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奇:脱贫攻坚需要强化四个关注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312 次 更新时间:2018-08-26 06:42

进入专题: 脱贫攻坚   基层干部  

刘奇 (进入专栏)  

脱贫攻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无章可循,无例可依,新情况、新特征不断出现,新矛盾、新问题经常发生。近期,我们赴内蒙古、山东、山西、安徽、贵州等省区调研,综合各地情况,我们认为,当前脱贫攻坚需要重点强化四个关注。


强化对基层扶贫干部的关注


目前基层扶贫干部反映工作压力巨大,用他们的话说,工作时间是“五加二”(五天工作日加两个双休日)、“白加黑”(不分白天黑夜)、梦加醒(梦中在扶贫,醒来还在想扶贫)、“夜总会”(白天没空,总是夜里开会)。即便“三加一会”地拼命工作,保不准被各种考核检查随时否定,多数基层扶贫干部如履薄冰、谨小慎微。脱贫攻坚,任务艰巨,时间紧迫, 有压力才能如期实现目标。但在层层传导压力的同时,要正确处理压力传导、工作指导和激励引导之间的关系,给压力,更要给能力、给动力。

“给能力”就是要提升基层扶贫干部的政策水平。目前,基层扶贫干部大都存在能力不足问题,许多帮扶干部在机关从事一项专业工作,对扶贫政策一无所知,对基层工作更是一片茫然,突然被抽派到农村从事扶贫,深感无所适从,一头雾水。如同把刚刚入伍的战士一下子拉到火线真刀真枪地打硬仗,势必晕头转向,不知如何应对。再加上许多考核检查在制度设计上与现实脱节,比如,贫困户调查表中的“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恩格尔系数”等用语都是经济学博士的术语,基层扶贫干部和贫困户难以理解和掌握, 为政策的落实带来阻碍。因此, 为了提升基层扶贫干部的政策水平,应当加强对基层扶贫干部的培训,让他们更好地掌握扶贫政策,同时在扶贫政策顶层设计时要尽量接地气。

“给动力”就是要建立和完善对基层扶贫干部的激励机制。工作苦、任务急、压力大,他们知难而进,但面对一干几年不动的现实,心里又觉得憋屈。目前,基层扶贫干部普遍存在动力不足的问题。应借鉴内蒙古兴安盟下辖的乌兰浩特市的做法,在过去三年的时间里,全市提拔的干部,45%来自扶贫一线,只要扶贫工作做得足够好,就有机会获得晋升。建立和完善对基层扶贫干部的激励机制,关键在于给政治前途,这是扶贫干部的第一动力,让“出力者出彩,吃苦者吃香,有为者有位,流血者流芳”成为建立激励机制的政策目标。


强化对把“盆景”变成“风景”的关注


改革开放以来,各项成功的范例和经验都是来自于基层创造,而不是谁坐在办公室里凭空想象出来的。因此,深化改革需要我们不断去发现、总结、提炼、认可然后推广基层的创造,这方面在扶贫工作中还体现得远远不够。很多基层有价值的创造,还没有被发现和被认可,更谈不上推广。应当强化对基层创造的关注,把散落在各地精心培育、值得推广的“盆景”变成遍地开花的“风景”。

如山东德州市的公益岗位互助扶贫。“ 公益岗位互助扶贫” 是指由政府出钱,通过设置互助养老、互助托幼、互助照料病患、互助助残等农村公益扶贫岗位,安置有就业意愿和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 满足农村失能老人、病人、残疾人以及留守儿童等特困群体在家庭服务方面的特殊需求。该模式让贫困户帮特困户,通过“以贫服贫”,达到双赢效果,贫困户通过劳动收入实现脱贫,特困群体的特殊需求也得到了帮扶。既是贫困人群脱贫的新模式,也是特困群体解困的新模式。调查显示,目前德州市贫困户中有85%处于失能、半失能状态,全国大约6000万低保人口中约40%处于失能、半失能状态,这是一个无论贫富地区全国都普遍存在的现象。脱贫攻坚, 坚中之坚,除了局部地区的深度贫困,就是整体面上特困群体的特殊需求,公益岗位互助扶贫恰好能够满足该需求,有必要在全国广泛推行。

又如安徽亳州市的农村失能群体集中供养。由政府出钱,利用各乡镇敬老院、卫生院现有的食堂、病房、医护等资源,聘请护工,为失能老人提供优质的集中供养服务。该模式解决了农村失能老人供养中存在的生活照料难、医疗康复难等问题,通过集中供养,让老人生命的最后阶段,提高质量,过得有尊严。人在面临出生和死亡两大关头是否在医院度过,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应成为政府的政策目标。

