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尼亚哲学家德拉戈米尔《我们生活的世界》的中文译介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947 次 更新时间:2018-06-11 09:18

吴万伟  

一、绪论

笔者几年前曾为中央编译出版社翻译过一本书《之间:哲学家实践理念的故事,作者是德克萨斯理工大学的科斯提卡·布拉达坦(Costica Bradatan),这位罗马尼亚裔的美国学者在书中谈起为理念而死的罗马尼亚最著名的哲学家之一康斯坦丁·诺伊卡Constantin Noica),相关讨论令人印象深刻。此后又翻译过谈及另外一位罗马尼亚哲学家萧沆(Emil Cioran)的若干文章比如萧沆论死亡失败的哲学家:萧沆的绝望之巅,因而对罗马尼亚哲学家产生了一种特殊的兴趣和好奇,难怪在2018年寒假期间偶然在《都柏林书评》上读到作为私人收藏家的哲学家的一文,顿时觉得诺伊卡的好朋友亚历山大·德拉戈米尔Alexandru Dragomir 1916-2002让人感到亲切和好奇,忍不住对这位在2002年去世的极富传奇色彩的哲学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过与其文集《我们生活的世界》编者和原出版社的联系和沟通,决心将本书翻译成中文,让中国读者了解认识这位有影响力的现象学家。本文就是根据选题报告修改而成,主要包括作者介绍、本书内容概要、简单的评论以及将此书翻译成中文的必要性和困难等内容。

二、关于作者

德拉戈米尔往往被认为是罗马尼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典型和最具吸引力的哲学家之一。他1916118日出生于罗马尼亚西北部城市扎勒乌(Zalău)。在布加勒斯特大学学习法律和哲学之后(1933-1939),本来渴望继续学习哲学,但当时的罗马尼亚麻烦不断。1941年,25岁的他已经前往服兵役几个月了,他认为唯一的解决办法是长期留学海外。于是他先到波兰西南部城市弗罗茨瓦夫Wrocław布雷斯劳大学(Breslau)学习希腊语、拉丁语和德语;接着获得洪堡奖学金前往马丁·海德格尔治下的布赖斯高地区弗大学(Freiburg im Breisgau)攻读博士。我们不知道德拉戈米尔在海德格尔指导下完成的博士论文题目是什么,只知道博士论文是有关黑格尔的。 他在弗莱堡大学呆了两年(1941-43) ,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打断了他的学习生涯,1943年,在博士论文答辩之前,他被迫在没有获得学位的情况下离开弗莱堡大学,返国加入罗马尼亚武装部队。他被运往东部前线,1944年从军中释放。几年后,共产党人上台。德拉戈米尔被认定为政治上可疑的哲学导师,因为不能继续从事学术研究,先后干过形形色色的短工。在1950年代后期,他在一个大型水坝的供应部门工作,当时被称为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水电站。 1961年时,他在一家木材出口公司担任经济核算工作,一直工作到1976年退休。德拉戈米尔是个最引人注目的人,这个事实本身让他处于危险之中。在那个万马齐喑的时代,任何引人注目的东西哪怕是自己的名字都可能给人带来伤害。他不需要某种东西使其变得非同寻常。相反,他想要某些东西帮助他拆解或隐藏自己不是寻常之辈的事实。所以他戴上了普通人的面具,他的伪装效果非常好,因为他的工友从来没有想到他是海德格尔的学生,在业余时间阅读希腊语版本的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他加入年轻哲学家小圈子,聚会探索或试图探索马克思主义框架之外的哲学思想。只有很有限的小圈子知道他的名字,连他的朋友都不知道他写下了哲学探索的著作,因为他在生前没有发表任何哲学著作。20021113日在布加勒斯特去世,他没有出版过任何东西。他死后,人们在其遗物中发现了将近壹佰本笔记,里面有注释、有随笔也有研究著作。 他那些参加聚会的朋友后来在罗马尼亚学术界担任重要领导岗位,正是因为这些人的努力,人们现在才有机会阅读其导师的作品。 他的五卷本著作由布加勒斯特的人文出版社(Humanitas出版。其中让·弗林(Jean Vrin)翻译的两卷法语译本在巴黎出版, Paris: Banalités métaphysiques (2008) and Cahiers du temps (2010)后者是他一辈子研究时间的成果,该书的德语版即将出版)。《现象学杂志》 出了一期专门论述德拉戈米尔性格和著作的专刊(IV, 3-4, 2004)。2009年,布加勒斯特成立了德拉戈米尔哲学研究院, 作为罗马尼亚现象学协会主办的独立研究院。中国现象学网有罗马尼亚现象学网的超级链接。 

