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劲秀:对林冲白虎节堂冤案的思考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4401 次 更新时间:2018-11-20 22:15

进入专题: 水浒传  

彭劲秀  


读过《水浒》的人都知道,豹子头林冲中了当朝权贵高太尉父子及其爪设计的圈套,误入白虎节堂,高太尉将莫须有的罪名强加在林冲头上,并责令开封府滕府尹审理此案,处决林冲。林冲之所以能够逃脱高太尉对其“处决”的指令,主要是开封府承办林冲案的孔目孙定坚守良知,甘冒风险,敢于直言,才使林冲幸免被官府处决的厄运。


衙内欲霸林冲妻


一天,京城汴梁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林冲与妻子张氏带着使女锦儿到岳庙烧香。他看花和尚鲁智深挥舞浑铁禅杖入了迷,正在与鲁智深叙话时,锦儿跑来告诉林冲,在五岳楼下,“撞见个奸诈不及的,把娘子拦住了不肯放。”林冲慌忙赶到,只见一青年男子正拦着娘子纠缠不休:“你且上楼去,我要和你说话。”张氏红着脸说:“清平世界,是何道理把良人调戏?”林冲伸手把那人后肩胛一扳,怒喝一声:“调戏良人妻子,当得何罪?”举拳要打时,认出此人是高太尉的螟蛉之子高衙内,手顿时软了。


这高衙内依仗其父的权势,无法无天,横行霸道,“专爱淫垢人家妻女。”是京城臭名昭著的“花花太岁”。人们都惧怕他家的权势,敢怒而不敢言。


林冲虽然怒气难消,但在众人的劝说下,只好放高衙内走了。


高衙内调戏张氏没有得逞,回府后多日都是怏怏不乐。一个叫富安的帮闲为了讨好高衙内,便帮他出了一个坏点子:陆虞候(陆谦)与林冲最好,明天请衙内到陆虞候楼上深阁等着。叫陆虞候去请林冲来喝酒。我到林冲家,就对张氏说林冲在陆虞候家喝酒,一时重气,闷倒在楼上,请娘子快去看看。把她骗到楼上,再“用甜话儿调和她,不由她不肯。”高衙内连声喝彩:“好计!好计!”当即要陆虞候依计而行。


张氏被骗到陆虞候楼上,不见丈夫林冲,反被高衙内关在楼内。高衙内对她软硬兼施,逼其就范。张氏发觉不好,在楼上大声高喊“杀人了!”林冲闻讯赶到,高衙内连忙打开窗子跳墙逃走,回到府里就卧病不起了。


陆虞候、富安为了讨好权贵,谋求高迁,便与太尉府一个老都管商量说:“若要衙内病好,必须让太尉得知,只有害了林冲性命,方能得他老婆与衙内在一处,这病便得好。若不如此,衙内性命难保。”老都管说:“既然这样,我今晚就禀告太尉得知。”


太尉高俅听后当即召陆虞候、富安二人商议计谋,并许诺说:“如果你们把我孩儿救好,我一定抬举你二人。”陆虞候便把自己怎样谋害林冲的毒计陈述一遍,高俅连声称赞:“好计!好计!你两个明日就与我行。”一个由奸人陆虞候和富安策划、当朝权贵高太尉赞同并批准的谋害林冲的阴谋像一张大网一样向林冲张开了。


林冲轻信中圈套


作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林冲善使“林家枪法”,有万夫不当之勇。妻子张氏贞娘美貌贤淑,夫妻恩爱,生活幸福美满。


自从高衙内对林妻张氏两次调戏、纠缠没有得逞之后,高太尉批准立即按照陆虞候、富安策划的毒计实施对林冲的构陷和谋害。


高俅一伙利用林冲喜欢品鉴、购买宝刀、宝剑的特点,故意安排一个军汉在林冲经常过往的街上叫卖一把“祖传”的宝刀。这一天,林冲和鲁智深喝完酒,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一个卖刀的军汉,只见他手里那把刀寒光闪闪,冷气袭人。林冲认定这是一把好刀。谈到卖价,卖刀人说:“索价三千贯,实价二千贯。”林冲与他讨价还价,最后以一千贯成交。卖刀人故作叹口气说:“金子作生铁卖了。罢,罢!你一文也不要少我的。”林冲满口应允,带他到家取了一千贯银子给他。林冲问这把刀的来历,卖刀人说:“小人祖上留下的,因为家道消乏,没奈何,拿出来卖了。”当林冲问他祖上是谁时,卖刀人语焉不详,含糊其辞地以“若说祖上,实在辱没先人”搪塞。林冲就没有再问。


