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小立:知识断裂——大学师生间不和谐的深层因素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019 次 更新时间:2018-12-19 08:34

进入专题: 知识断裂   大学师生  

尤小立 (进入专栏)  



中国政法大学发生学生砍杀教授的案件后,引发了人们对当下中国大学中师生关系的反思。但人们谈得比较多的还是道德上的问题,师生之间在知识上的隔膜则涉及较少。其实,这种知识隔膜或称知识断裂同样是造成师生之间关系畸变的重要因素。

从1977年恢复高考到现在已经31年。应该说,在前20年间,高等教育界一直在探索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的传授,师生之间的关系总体上是和谐的。可近10年,特别是近四五年,我们听到的是师生之间越来越多的互相抱怨:老师嫌学生基础越来越差,学生怪老师教授的知识没有吸引力。

表面看,老师的抱怨与高等教育大众化有关。因为“大众化”以后,学生不再是百里挑一的尖子,基础不如从前是必然的。而对学生的抱怨,人们则往往会从教学方式、方法上找原因,比如片面的多媒体教学方式,教师几十年不变的教学方法不能适应变化中的大学生的需要等,但极少考虑到师生之间知识层面出现的问题。而“知识断裂”正是师生之间无法融洽的深层原因。

以个人的亲历来说,笔者现在常常感觉到在读的大学生、研究生无法跟上教学的节奏,所讲内容只要稍稍超出教材,学生就会一脸的茫然。而无论是面对本科学生,还是研究生,如果每涉及到一个人物、一个事件或者一个学术观点都需要费力地从头说起,不仅会打乱讲课节奏,而且也不可能完成所谓的教学任务。

当然可以说,这是因为学生不会自动学习,或者还可以追溯到中小学过分的应试教育的不良后果。但是,事情显然没有那么简单。当我们仅仅发现少数学生是这样时,这两个理由或许还说得过去,但如果大多数学生都处在面对新知识的茫然之中时,反省就不能仅仅停留在中小学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以及大学的教学方式、方法的落伍之上了。

学生在新知识面前茫然无措也是缺乏兴趣的一种表现。如果你跟大学生提周杰伦的《青花瓷》、《菊花台》,周星驰的《大话西游》、《功夫》,或者干脆说“我是Rain”时,他们还会茫然吗?你跟他们讲英语考级的窍门、硕士研究生考试政治理论课的过关技巧或者找工作面试的门津,学生能不感兴趣吗?

当下在校的大学生关心的大多是与他们切身利益、直接利益相关以及与社会上流行文化相关的那部分知识,而我们的大学则在教授公认的经典理论和知识。这是矛盾的根源,但矛盾还不仅限于此。因为在二三十年前,当你在大学课堂上面对老师的讲授感觉茫然时,你不会怀疑大学教育的问题,会自觉地从自身找原因,会利用课余时间加紧补课,以便迎头赶上。现在则不然,一些学生不仅不会反省自身,及时补课,反而会抱怨学校、老师,或者会用上网打游戏、谈朋友或者“公关”的方式来逃避。因为在他心目中,大学已不复是神圣的知识殿堂,只不过是职业培训中心,而大学所讲授的经典理论和知识对他的就业没有直接的帮助。

大学中的知识断裂是以经典理论及其相关知识的普遍被忽视或受冷落为标志,却以知识关注点的彼此差异作为其表象的。知识关注点的霄壤之别,倒不见得只是在大学的师生之间,实际上也是大学所代表的精英文化与社会流行文化之间差异和冲突的反映——我们以前从西方文化理论著作中看到的后现代社会的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冲突终于在当下中国显露出来了。

知识本来是大学师生之间最基本的交流媒介,现在这个媒介差不多断裂成了两条不能交错的平行线,师生之间又怎么不感到陌生呢?知识的、精神的交流不再,彼此还原成了普通的个人,相互的尊重,相互的情感就不再是师生所应享有的特殊的、与众不同的那份了。因此,一般社会交往中的矛盾和问题才会频繁地在师生之间出现。

面对当下中国大学中师生之间的知识断裂,强化师生之间的彼此了解、沟通是基础,探索彼此的权利保障是原则。空置了基础和原则,大学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调整和改革哪怕再隆重,作为引发师生之间不和谐的深层因素的知识断裂也是不可能重新复原的。

(刊《科学时报·大学周刊》,2009-1-20,B1)



进入 尤小立 的专栏     进入专题: 知识断裂   大学师生  

本文责编:zhenyu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教育学 > 教育学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14075.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