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炳生:怎样才能够做到藏粮于地?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597 次 更新时间:2018-08-16 15:13

进入专题: 农田建设   藏粮于地  

柯炳生  


2016年的一号文件,提出了“藏粮于地”的理念。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新理念,其对应的是“藏粮于库”。提出这个新理念的背景,是粮食过剩突出,库存爆满,尤其是玉米和水稻。藏粮于地的意义在于:粮食过剩的时候,需要减少生产;但是,生产能力不能减少。藏粮于地的理念,非常正确;藏粮于地的做法,需要研究。

要做到藏粮于地,关键是两点:第一,保住耕地面积;第二,提高耕地质量。

保住耕地面积是基础。在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只要搞建设,就必然要占地。根据国家部门数据,近10年间,由于城乡建设、灾毁等原因,我国耕地面积共减少了5143万亩。同期,通过土地整治等措施,新增加了4451万亩,即净减少了692万亩。未来,占补平衡的压力会更大。尽管我国实行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划定了基本农田,但是,耕地面积减少的趋势,仍无可避免。保护政策执行得好,减少的会少些;执行得不好,减少的会更多。

提高耕地质量是关键。在提高耕地质量方面,有多种措施。其中讨论得最多的是:土地整治、农田水利工程、耕地质量保护、休耕轮作。

土地整治,其实也就是高标准农田建设。一号文件中描述的高标准农田,具有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等方面的特征。其中最关键的,最基础的,是集中连片。集中连片,就是把细碎零散不平整的土地,整治成大片的平整的土地。在集中连片的整治过程中,也必然包含修建良好的田间道路、田间沟渠等。地块的大小,可能没有绝对的标准,旱田和水田也不同,关键是要能够适应大中型农机的使用。尤其是在平原地区,小型农机既不能满足深耕等作业技术要求,也不能满足投入产出效益要求。实行了“三权分置”之后,土地经营权流转和经营规模的扩大,趋势更明显,步伐在加快。调查中发现,即便农户承包土地规模相对较大的地方,如黑龙江,农户中把土地流转出去的比例也不断提高。而在广西,甘蔗的人工收获成本剧增,已经成为糖产发展的最大瓶颈,迫切需要实现机械化。这就迫切需要进行普遍的土地整治。据悉,广西已经获得国家项目支持,要全面整治改造500万亩的甘蔗种植土地。在土地整治方面,需要国家加大投入。各地具体情况不同,所需投入强度也不同。综合看,每亩需要投入2000-3000元。全部靠农民自己投入,显然是不现实的。农业农村部组建之后,有利于把原来不同部门的类似项目,整合起来,提高投入强度。中央财政要不断增加投入,地方财政实力较好的地方,也应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土地整治,是具有长效性和基础性的地力提升措施。

农田水利工程,既与土地整治相关联,也有一些特殊性。国家一向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建设,几乎在每个一号文件中,都必然提及。这是由我国的特殊国情和农情所决定的:在很多地方,都严重缺水。一号文件提出的目标是,到2020年,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0亿亩以上,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很多,包括江河湖库水系连通工程建设、大中型灌区建设、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农村河塘清淤整治、山丘区“五小水利”及田间渠系配套、雨水集蓄利用等等。同样地,在农田水利建设方面,也亟须加大国家财政投入的支持。

耕地质量保护,涉及很多方面,包括防治土壤污染、防止水土流失、防止土壤肥力下降等。不久前,随国务院参事室调研组到黑龙江省,调研了黑土地保护问题。根据当地科研机构长期的对比研究,可以得出结论,保护黑土地肥力的根本途径,是秸秆还田。同其他措施比较,秸秆还田技术上最成熟,经济投入成本最小。美国等发达国家长期保持土地肥力的主要措施,也是秸秆还田。实行秸秆还田,需要增加切割切细秸秆和深耕覆盖的作业环节,每亩需要增加成本80-100元。秸秆还田的效益,是长期的,完全靠农民自己的积极性,是不够的。因此,要想普遍推广秸秆还田的做法,需要国家给予补贴——至少在目前阶段。

休耕轮作,也有助于土地肥力的保护和提高。不过,对此,各个方面的认识很不一致;尤其是当与补贴政策联系到一起时,很多人的观点,往往缺乏目标的自洽性。例如,一方面主张保留水稻的高保护价政策,另一方面又建议提供补贴,让农民休耕稻田。在黑龙江调查中了解到,国家给每亩稻田提供500元的补贴,农民还不愿意休耕,因为,种植水稻,所获得的收入更多。产生问题的根源,在于目标定位不准确,手段也不科学。休耕的目标,应该是生态保护,而不是减少过剩生产。为此,需要休耕的,应是边缘性土地,是那些不怎么适合种植而被种植了的土地。这样的土地,也是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所针对的土地。在退耕还林(草)之外,再去搞休耕政策,让好地退出耕种,是一件很费解的事。国外没有哪个国家,为了解决生产过剩问题,国家拿钱补贴来让优质土地休耕。至于个别重金属污染地块,需要的也是退耕,而不是休耕。

与休耕相关的一个词,是“撂荒”。在讨论中,撂荒一词,往往是作为问题提出来的,用以描述农民积极性的降低和农业的衰落。大部分有关撂荒的说法,都有误。一是夸大事实,把个别现象说成普遍现象;二是解读错误,把撂荒视为问题,说撂荒会对粮食安全造成威胁。其实,撂荒,通常是发生在过剩突出造成价格低迷的时候,是农民自愿主动的休耕。撂荒,是有助于提升土壤肥力的。据黑龙江有关机构的研究,经过了35年的撂荒(完全的野草自然生长状态)之后,土壤黑土层的厚度增加了2厘米。实际上,暂时的撂荒就是休耕,永久的撂荒就是退耕。

轮作,是作物生产本身的需要,主要是解决某些作物重茬迎茬种植所带来的病虫害问题。轮作,对于提高土壤肥力,并无直接效果。轮作补贴,是在玉米出现过剩的背景下提出来的,目的是“探索形成轮作休耕与调节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求余缺的互动关系”。这是试图利用国家补贴,来干预调整农业土地资源配置。目标有问题,做起来很麻烦,效果也不一定好。关键是国家的财力有限,如果把这些钱,用于其他方面,例如土地整治,会更有价值的多。

实行“藏粮于地”,减少“藏粮于库”,就是把价格补贴和库存补贴的钱减省下来,增加到土地整治、农田水利工程、耕地质量保护上去。这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长远大计,是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大计。休耕和轮作的事,应该交给市场机制,让农民自愿主动去做。

    进入专题: 农田建设   藏粮于地  

本文责编:limei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农业与资源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11664.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农民日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