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笑天:推动社会研究方法创新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819 次 更新时间:2019-01-15 00:11

进入专题: 社会研究方法  

风笑天  

当前,我国社会正经历着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转型,在短短30多年里社会变迁极其惊人,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社会现实已经或正在发生显著变化。一方面,我国正处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攻坚期,社会制度、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和日常社会生活中的新元素不断出现;另一方面,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以互联网、智能手机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和新产品正在日益深入地影响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推动形成新的社会行为、社会心态、价值观念和社会文化,也不可避免地引发一些新的社会问题。这些新变化、新特点、新问题,给社会学研究提出了新的时代课题,也对创新社会研究方法提出了紧迫要求。换言之,只有创新社会研究方法,才能让社会学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回答和解决好时代提出的课题。总体来看,推动社会研究方法创新至少应该在以下三个方面作出努力。

在研究过程中秉持更加开放、更加务实的心态和思想。所谓更加开放,是指不拘泥于现有的研究范式、研究方法和研究技术,以开放的心态迎接新的研究范式、方法和技术。比如,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通信技术与经济社会交融发展,引发数据量迅猛增长,推动了对海量信息进行分析处理的大数据方法不断普及和广泛应用,为社会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途径、资料来源和方法技术。研究者应以积极、开放的心态看待这种新方法,找到其与自己研究实践的契合点,而不应盲目抵触或者批判。所谓更加务实,是指研究者在认真了解、学习和运用各种新方法的同时,不应盲目迷信任何一种方法。就像传统的定量研究方法不能解决社会研究面临的所有问题、必须有定性研究方法作为重要依托和必要补充那样,大数据等新方法新技术的出现同样不能解决社会研究面临的所有问题,传统的社会研究方法依然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高度重视对研究方法本身的研究和探讨。社会研究中的各种具体方法都是研究者在长期实践中创造的,也是在应用中不断修正、补充和完善的。应当看到,目前形成的一些相对成熟有效、应用比较普遍的研究方式、方法和技术,在面对社会变迁呈现的新形势新特点时,其适用性和有效性还需要进一步讨论。这是因为,目前已经相对成熟的社会研究方法知识体系,主要是建立在总结以往实践和经验的基础上的。今天的研究者所面对的社会现实已经大大不同于以往,因此有必要对现有各种社会研究方式、方法的适用性和局限性展开研究。要提高对社会研究方法自身特点、效用和不足的认识;同时,修正和调整现有社会研究方法,特别是补充新的、适应新社会现实、新研究对象及其特点的研究方法。

敢于突破以往研究中形成的思维定势。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现象,研究者应跳出思维局限,更加实事求是地思考社会研究的目的,更加全面地看待社会研究的过程和结果。比如,社会研究的一般目的是要发现社会现象的变化规律,因而在具体研究中往往更加注重规律性,而对偶然性重视不够。与此相适应,研究者往往更关注社会现实的一般性或普遍性,而容易忽视其特殊性。这种思维定势可能导致更加重视定量研究而相对忽视定性研究。然而,仅仅通过定量研究难以完全看清复杂多变的社会现象,就像仅仅依靠定性研究只能看到现实世界的一部分一样。再比如,众多社会研究都将探索和回答社会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即“为什么”的问题放在首位。研究“为什么”的问题是重要的,也是必须的,但并不是社会研究的唯一目的。特别是在我国社会快速变迁的背景下,首先要重视并努力弄清楚众多新的社会现象“是什么”,这与探索和回答“为什么”同样重要。因为这种以全面了解、详细描述社会现实状况为目的的研究是最基础的研究,可以为更深入的理论研究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和基本事实。换言之,只有首先弄清楚“是什么”,才能更好地回答“为什么”。因此,只有在思想上突破传统研究中的一些思维定势,社会研究方法创新才能有新的动力和方向,社会学研究的过程和结果才能更加科学。

(作者为南京大学特聘教授)



    进入专题: 社会研究方法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社会学 > 社会研究方法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14587.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人民网-人民日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