林冲在家对这把刀欣赏备至,兴奋地自言自语:“端的是把好刀!高太尉有一口宝刀,从不轻易让人看,我几次要求借看,他都不允。今天我也买到一口好刀,待我慢慢与他比试。”林冲想到这里,高兴得心花怒放。


第二天,太尉府两个承局(宋代的低级军职)来找林冲,说太尉得知你得了一把宝刀,正在太尉府等你,要你带着刀去府中比看,并催林冲赶快换上衣服带着宝刀跟着去太尉府。林冲听了将信将疑,问他两个“我在府中不认识你们。”两个承局以“我们是新来的”搪塞了过去,林冲也没有再问。


进了府内,来到厅前,又到后堂,林冲都不见高太尉的影子,于是止住脚步,两个承局都说“太尉在里面等你”。又过了两三重门,来到一个戒备森严的堂前,两个承局说:“教头,你在这里稍等片刻,我们进去禀报太尉。”说着就走了进去。


林冲在外面等了好大一会,不见两人出来。东张西望,只见堂檐额上“白虎节堂”四个大字。林冲这才猛然醒悟:这白虎节堂是商议军机大事之处,我只身来到这里怎么能行?正要转身回走,忽然听到脚步声,抬眼一看,是高太尉。


林冲连忙上前打招呼,高太尉却面如冰霜,只字不谈比看宝刀之事,而是声色俱厉地呵斥他:“林冲,没有人通知你,擅自闯到白虎节堂,意欲何为?你难道不知道法度吗?你手里还拿着刀,莫非要来刺杀本官?我听说两三天前,你就在府前转悠,必有歹心!”林冲连忙解释:“恩相,刚才两位承局通知并带我来太尉府与您比看宝刀的。”高太尉问:“承局在哪里?”林冲说:“刚刚从这里进去,说是向您禀报,叫我在这里等着。”高太尉怒喝道“胡说!什么承局,敢随便进我府堂!我府上没有承局。来人,给我拿下这厮!”一刹那间,从耳房里冲出二十多条军校,不由分说把林冲捆绑起来,并要问斩。林冲大喊冤枉,高太尉怒喝道:“林冲你作为禁军教头,无视法度,擅自闯进节堂,有何事务?而且手持利刃,不是欲杀本官又是什么?”于是喝叫左右押解林冲去开封府,并吩咐开封府滕府尹“好生推问堪理,明白处决。”他要滕府尹“好生推问堪理”是打的官腔,真实目的是要滕府尹罗织罪状,以死罪处决林冲。


孙定仗义办林案


衙役把林冲押到开封府时,恰好滕府尹坐衙还没有退堂。衙役向滕府尹转达了高太尉的指令。滕府尹不敢怠慢,当堂询问林冲:“你作为禁军教头,为什么不知法度,手执利刃。故入节堂?这是死罪啊!”林冲把高衙内两次调戏妻子张氏的前因和陆虞候、富安等人策划骗他误入白虎节堂的经过叙述一遍,请求府尹明察。


滕府尹虽然不敢违抗高太尉的意旨,但听了林冲的供述后也感到不能贸然判处林冲死刑。于是安排手下的孔目孙定承办此案。


孙定只是一名具体承办案件的孔目。孔目虽然只是吏职,但据史籍载:“孔目官,衙前吏职也。唐世始有此名,言凡使司之事,一孔一目,皆须经由其手也。”所以,孙定在承办案件中是有一定的话语权和建议权的。 《水浒全传》中说孙定“为人最鲠直,十分好善,只要周全人,因此人都唤他孙佛儿。”由此可见,孙定正直,敢于为人仗义执言,不是那种良知泯灭、专看上司脸色行事、以整人为成绩向上邀功请赏的奸邪之辈。


