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光:“市场经济”概念史小考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136 次 更新时间:2018-07-06 16:34

进入专题: 市场经济  

张亚光 (进入专栏)  


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市场经济”已经成为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一个名词。在某种程度上说,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根本特征。最近一段时间,欧盟、美国、日本等少数国家和地区表态不愿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引发各方关注。在这场纷争当中,对“市场经济”的定义和判断成为关键所在。


根据《中国加入WTO议定书》相关条款,中国是否具有市场经济国家地位,是由WTO框架内各进口国根据国内法律予以认定的。这就意味着,国际上对“市场经济”的理解并没有完全统一的认识。欧盟和美国主要强调两点:一是市场供求关系对价格起决定性作用;二是国家对经济的控制或干预程度较低。然而,在实践中,价格的决定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欧美国家也会对某些产品进行补贴,因而在具体产业方面很难判断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究竟是高还是低。所以在国际贸易领域当中,即便不考虑严格定义上的不同,在所谓的“共识”部分仍然有各种各样的操作黑箱,“市场经济”几乎一直是个可以谈判的概念。


在理论层面,“市场经济”的概念也不够明晰。《辞海》对“市场经济”的定义是市场机制成为资源配置的基本调节手段的国民经济运行方式。然而西方学术界久负盛名的《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并没有“市场经济”的辞条。如果追溯“市场经济”的准确概念来源,目前英文世界中能够检索到的最早期刊文献,似乎是1932年《美国经济评论》第22卷第4期的一则书评。在不到200个单词的简要评述中,先后出现了两处“market economy”的提法,原文表述为“(在这本书中)对市场经济(market economy)和公有经济(public economy)的概念特征进行了精炼而饶有趣味的讨论,对激荡在20年代中期德国关于中央集权集体经济和私人市场经济(private market economy)孰优孰劣的复杂讨论作了有序的梳理和介绍。”书评所指的这本书在当时并没有翻译成英文,直接以德文标注了出版信息:RITSCHL, H. Gemeinwirtschaft und Kapitalistische Maktwirtschaft zur Erkenntnis der dualistischen Wirtschaftsordnung. (Tübingen: Mohr. 1931. Pp. viii, 179. M.8) ,书名可以译为《集体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二元经济制度认识》。作者汉斯·里奇(Hans Ritschl)是弗莱堡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主张二元经济体制即国家控制的社会经济和私人市场经济应当同时并存。


1934年《美国经济评论》第24卷第2期刊发了埃里克·兹默曼(Erich W. Zimmermann)的论文“工作产出与经济福利之间的关系(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utput of Work and Economic Well-Being)”,文中再次出现了“市场经济”的用法,“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产品的相对稀缺性能够极大地影响其生产者的经济福利。”这是目前可见的最早使用“市场经济”概念的英文论文。在这篇文章之后,整个20世纪30年代英文期刊中大约有10篇论文讨论到了市场经济(market economy)问题。特别需要注意的是,1936年《美国经济评论》的另外一篇文章“经济理论的进展”(Developments in Economic Theory, Vol.26. No.1),作者埃米尔·莱德勒(Emil Lederer)回顾了欧洲过去五十年间经济理论的发展情况,指出关于不同社会结构的经济理论研究是这段时期的主要特征之一,比如市场经济、垄断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考虑到莱德勒本人也是德国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而文章讨论的也是十九世纪晚期以来欧洲的经济理论进展,那么“市场经济”作为名词概念来自于非英语国家几乎是可以确定的。


