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昱昊:百年来中国净土宗研究述评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715 次 更新时间:2020-01-02 19:02

进入专题: 净土宗  

陈昱昊  


摘  要:百年来中国净土宗研究分为四个时期, 分别是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之前、20世纪最后20年以及21世纪。其研究内容可分为史学研究、理论研究、文学研究和艺术研究四个方面。史学研究和理论研究成果较为丰硕, 文学研究亦取得了一定成绩, 艺术研究最为薄弱。但总体而言, 净土宗研究的现有成绩与其历史影响极为不符, 有待研究的空间巨大。

主题词:净土宗;史学研究;理论研究;文学研究;艺术研究


在中国古代, 净土宗是除禅宗外最重要的佛教宗派, 明清以来其法门更是为中国佛教各派所共修。而对这一宗派的研究自20世纪初现代学术体系在中国建立时就已开始, 已有百余年。经数据检索1, 百年来净土宗研究文献约有五百余篇, 近百部专著与博、硕士论文。成果虽谈不上丰硕, 但就其可观之处, 实有进一步梳理评析之必要, 以便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参考。净土宗的研究状况可从发展阶段和研究内容两方面来论述。就发展阶段而言, 中国净土宗研究经历了四个时期, 分别是民国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改革开放之前、改革开放至20世纪末、21世纪至今。就研究内容而言, 又分为史学研究、理论研究、文学研究和艺术研究四大板块。本文将先总结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 再依次论述评析四个研究板块的重要成果。从横向和纵向上更好地呈现百年来中国净土宗研究的基本面貌。


一、百年来中国净土宗研究的四个阶段分期

第一阶段是民国时期。在西方思想影响下, 佛教成为现代学术研究的对象, 佛学研究就此萌发。不少高僧、居士开始用学术研究的态度对待净土宗的信仰和传承, 其著述成为民国净土宗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史学和理论上都对净土宗研究有所贡献。但相比有学术修养的僧人而言, 那些并无信仰背景的学者则少有以净土宗为对象的研究。不少一流学者, 如梁启超、陈垣、汤用彤、陈寅恪等人, 虽然对佛教教义思想的发展流变、重大历史和理论问题都做了深入探讨, 对整个现代佛学研究的推进居功至伟, 但也未能将净土宗视为独立研究的对象。例如在佛学研究上具有发凡起例之功的《佛学研究十八篇》就没有一篇涉及净土主题2。虽然在汤用彤的《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思想史》3中有对慧远、昙鸾以及净土三经传入状况的分析, 其结论对净土宗史学研究颇为重要, 但其目的是为了梳理说清整个汉魏两晋时期佛教的发展状况, 阐述那个时代的净土思想和信仰自是题中之义。由上可知, 民国时期一流学者的兴趣并不在于净土宗, 其研究也尚处于萌芽状态。

第二阶段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8年改革开放。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基本收录在了张曼涛的学术论文资料汇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4之中, 该书汇集了1979年之前绝大部分佛学研究论文, 根据研究内容共分为百册, 其中五册以净土宗为内容。通观这五册论文集, 可知其研究范围不出史学研究和理论研究, 而书中并未出现任何1949年以后内地的论文。由此可知, 除港台地区外, 内地的净土宗研究处于基本停滞状态。

改革开放以后, 新思潮和新方法使整个人文社科领域迸发出新的生机, 佛学研究同样受其影响。从那时候起直到21世纪初, 在文学、历史、哲学等学科陆续出现了一些净土宗的研究成果。这是净土宗研究的第三阶段。在这一阶段, 以发表论文为中心的学术研究体制在内地逐步建立起来, 论文的数量大幅度增加。虽然泥沙俱下, 整个中国的学术水平还是得到了很大提高。但研究步入正轨还是新世纪之后的第四阶段。

与前三阶段相比, 第四阶段的净土宗研究获得了质的飞跃。2000年以来全国出版的净土宗专著约为40余部, 内地以净土宗为研究对象的博士论文为24篇, 硕士论文为66篇5。研究者中, 陈剑鍠、魏磊 (出家后任东林寺住持, 法号大安) 是专攻净土宗研究的学者, 其成果对学界影响颇大。黄公元对江浙净土法门和净土人物的研究颇有心得。陈敏龄在中日净土宗比较研究上亦有相当成绩。而陈扬炯的《中国净土宗通史》更是填补了中国净土通史研究的空白, 成为经典之作。台湾学者廖肇亨、内地学者李小荣、吴光正则以净土宗文学文献为研究对象, 在广度上拓展了净土宗研究, 也在深度上使学界认识到净土宗文学研究的重要意义的巨大潜力。文献编撰上, 2003年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资料中心编撰了建国以来第一部净土宗文献总集《净土宗大典》, 在资料上方便了从事净土宗研究的学人。法鼓山文理学院CBETA系统更是将15种重要汉文大藏经电子化, 古往今来的净土宗文献可以通过更为便捷的方式查阅及摘录, 极大地降低了资料收集所需时间。可见净土宗的研究价值已逐渐为现代学界所公认, 未来必将有更多的成果面世。


二、净土宗史学研究

肇始于民国的净土宗史学研究, 以净土宗人物研究为主, 文献研究为辅。人物研究既包括对史上净土宗高僧和居士的专题性研究, 也包括所有净土宗发展史论著, 因为净土宗人物恰恰是这类论著的叙述主线。而作为辅助的净土宗文献研究则包括文献的整理和考述诠释。虽然文献研究在数量上不及前者, 但净土宗史学研究的真实面貌是由两者共同呈现。净土宗人物专题研究涉及38人, 其中得到较充分研究的只有寥寥数人。他们分别是近代佛教复兴的代表人物印光大师, 净土宗的开创者昙鸾、善导。虽然晚明佛教复兴的代表云栖祩宏、紫柏真可、憨山德清自圣严法师的《明末佛教研究》开始, 历来是研究重镇, 相关成果不可胜数, 但从净土信仰的角度研究其人的著述却不是很多, 多是兼及。有鉴于此, 本章将着重评述印光、昙鸾和善导这三位贡献最大且专修净土者的研究成果。