孙定经过一番认真地讯问、调查、了解,认定此案并非高太尉指令的那样。于是向滕府尹禀告说:“此事果是屈了林冲,只可周全他。”府尹道:“他做下这般罪,高太尉批仰定罪,定要问他‘手执利刃,故入节堂,杀害本官’,怎么周全他?”孙定反问道:“这南衙开封府不是朝廷的,是高太尉家的?”府尹道:“胡说!”孙定道:“谁不知高太尉当权,依势豪强,更兼他府里无般不做,但有人小小触犯,便发来开封府,要杀便杀,要剐便剐,却不是他家官府?”府尹道:“据你说时,林冲事怎么方便他?”孙定道:“看林冲口词,是个无罪的人,只是没拿那两个承局处。如今着他招认做‘不合腰悬利刃,误入节堂’,脊杖二十,刺配远恶军州。”滕府尹了解案情后,觉得林冲罪不当死,不能判处林冲死罪,于是亲自到高太尉面前,再三禀说林冲的申辩口词。高俅情知自己理短,又碍于无法驳倒府尹的力陈,只得准了。


根据案件承办人孙定的审查意见,开封府对林冲一案的处理是:着他招认“腰悬利刃,误入节堂”,不谈“刺杀太尉”。脊杖二十,刺配沧州。林冲侥幸逃脱了被官府明正典刑予以处决的死罪,保住了性命。


家破人亡结局惨


林冲在被押送沧州之前,对妻子张氏的父亲张教头说:“泰山在上,年灾月厄,撞了高衙内,吃了一场屈官司。今日有句话说,上禀泰山。自蒙泰山错爱,将令爱嫁事小人,已经三载,不曾有半些儿差池。虽不曾生半个儿女,未曾面红耳赤,半点相争。今小人遭这场横事,配去沧州,生死存亡未保。娘子在家,小人心去不稳,诚恐高衙内威逼这头亲事;况兼青春年少,休为林冲误了前程。却是林冲自行主张,非他人逼迫,小人今日就高邻在此,明白立纸休书,任从改嫁,并无争执。如此,林冲去得心稳,免得高衙内陷害。”于是,林冲口述,文书代笔,写下休书:


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为因身犯重罪,断配沧州,去后存亡不保。有妻张氏年少,情愿立此休书,任从改嫁,永无争执。委是自行情愿,即非相逼。恐后无凭,立此文约为照。年 月 日。


张氏一听林冲把自己休了,原本心中哽咽,又见休书,当场“一时哭倒,声绝在地”,“四肢不动”。林冲与张教头把张氏救了起来,半晌方才苏醒。


林冲发配沧州后,高衙内天天往张教头家里跑。高衙内对张氏的冷若冰霜非常生气,大声贴着门缝喊道:“ 我告诉你,你家那个林冲早已死了,骨头都已经化成灰了。小娘子,你再不从我,你也会变成鬼了。”……


林冲逼上梁山后,想接张氏一起来梁山生活。于是,打发两个心腹下山寻找。结果得到的信息是,张氏“被高太尉威逼成亲,自缢身死,已故半年。张教头亦在半月之前,染患身故。”


这场冤案害得林冲家破人亡!


面对林案的思考


北宋京城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林冲遭遇高官及其爪牙的构陷,差一点丧命的冤案引起我的思考:


高衙内意欲霸占林冲之妻是林冲冤案形成的缘起因素


高太尉的螟蛉之子高衙内依仗权势,为所欲为,是京城横行不法的花花太岁。他竟敢肆无忌惮地在光天化日之下,大庭广众之间,京城闹市之中拦截调戏良家妇女,第一次被林冲赶来制止,没有得逞。然而,他意欲霸占林冲之妻张氏的贼心不死,又与富安、陆虞候等爪牙策划骗张氏到陆虞候家为高衙内再次纠缠张氏创造条件的阴谋。由于林冲闻讯赶到,高衙内的第二次图谋又没有得逞。于是一不做,二不休,他们竟然策划骗林冲挟刀误入白虎节堂以便加罪林冲,将其置于死地,以达到霸占林妻张氏的罪恶目的。这是造成林冲冤案的前因,后来他们又策划买通董超、薛霸意欲在押送途中加害林冲和火烧草料场烧死林冲等阴谋,乃至最后林冲走投无路被逼上梁山,落草为寇,盖源于此。


