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修泽:中国如何推进动力变革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113 次 更新时间:2017-12-07 20:46

进入专题: 动力变革  

常修泽 (进入专栏)  

开栏的话:

浙江是中国革命红船的启航地,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萌发地。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更宽阔的视野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浙江日报今起开设“之江会客厅”理论访谈栏目,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针对社会热点和发展中的难题,以浙江的改革发展为素材,深入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刻理论渊源与巨大的实践指导意义,敬请关注。

主持人  潘如龙  本报记者

嘉 宾  常修泽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经济学卷)》入选者


主持人:本报创办“之江会客厅”专栏,您是第一位应邀嘉宾,欢迎来会客厅接受访谈。

常修泽:谢谢。先祝贺浙报“之江会客厅”在十九大后开栏。作为第一期嘉宾,我感到很荣幸。浙江是块福地,我的学术研究与浙江有缘分。1984年在浙江德清县莫干山举行的全国中青年经济科学工作者会议(简称“莫干山会议”),是我学术研究生涯的重要节点。此后,30多年来,从浙江的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我也汲取了诸多理论营养。希望“之江会客厅”能为国内乃至国外的思想界朋友提供一个新的思想交流平台。

主持人:十九大报告提出三大变革: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其中,动力变革是基础。您是长期研究人的发展和制度经济学的学者,今天,我们“之江会客厅”第一期想围绕十九大报告的上述内容,就如何推进我国动力变革问题听听您的高见。

常修泽:莫说“高见”,一起交流。


国际国内  中国动力变革的双重背景

主持人:“动力变革”是十九大报告的亮点之一。报告提出,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动力变革。请问,提出“动力变革”的背景是什么?

常修泽:以我之见,有两个背景:一是国际背景,二是国内背景。

从国际背景看,不知您注意到没有,习近平主席在前不久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会议讲话中,有一段重要论述:世界正处在快速变化的历史进程之中,世界经济正在发生更深层次的变化。我们要洞察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找准方位,把握规律,果敢应对。

那么,有什么新的趋势呢?习近平主席“洞察”出的第一个趋势就是:我们正面临增长动能的深刻转变。当前,改革创新成为各国化解挑战、谋求发展的方向。结构性改革的正面效应和潜能持续释放,对各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显现。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形成势头,数字经济、共享经济加速发展,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新的增长动能不断积聚。这段话站位很高。我认为,在这种新的潮流面前,中国应该抓住机遇,顺势而为。这是国际背景。

再看国内背景,我认为,主要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新变化。您知道,在此之前的36年中,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新论断非同小可。十九大为什么说中国进入“新时代”?依据是什么?主要是因为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

这个对于社会主要矛盾的新论断,我觉得是具有突破性的,它不仅突破了需求方根深蒂固的“物本位”惯性思维,也突破了供给方根深蒂固的“单纯生产论”的惯性思维,体现了习近平“能动的人”“全面的人”的思想。而这一思想跟浙江有关系,跟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的探索和实践有关系。

主持人:有意思,请您展开讲。

常修泽:几年前,我曾读过习近平在2007年出版的《之江新语》一书。书中“文化育和谐”一文(2005年8月16日发表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编者注)讲到:“人,本质上就是文化的人,而不是‘物化’的人;是能动的、全面的人,而不是僵化的、‘单向度’的人。”这段话寓意十分深刻,他在这里明确否定了“物化的人”“单向度的人”,强调人应是能动的、全面的人,点破了“人”的真谛。

而一旦从“能动的、全面的人”的高度研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就会高屋建瓴。因为,按照“全面的人”的定位,人应是多需之人,特别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的需求将越来越广泛。

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报告还提出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其中保护“人格权”是首次写入党的文件),这就大大拓展了人民需求的广度和深度,把人民的需求提到一个新的境界,这是一种历史性的超越。

主持人:确实是一种超越。

常修泽:人民有此“需”,我党有所“应”。党的十九大适应了人民群众的这些新要求。这是需求方面。另外一个是供给方面,原来的提法是“落后的社会生产”,现在提法有变化。

首先,新的表述超越了单纯的“生产”概念,而提升为“发展”概念。您知道,“发展”比“生产”要丰富得多、深刻得多。当代人类发展是五个发展,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中央不是明确提出“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吗?

