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法生:现行殡葬管理的症结在于把公序良俗当“陋俗”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746 次 更新时间:2018-10-05 10:35

进入专题: 殡葬管理改革  

赵法生  


近年殡葬管理改革中出现了一系列乱象,如2012年河南周口平坟事件,以及2018年上半年江西上饶地区政府集中销毁5000多口棺材等,均导致国内舆论哗然,加剧官民对立紧张,构成了对于传统礼俗的严重破坏。但它们却在近期反复上演,并非偶然,其中有一个隐秘而顽强的思想误区在起作用。现行殡葬管理条例第二条规定“殡葬管理的方针是:积极地、有步骤地实行火葬,改革土葬,节约殡葬用地,革除丧葬陋俗,提倡文明节俭办丧事”,其中“革除丧葬陋俗”一语的问题显而易见,它实际上不加区分地将传统礼俗当做陋俗,反映出对于传统礼俗存在严重认知偏差,显然是全面反传统时代的产物,这样的规定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必然导致始料不及的后果。近年来,学界不断发出要求修改或者删除这句话的呼吁,可惜的是,在新公布的殡葬管理条例修改稿中,这一条依然故我。


中华文明号称礼乐文明,数千年的礼乐教化,造就了一代代温良恭俭让的君子人格,成为古典文明世界中一道因人注目的风景,远的不说,晚清至民国间所派出的数量不多的留学生,就以其儒雅斯文、好学上进与爱国情怀广受赞誉。几何时,曾经的礼乐之邦风光不再,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游客走向海外,不少人在国外闯红灯、随地吐痰、乱扔烟头和在公众场合大生喧哗,视公共规则为无物,被称为海外华人游客的四大恶习,不但令祖国蒙羞,也让每个真正的爱国者引为耻。


从礼乐君子到群氓的角色转变是如何实现的?原因固然多方面,其中长期对于传统礼俗的肆意破坏无疑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传统文化一向重视道德培养,但道德不仅是空洞的说教,在礼乐文明体系中,良好的品德通过礼仪制度造就的。传统中华号称“经礼三百,曲礼三千”,足见其礼文之盛;孔夫子告诫颜渊“非礼无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则是以礼治身的宣言。儒家认为内在的德只有通过外在的礼来呈现和实现,以德修身的表现首先是以礼正身,没有了礼乐修习,所谓道德只不过是动听的口号而已,口惠而实不至,正是孔子痛斥的乡愿与小人。因为传统的所谓德治,落实到社会层面就是礼治,就是揖让而治的君子之风。战国末期的荀子甚至将是否有礼义提高到人禽之辨的高度,如果说有一道底线将人类的世界和动物世界区分开来,那首先是礼,丧失了礼的民族事实上已经沦落到与动物相似的存在层次。礼与现代法治并不矛盾,却比法律更为基础,如果将文明比喻为一座大厦,法律与政治是它的上层建筑的话,礼俗就是它的地基。没有了地基的载持,没有了礼义廉耻的支撑,大厦的唯一结局就是倾覆,大厦越高大,倾覆就越严重。


南宋以后,随着朱子家礼的制订和推广,中国人最重视的是冠婚丧祭人生四大礼仪,四大家礼涵盖了人生从青少年、成年、老年到身后的完整生命历程,甚至去世之后的精神生命都通过系统完备的祭礼延续。朱子家礼颁布之后,很快就在东亚流行开来,成为影响东亚儒家文明圈最为重要的人生礼仪范本 ,时至今日,虽然它中国大陆民众已经鲜为人知,但在东亚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中依然发挥着重要影响。


冠婚丧祭四大人生礼中,又以丧礼最为重要。孔子时代提倡三年丧期,当学生抱怨三年太长时,孔子回答:父母怀抱了你三年,你才能够自己下地活动,你对父母连三年的情分都没有嘛?孟子甚至说:“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意思是说,父母活着时候的孝顺奉养还不算大事,父母辞别人世的丧礼才堪称大事,明确将送死的丧礼置于生的礼仪之上,这与目前各地政府赖以推动丧礼改革的厚养薄葬口号恰好相反,道理何在,孰是孰非?在孔孟看来,父母去世是生离死别,又关系到彼岸世界,具有终极关怀的意义,必须用最高的礼仪安排;不仅如此,孔孟还意识到,一个人如果连丧亲这样的大礼都不郑重其事,父母生时的奉养之礼一定不会放到眼里,正如《大学》所说:“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所以,孔子孟子看来,所谓厚养薄葬是个伪命题,儒家一向反对薄藏,认为虽然丧礼不能过于铺张,但要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量体面隆重。孔孟认为,薄葬却能厚养,是根本不可能的,是情理的颠倒,完全违背人的情感逻辑。所以一味提倡厚养薄葬,只不过体现了对于圣贤之道的无知罢了。