昙鸾研究早在汤用彤的《魏晋南北朝佛教史》中就已初见端倪, 虽然该书少有论述净土宗的内容, 却对慧远和昙鸾二人的净土思想进行了辨析, 得出昙鸾才应该是真正净土宗初祖的结论, 而这一结论在现代已为学界所认同。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 施光明连续在《五台山研究》上发表了4篇研究昙鸾的论文, 第一篇论文认为昙鸾对净土宗的贡献有提出二道二力说, 重视口称念佛将其与禅定区分开来, 吸收道教除罪增寿的观念并将其视为念佛者现世可见的成果。6第二篇论文讨论的是昙鸾净土思想形成并得到发展的原因, 认为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对弥陀净土的兴盛具有重要作用, 其次则是昙鸾在改造弥陀净土信仰的过程中吸收了道教思想。7第三篇论文则分析了昙鸾在净土宗祖庭玄中寺的活动, 认为玄中寺虽非昙鸾所建, 但正是由于他在玄中寺弘传净土使之成为了中日两国净土宗共同的祖庭。8第四篇文章将昙鸾与传统观念中的净土初祖慧远进行了对比研究, 认为昙鸾和慧远归信净土都有时代因素, 而昙鸾的净土思想是融道入佛, 慧远则是以玄证佛, 昙鸾的口称念佛不同于慧远的观想念佛, 其思想谱系渊源于菩提流支和世亲。9虽然论文的部分结论有待商榷, 但对昙鸾思想的基本内涵及其意义还是有比较准确的认识。之后的论著主要是论述昙鸾的净土思想, 对于其在玄中寺的活动不再涉及。陈扬炯的《中国净土宗通史》将昙鸾的净土思想概况为三个方面, 分别是二道二力说、往生净土可以成佛说、称名念佛为重说, 言简意赅。10武汉大学郭征宇的博士论文以昙鸾的净土思想为研究对象, 从本体论和世界观的角度阐述其思想特征, 还首次论及了昙鸾对日本和朝鲜净土思想的影响。该文以昙鸾思想为专题, 因其资料的丰赡和论述的系统而值得学界注意。11善导的净土思想来自于昙鸾一系, 他是净土宗的真正建立者。善导研究中, 重要的著述有陈敏龄所编的《善导大师全集》, 该书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论文中重要的包括:申宝林考辨了传说中善导舍报往生的事例, 认为这一说法站不住脚。12谢路军认为善导在中国净土宗的地位虽然为学界所承认, 但对其思想的研究却非常不足, 他总结说作为净土宗真正的创立者, 善导的思想有超越性、他力性、简易性、平民性四个特点, 反映了中国佛教发展的世俗化趋向, 也是净土宗信仰特色的真实体现。13王公伟认为善导的净土思想由他力本愿说、往生论、念佛论三个部分组成, 他力本愿说是理论基础, 往生论是目的, 念佛论是沟通二者重要手段及其净土理论的核心部分。14印光大师是净土宗十三祖, 也是最后一位中国传统佛教思想领域的净土宗宗师, 同时还是民国时期现代佛学理论转型的直接参与者。或许正因如此, 在印光大师的研究中更为关注其弘法活动对中国净土宗乃至中国社会的影响, 其净土思想的研究反而居于次要地位。就其净土思想上而言, 代表性研究为黄家章十年磨一剑的成果《印光思想、净土思想与终极关怀》一书。该书在阐发印光大师思想的基础上凸显净土信仰的本质。他认为印光的净土思想始终是以解脱生死为核心, 在谈到忤逆之人是否能往生的问题时他以“平时说”和“临终说”的两分论调合, 令其亦具有往生资格。其说法是对净土宗思想的理论创新。15就印光大师对净土宗乃至佛教发展的贡献而言, 则必须提及陈剑鍠的著作《圆通证道——印光的净土启化》一书。该书首先论述印光的生平事迹, 接着讨论其行为和著述在晚清佛教衰微背景下的贡献和启迪。在论及净土思想时, 作者认为印光重视实践修持而在教理上未有突出贡献, 但总结出来其思想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分别是强调净土比禅殊胜, 认同带业往生, 提倡以持名念佛法为核心的临终助念和生产助念。著作最后对印光的各类著作作了文献学分析, 明确版本源流, 并在结尾附有他对念佛三昧的看法。无论就全面性还是思想性而言, 此书都是印光研究和净土研究最重要的著作。16