三、关于本书

本文介绍的书《我们生活的世界》英本是在亚历山大·德拉戈米尔死后出版的罗马尼亚语著作(共五卷)中精选而成的文集。编者是布加勒斯特大学哲学荣休教授,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的罗马尼亚语译者加布里埃尔·利伊西努(Gabriel Liiceanu)和布加勒斯特国家政治和管理学院哲学副教授卡特琳·帕特尼(Catalin Partenie),他们在曾担任罗马尼亚文化部长和外交部长如今是布加勒斯特新欧洲学院院长,布加勒斯特大学哲学和宗教学教授的安德烈·普勒苏Andrei Plesu指导下编纂而成2017年由斯普林格(Springer)出版社出版。

本书英文版封面

本书包含德拉戈米尔在1985年和2000年之间在哲学家小圈子里发表的演讲,也包括他人对德拉戈米尔生平和著作的研究及两位好友写的简短纪念文章。本书共11章,第一章地下室笔记是编者加布里埃尔·利伊西努写的绪论,详细描绘了德拉戈米尔的职业生涯的崛起和衰落,最后一章是编者安德烈·普勒苏写的后记亚历山大·德拉戈米尔:画像片断提供了对德拉戈米尔这个人的更亲密描述,此文将德拉戈米尔与当今罗马尼亚哲学界另外一位支柱型人物--他的同代人哲学家康斯坦丁·诺伊卡对比。此人也是邀请德拉戈米尔进入上文提到的哲学家小圈子的人。从第二章到第十章的演讲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的演讲相对短小,通常只有几页那么长,每篇演讲阐述一个具体话题:问题的功能;自我欺骗;形而上学的平庸性、国家、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同胞情谊以及神圣性、自由和服从、对话、男人和女人、遗忘等。 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University of Wollongong法律、人文艺术学院的·彼得斯Anco Peeters在书评中指出这些演讲是充满活力的哲学思考的优雅例子,是把现象学探索和哲学技能结合起来对时间、空间和技术等议题的探索。几乎所有演讲都是关于经典哲学文本的,尤其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笛卡尔、康德、黑格尔和尼采。德拉戈米尔的导师海德格尔更多是以分析方法作为背景而出现的。 演讲中讨论到的思想家阿那克萨哥拉(Anaxagoras)、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笛卡尔、尼采的看法,所有这些都反映出作者现象学思考的惊人深度。第二部分包括三篇长演讲---苏格拉底:哲学遭遇城市柏拉图《斐莱布篇》(Philebus的评论以及我们生活的世界,每篇几乎都有20页左右。本书中间的文本是以讨论德拉戈米尔的生平故事为框架组织起来。演讲通常是按时间先后顺序写的,这能让读者很好感受到德拉戈米尔的思想演变过程。

彼得斯在书评中指出:形而上学的平庸性是第一部分九篇短小演讲中哲学性最充分的一篇。文中谈及的形而上学平庸性是空间和时间环境,之所以使用这样的名称是因为人人都经历过这些,但通常并不会产生任何的质疑。德拉戈米尔却提出质疑,他从现象学角度探讨这些环境,将其与自我联系起来,尤其显示出空间和时间开启的范围及其视角horizons)所勾画出的东西,这是德拉戈米尔分析中使用的关键词。他认为,熟悉的空间环境指向自我,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而且是精神上的,在我知道我的环境与我的关系这个意义上---它们之所以熟悉恰恰是因为我在心理上已经适应了它们。这就是为什么一个人觉得非常混乱的房间对另一个人来说则非常熟悉,为什么他看来井然有序的房间在我看来仍然混乱和怪异,因为我还没有在精神上适应它。德拉戈米尔在对时间的分析中引入了同时性contemporaneity)的概念。当有人生活在同时性中时,人们生活在某个社会和文化网络中。小孩子在成长中获得了同时性,适应了流行文化、风俗习惯和他们当时的偶像。在成为大人之后,他们获得了当今的同时性;进入老年后,他们的同时性还留在身边,但缓慢丧失了同步性。将他们与其熟悉的社会和文化网络联系起来的线索被切断,他们不再分享周围同样的时间环境。虽然清晰涉及海德格尔的主题,现有分析与德拉戈米尔的导师的分析形成有趣的对比。比如,对比海德格尔1924年的演讲时间的概念”(Der Begriff der Zeit)会非常有助于注意到有趣的差别。虽然在海德格尔看来,时间应该被理解为与此在(Dasein有关,因为它主要扮演了预测性和存在性作用,其重要性在于抓住了未来方向--德拉戈米尔对时间体验的分析集中在社会和文化网络的构建上,因而应该被理解为与过去和现在的关系。如果跟踪德拉戈米尔在后来的其他演讲中有关思想的演变过程,注意形而上学平庸性中的分析可以给读者很有用的参照系。

