造恐怖活动,破坏民族团结,等等,都给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的巩固带来了严峻挑战。

1.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利因素不断增多

当前,我国更加重视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生产力,更加重视民族平等团结,更加重视建设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坚决打击民族分裂势力,坚定不移地全面从严治党,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了强大合力。

其一,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步伐。党和国家更加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打响脱贫攻坚战,将发展老少边穷地区经济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踏遍了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甘肃、青海、宁夏、云南、广西、贵州、湖南、四川等少数民族聚居区都留下了他坚实的足印。习近平每到一处,几乎都结合当地实际,做出有针对性的指示,为扶贫攻坚工作指明了方向。当前,广西、云南、重庆、内蒙古等地把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深入贯彻中央关于扶贫攻坚的各项方针政策。为加快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2019年3月1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文件的出台,对促进西北、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繁荣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近些年来,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比较大的省份经济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8年增速最高的为西藏和贵州,均为9.1%。

其二,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坚持民族平等原则,各个民族无论人口多少、经济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异同,都具有平等的地位,依法享有平等的权利。加强民族团结,各民族在交往中互相帮助、互相尊重、友好相处。2014年9月,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他从创新工作方法、完善法律制度、反对大汉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等方面做出明确部署。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为增进民族团结做出了不懈努力。我们党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和选拔任用,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报告都对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做出指示。在实际工作中,各地在坚持德才兼备原则的前提下,同等条件优先选拔少数民族干部,确保少数民族干部在各级党委、政府、人大和政协等领导班子中占有适当比例。我们党还注重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训、锻炼,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其三,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特别是爱国主义教育,能够促进全国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的情感认同,筑牢他们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近年来,全国少数民族聚居区普遍开展了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活动。广西、***、云南、四川等地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施意见》,各市(州、盟)、县(区、旗)也陆续出台具体实施办法。方法途径上,各地充分运用电视、网络、手机等多种媒体及道德讲堂、文化墙、宣传栏等载体,具体生动地宣传普及核心价值观。通过大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民族人民的国家认同感、民族认同感进一步增强。

除以上几个方面外,我们党着力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建设美丽中国;严密防范和坚决打击各种暴力恐怖活动、民族分裂活动、宗教极端活动,维护国家安全;坚定不移地全面从严治党,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这些举措无疑进一步凝聚了人心,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利因素。

2.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

我国少数民族多处于边疆地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弱化了民族共识,使群众更容易受到敌对势力和平演变和颜色革命的影响。“三股势力”的破坏活动,也极大地影响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进一步铸牢。

一般说来,一个国家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关系,往往受该国少数民族地理分布、是否跨界以及人口比例等因素的影响。由于地理位置、文化传统、语言交流和生活习惯等原因,我国多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那些和边界国家存在跨界民族的少数民族,在经济交往和生活接触中更容易受到外来文化、信仰和政治观念的影响。其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弱化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好扶贫攻坚战,民族地区是主战场。⑨在2017年公布的国家级贫困县中,有一半以上属于民族区域自治地方。⑩如果少数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在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政治结构等方面的区域差异逐渐扩大,就容易加深经济社会发展的地域分化,不利于形成一致性和连贯性的民族意识。其二,国外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和颜色革命影响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巩固。近年来,西方敌对势力利用我国边疆地区的跨界民族,以宗教自由为掩护,以民族问题为借口,加大了和平演变和颜色革命的力度,妄图干涉中国内政,分裂我国领土。我国漫长国境线附近居住的跨界少数民族,就成了我国和西方国家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比如西藏问题,就是在美国、印度等国家的干涉和支持下,利用达赖集团挑拨民族关系、分裂我国领土而产生的。***问题则更加复杂,虽然***从西汉开始就属于中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但由于地处偏远,使得西方国家有机可乘,支持一小撮“疆独”势力发展至今,成为割裂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符号化存在。其三,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和宗教极端势力的抬头,影响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巩固。当今世界,几乎所有挑战国家认同的族群屠杀和暴力活动,都与“三股势力”有关。其往往借助民主口号、文化差异、区域差异,暗中积蓄力量,以达到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我国***地区存在的泛伊斯兰主义和泛突厥主义,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大搞恐怖活动,制造社会动乱和民族仇恨,以消解日益稳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着眼点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更加需要各族人民凝心聚力、手足相亲,更加需要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全世界中华儿女的力量。习近平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现实情况看,应着眼于经济因素与政治因素相结合、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相结合、改善民生与凝聚民心相结合,使各民族之间的共同因素不断增多,使一体多元的格局更加完善,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更加牢固。