奸邪小人的为虎作伥是林冲冤案形成的重要因素


高衙内在岳庙调戏张氏被林冲制止之后,他邪恶的目的没有达到,一般来说,尽管他花花太岁的恶习难改,但至少会对张氏暂时有所收敛。然而,奸邪小人富安为了巴结权贵,竟然主动上门给高衙内策划请高衙内到林冲“最好的朋友”陆虞候家楼上等候,再由陆虞候出面请林冲喝酒,然后富安再以林冲酒中晕倒为借口把张氏骗到陆虞候家与高衙内见面的坏主意,并且得到陆虞候的积极配合。


此计再次失败后,富安和陆虞候两个奸邪小人又主动策划了卖刀买刀、以到太尉府与高太尉比看宝刀为借口骗林冲误入白虎节堂的毒计,给高太尉加罪林冲提供了借口。而且策划非常周密,每个细节、环节都置林冲于不利和无理无据的窘境,如策划让两个通知林冲并带林冲挟刀进白虎节堂的承局以“向太尉禀报,你在这里等着”为名溜之大吉,再不露面。这样,当高太尉质问林冲擅自挟刀闯进白虎节堂意欲何为时,林冲如实回答“刚才两位承局通知并带我来太尉府与您比看宝刀的。”高太尉问:“承局在哪里?”林冲说:“刚刚从这里进去,说是向您禀报,叫我在这里等着。”高太尉怒喝道“胡说!什么承局,敢随便进我府堂!我府上没有承局。来人,给我拿下这厮!”他们策划让两个承局躲开,使林冲跟随承局进入白虎节堂成为擅自潜入军机重地,居心叵测,这样,加罪林冲就有了充分的理由,何其毒也!


富安、陆虞候之类的奸邪小人为虎作伥,陷害无辜,主要是为了通过卑鄙无耻的献媚取宠达到加官进爵的罪恶目的。古往今来,几乎所有冤假错案的形成都有这类奸邪小人的“贡献”。


权势高官的介入和指令是林冲冤案形成的决定因素


高衙内依仗老子的权势为非作歹,欺男霸女,成为京城民众敢怒不敢言的花花太岁,作为高官的太尉高俅不仅对恶子的劣行不严加管束,依法惩办,一味袒护,而且夸奖富安、陆虞候等奸邪小人策划陷害林冲的毒计是“好计”,许诺提拔重用为虎作伥、策划冤案的奸邪小人,并催促尽快实施富安、陆虞候策划的毒计。


不仅如此,高太尉还赤膊上阵,亲自出马,参与和主导对林冲的构陷和迫害,并指令开封府滕府尹罗织罪状,处死林冲。


所以说,高太尉的直接参与和主导是林冲冤案形成的决定因素。


古往今来,举凡冤假错案,几乎都有或大或小、或明或暗拥有一定权势的官员参与和主导。参与和主导制造冤假错案的权势者分为两类,一是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的腐败官员,如太尉高俅直接庇护儿子高衙内加害林冲;二是高高在上的官僚主义者,他们虽然与本案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但他们往往偏听偏信一面之词或受其它因素影响就武断地批示或指令下属严办。没有这两种权势的参与和主导,冤假错案是很难形成的。


开封府对林冲一案的审理


高太尉及其爪牙经过周密策划将林冲骗进白虎节堂,以此为借口“合法”地把林冲拘捕之后便交给开封府审理,并指令对林冲要“明白处决”。开封府接过这块“烫手的山芋”如何处理呢?


摆在开封府滕府尹面前的林冲案,有二个处理方案可供选择:


一是完全按照高太尉的指令,以“手持利刃,潜入军机重地白虎节堂,意欲刺杀太尉”的重罪判处林冲死刑,立即执行。这样虽然冤屈了林冲,但可以讨好高太尉,对滕府尹在官场的得失浮沉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二是将高太尉的指令束之高阁,根据林冲的申辩,周密调查,认真取证,彻底查清从高衙内两次调戏林冲妻子开始以及其后富安、陆虞候策划欺骗林冲误入白虎节堂乃至高太尉参与其中制造了这起冤假错案的全部事实,禀报朝廷,秉公审判。