彼得斯认为,在第一部分的其他演讲中,国家突出显示了作者发人深思的先见之明,它与当今政治讨论的相关性令人惊讶。德拉戈米尔从现象学的棱镜考察了国家这个概念,他的考察让人逐渐诊断出欧盟这个政治建设工程的优势和弱点。发挥核心作用的是人们对国家的理解,即人民在三个象征意义上的投入:指向我们国家的地理、指向我们过去的历史;指向我们母语的语言。这种分析具有高度的创造性。而且,它让人能够从政治宏观到微观层次理解欧盟内部的紧张关系。对从政治哲学和理论角度研究欧盟和联合国的当代学者来说,国家一章具有极强的相关意义。

彼得斯觉得第一部分的其他演讲没有这么详细地展开论述。遗忘的海洋”--论述记忆和遗忘的作用---值得特别关注:不是说他在此处提出了多少新观点,而是说下面这个论证是可靠的,即我们忘记了不同寻常的人生体验,这本身应该让我们对文化经典的价值感觉到怀疑。有关男人和女人的演讲则是说得越少越好。彼得斯认为德拉戈米尔有关男人和女人的观点与当今思想观念已经不再同步,抛弃也罢。

在介绍第一部分演讲时,本书英文版编辑卡特琳·帕特尼花了很大篇幅讨论德拉戈米尔对时间问题的探索。德拉戈米尔发现,时间是他在罗马尼亚最黑暗的历史上所能找到的最令人感到安慰的东西了。从1948年到2000年的50多年中,他在六本笔记中记录下他有关时间话题的想法,手写的小字足足有一千多页。1989128日,他写道,过去的东西(that which)似乎是存在本身,但是我对that which这个词语感到不满意,因为存在不是东西。下来一条写于199036日:现在是持续性的,但是,我们并不总是生活在当下;通常我们用计划、回忆、抽象思考、想象力和欲望掩盖当下。就在他写下这些话的两个日期之间,齐奥塞斯库已经被处决,那个似乎永久性的专制政权已经突然垮台。帕特尼认为德拉戈米尔的时间笔记让他想起维特根斯坦1917年在战争前线写下的原逻辑哲学论Prototractatus)。维特根斯坦和德拉戈米尔的笔记让人们看到不被历史动荡干扰的思想家的思考场景。德拉戈米尔继续思考时间话题一直到2000年,此时他已经病得很厉害,就像时间本身,他也没有办法阻止疾病的前进。时间或许的确如此,因为它是我们每个人都亲密体验的东西,但又如此神秘莫测。正如奥古斯丁的名言所说,如果没有人问我,我对时间是什么了解得足够多。但是,如果有人问我时间到底是什么,我就张口结舌不知所措了。严格来讲,德拉戈米尔不是海德格尔主义者(虽然时间是其哲学探索的主要话题之一,无论讨论的话题是什么,他几乎总是走向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他的途径或许被称为现象学(在从人类体验的具体场景开始的意义上来说是如此)但是,他尽一切努力避免使用哲学专业术语 

彼得斯认为,第二部分的三篇长演说中谈论柏拉图主题的前两篇表现出德拉戈米尔哲学举重的勇气。在苏格拉底:哲学遭遇城市中, 我们发现德拉戈米尔考察了苏格拉底的名言知道我什么也不知道和后来通过质疑专家令其自行领悟的途径。在第一部分,依靠黑格尔辩证法将专家类别,生与死,善与恶区分开来。后来,我们见证了德拉戈米尔如何交叉融合了他从前论述视角的研究,并将其应用在柏拉图现象学上。我们知道我们的知识局限性和我们与这些局限性的关系定义了我们。现象学者和解读海德格尔著作的人或许发现该讨论的后一部分非常有用,让人看到古代人理解的存在如何与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Sein und Zeit联系起来。