1.坚持中国特色的民族问题解决之路,增强道路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开辟出来的唯一正确道路,在解决民族问题上,中国也要增强道路自信,决不能照搬外国模式。西方在解决民族问题的过程中,先后走过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同化主义、文化多元主义的路子。他们曾把不同民族划为三六九等,搞种族灭绝、种族隔离、强制同化,制造了许多血泪史。而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与西方有着本质的区别。这条道路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立了符合我国国情和各民族根本利益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实践证明,这条道路符合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的实际,是科学的,也是成功的。一些人以个别地区发生暴恐事件为由,质疑我国民族政策和路线的正确性,呼吁我国效仿西方的民族制度,学习西方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这些论调严重脱离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十分有害的。“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的脚知道。”在如何正确看待民族问题,怎样正确处理民族问题上,中国当年没有照搬苏联模式,今天也绝不可能照搬西方那一套。事实证明,在涉及民族工作的政治方向、基本遵循等根本性问题上,决不能左右摇摆,决不能被外国民族思潮牵着走,决不能照搬照抄别国的政策模式。这应该成为我们处理民族问题的一个基本认识,也应该成为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原则。

2.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使各民族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也是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然要求。在培育和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如果忽略经济利益的因素,就会导致中华民族共同体失去根基。当前,虽然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水平大幅提高,但在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仍然有11个在民族地区。这些地区大多自然环境恶劣、基础设施落后、社会发育程度较低,是全国脱贫攻坚的硬骨头。“如果民族地区发展差距持续拉大的趋势长期得不到根本扭转,就会造成心理失衡,乃至民族关系、地区关系失衡”(11),影响到一些少数民族群众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所以,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使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既是经济问题,更是重大政治问题。只有解决好经济层面的平等共享,才能更好地实现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精神认同。而要发挥经济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推动作用,就应该努力解决好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困境,在把“蛋糕”做大的同时,更要把“蛋糕”分好。2015年1月,习近平在云南考察时提出,“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12)。这就要求民族地区干部必须积极转变发展观念,真正把发展落实到解决区域共同问题、增进群众福祉、促进民族团结上,探索形成具有中国特色、民族地区特点的科学发展路子。民族地区是我国的资源富集区、水系源头区、生态屏障区、文化特色区,在发展理念上应注重“树长板”“补短板”,注重发挥自身独特优势,提高实际竞争能力;应在全面深化改革上下功夫,向改革要动力、要活力,着眼搭建“业缘”,积累“人缘”,组织各族群众共同创业、合作就业,共同走向市场化、现代化。

3.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的本质是阶级统治。而阶级统治是跨民族的,这与民族国家理论有很大差别。也就是说,国家更多地指拥有一定的地域空间和民众的政权,而民族则是指具有历史、文化、社会等特征的人类群体。国家与民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各民族作为国家的一部分,具有国民属性,这是政权所赋予的;各民族同时又具有民族属性,但这种民族属性不能超越于国民属性之上,否则很容易陷入一国一族论的泥潭,陷入民族分裂主义思潮的陷阱。在培养各族人民牢固树立正确国家观的基础上,坚决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这是当代中国必须高度重视的大问题。要警惕国际敌对势力利用所谓“民族”“宗教”问题对我实施西化、分化图谋,采取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决不允许西方敌对势力借口“民族”“宗教”问题,打着“人权”“民主”的幌子,干涉我国内政。要严密防范、坚决打击境内外的“三股势力”,标本兼治,既要及早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把它们消灭在萌芽状态,又要坚决取缔各种非法组织,严厉惩处骨干分子。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安全,牢牢把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做大做强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等主流舆论宣传,弘扬主旋律。加强教育引导,特别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进一步巩固各族群众互相离不开的政治认同,使各族人民深刻认识到祖国统一是各民族的最高利益,筑牢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钢铁长城。通过教育,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在每个孩子心田,引导广大青少年汇聚爱国之心、陶冶爱国之情、树立报国之志,增强对党、对祖国、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自豪感、责任感。