通史研究著作虽然在净土宗研究的第四阶段才出现, 但在第一阶段就已有人梳理净土宗的发展脉络。这些文章中以太虚大师的《中国净土宗之演变》最具代表性。该文将净土宗在中国的发展分为4个阶段, 据其特色依次为依教律修禅之净、尊教律别禅之净、透禅融教律之净、夺禅超教律之净, 简明扼要地说明了净土宗各个发展阶段的基本特点, 是为一种可靠的说法。17台湾学者李孝本的《中国净土宗史》则以朝代为分期依据, 论述每一个时代重要的净土人物及其净土思想的发展状况, 虽然名为净土宗史, 但篇幅不长, 所以研究的程度自然颇受限制。18圣严法师的著作《明末佛教研究》对明末净土宗有精到的论述, 该书的第2章《明末的净土教人物及其思想》从思想、文献、人物考证三个方面着手试图还原明末净土宗的发展状况, 不仅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 也是初学者进行明末佛学研究的典范著作。19当代值得注意的论文有学者王公伟《中国佛教净土宗的思想发展历程探析》, 虽然在思想脉络的梳理上未能超出太虚大师一文, 但文中敏锐地把握了净土宗发展变化与中国佛教世俗化进程之间的关系, 发前人所未发。202000年陈杨炯的著作《中国净土宗通史》出版, 填补了中国净土宗通史书写的空白。这部著作全面展示了源自印度的净土思想是如何深入中国民间, 最终成为佛教主流宗派净土宗的历史过程, 对净土宗史上的重要人物和主要思想都作了说明和分析。著作中有些观点颇富创见, 如作者认为印度的净土观念来自本愿思想, 而本愿思想是在本生故事的基础上所萌发。又如传统观点认为中国净土宗分为慧远流、善导流和慈愍流, 但作者提出善导是唐前净土思想的集大成者和净土宗的创立者, 后世的不同修法都是对善导净土思想的继承, 准确说来净土三流应该是慧远流、少康流和慈愍流。作者的视野不仅限于中国净土宗, 还专列一章讨论日本净土宗的发展。其学术视野和理论深度绝不输于其日本前辈, 著作价值不言而喻。212006年, 陈探宇出版的《中国净土宗脉络》则偏向从人物思想和典籍内涵角度论述净土宗的发展, 对于历史上与净土宗有关的高僧据其贡献分章节而论。该书对于净土宗典籍和人物的整理非常有便于其他研究者的查考, 似有借鉴圣严法师《明末佛教研究》之处。在最后一章, 作者探讨了净土宗是否可能成为全球范围内的新兴普世宗教, 也在论述当代净土宗发展状况时涉及人间佛教和净土宗的关系, 一定程度上呈现了当代净土宗教派及学术的面貌。这些内容都是本书的创新之处。22以上两部著作无疑表明了中国净土宗史的书写起步虽然晚, 但起点并不低, 因而值得肯定。

文献整理方面, 法鼓山文理学院所开发的CBATA大藏经电子化数据库, 林明珂、申国美所编《净土宗大典》, 张曼涛所编的《现代佛教学术丛刊》, 蓝吉富所编的《现代佛学大系》和黄夏年所编《民国期刊佛教文献集成》都汇集了相当数量的净土宗文献, 为进一步研究净土宗提供了极大方便。文献研究上, 于海波的著作《清代净土宗著述研究》很有关注必要。该书从净土宗文献切入, 梳理分析出净土宗著述的演变脉络, 提出三期四类说的概念, 三期为前期、中期、后期, 四类是根据文献内容取向将其分为台净、贤净、禅净和本愿净四种。在此框架类, 作者依次分析清代二十四部净土宗著作。借由文献的考证、分析和诠释, 将清代净土宗发展的多样性呈现于读者眼前。角度新颖, 论证独特, 对清代净土宗研究的推进起到了很大作用。23


三、净土宗理论研究

在净土宗理论研究中, 最受关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首先是净土宗与其他宗派的对比研究及理论融摄, 以禅净、贤净、台净这种融合形态呈现的净土理论。关于禅净两宗的成佛论, 杨应龙认为两者都属于大乘佛教, 都认同众生同居佛性而皆可成佛, 区别在于前者自力后者他力, 但宋代以来经由高僧和居士的倡导, 禅净之间渐趋融合, 禅即是净, 净即是禅。24王公伟认为尽管禅宗和净土宗在修行方法上有分歧, 但两者都有大乘佛教的基础, 而禅净融合促进了中国佛教的繁荣和各自宗派的发展。25许颖则讨论了近现代中国禅净合流的具体模式, 三种模式分别是源自憨山德清为虚云所发扬的以禅摄净模式, 承继自云栖珠宏为圆瑛所主张的导禅归净模式, 发源于藕山智旭以印光为代表的统禅归净模式。26此外, 一些论文还注意到了永明延寿, 藕山智旭和楚山绍绮的禅净合一思想。较有代表性的如浙江大学杨柳的硕士论文《禅净合一, 万善同归——永明延寿与宋代以后汉传佛教的转型》27和龚晓康的《浅析智旭的“唯心净土”说》28。研究不仅论及净土宗和禅宗, 也有论文涉及其与天台、华严等宗派的理论融摄。如李广宇的硕士论文《是心是佛, 是心作佛:明末净土宗心性论研究》就分析了明末净土宗的心性论对天台、华严、禅宗心性概念的吸收。29洛海飞的论文《两宋时期台净合流原因初探》就分析了宋代天台宗和净土宗理论融合的现象。30