帕特尼说,德拉戈米尔的现象学途径可以从这三个系列演讲中看出端倪。这是专门探讨苏格拉底系列演讲的片断:

苏格拉底是第一位吸引我们注意自己所处场景的欧洲思想家:我们的人生是我们选择的结果,但是,选择最佳人生的知识基础却是我们无法拥有的东西,因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持续不断地询问最佳人生问题,也就是说,一直在没有答案的问题空间内相互讨论。我们陷入的场景就是苏格拉底考察的现象学基础。

对柏拉图《斐莱布篇》的评论被编辑之一称赞为极具创造性114),但彼得斯似乎并不怎么认可这种赞美。他觉得斐莱布篇是柏拉图的后期对话之一,被广泛认定为最难读的文本之一(Frede 1992, 425)。德拉戈米尔注意到对话中似乎不一致的情况(126-127),但并没有得出结论。常常被质疑的是,为什么对话中的斐莱布本人在交流中如此安静。弗里德兰德Friedländer1969, 309–310)提出,因为斐莱布是快乐的化身,参与到与苏格拉底有关快乐价值的对话是自暴自弃的行为,因为苏格拉底通常被视为理性的化身。德拉戈米尔的看法(116128)是,斐莱布的沉默起到了强调话题难度的作用,两者直接对比看起来会很不雅观。彼得斯认也不怎么赞同将该演讲的独创性视为德拉戈米尔对斐莱布的现象学解读,这种看法应该在对比了该演讲与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Gadamer1931年的著作《斐莱布篇的现象学解读》(Phänomenologische Interpretationen zum Philebos之后才能得到证实。他认为演讲是典型的例子,说明德拉戈米尔的关键特征不是创造性而是他对让文本自己呈现的理解。

卡特琳·帕特尼提供了谈论柏拉图的系列演讲《斐莱布篇》的片段:

在柏拉图看来,除非接触到永远不变的东西,否则什么也不能把我们从脆弱性中挽救出来。接触那个不变东西的方式是辩证法,因为它不处理拥有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东西。如果通过辩证法,你能拥抱没有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东西,你就不再需要害怕分崩离析和死亡;人类精神能够藏身于那个不变的东西,因而能克服自己的脆弱性。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本书最后一篇演讲,也是最长的系列演讲(在19861988年之间录制,共有24盘磁带),讨论的是技术问题,阐述了我们的世界如何受到了思想的塑造。德拉戈米尔提出了警告:虽然我们的思想智慧威力允许我们提出科学方法,这反过来允许我们依靠使用技术而支配自然,但这种整体结构让我们远离基本生存状态。亚里士多德和笛卡尔被单独挑出来作为使得人类形成技术依赖性的罪魁祸首。彼得斯认为,这个论证让人想起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和卡尔·雅斯贝斯(Karl Jaspers)对我们的存在的持续技术化充满敌意。但是,海德格尔认为技术的危险在于其有能力向我们揭示世界是供我们消费和操纵的作为原材料,而德拉戈米尔则宣称技术掩盖了我们最初与世界的关系。他认为,因为技术越来越显著突出,思想作为身体指导的最初角色已经被转变为思想变成生产者:是智慧产生了科学和技术,这导致我们对周围的世界进行越来越多的抽象化。德拉戈米尔的论证严重依赖思想的威力和他的假设,即现有技术让我们越来远离作为人意味着什么的本质。

该演讲的核心主题是在临近结尾时提出来的:

在知识分子中存在潜在的可能性,他们可能偏离作为人类导师的角色,反而宣称自己至高无上地位。这种可能性自从古希腊时期就已经实现,知识分子将自己从人生导师转变为知识生产者。他们生产的是科学,亚里士多德对科学的结构掌握得非常好。。。现代科学是当今时代的形而上学。像任何形而上学一样,它是缺乏宽容和令人怀疑的。 

