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于华:今日我们如何做导师(学生)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004 次 更新时间:2018-02-02 17:57

进入专题: 学术   导师   学生  

郭于华 (进入专栏)  


这个题目缘起于西安交大博士研究生杨宝德同学自杀身亡的悲剧,这也是个一言难尽的话题。我做了将近二十年导师,而且自己也是从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走过来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一个不满三十岁年轻生命的殒灭无论如何都令人心痛,外人再设身处地也难以想象杨宝德的心灵经历了怎样的幻灭,而他的离去又会让他的家人亲朋承受何等重创。我们无法像某著名作家那样冷血和轻薄,一句“别太把自己当回事”了事;我们也无从辨析究竟“杨的导师应负70%责任,杨的女友负30%责任”是否符合实际;而事件背后的个人心态、师生关系、特别是教育学术体制的弊端才是更加紧迫的问题。


在将近一百年前,鲁迅写下《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新青年》1919年第六卷第六号),分析批评中国式代际关系“本位应在幼者,却反在长者;置重应在将来,却反在过去。”并进而主张:父辈对于子女“开宗第一,便是理解……第二,便是指导……第三,便是解放”。因而要“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此后幸福地度日,合理地做人”。


将鲁迅所言父代与子代之关系扩展至师生关系,我想可以理解为双方都要有各自的担当。但是,那闸门我们肩得住吗?那宽阔和光明他们望得见吗?幸福度日,合理做人,我们和他们做得到吗?在被权力禁锢和操控的结构框架下,仅凭一己之力或者一些同仁同道同学之合力,我们确实无法改变当下的教育科研体制,尽管其不合理甚至完全无法操作的现实我们每天感同身受,每每感到除了无力,还是无力。尽管如是我们仍无法回避如下问题,在现实条件下,应有怎样的师生关系?作为导师和学生应当如何相处、如何作为?


首先,师生关系不是父母-子女关系,不是师傅-徒弟关系,也不是老板-员工关系。


现代教育中的师生之间不应沿袭传统社会中的师徒关系,如我的同事孙立平老师所说的拟亲属化的关系。师傅与徒弟,本是前现代社会中学堂、店铺、手艺作坊中的师生关系,“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学徒对师傅言听计从,还要担负许多职业之外的生活杂务。而这种情况从我读研究生的80年代直到今日,在高校中仍可见到。


学术工作中的师生关系也不应是老板和雇员之间的关系。虽然现实中许多学科的研究生承担或协助导师的科研任务,导师发给劳务或其他名目的费用,因而许多研究生称自己的导师为老板,但毕竟他们之间并非公司或单位中雇主与员工的关系,也没有实质上的工作契约,而更重要的是师生之间本不该是雇佣关系。


前不久,本校一刀切地推行导师给研究生按月发放人头费(生活费?)的研究生奖助体系改革,遭到文科导师的强烈反对,许多导师没有这笔课题经费、也不需要研究生为自己的研究课题工作,这还在其次,关键是没有这个道理!这种“改革”是否合法、合理?又有什么逻辑和程序上的正当性?我们之所以反对这类强制性做法,是因为它错置了导师与研究生的关系,也改变了教育和学术的根本目的。


师徒关系和雇佣关系的主要弊端之一是造成学生对导师的依附性。研究生学习阶段本是培养独立思考精神和自主科研能力的时期,而经济的、心理的依附关系必然毁伤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也有一类导师太过具有门户之见和过于自负,一心要做青年导师,渴望被簇拥甚至被膜拜,其实这也是上述师徒关系和权力欲望在学界的表现。殊不知这同样会戕害学术与教育之根本,也决培养不出真正的人才。奴才必不是人才,生不必不如师,这本是寻常的道理;如若学生无法超越老师,岂不是黄鼠狼下耗子一代不如一代,学术还有什么前景?


进而,我一直认为师生关系就是师生关系,保持正常的师生关系就很好。而最好的、最恰当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朋友关系,君子之交,所谓良师益友是也。平等交流,教学相长;切之磋之,乐在其中。朋友关系的基础是平等,即人格平等和法律面前的平等。当然说平等其实难以平等,虽然在更大的权力格局中,导师和学生都是弱势者,我们常戏称为“学术农民工”,但从更具体的权力关系看,导师相较于学生当然是占据优势地位的。正因为如此,导师应该有更多的担当;也因为如此,导师欺负学生,盘剥学生,潜规则学生,尤其是对学生的性侵犯更不可容忍。


最后,还想对学生们说几句,实在也是老生常谈,每年有新研究生入学都会说到:学术之路是艰辛之路,在特定的社会结构中更为艰难。学术的动力与精神支柱不能是外在的东西,权、名、利都是身外之物,不能支撑于久远。学术真正的动力只能来自于内心的热爱、学术的好奇与创造的冲动,来自于对未知的探索和对真知的渴望,来自于对世界的关怀和悲悯。


做出自主的选择,就要自己负责,无论出身寒门还是豪门皆是如此。学术研究的是求知求真的过程,也是精神历练自身成长的过程,独立人格,自由思想,自主意识,逻辑思维,认知能力是学生在学习阶段要发展壮大的心智品质。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就要在学习中成长,变得强大。在这一过程中导师能起的只是辅助作用,帮扶作用,学术志业,个人为本。当然有人选择追逐权势或随波逐流,也并非不可理解,毕竟现实如此,人各有志。以过来人的感受而言,追求学术的清明(韦伯意义上的),会获得内心的快乐。


再多说一句,相比较而言,导师比学生的空间大,老教师比青椒的空间大,虽是自身亦不自由,但仍须思考如何尽力为学生保持并撑开更多的自由空间。所以,能多说一句就多说一句,能多做一点就多做一点,能多担当一些就多担当一些。


近日刚刚上映的影片《无问西东》带给人许多联想和启示,片名来自于清华大学校歌中的句子:“立德立言,无问西东”。“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无论哪个时代都应成为教育和学术安身立命之本。让我们勉力而为:“爱我所爱,行我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2018年1月28日


(原文载于财新。观点网2018年1月29日 http://opinion.caixin.com/2018-01-29/101204456.html)


进入 郭于华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学术   导师   学生  

本文责编:川先生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教育学 > 教育学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08216.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