事实上,“市场经济”的概念极有可能源于德国。“市场经济”的德语是Marktwirtschaft,维基百科认为这个名词最早于20世纪30年代出现在德国国民经济学中,比如弗莱堡学派(Hans Ritschl, 1931和Franz Böhm, 1933)和历史学派(Arthur Spiethoff, 1934)中。这个说法与前文1932年《美国经济评论》的那篇书评相互印证。不过,20世纪30年代显然还不够准确。米塞斯(Ludwig von Mises)在1922年初版的德文名著《福利经济:关于社会主义的研究》(Die Gemeinwirtschaft: Untersuchungen über den Sozialismus,英译版标题为Socialism: An Economic and Sociological Analysis)中就系统分析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兼容性问题。更早的,德文学术刊物《法律和经济哲学档案》(Archiv für Rechts- und Wirtschaftsphilosophie)1909—1910年的第3卷第2期,刊登了一篇题为“人事管理的标准”(Der Massstab der Personalwirtschaft)的文章,第一页的脚注中即有Marktwirtschaft的表述,“价值学说的剩余部分在第十一章以《市场经济的标准(市场价格和交换价值)》为题。在这部分中,我将国民经济学表述为市场经济学说。”作者弗朗兹·奥本海默(Franz Oppenheimer)是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和政治经济学家,也是国家社会学理论的奠基者之一。这篇文献表明“市场经济”概念至迟在20世纪初就诞生了。因为概念的产生一定是渐进的过程,从观念到付诸文字也可能经历相当长的时间,更无论必然还有一些散落于历史记载之外的文献可能早就使用了这个概念。


中国学者对“市场经济”概念的使用转借于日本的经济学著作。1932年《申报月刊》第1卷第6期刊登了日本著名经济学家向井鹿松(Mukai Shikamatsu)的“资本主义与计划经济”一文(樊仲云译),其中对市场经济作了比较清晰的定义:“一切经济的活动,都是处于代价的指挥之下。由这样的方法以成立的分业,在集体化的经济组织,叫做市场经济。资本主义社会便是这原则下的经济组织之一形体。”向井鹿松可能是日本最早研究市场经济的学者之一。至迟在1924年《三田学会杂志》上的一篇论文中,他已经明确使用了“市场经济”的概念,标题为“作为组织观念市场的交易所:市场经济社会中交易所的意义(組織的観念市場としての取引所:市場経済社会に於ける取引所の意義)”。而再向前溯源的话,向井鹿松于1919—1922年先后游学于美国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英国伦敦经济学院和德国柏林大学。彼时德国的二元经济理论风头正盛,向井鹿松在日本学界是被公认的将这些最新理论引入国内的“进口者”。综合前面的论述,日本的“市场经济”理论和概念基本上可以认为是来自德国的。而樊仲云的这篇译文,也极有可能是中国最早关于现代“市场经济”概念和理论的介绍。


根据目前的文献情况来看,中国和美国几乎是同时(1932年)引入了“市场经济”的概念,只不过美国直接介绍了德国学者的理论,而中国间接从日本学者的研究中转借而来。然而在整个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与美国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们对“市场经济”投入越来越多的兴趣相比,中国学者关于“市场经济”概念与理论的研究寥寥无几。许多从欧美留学归国的经济学家转向支持“统制经济”,另外部分偏左派的学者则将“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完全对立起来。孙宝山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种相互排斥的经济原则”(《中华月报》1933年第1卷第2期)一文中认为:“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是两个绝对不相容合的经济制度,是两种相互排斥的经济原则。……市场经济之存在亦正是计划经济底实力还不足以消灭前者(市场经济)的证明。”未辛也在“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评论之评论》,1933年第1卷第23期)中明确表达了“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经济组织的产物,与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一样。”这种机械地将“市场经济”归为资本主义而将“计划经济”归为社会主义的认识流传极其深远,直到改革开放初期仍有相当的影响。


中国与美国学术界在对待“市场经济”问题上的不同态度,以及德国和日本两国学者关于“市场经济”的认识,折射出了20世纪上半叶三种不同的经济思潮。“市场经济”的思想古已有之,但其准确概念的形成和强化,更多地是为了与国家控制经济的制度进行对比。德国作为“市场经济”概念的起源地,实际上崇尚的是“国家控制”与“市场经济”并存的“二元体制”。日本引入“市场经济”的概念,也是希望建立一种“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共存的制度。这种理念与凯恩斯主义融合之后,构成了“新古典综合派”也即“混合经济”的思想渊源。美国小心翼翼地审视着“市场”与“计划”两种制度的区别,后来选择了自由市场经济作为基本原则。而中国处在特殊的历史背景和世界环境之下,无论是“统制经济”还是“计划经济”,从一开始就站在了“市场经济”的对立面。厘清这段概念史的渊源,对理解今天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或许有所帮助。


原文载于中国社会科学网,2016年12月23日

进入 张亚光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市场经济  

本文责编:川先生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经济思想史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10840.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