其次就是以净土宗所信仰的弥陀净土及其衍生的一系列教义教理为研究对象, 即以净土信仰中最核心的概念为研究对象。根据写作方式不同, 净土信仰研究又可再细分为三类。第一类研究以魏磊辑的《净土信仰的缘起与西方极乐世界》31《净土信仰:因果事理与菩提愿心》32《净土信仰:持名念佛与断恶修善》33, 陈剑鍠的《净土或问·导读》34《佛教经典100句·净土三经》35为代表。这些论著的基本写作模式是摘取净土宗原典中的语句或片段, 其后则附有类似注疏的解释说明, 但对净土信仰的经典、理论、历史都有全面解析, 以小见大。不仅易使初学者入门, 对于研究者而言亦是了解净土信仰前因后果的最佳参考。除了《净土或问·导读》一书是诠解天如惟则的名著《净土或问》外, 其他三部经典都是摘取净土三经的原文。某种意义上, 也是古代注疏方式的现代变体。第二类研究比较典型的论文有马小方的《论唐人西方净土信仰之日常表现》, 著作有刘长东的《晋唐弥陀净土信仰研究》和魏磊的《净土宗教程》。这类著作着重于考察净土信仰的历史存在, 辨析不同时期净土信仰的具体特征, 行文中论大于史, 凸显理论维度。马小方认为净土信仰对唐代文人的创作和生活有广泛影响, 从义理和实践两个层面展示了唐代文人所受的净土信仰浸润。36刘长东则使用文献学、历史学和宗教学的研究方法, 力图全面展示晋唐时期的弥陀信仰状况, 清理其教理、形仪的发展及与其他宗派的关系, 对净土宗教理和历史传承的研究有重要意义。37魏磊的著作并非只针对净土信仰而是作为一个整体的中国净土宗, 力图完整呈现净土信仰原本的理论架构。全书一共6编20章, 从第3编开始依次论述了净土经典、阿弥陀佛之本愿、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和净土资粮这些净土信仰中的核心要素。而该书亦被认为是“我国佛教界第一部系统而详确阐释净土宗的撰着”38。第三类研究引入其他信仰体系作为参照, 如同为净土信仰的弥勒信仰、净土信仰的异端形式白莲教, 甚至还有本土化尚未完成的基督新教。通过对不同宗教的辨析彰显弥陀净土本身的特点。论述白莲教和净土宗关系的代表性成果有范立舟《净土信仰与南宋白莲教》《白莲教与南宋净土信仰及摩尼教之关系》。前一篇论文中, 作者认为净土信仰具有乌托邦性质, 其在下层民众思想中的演变和民间念佛的兴盛促成了白莲教的诞生和发展。39后一篇论文则谈到宋元时期作为净土宗异端的白莲教是如何在入元之后受到摩尼教和弥勒信仰的影响, 进而成为了叛逆的宗教。40中日信仰比较研究上, 福原隆善的《隋唐净土教与日本净土教》41、赖贤宗的《净土信仰论之研究:世亲、昙鸾与亲鸾之回向思想》42较有代表性。陈强的《印光和康德的契合点:以信仰引领道德——兼论当代社会道德危机的根源与出路》43、李尚全的《佛教净土宗普度主义与基督教普世主义对话的可能性》44两文将净土信仰和基督教文化加以对照, 在对话中彰显净土信仰可能具有的普世意义。

净土宗无论有着怎样殊胜的理论, 最终都要落实于实际的修行上, 因此净土宗理论研究的另一重点就是净土修持法门研究。其中陈剑鍠的专著《行脚走过净土法门——昙鸾、道绰与善导开展弥陀净土教门之轨辙》45最具代表性, 该书以昙鸾、道绰、善导三位大师的教门思想为研究对象, 籍此而分析了中国早期弥陀教门开展的状况, 书中对此提出了几个重要结论, 其一是三者都极为重视念佛三昧, 认为下品下生者亦可籍此证入空性。因而其理论解决了佛教界长久以来空有二宗的矛盾。其二是三人的称名念佛都具较深的佛理背景, 念佛并非毫无根基、随意而行, 其三是念佛需忏悔相配合, 唯有阿弥陀佛在临终时来迎接, 方能彰显弥陀本愿。而今日之十念与昙鸾时代的十念已有很大区别。善导大师通过诠释十念为十声, 使得净土法门更为简便易行。而近代印光大师将《大势至菩萨圆通章》列入净土经典之中, 并积极弘扬十声的念佛法门, 又是一种符合时代要求的行为。著作资料翔实, 语言精确, 对于净土宗的修持研究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同样值得关注的著作还有杨明芬的《唐代西方净土礼忏法研究:以敦煌莫高窟西方净土信仰为中心》, 如作者所言, 该书的主要研究动机是“如何利用文献资料来解决宗教修持和石窟造像结构之关系的问题”46, 而达到这个目的的切入点就是净土礼忏法。全书分为6章, 前3章对净土礼忏法追本溯源, 后3章则具体探讨了敦煌石窟西方净土变的发展。文献资料作为修行仪式的依据, 而修行仪式又是石窟造像的重要生因, 三者环环相扣, 使得敦煌石窟及造像的深刻解读成为可能, 对于敦煌石窟、净土仪式以及早期净土思想的研究也大有裨益。除著作外, 净土修持研究的代表性论文有释惟贤的《净土教圆融、顿悟及其影响》47、林克智的《净土法门与临终关怀》48、张有才的《往生与临终关怀》49、王苏君的《现代语境中净土宗的法门特征及其意义》50。这些论文探讨了净土宗修持方法的现世意义, 认为临终助念的方法可以安慰病重之人的心灵, 而净土修持所传递的净人净心和人间净土理念更是有助于现代人化解社会戾气和重建精神家园。


四、净土宗文学研究

自净土宗在中国诞生以来, 其信仰者便将文学作为传达信仰、劝善信众、帮助修行的重要手段。立志求生净土、描绘净土殊胜、赞美净土圣贤成为佛教文学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有着不容小觑的思想价值和审美价值。但遗憾的是, 这些文本绝大多数在学界无人问津。整个20世纪, 净土宗文学研究的成果基本出自于敦煌学研究和古代文人个案研究, 真正意义上的净土文学文本研究则是在2010年后出现。因此, 净土宗的文学研究呈现出俗胜于雅, 两晋隋唐胜于宋元明清, 文学史意义诠释胜于文本自身美学价值解读的特征。