4.增强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筑牢各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

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是通过民族文化认同感来获得和增强的。5000多年来,我国各民族文化互相吸引、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互相交融,如条条支流汇聚成江河奔涌向前,形成了海纳百川、博采众长的中华民族文化。这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巩固的最强大黏合剂,是中华民族具有巨大凝聚力、向心力和整合力的根本所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在加强文化认同上下功夫,首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和形成共同的核心价值观。2014年5月4日,习近平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说,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就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国家和民族的“根”和“魂”,是加强文化认同的根本,但难处就在如何把核心价值观内化于人们的思想意识,体现于人们的实际行为。从实现途径上看,应当在“主导”“引领”和“体现”上下功夫。所谓“主导”,就是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各民族文化中成为“主心骨”;所谓“引领”,就是使多样化的民族文化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所谓“体现”,就是融会贯通到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中去。只有这样,才能既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各民族特色文化,不断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形成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强大精神纽带。同时,要坚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从娃娃抓起”,坚持不懈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教育,坚持不懈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在民族工作中继续发扬党“面对面做思想工作”的优良传统,切实把各民族凝聚在党中央周围。当然,强调共同体意识决不是搞同化,而是要切实尊重、保护和传承各民族文化,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中实现各民族文化的交融共生、和谐发展。

5.增强中华民族大团结,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各民族团结进步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目前,我国开展民族工作的环境发生了许多新变化,民族团结面临许多新风险和新挑战。比如,民族关系在一些方面还存在坚冰,维护民族团结的压力很大;违背党的民族政策,侵犯特定地区、特定民族干部群众合法权益的案件时有发生,极大地伤害了民族感情。所有这些,使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任务更加艰巨而紧迫。增强民族团结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多做交流、培养、融洽感情的工作;充分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求同存异、包容多样;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使各民族人民切实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完善法律法规,用制度保障民族团结;坚决反对大民族主义和地方狭隘民族主义。此外,要推动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这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由之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既不能忽视民族差异长期存在的客观规律而用行政手段强行推进,也不能忽视民族共性逐步增多的发展现实而放弃引导和推动责任。积极推进各民族嵌入式发展,推动各族群众跨城乡、跨区域有序流动,使他们在内地“进得来、留得住、能致富、共和谐”,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向广度和深度拓展。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坚持民族平等原则,反对任何民族歧视,最大限度地消除各民族之间的隔阂和误解。

6.凝聚人心,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向心力

习近平指出:“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13)对于我们这样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来讲,争取人心始终是关系祖国统一和边疆巩固的大事,是关系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大事,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大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键要见物见人,增进感情,融化人心。要始终坚持重在交心、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实行一系列顺民心、得民意的方针政策,赢得各族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要不断增强人文关怀,真情实意地“接近、贴近、亲近”少数民族群众,带着真挚感情、怀着关切之意,深入细致地做群众工作。在政策导向上,要制定实施适度倾斜政策,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投入,特别是要十分注重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做到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政策往基层倾斜,着力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走民族工作社会化的路子,把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渗透到学校教育、干部教育和社会教育中,动员各方面力量一起做交流、培养、融洽感情的工作,筑牢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的人心防线。


注释:

①[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524页。

②斯大林:《斯大林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64页。

③[俄]尼古拉·伊万诺维奇·雷日科夫:《大国悲剧——苏联解体的前因后果》,新华出版社,2008年,第17页。

④董小川:《美利坚民族认同问题探究》,《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⑤张文宗:《浅析美国的多元文化主义与国家认同》,《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15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621页。

⑦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第1页。

⑧刘昫:《旧唐书》卷五十七,中华书局,1975年,第354页。

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人民日报》2014年9月30日。

⑩邓磊、罗欣:《习近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路探析》,《社会主义研究》2018年第6期。

(11)《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民族出版社,2015年,第139页。

(12)《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习近平总书记会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干部群众代表侧记》,《人民日报》2015年1月23日。

(13)《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179页。


马福运,河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新乡 453007)。

来源:《中州学刊》(郑州)2019年第7期


    进入专题: 中华民族共同体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社会学 > 民族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0556.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