主持人:确实,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安吉余村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就是着眼于生态文明发展或者说生态文明建设。

常修泽:是的。经济发展只是五个发展中的一个向度,而且,即使就经济这一个向度来说,生产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按照马克思的《资本论》,社会再生产过程或者说经济总循环包括四个环节: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可见,生产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而发展比它要广阔得多。这是其一。

其二,现在用“落后”两字笼而统之来概括中国的现实,已经不合时宜。尽管中国仍然有部分落后地区和部分落后单位,但是不能简单地归结为“落后”,主要是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总之,矛盾的需求方和供给方都大大超越了原来的惯性思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变化。正是因为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才使中国进入了新时代。进入新时代,才需要研究新的动力问题,这是动力变革的深刻背景。


动力变革之一 “十九大版”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主持人:您分析得很深刻,也有哲理。那么,请问:如何推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变革呢?

常修泽:根据我的研究,应主要从四条线来推进:一是推进“十九大版”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二是推进创新驱动战略;三是推进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四是构建全面开放的新格局。

主持人:那好,请您展开分析。

常修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动力变革的第一条线,而且这个已经写入党章,非同小可。我先谈这条线。

主持人:您为什么用“十九大版”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提法?

常修泽:很好。您已经注意到我的这个特定用语。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十九大报告所提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2015年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虽然8个字一样,但是内涵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此供给侧非彼供给侧。

您可能知道,2015年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内容是“去过剩产能”,2016年3月进一步归结为“三去一降一补”,这里的“去”,并不是绝对的完全去掉,而是“减”或者说“降”,是做减法。十九大报告所提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前三个方面都不是做减法,而是做加法。

主持人:噢,愿听其详。

常修泽:“十九大版”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方面,是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这些领域培育新增长点。请注意,这里都是要寻找“新增长点”,是要“增”,而不是做减法。浙江的经济当年就是靠制造业起家的,后来又发展了互联网、大数据等。下一步,还是要在新增长点上下功夫,切实形成新动能。

第二方面是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上一个是“增”,这一个是“升”。同时,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2016年全国服务业占比是51.6%,浙江省也恰好是51.6%,与全国持平。根据我的调查,浙江省服务业未来的发展空间相当广阔,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

第三方面是加强九大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一是水利,二是铁路,三是公路,四是水运,五是航空,六是管道,七是电网,八是信息,九是物流,还有其他等等。这些基础网络建设,浙江有长板(例如物流、信息等),也有短板。听说浙江正修建国内第一条由民营资本控股的总投资400多亿元的杭绍台高铁,这很好,这就是补短板嘛!

从以上三大方面看都不是做减法,而是做加法,对企业界来说这里面有巨大的商机。

主持人:您的分析和点拨对我们很有启发,浙江要抓住这些商机。

常修泽:第四方面,才是“三去一降一补”。即使是“三去一降”,也不是一个简单的“去”“降”的问题,按十九大报告提法,是“优化存量资源配置”的问题,还有“扩大优质增量供给”。无论是“优化存量”,还是“扩大优质增量”,其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供需动态平衡”。这是问题的关键之所在。相信浙江会把握“动态平衡”这个关键。

以上四个方面,主要还是针对“物”的问题。“十九大版”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颖之处、突破之处,是特别瞄准了“人”,包括企业家和劳动者。

主持人:瞄准了“人”,很有意思,您是人本经济学的探索者,这是您的专长领域。

常修泽:我很高兴地看到,十九大报告把“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列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第五个方面,这是一大超越。它瞄准的不是一般的产业,而是创新创业的主体——企业家。就在十九大召开前夕,9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 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 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就是要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