1928年董作宾发表的《净土宗的歌谣化:南阳通行的老婆经》51是第一篇净土宗文学研究的论文。该文的研究对象是南阳地区净土宗信仰者所创作的歌谣。在当地信仰者心目中, 这些歌谣具有和净土典籍相同权威, 是在无法获得经典情况下的替代品。该文在民俗学和文学上都提供了极富价值的第一手资料, 但这种基于田野调查的净土宗文学研究思路并未得到后来学者的发扬。在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沉寂后, 1980年龙晦发表了《论敦煌词曲所见之禅宗与净土宗》52一文。这篇文章开启了国内对敦煌文献中净土歌赞文学内容的研究。文章先梳理了部分有禅宗和净土宗内容的敦煌词曲, 再说明其中所表现的禅净教理, 最后评述其影响和意义。之后有代表性的敦煌净土文学研究论文对此文的思路大都有所借鉴, 包括郑炳润的《敦煌佛教故事类讲唱文学所见净土宗与禅宗》53、郑阿财的《敦煌净土歌赞〈归去来〉探析》54、梁蔚英的《观经六缘变相释说》55、张先堂的《敦煌本唐代净土五会赞文与佛教文学》56以及武玉秀的博士论文《敦煌遗书及其中的文学所反映的净土信仰研究》57。这些论文虽然开拓了研究内容但研究方法却未有革新。而林仁昱的《敦煌佛教歌曲之研究》和李小荣的《敦煌佛教音乐文学研究》则不仅在研究内容也在研究方法上为同类研究作了示范。两书的研究范围虽然是整个敦煌的音乐文学文献, 但也收录了敦煌几乎所有可见的净土歌赞文学文本, 系统性和全面性都超越了前人。林仁昱的著作整理了纷繁复杂的敦煌佛曲文献, 并从写本形态、题材、内容和演绎特征四个角度展开论述。著作所涉的266篇敦煌佛教歌曲文献中, 80篇被归为极乐净土类, 而顾名思义极乐净土类指的就是宣扬净土殊胜的净土宗文学文献。作者认为这些文献可以激发大众的宗教情感, 方便宗教仪式的正常举行。其论述已在一定程度上触及了宗教文学的本质特征, 颇具启迪。总之, 无论是文献梳理还是意义阐释, 该书都呈现了新的成果, 为学界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极大便利。58在林仁昱的基础上, 李小荣的著作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在内容和方法上又添新意。作者将中印文化交流与敦煌文学文本的具体分析相联系, 在还原历史语境的基础上进行文本细读;同时借用了音乐史家曹本治的音乐学理论, 使文学文本研究更具深度;而作者也真正做到了以音乐文学为本体探讨文本, 在此基础上检视了其对宗教文学和音乐文学的影响。因此, 该书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创新思维, 在净土宗文学研究上的价值也自然不容小觑。59

同是1980年, 杨天石发表的《龚自珍的戒诗与学佛》一文则开启了净土宗与文人关系研究的进路。严格意义上说, 该文属于佛教与古代文人创作研究的一部分, 但作为第一篇阐明净土宗因素对文人思想影响的论文, 在净土宗文学研究史上确有一定的开创意义。文章的主要观点是龚自珍之所以戒断诗歌是因为接触了佛教, 而他接触的佛教就是融合天台宗元素的净土思想。60之后这种思路也用在了陶渊明、白居易、柳宗元等和净土信仰关系密切的文人身上。如四川大学康冬妮的硕士论文《白居易的佛教信仰》61。除了分析个体文人与净土宗思想关系的论文外, 还有一些成果是研究净土思想和世俗文学之间的关系, 他们不是针对某一文人, 而是分析某一文本或文学现象中净土宗因素所起的重要作用。代表性较强的有张丽生的《〈红楼梦〉宗教语言文化例释二题》62、林智莉的《明末清初净土思想对戏曲的影响——以〈归元镜〉为探讨》63、李小荣的《庐山诗社与江西宗派关系略说》64等论文。博士论文以马小方的《西方净土信仰与唐人创作研究》为代表。马小方详细辨析了唐代文人的创作和西方净土信仰之间的关系, 几乎穷尽了唐代文人创作中的西方净土因素。文献翔实, 论述得体, 对于唐代佛教文学而言也是不可多得的重要参考。65不过从狭义的净土宗文学研究来看, 以上成果虽然有助于阐明净土宗对文学演化的意义, 加深对具体作家、文本抑或某一时期文学现象的理解, 在资料、方法和结论上有助于具体净土文学文本的进一步深入。但其研究对象毕竟只是涉及到净土宗思想抑或净土宗因素, 而不是净土文学文本。这就使得其研究成果对整个净土宗文学研究的推进有所局限。

狭义上的净土文学文本研究自2010年之后开展, 净土文学文本自身的价值与意义, 净土宗教派经典的文学价值都开始得到重视, 代表性论文有李小荣的《净土三经的文学世界》、张新杰的《〈佛说无量寿经〉偈颂赏析与各文本之比较》、魏式岑的《〈佛说阿弥陀经〉内容结构及修辞技巧研析》和韩思聪的硕士论文《文学视野中的〈无量寿经〉研究》。李小荣的论文将三大净土经典《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和《观无量寿经》视为文学文本, 认为其文学世界有四大特色, 分别是构建理想世界、塑造愿力榜样、指明宗教实践和以莲花化身为修行者个人归宿问题的解决方法, 在宗教文学理论上亦有启迪意义。66张新杰的论文比较《佛说无量寿经》不同版本之间偈颂的翻译状况, 对各自的文学水准和忠实原文程度作出评析, 对于忠实原文的曹魏本表示赞赏, 而对删改原文自表才华的夏莲会本提出批评。67魏式岑的论文与韩思聪的论文都是用文学方法来研究净土经典, 前者用修辞学的理论来分析《佛说阿弥陀佛》的文本。68后者则以曹魏康僧铠翻译的《佛说无量寿经》为底本, 分别从结构、人物形象、想象世界和艺术技巧来进行分析, 作者将研究对象视为优美的文学作品, 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其作为宗教经典的价值。但总的说来, 对净土经典以硕士论文的篇幅进行文学意义的挖掘还是首创, 因而值得肯定。69而以净土宗文学文本为研究对象的论文有齐藤隆信的《善导后身法照的诗和礼赞偈》70、张培锋的《净土为归:宋代两篇和陶〈归去来辞〉》71、李小荣的《〈归去来兮辞〉的佛教思想及对后世的影响》72、吴光正的《楚石梵崎〈西斋净土诗〉研究》。吴光正的论文可谓开启了净土文学研究的新阶段, 《西斋净土诗》是净土宗教内的经典文本, 收录在多种大藏经之中。文章着重于分析楚石梵崎宗教实践活动与文学文本创作之间的关系, 并将文本的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呈现出来。作者认为诗歌最重要的特点是“观想之境”和“欣厌之情”。而这两个特点既是净土教修行所产生的宗教情感, 又是构建其审美世界的重要基点。在结论处, 作者再次宣说了宗教实践对于宗教文学文本研究的巨大意义, 强调佛教文学研究中高僧研究应比诗僧研究更受重视。其观点对净土宗的文学文本研究颇具发凡起例之效。73