在孔孟看来,丧礼如同其他各项人生礼仪,都是源于人的内在亲情,所谓“因人之情而为之节文”,它们既是人生情感表达的必然,又反过来提纯和升华了人的情操,并通过礼乐实践加强了人们的情感纽带,将分散的个体联系为一个精神共同体,形成真正的公序良俗。如果抛弃了它们,人的正常情感将无法宣泄而陷于心理病态,人也将失去了日常涵养情操的实践而变得无情无义,进而鲜廉寡耻,社会共同体将因为丧失了润滑与粘合剂而分崩离析,社会个体将因为终极关怀的失落而沦为无处安身的鬼魂野鬼,文明世界将因此而堕入野蛮之邦。这样的民族将不幸应了一句懴语:人们将在自己故乡流浪,并最终不得不将故乡变成异乡。对于一个在历史上没有一神教信仰的民族而言,礼仪就是她的信仰,就是她的宗教,就是她的底线,礼崩乐坏意味着底线的崩溃和信仰的垮塌,其实是顾炎武说的亡文化,此孔夫子所深忧也!


不仅如此,一旦社会礼崩乐坏而难以修复,真诚情感与淳朴的美德将会沦丧,从此之后,一切意识形态的华美宣示都将演变为是言不由衷的鹦鹉学舌,先秦儒家早就用一句话指出了它的病根:不诚无物!


正因为如此,连封建王朝都极其重视丧葬礼典的维系,比如南宋时期,为避免一些贫困家庭因没有土地而将去世的父母火葬,政府为他们买地葬亲,以敦人伦而兴教化。以现代社会而言,海外华人十分珍视传统丧礼,据马来西亚华人殡葬专家王琛发介绍,尽管马来西亚华人丧礼已经形式上已经现代化,但现代化形式并没有隔断华夏礼乐传统,而是较为完整地传承了传统丧礼的内涵,包括从饭含、小敛、大殓到出殡的主要仪式环节,是具有现代意义的华夏丧礼,使得每个身处异乡的华夏子孙依然能慎终追远的传统丧礼安身立命,从精神上保持着对于中华文化的信奉与皈依。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大陆长期、反复和极端的反传统运动,最终塑造了传统礼俗等同于四旧的叙事话语,深深地刻印在几代人的脑海深处,成为他们的集体无意识,一切传统礼俗于是统统成了“陋俗”,天生就那就只有被破除的份儿了,近期打着改革旗号而行破坏传统文化之实的事件,与复兴传统文化的历史大势背道而驰。实际上,多少有点传统文化意识的人都知道,经过全民破四旧的摧毁,加以近年来过度商业化的冲击,中华礼俗已经处在岌岌可危的境地,现在急需做的不是破而是立,重建已经被破坏无几的礼乐文明,收拾游离涣散茫然无归的人心,才是当今中国文化建设之急务。因此,一些地方政府丧礼改革中的过激行为,是在继续摧残民族文化命脉,在复兴传统文化的今天,令人匪夷所思。


古人云:统之有宗,会之有元。现行殡葬管理条例的诸多乱象,病根在于误把公序良俗当陋俗,这是一种不幸的我执,也是对于民族文明传统的严重误读。此种误读使得这样一部关系到每个人终身大事的法规,不但毫无人文关怀可言,而且走到了人道价值的反面。这样一个内在的病灶,只要一天不切除,就会不断发作,搞得民怨非沸腾,甚至连地下的祖先神灵都将不得安宁, 这样的条文,留它作甚?


    进入专题: 殡葬管理改革  

本文责编:川先生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公共政策与治理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12695.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