至于本书的缺陷,彼得斯在书评中提到的有如下几点。对于绪论,他的评价是介绍非常有用的和通俗易懂,如德拉戈米尔的早期生涯和在德国的生活,但后半部分的论述类似于编辑写给作者的求爱信,显得很容易浪漫化和急于表达爱慕之情。如果再缩短一些,读者和编辑都会觉得更好些。 此外,令人好奇的是,本书编者根本没有提及书中至少三篇演讲曾经在《现象学杂志》(Studia Phænomenologica2004年的3/4合期上发表过的事实。彼得斯觉得,最严重的缺失和最令人感到不安的是,编辑对原材料的处理缺乏透明性。当然,如果没有编辑的实质性的干预,基于录音机录和潦草的笔记重构德拉戈米尔的思想成为可读的、连贯的演讲其实根本不可能实现。但编辑利用这个便利以更简洁的方式重写或重新表述某些段落甚至宣称其他段落是我自己的(编辑),就有些像滑溜的斜坡,虽然这种写作是本着阐释德拉戈米尔思想的精神而进行的。读者期待编辑精确告知哪些段落是编辑的,哪些段落是德拉戈米尔的,这个要求并不算过分,但本书没有脚注,没有尾注或文中的其他说明。。什么都没有是不应该的,至少添加一些注释或者在绪论中增加一些对编辑过程的更详细讨论,或者类似于处理尼采的哲学逻辑遗稿(Nachlaß)的做法提供注释和记录原状。人们忍不住感到纳闷,那些热烈渴望保留德拉戈米尔思想的人,为什么不更小心地将作者的思想与自己的思想区分开呢?彼得斯认为,德拉戈米尔被很多罗马尼亚哲学家认为是他们的大英雄,但他担忧这种崇拜反而阻碍了人们如何对同行哲学家表现出最好的尊敬:公正但批评性地评价其思想。德拉戈米尔注意到维特根斯坦死后著作所发生之事,这不由得让人钦佩他的先见之明:后来其他人过来了,从抽屉里取出论文,按顺序整理出来,赋予其不朽著作的形式。(49)眼前这本书似乎正好遭遇类似的命运,但是因为编辑的黑暗做法掩盖了演讲中散落的宝石般精彩内容,读者反而难以欣赏和适当尊重这位哲学家的思想。

四、本书翻译的必要性和困难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亚历山大·德拉戈米尔在罗马尼亚共产党执政期间发表的12篇引人入胜的哲学演讲,揭示出哲学家在此阶段的精神探索历程,对喜爱西方哲学尤其是现象学的中国读者来说具有异乎寻常的相关意义。这是因为中国和罗马尼亚曾经的密切交往历史和学习消化现象学研究的相似经历,中国读者了解这位重要哲学家的思想观点对我们当今的现象学研究有重要意义。

课题目标

该课题的目的是产生和出版一个完整的带有详细注释的中文版本,既要维持很高的学术研究水平,同时又要确保有兴趣的读者能够看得懂。这就要求本书的翻译要尽可能清晰、准确和通顺。注释必须提供必要的信息,当然译者和编辑要避免注释过细过滥对读者的阅读造成不必要的干扰的情况。

最终产品和传播

两百页的英文原版如果翻译成中文,据估计手稿可能需要三百多页,或许还需要50页左右的注释。描述《我们生活的世界》、作者和成书背景等的译者序或译后记可能需要10页左右,这样一来总数应该在360页左右。因为这样的长度,笔者可能没有足够的篇幅来对文本进行更详细的分析,希望将来有机会再专门写文章谈论这些相关问题。

课题计划

从开始阶段起,笔者希望大致拿出一百页左右的试译稿,也就是本书的三分之一。其余260页左右的内容随后完成。在项目获得批准的阶段,笔者将1)完成本书剩下部分的翻译初稿;2)完成全书的修改稿,3)为全书提供注释,4)撰写序论或译后记(大概10页)。对于开始阶段还没有翻译的章节,笔者将以每天翻译和注释两页的速度进行,这大概需要10个月。与此同时,笔者会在截至日期前修改初稿。在此期间,笔者每周通过电邮传递附件对本周的翻译工作进行交流沟通

目前存在的困难

据笔者所知,有些出版社会向作者要求支付出版资助,如果选题没有被包括在年度出版计划之中的话。另外还有涉及意识形态和宗教议题等敏感内容的话,出版社需要获得上级机构或者宣传部门的批准和支持。