五、净土宗艺术研究

净土宗艺术研究主要包括净土变相、净土宗建筑、净土音乐、净土宗与艺术研究四个方面。净土变相指的是以净土宗故事为内容的绘画与雕刻, 净土宗建筑则多以净土祖庭的寺庙为对象。净土音乐指的是包括净土歌赞在内的演绎性文本和曲调的研究。而净土宗与艺术研究则是从宏观上论述净土信仰在艺术发展中的作用。

至今为止, 净土变相的研究出现了相当数量的论文。据统计, 共有107篇相关论文发表, 专著有两部。论文有代表性的为孙修身的《敦煌石窟中的〈观无量寿经变相〉》74、常青的《龙门石窟“北市彩帛行净土堂”》75、于向东的《莫高窟第45窟佛龛的设计意匠―兼谈与该窟观无量寿佛经变的关系》76、吕亚泽和吕金光的《唐代敦煌莫高窟净土宗经变画建筑艺术空间构建》77、毛睿的《唐代敦煌弥勒“经变”造像的艺术哲学思想探寻》78、张景峰的《佛教两种末法观的对抗与阐释:敦煌莫高窟第321窟研究》79。这些论文是敦煌学研究的一部分, 既有针对单独某一洞窟的研究, 也有对某一主题的净土变进行阐释, 还有以石窟为媒介进行史学和理论的研究。专著中杨明芬 (释觉旻) 的《唐代西方净土礼忏法研究》46较有代表性。如前所述, 这部著作在净土仪式的理论研究上亦有一定成就。而从净土宗艺术研究的角度看, 该书梳理了所有以西方净土变为主题的敦煌石窟, 将文献的考证和实物的考古相结合, 全面展示了净土忏仪法的发展流变及其在敦煌造像艺术上的表现, 对于净土宗艺术研究同样有着较高参考价值。不过, 这并不是说所有净土变像研究都只是以敦煌石窟中的艺术品为对象。广川尧敏的论文《善导“二河白道”譬喻在日本的展开》独辟蹊径, 以善导所说的“二河白道”譬喻在日本的接受、发展并演变为线索, 展示了这一譬喻是如何由言辞上的方便说法在日本成为佛教艺术精品的过程, 此文不仅是净土宗艺术的研究成果, 对中日文化交流的专题亦有贡献。80

净土宗的寺庙和雕刻是净土宗建筑研究的对象, 只有学术论文而无专著。首先是净土宗寺庙研究, 几乎史上所有弘扬净土的道场都为学人论及, 又以净土宗祖庭玄中寺为最大热点。其他重要的寺庙为灵泉寺、青莲寺、灵岩山寺、东林寺、空中寺、西明寺、柴桑五寺、香山寺、香积寺。多数论文只是论述寺庙与净土宗人物之间的关系, 或考证与之相关的史学问题。 在建筑技法和艺术内涵上都能兼顾的论文只有谢鸿权的《宋代天台宗的净土信仰建筑探微》一文, 此文突破了单一寺庙、单一人物和单一宗派的限制, 以北宋天台宗僧侣设计的明州延庆寺十六观堂为研究对象, 通过分析该堂特点延展至对北宋时期其他同类建筑的分析, 展示了天台宗僧侣在空间构造上对净土道场的融汇, 从另一个角度呈现出北宋“教演天台, 行归净土”的宗门新体系。不仅使建筑中与净土信仰有关的艺术特质得到体现, 还将其上升到宗派构建和理论思想的高度, 在净土宗建筑研究中特色鲜明。81

后两个研究领域则各有两篇论文。与净土宗音乐研究直接相关的论文为金文达的《佛教音乐的传入及其对中国音乐的影响》82和罗艺峰的《往生路上的歌唱——净土宗音乐与音乐哲学初探》83。 净土宗与艺术研究的论文为蓬山的《净土思想和中国古代艺术的因缘》84和王耕的《净土信仰中的艺术世界》85。四篇论文的深度和广度都极为有限, 但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的新尝试, 还是值得一记。

通过以上论述, 可以看出净土宗艺术研究的主要成果也主要来自敦煌, 藏经洞所存数量可观的壁画和仪式表演文献为艺术研究提供了极丰富的资料。但中国古代的净土宗艺术显然不是敦煌所能攘括的, 特别是宋元明清以来所产生的净土艺术精品, 至今少有人关注, 亟待相关研究者从实地考察和文献考证的角度予以深入挖掘。

