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兆光:有关中国城市的文化史研究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115 次 更新时间:2019-11-06 21:41

进入专题: 城市   文化史  

葛兆光 (进入专栏)  


2009年上海开世博会之前,我所在的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和哈佛大学东亚系曾经合作开了一个会,题目是“都市繁华”,讨论1500年来的东亚城市生活史。所以,我今天讲一点关于中国城市的文化史研究的思考。


2009年我们开会的时候,曾经有一个很重要的关注点,就是讨论上海世博会的一个口号,大家都知道是“Better City, Better Life”。这个英文表达没有问题,但是,世博会的中文口号却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我们就有一些疑问了。如果“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话,那么,在现代的城市化过程中,为什么很多人说“城市是万恶之渊”?城市是不是真的让生活更美好?什么样的城市才能让生活美好?因此,对这个问题要有认真的讨论。


毫无疑问,从乡村生活到城市生活,从乡村秩序到城市秩序,本身确实是一个从传统到现代的过程。但是,这个过程无论是时间、途径、方法和结果上,在世界各地并不一样。大家可能都知道,已故的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牟复礼(Frederick W. Mote)提出过一个看法,他说,古代中国的城市和古代欧洲的城市是不一样的,中国是城乡“连续(continuum)”,而欧洲是城乡“分离(segregate)”。我们想,确实有很大的差异。如果我们到欧洲有历史积淀的城市去看看,就会发现欧洲的城市中心常常是市政厅和教堂,象征着世俗政权和宗教神权两种权力,而城市和乡村之间是差别很大的,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但牟复礼在讲古代中国城乡连接的时候,说传统中国的城市和乡村彼此开放,在建筑、生活、服装、习俗上都比较接近。也许大家会想起宋代人的《清明上河图》,你看《清明上河图》那幅长长的画卷,好像就是一个从疏落的乡村,渐渐地往繁华城市过来,这是一个连续过程。


到底传统中国的城市跟欧洲的城市有什么区别?我不敢说,因为直到现在也没有特别清楚的论述,但从近代历史上看,可以肯定地说,当传统的乡村向现代的城市发展,现代城市越来越大、改变了人们政治、文化和生活的时候,这就是一个国家逐渐现代化的过程。大家都知道,乡村秩序是传统中国占主流的意识。以前费孝通《乡土中国》曾经讲中国本质上是“乡土中国”,中国的乡村秩序比如差序格局、家族系统、男女有别的礼制就是中国的“社会秩序”。美国华裔学者许烺光在《祖荫下》这本书里,也提到了中国的基本秩序就是乡村秩序或者是礼制秩序,比如传统农村的“大家庭理想,父子同一,以及性别不平等”。


我们看传统乡村生活秩序,可以举出几个明显的特征。比如时间观念,大家都知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黑夜和白天相当的分明,春耕夏种,秋收冬藏,四季也相当的分明,这是乡村秩序的特征。又比如社会结构,大家都知道,家庭、家族、宗族逐渐扩大的共同体,“上下有序,男女有别”,就像是费孝通所讲的“差序格局”,或者是许烺光所说的“父子主轴”关系。比如经济生活,传统农村的经济,基本上是农业生产,加上一些小规模的集市贸易。再比如传统农村的基本社会构成,主要是地主和农民,在地主和农民之外,其他阶层和职业,统统在乡村秩序中处于边缘地位,士农工商,除了“农”之外,其他都是不重要的,比如游民,这在乡村秩序里面,就是多余的人。这就是传统的中国乡村秩序。


可是,这一切在逐渐发展的近代城市里面都变了。大家可以看到近代城市里面,不再仅仅是地主和农民,各种各样行业、各种各样身份、各种各样角色的人,都生活在同一个城市里面,原来乡村秩序里家庭、家族、宗族的密切关系,在城市里面被打破了,城市里面生活的秩序不可能再靠以前“上下有序、男女有别”的礼仪制度管理,只能改用“人人平等”的法律制度来治理;同样,我们刚才讲到时间分配的关系,过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黑夜白天非常分明的时间观念,在城市里面也被打破了。大家都知道,上海被称为“不夜城”,熊月之先生当年研究过近代上海的电灯系统,城市工业的进程不再依照季节而是依照市场。所以,当照明条件改变了,生产方式改变了,生活方式也改变了,这种日夜分明的简单乡村秩序也被破坏了。同理,城市商业也一样,从最初的商店到大百货公司,再到现在的超级市场,已经改变了过去农村里面贸易和交换的形式,人们越来越不需要自己生产生活必需品了,一切都可以在商店里面买到;同样,市民的身份也和乡村里的农民不同,城市里面有很多不同身份的人,都在同样一个空间里面生活,过去父子主轴的家族里面那种礼制是不能够建立城市里的生活秩序的。因为各种角色、各种身份、各种没有任何关系的人,同时生活在这个空间里面。