面对这两种选择,古往今来,一般情况下,执法官员大多都是选择第一方案,即不折不扣地执行上官的指令或旨意。因为,冤屈平民百姓和一般官吏没有多大的风险,对自己的官位构不成威胁。说不定还会受到上官的赏识,加官进爵。退一步说,即使日后蒙冤者侥幸获得平反,也能以当时是执行上官的指令而逃脱或减轻责任。由于采用这一方案保险系数很大,所以,被大多执法官员采用。


而选择第二方案则风险极大。因为,高太尉处于高位,重权在握,关系网密,手下爪牙成群,亲信众多,彻底查清案件的真相和来龙去脉难度极大,弄不好就会落个逮不到黄鼠狼反而落得一身骚的结果。再说,即使问题没有这么严重,但违逆上官的指令和意旨,总不会有好的结果。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上官想收拾下属,有的是办法和理由,轻则给你小鞋穿,让你动辄得咎;重则捏你点错误,再上纲上线,降级、贬职,乃至革职、流放、下狱、杀头都是有可能的。谁愿意冒这样的风险呢?


开封府滕府尹既没有采用第一方案,也没有采用第二方案,而是把此案交给秉性鲠直、与人为善、敢于直言的孔目孙定具体承办此案,因为他相信孙定不会迎合上官的意旨,故意歪曲事实,制造冤假错案,一切在查证后再予定案。


孙定没有盲从高太尉的定性和指令,而是认真地倾听了林冲的陈述和申辩,最后认定,此案如果按照高太尉的定性和指令执行,林冲实在冤枉。于是向滕府尹禀报说:“此事果是屈了林冲,只可周全他。”滕府尹说“他做下这般罪,高太尉批仰定罪,定要问他‘手执利刃,故入节堂,杀害本官’,怎么周全他?”鲠直敢言的孙定竟然反问:“这南衙开封府不是朝廷的,是高太尉家的?”又斗胆抨击:“高太尉当权,依势豪强,更兼他府里无般不做,但有人小小触犯,便发来开封府,要杀便杀,要剐便剐”等横行不法、草菅人命的劣迹。作为一般执法人员,敢于如此公开揭露权贵腐败罪行的实在少见。


当滕府尹征询他对林冲案如何处理的意见时,孙定说:“看林冲口词,是个无罪的人,只是没拿那两个承局处”。因为林冲没有拿出两个承局通知和带他进白虎节堂的证据,所以林冲必须承担“腰悬利刃,误入节堂”的责任。于是拿出“脊杖二十,刺配远恶军州”的初步意见,得到滕府尹首肯,滕、孙一致认为此案不能判处林冲死罪。脊杖二十,刺配沧州是罚当其罪的。滕府尹亲自向高太尉面陈案情和判决依据,高太尉虽然满心不悦,但没有理由反驳开封府的判决,只好默认了。


纵观此案,这是一起典型的腐败权贵利用权势、假公济私、与奸邪小人狼狈为奸、互相勾结、无中生有、精心策划并付诸实施的冤假错案。位高权重的太尉高俅居然参与、主导制造了这个冤假错案,把林冲搞得家破人亡,最后被逼上梁山,落草为寇,显然是悲剧性的。


这充分说明当时的北宋王朝政治腐败、官场污浊,社会黑暗,无法无天,正义缺失的现实。京城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林冲尚且蒙冤负屈,平民百姓受到的欺压、冤屈和苦难就不言而喻了。


当然,此案没有把高太尉及其爪牙策划构陷林冲的卑鄙勾当全部查清,没有追究富安、陆虞候、两个承局和太尉高俅制造假案、陷害无辜的罪行,这是开封府审理此案的最大缺陷。


开封府滕府尹和孔目孙定在审理林冲一案中,虽然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我们不能苛求古人和好人百分之百地完美无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们能够顶住高太尉处决林冲的指令和压力,保住了林冲一条命,这已经是非常的难能可贵的了。没有孙定和滕府尹的良知和坚守,林冲在权势高官和奸邪小人的构陷中必死无疑。所以说,林冲遇到滕府尹和孙定,这是他一生中最大的幸运。古往今来,因为没有遇到滕府尹和孙定这样的执法者而冤沉海底者不知凡几!


    进入专题: 水浒传  

本文责编:川先生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散文随笔 > 读史札记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13522.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