综上所述, 百年来的净土宗研究确有一定成就。历史、理论研究稳步推进, 文学研究勃勃而兴, 只有艺术研究依然是薄弱环节。然而正如20世末陈兵所言, 净土宗是中国佛教研究的薄弱环节之一。86相比早已成为显学的禅宗研究和正在兴起的藏传佛教研究, 净土宗研究无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待提高。现有净土宗的四个研究领域都存在着不少盲点和空白。比如史学研究中较受重视的只有昙鸾、善导和印光三人, 研究达到一定规模的只有印光一人, 永明延寿的研究则多从禅宗角度而非净土宗角度切入。除于海波外, 也少有学者透彻分析净土宗文献。理论研究也是如此, 自身体系的建构远多于对原始文献思想的解析, 而对净土宗实践性特点的认识不足更突显其局限。更重要的是, 史学与偏向于哲学的理论研究本就不可截然分开, 因此如何在探讨理论时有史的维度, 在梳理历史文献时能对其中的思想有深刻认识, 这都是需要学界进一步加强的地方。同样的问题在文学和艺术研究中更为明显, 两者都遗留大量的实物及文本文献未及诠释。而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 只有敦煌藏经洞所藏或与古代重要文人相关的净土文学艺术文献才会为研究者关注, 其状况直到21世纪才发生改变。面对这种状况, 要想进一步推进净土宗的研究就不仅需要学者具有跨学科知识, 能够广泛地收集资料和深入分析文献, 还需要更多的学术机构通力合作, 建设重视净土宗研究的佛学平台。唯有如此, 净土宗研究的广度、深度、精密度才能上升到新的层次。


注释

1 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http:∥www.cnbksy.com/home

2 梁启超著:《佛学研究十八篇》,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年, 目录页。

3 汤用彤著:《魏晋南北朝佛教史》,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8年, 第246-252、550-565页。

4 张曼涛编:《净土宗概论》, 《净土思想论集 (一) 》, 《净土思想论集 (二) 》, 《净土宗史论》, 《净土典籍研究》, 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 1979年。

5 超星发现系统:http://ss.zhizhen.com/

6 施光明:《昙鸾净土思想初探》, 《五台山研究》1986年第6期, 第4-8页。

7 施光明:《昙鸾净土信仰探源——昙鸾研究之二》, 《五台山研究》1987年第3期, 第19-23页。

8 施光明:《昙鸾与净土祖庭玄中寺——昙鸾研究之三》, 《五台山研究》1990年第3期, 第27-30页。

9 施光明:《昙鸾与慧远净土思想比较研究:昙鸾研究之四》, 《五台山研究》1990年第4期, 第16-20页。

10 陈扬炯著:《中国净土宗通史》,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2000年, 第119-171页。

11 郭征宇著:《昙鸾净土思想研究》, 武汉大学2005年博士论文。

12 申宝林:《应为善导大师舍报异说辩证》, 《法音》1993年第5期, 第20-22页。

13 谢路军:《善导净土思想特点与称名念佛法门的流行》, 《世界宗教研究》1998年第2期, 第97-105页。

14 王公伟:《善导的净土思想》, 《佛学研究》1999年第8期, 第146-154页。

15 张敬川:《评黄家章〈印光思想、净土思想与终极关怀〉》, 《学术论坛》2014年第3期, 第177-180页。

16 陈剑鍠著:《圆通证道——印光的净土启化》, 台北:东大图书公司, 2012年。

17 太虚:《中国净土宗之演变》, 张曼涛编:《净土宗史论》, 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 1979年, 第137-166页。

18 李孝本:《中国净土宗史》, 同注 (17) , 第65-136页。

19 圣严法师著:《明末佛教研究》, 台北:法鼓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2000年, 第94-200页。

20 王公伟:《中国佛教净土宗的思想发展历程探析》, 《世界宗教研究》2005年第4期, 第18-25页。

21 同注, 第1-14、357-412、553-590页。

22 陈探宇著:《中国净土宗脉络》, 北京:中国财富出版社, 2013年。

23 于海波著:《清代净土宗著述研究》, 成都:巴蜀书社, 2009年。

24 杨应龙:《禅宗与净土宗成佛论比较》, 《宗教》1994年第4期, 第54-58页。

25 王公伟:《试论中国佛教的禅净双修传统》,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第27-30页。

26 许颖:《试论近现代中国佛教禅净合流三种传统模式的重建》, 《管子学刊》, 2012年第1期, 第93-96页。

27 杨柳著:《禅净合一、万善同归——永明延寿与宋代以後汉传佛教的转型》, 浙江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28 龚晓康:《略论“是心作佛, 是心是佛”》, 《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论丛》2008年第0期, 第74-84页。

29 李广宇著:《是心作佛, 是心是佛:明末净土宗心性论研究》, 吉林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30 骆海飞:《两宋时期台净合流原因初探》, 《北京社会科学》2015年第4期, 122-128页。

31 魏磊辑著:《净土信仰的缘起与西方极乐世界》, 新店:圆明出版社, 1997年。

32 魏磊辑著:《净土信仰:因果事理与菩提愿心》, 新店:圆明出版社, 1997年。

33 魏磊辑著:《净土信仰:持名念佛与断恶修善》, 新店:圆明出版社, 1997年。

34 陈剑鍠著:《净土或问·导读》, 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2004年。

35 陈剑鍠著:《佛教经典100句·净土三经》, 台北:商周出版社, 2010年。

36 马小方:《论唐人西方净土信仰之日常表现》, 《兰台世界 (下旬) 》2013年第3期, 第50-51页。

37 刘长东著:《晋唐弥陀净土信仰研究》, 成都:巴蜀书社, 2000年。

38 释大安著:《净土宗教程 (修订本) 》, 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6年, 第1页。

39 范立舟:《净土信仰与南宋白莲教》, 《暨南学报》2003年第7期, 第123-132页。

40 范立舟:《白莲教与佛教净土信仰及摩尼教之关系》, 《人文杂志》2008年第5期, 第146-153页。

41 [日]福原隆善:《隋唐净土教与日本净土教》, 《佛学研究》2010年第1期, 第31-38页。

42 赖贤宗:《净土信仰论之研究:世亲、昙鸾与亲鸾之回向思想》, 《台大佛学研究》2012年第4期, 第69-104页。

43 陈强:《印光和康德的契合点:以信仰引领道德——兼论当代社会道德危机的根源与出路》, 《原道》2015年第2期, 第167-174页。

44 李尚全:《佛教净土宗普度主义与基督教普世主义对话的可能性》, 《青海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第150-153页。