此外,解释一下《我们生活的世界》为什么适合作为合作项目非常重要。该课题的最明显特征是多种语言,作者是罗马尼亚人,在德国留学,精通罗马尼亚语和德语,本书的源语文本是英语,这种著作的翻译很难依靠单个学者独立完成。笔者不懂罗马尼亚语和德语,也非哲学专业出身,这都为本书的翻译增加了困难。好在本书的英文版编辑之一、现象学专家和罗马尼亚语使用者布加勒斯特国家政治和管理学院哲学副教授卡特琳·帕特尼已经慷慨地答应,愿意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如果我在翻译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的话。本书的英译者詹姆斯·克里斯汀·布朗也准备好与笔者合作,如果遇到罗马尼亚原文或者英译本中的疑难问题的话。这就有助于比较快地推出准确的和带有学术注释的译本。此次参加这个论坛的目的之一就是寻找愿意参与这个课题的专家学者,或者至少结识一些能够提供某些专业方面帮助的老师和朋友。笔者已经将图书选题简介寄给之前与笔者有合作关系的出版社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重庆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等,但目前还没有得到明确的结果,如果在座的有什么建议,请一定告知。笔者非常渴望这个项目得到学界同仁的大力支持。

在翻译过程中,笔者会尽量使用到研究孟子的专家倪德卫(David S. Nivision)提出了中国哲学研究五个步骤的方法论。1)阅读文本的古典的和当代的各种注释;2)阅读文本的不同翻译;3)寻找关键词和短语在各种注释和翻译中的解释及其出现的语境;4)在搜集了各种解释假设和证据之后,选择更符合情理的意义作为对文本的解释;5)结合个别思想家的思想整体和思想家的整体知识背景,选择那个使文本的特定片段有意义的整体主义的解释。 笔者认为这些学习研究方法对中国读者的启发或许比具体了解到某个知识点更为重要得多。

著名儒家学者杜维明先生在谈到当今文化中国的挑战时说,在美国学术界如果希望对柏拉图有个正面的理解,就必须学古代的希腊文。学会以后就变成了柏拉图的专家。大家都把你当作智慧的泉源。你在大学的发言力量非常大。可是,我们花了那么多功夫学了《荀子》的学者们,只不过掌握了朴素的唯物论,在理论界的地位不过如此,哪有什么权威?与西方学者深刻的传统谱系意识相比,我们中国人的问题恰恰是谱系不强。年轻学者没有任何谱系,《孟子》、《荀子》没念过,禅宗、佛教的东西没念过,不知道自己的传统,没念过自己的经典,怎么提出自己的观点?怎么与人对话?如果传统文化有一种真善美,那么就像是打井一样,你必须进去找那个美。你不进去是找不出来的。 这也许是对研究现象学的青年学者的谆谆告诫。

 

参考文献:

 

[1] Bradatan, Costica. Dying for Ideas: The Dangerous Lives of the Philosophers, Bloomsbury Academic, 2015. 

[2] Dragomir, Alexandru. The World We Live In, ed Gabriel Liiceanu and Catalin Partenie, trans by James Christian Brown, Springer, 2017.

[3] Partenie, Catalin, “The Philosopher as Private Collector”, Dublin Review of Books, January 2018, Accessed on [2018-01-28]http://www.drb.ie/essays/the-philosopher-as-private-collector

[4] Peeters, Anco. “Time, Space, and Technology in the Phenomenology of Dragomir”, Phenomenological Reviews, (2017-09-23) Accessed on [2018-01-30] http://reviews.ophen.org/2017/09/23/alexandru-dragomir-the-world-we-live-in/

[5] Van Norden, Bryan W. Taking Back Philosophy: A Multicultural Manifesto [M]. Columbia: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17.

[6]  杜维明著 彭国翔 编译 儒家传统与文明对话 [M].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

[7]  科斯提卡·布拉达坦著吴万伟译 生死之间:哲学家实践理念的故事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ISBN: 9787511734990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7625588/

[9] 倪德卫 著 万百安 编 周炽成 译 儒家之道:中国哲学之探讨 [M].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作者注:本文是为“第一届中国现象学青年论坛:现象学的当下与未来”(201868-10日,中山大学哲学系锡昌堂)而作,感谢主办单位中山大学哲学系。

本文责编:wuwanwei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最新来稿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10413.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相同主题阅读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