因此,现代城市对传统乡村的中国人带来很大震撼。大家看一些文学作品就知道,茅盾《子夜》里面吴荪甫的老太爷一进城,看到五光十色、光怪陆离,马上就晕倒了,但是,这并不是批判现代城市,在现代化过程中,城市代表了新方向。在1950年代亦或1960年代有一首歌《逛新城》,虽然讲的是西藏,但是,大家也可以感受到,乡村的人到了新城里,震撼有多大。其实,这种震撼在古代也有,唐诗里面就有“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在一个商业化的都市里面,已经不再像以农业为本的乡村那样,生产者总是自产自用了。所以,我们说,城市让人的身份、角色、生活都发生了变化,更重要的是让整个社会的基本秩序、规则和法律发生了变化,以前传统中国的士农工商等级分明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现在,让我回到2009年“都市繁华”会议的话题。当会议结束之后,我们除了这本书《都市繁华》之外,其实,我们还有一个想法,就是看看是否可以和媒体合作,讨论一下城市的意义、问题和方向。我们曾经想,是不是可以把城市带来的观念变化、社会变化、生活变化,分门别类地去拍一些专题片?


当时,我们曾经提出了一些设想,这里举五个例子:第一个是“从钟鼓楼到海关大钟”。过去中国的城市里,晨钟暮鼓,日夜分明,加上宵禁,生活时间被分配得清清楚楚。但是现代城市的海关大钟,24小时是平均的,没有差异,没有敲更,也没有宵禁,不分白天黑夜,这才会有“不夜城”呀。当然,城市里有日夜颠倒的工作、日夜颠倒的娱乐,这就改变了观念,过去传统中国有一种看法,“夜不归宿”肯定是坏人,“月黑风高天”,下面一句不需要讲。可是,在现代城市里面一切都变了。


第二个叫做“从勾栏瓦子到大剧院”。这类资料太多了,戏曲、音乐、曲艺,如何从乡村里面作为家族祭祀、节令风俗的娱乐项目,转变为纯粹的城市市民的娱乐,作为纯粹的表演艺术,成为市民的业余生活?这也是一个大变化。


第三个是“从食肆茶楼到大饭店”。因为城市的餐饮业,彻底改变了乡村一家一灶的生活习惯,人们不再需要下地劳动,回家做饭,这种市场化的餐饮业改变了传统家庭结构,也改变了家庭分工。在传统乡村生活中,人们不能离家,但是现代城市生活却推动了“离家”的可能,造成了生活节奏的变化和人员流动的频繁,也促成城市里面生活和劳动的分离。


第四个是“从黄土漫地到现代公共卫生”,这里面名堂很多,比如现代厕所、下水道、公共绿地,等等,乡村哪里有这些东西,考古发现过汉代的陶茅厕,过去传统中国乡村茅厕都是和猪圈一起的,粪便既是肥料也是猪食,一旦疾病流行根本没法控制,几千年都是这样,一直到20世纪,我当年下乡的贵州农村还是这样。以前的杨枝洒水和黄土漫地,到现在公共卫生的建设,这种现代城市卫生系统的建设,是生活史上一个很大的变化。


第五个是“从古代庙宇到现代旅馆”。大家知道,过去乡村有读书人到都市里来,要读书,要考试,要想在城市里停留,很多人往往是在庙宇里面借住,后来当然也有各地办的会馆。但是这不解决根本问题,如果有大量流动人口,有大量的市场、商品和商人,你怎么办呢?所以,现代城市有为公众服务的、以市场方式运作的旅馆,这就根本改变了过去传统乡村秩序那种人不离乡、人不离土的状况。


这样的内容有很多,当时我们给媒体出过主意,当时的世博会,城市是一个很重要的主题,我们想讨论传统乡村秩序到现代都市秩序的文化史,所以想了很多方面的题目,包括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观念领域,如何从乡村到城市,其实简单地说,就是传统到现代,从原来的礼制社会到法治社会。可惜的是,我们当初的这个设想并没有实现。


我是做历史研究,尤其是做文化和思想史研究的,我们特别关心的就是当一个城市从古镇发展到新城,当然,它会带来很多现代的弊病,但是,它也会给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带来很多现代的好处。


进入 葛兆光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城市   文化史  

本文责编:limei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历史学 > 中国古代史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18873.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探索与争鸣》2017年第9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