45 陈剑鍠著:《行脚走过净土法门——昙鸾、道绰与善导开展弥陀净土教门之轨辙》, 台北:商周出版社, 2009年版。

46 (80) 杨明芬著:《唐代西方净土礼忏法研究:以敦煌莫高窟西方净土信仰为中心》, 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7年, 第1、1页。

47 释惟贤:《净土教圆融、顿悟及其影响》, 《佛教文化》1990年第2期, 第49-52页。

48 林克智:《净土法门与临终关怀》, 《法音》1994年第12期, 第31-32页。

49 张有才:《往生与临终关怀》, 《五台山研究》2006年第3期, 第20-26页。

50 王苏君:《现代语境中净土宗的法门特征及其意义》, 《青海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 第111-114页。

51 董作宾:《净土宗的歌谣化》, 《民俗》1928年第17期, 第1-7页。

52 龙晦:《论敦煌词曲所见之禅宗与净土宗》, 龙晦著:《龙晦文集》, 成都:巴蜀书社, 2009年, 第347-359页。

53 郑炳润:《敦煌佛教故事类讲唱文学所见净土宗与禅宗》, 《敦煌研究》1999年第2期, 第146-158页。

54 郑阿财:《敦煌净土歌赞〈归去来〉探析》, 《敦煌学辑刊》2007年第4期, 第6-24页。

55 梁蔚英:《观经六缘变相释说》, 《敦煌研究》1998年第2期, 第20-28页, 第184页。

56 张先堂:《敦煌本唐代净土五会赞文与佛教文学》, 《敦煌研究》1996年第4期, 第63-74页。

57 武玉秀著:《敦煌遗书及其中的文学所反映的净土信仰研究》, 扬州大学2012年博士论文。

58 林仁昱著:《敦煌佛教歌曲之研究》, 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会, 2003年。

59 李小荣著:《敦煌佛教音乐文学研究》,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7年。

60 杨天石:《龚自珍的戒诗与学佛》, 《复旦学报》1980年第3期, 第99-102页。

61 康冬妮著:《白居易的佛教信仰》, 四川大学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

62 张丽生:《〈红楼梦〉宗教语言文化例释二题》, 《盐城师专学报》1994年第2期, 第62-64页。

63 林智莉:《明末清初净土思想对戏曲的影响——以〈归元镜〉为探讨》, 《戏剧学刊》2012年第16期, 第89-117页。

64 李小荣:《庐山诗社与江西宗派关系略说》, 《文学遗产》2013年第4期, 第86-95页。

65 马小方著:《西方净土信仰与唐人创作研究》, 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博士论文。

66 李小荣:《净土三经的文学世界》, 《贵州社会科学》2013年第6期, 第42-48页。

67 张新杰:《〈佛说无量寿经〉偈颂赏析与各文本之比较》, 《法音》2010年第8期, 第13-21页。

68 魏式岑:《〈佛说阿弥陀经〉内容结构及修辞技巧研析》, 《章法论丛》2010年第3期, 第326-353页。

69 韩思聪著:《文学视野中的〈无量寿经〉研究》, 广西师范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70 [日]齐藤隆信:《善导后身法照的诗和礼赞偈》, 《佛学研究》2003年第00期, 第59-65页。

71 张培锋:《净土为归:宋代两篇和陶〈归去来辞〉》, 《文史知识》2015年第1期, 第20-22页。

72 李小荣:《〈归去来兮辞〉的佛教思想及对后世的影响》, 《井冈山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 第100-107页。

73 吴光正:《楚石梵琦的禅净双修与〈西斋净土诗〉创作》, 《社会科学战线》2017年第7期, 第136-144页。

74 孙修身:《敦煌石窟中的〈观无量寿经变相〉》, 《敦煌研究》1988年第2期, 第38-40页。

75 常青:《龙门石窟“北市彩帛行净土堂”》, 《文物》1991年第8期, 第66-73页。

76 于向东:《莫高窟第45窟佛龛的设计意匠―兼谈与该窟观无量寿佛经变的关系》, 《敦煌研究》2006年第1期, 第49-55页, 第121页, 第130页。

77 吕亚泽和吕金光:《唐代敦煌莫高窟净土宗经变画建筑艺术空间构建》, 《求索》2012年第6期, 第140-142页。

78 毛睿:《唐代敦煌弥勒“经变”造像的艺术哲学思想探寻》, 《音乐传播》2015年第4期, 第47-52页。

79 张景峰:《佛教两种末法观的对抗与阐释:敦煌莫高窟第321窟研究》, 《敦煌学辑刊》2014年第3期, 第60-73页。

80 [日]广川尧敏:《善导“二河白道”譬喻在日本的展开》, 《佛学研究》2008年第0期, 第37-41页。

81 谢鸿权:《宋代天台宗的净土信仰建筑探微》, 《中国建筑史论汇刊》2012年第1期, 第36-60页。

82 金文达:《佛教音乐的传入及其对中国音乐的影响》, 《南亚研究》1991年第2期, 第75-81页。

83 罗艺峰:《往生路上的歌唱——净土宗音乐与音乐哲学初探》,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第91-97页。

84 蓬山:《净土思想和中国古代艺术的因缘》,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1988年第4期, 第39-42页。

85 王耕:《净土信仰中的艺术世界》, 《社会科学家》2003年第2期, 第126-130页。

86 陈兵:《中国20世纪佛学研究的成果》, 《宗教学研究》1999年第3期, 第57-65页。


作者简介:陈昱昊, 武汉大学文学院。

    进入专题: 净土宗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宗教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19696.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宗教学研究》,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