再如内蒙古兴安盟的菜单式产业扶贫。“菜单式产业扶贫”是指由政府根据自身的条件开列出数十项可供贫困户选择的产业扶贫清单,贫困户再根据自身能力条件自主选择需要发展的项目。目前各地产业扶贫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政府集中决策,一哄而上,造成千家万户同质化,导致诸如马铃薯成灾、苹果成灾、猕猴桃成灾等现象,产业项目同质化带来的必然是低价竞争、增产不增收的局面,结果极易掉入“领导推进力度越大,农民受害越深”的“王夫之定律”。菜单式扶贫尊重贫困户的自主选择,分散决策在很大程度上则降低了产业同质所面临的市场风险,降低贫困户脱贫后的返贫风险,有助于提升扶贫的质量。


强化对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两大战略融合的关注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两大战略的相继提出,是党中央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两个百年目标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旨在解决三个消除,即消除贫困、消除城乡差距、消除社会偏见。所谓消除社会偏见,长期以来,城乡二元制度形成的惯性思维已经成为定势,如果社会偏见不消除,还是重城轻乡, 或者有城无乡,那么我们的政策设计、资源配置还会走偏,乡村振兴就无从谈起。“三个消除”相辅相成,互为因果,是解决农村问题的根本,也是实现“两个百年目标” 的保障。

脱贫攻坚具有突击性,乡村振兴具有渐进性。如何实现两大战略的融合,应针对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五项任务做好文章。①产业兴旺不仅仅是一产的兴旺,而是三产融合发展,共同兴旺。目前脱贫攻坚中的产业扶贫,多集中在农业,应该向农产品加工业、农业服务业拓展延伸,这样产业才能真正兴旺起来。②生态宜居就是要保护好生态环境。一些地方为了温饱不顾环保的行为应予纠正,不讲资源承载能力,盲目挖地取煤、劈山开矿、围湖造田,生态环境严重恶化,是不可能宜居的,既影响脱贫攻坚的质量,也影响乡村振兴的进程。③乡风文明就是农村在解决温饱问题之后要注重解决精神文明问题,所谓“衣食足而知荣辱”。目前,乡土社会面临着社会生活异质、社会价值多元、社会行为失范等的冲击,在脱贫攻坚“扶志、扶智”的基础上,乡村振兴要更加突出“扶制”,即更加注重制度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引领,与时俱进,构建适应时代需要的乡规民约。④治理有效就是政令畅通,民心相通,农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五级书记抓脱贫攻坚在农村力度最大、最有成效,使农村出现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应将这一举措总结提炼、推广运用到乡村振兴当中。⑤生活富裕重点需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体力问题,即要以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为核心,保障广大农民群众有一个强健的体魄。二是智力问题,即要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目前乡村教育存在逆乡土化的问题,所谓“世界观”就是“观世界”而形成的, 小孩子都去城里读书,听到、看到、亲身感受到的都是高大上的城市文化,“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将来他们很难再回到乡村去参与振兴乡村。逆乡土化的教育是中国未来乡村振兴最令人担忧的大事。三是增收问题,关键在于拓展第三就业空间。第一就业空间是指传统农业,不离土不离乡, 第二就业空间是指进城打工,离土又离乡,第三就业空间是指拓展农业的多功能性、发展二三产业,让农民离土不离乡,就地就近就业创业。


强化对三个失衡的关注


脱贫攻坚正面临三个失衡,即贫困户与边缘贫困户的失衡、贫困村与边缘贫困村的失衡、贫困县与边缘贫困县的失衡。所谓“边缘贫困”,是指位于贫困线以上或基本持平,但整体仍处于欠发达、群众生产生活仍存在较多困难的状况。通过近几年的脱贫攻坚,重点帮扶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面貌大变,而边缘贫困县、边缘贫困村、边缘贫困户受到的关注、支持和优惠政策相对较少,与原来条件相近的周边被帮扶过的对象比较,反差过大。三大失衡问题正在逐步显现,一些地方出现了“贫困村吃撑了,非贫困村却饿得不得了”“农民争当贫困户”“贫困有面子、懒汉常有理”“嫁人要嫁贫困户”等现象。

三大失衡持续存在,容易导致社会矛盾扩大。边缘贫困不如贫困的新问题发生,造成了新的发展不平衡和边缘贫困群体的不公平感, 不利于区域整体脱贫,需要特别警惕。当务之急应是尽快设法减弱贫困和边缘贫困之间产生的“悬崖效应”,防止社会矛盾扩大,应及时调整政策导向,由“特惠”政策转向“特惠”政策和“普惠”政策相结合。这一战略性调整应在实施乡村振兴具体举措中予以重点谋划。目前对于一家一户的扶贫政策已经很完备,脱贫攻坚不应再出台面向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新的优惠政策, 主攻重点应放在扶持区域整体性发展上。

文章来源:《中国发展观察》2018年第15期



进入 刘奇 的专栏     进入专题: 脱贫攻坚   基层干部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公共政策与治理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11908.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