主持人:我从网上看到,中央文件下达后4天,9月29日新华社《经济参考报》公开了您在今年1月10日上报给国家有关部门的内部报告《关于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的七点意见》,并且加了一个编者按,并起了新的题目:《中国当代企业家肩负着历史的重任》。在此之前,今年7月3日,我在《人民日报》上也曾看到您的题为《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的文章,很受启发。

常修泽:中国的改革、发展要向纵深推进,必须要培育宏大的企业家队伍,特别是要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当前,关键是稳定企业家的预期,增强企业家的信心,使他们的产权、创新收益以及人的精神尊严都能得到保护。去年11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现在出台保护企业家文件,一个是保护“产”,一个是保护“人”,这是两个极其重要的命题。当然,保护和激发“人”,不仅是指保护企业家,还包括保护劳动者,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这也是一种超越。

我在30多年的观察中感到,浙江是资源小省,七山二水一分田,改革开放后迅速发展起来,靠的就是人,靠的就是浙江精神。十九大报告把企业家、劳动者、工匠精神也归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有见地的。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将使浙江的发展获得更大动力。


动力变革之二 创新引领发展

主持人:您这一讲,让我对十九大报告中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进一步的领悟。几年前我曾读过您主笔的《创新立国战略》一书,您能结合十九大报告谈谈创新问题吗?

常修泽:既然有书,我就不展开了,只简要说几句。习近平主席日前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这是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方式的新征程”。请注意,在十九大报告中,“创新”是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提出来的。在动力变革中创新是第一动力。

这里有四个要点需要把握:其一,创新的主体是“企业”(不是政府);其二,创新的导向是“市场”(不是计划);其三,创新需要产学研深度融合(不是各自为战);其四,创新需要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支持(不是袖手旁观)。

浙江是中小企业比较密集的省份,近年来一些大型民营企业集团在不断崛起。我在调研中感到,浙江民营经济相当发达,最新的数据表明,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浙江占120家,连续19年蝉联全国第一。下一步希望浙江能在创新上继续发挥先锋作用。


动力变革之三 改革必须抓住“产权”和“要素市场”这两个重点

主持人: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强调要“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您曾著有《人本体制论》《广义产权论》和《包容性改革论》等改革理论著作。您认为下一步经济改革该如何重点突破?

常修泽:您引的话是全面改革中的关键话语。就经济体制改革而言,有五件大事要办:一是产权有效激励;二是要素自由流动;三是价格反应灵活;四是竞争公平有序;五是企业优胜劣汰。其中重点是前两个,即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

需要指出的是,党的十九大报告讲的产权不是“狭义产权”,而是“广义产权”,即除了人们熟悉的物权、债权、股权等以外,还包括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各种人力资本产权(如知识产权)等。把“完善产权制度”列为新时代经济改革的第一重点,也就抓住了经济体制的基础和核心。

如何完善产权制度?我建议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第一,完善产权界定制度。十九大报告对有关问题已作出明确界定。例如报告指出“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很明确。当然,在现实中,产权尚未清晰的实例也还有不少,例如自然资源资产的产权主体明晰化问题,城镇居民房产土地使用权70年到期后的产权定位问题,知识产权的界定问题等,都要补短板。

第二,完善产权配置制度。一是解决国有资产配置布局和结构仍存在的某些不合理、不优化问题;二是国有资产配置效率问题,例如 “僵尸企业”处置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问题;三是交叉持股相互融合问题。须知,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头戏是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我今年主笔完成一部《混合所有制经济新论》,即将出版,就是试图在产权优化配置上做些探索。

第三,完善产权交易制度。要重点解决资产评估不准确、交易过程不透明、交易价格不合理、交易后资金不到位的问题。此外,自然资源资产如何“有偿使用”,农村产权如何流转,这些也需要摸索。

第四, 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有恒产才能有恒心。针对现实中存在的产权保护不力问题,要完善保护制度,特别是对民营企业的产权保护,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第二个重点是要素市场化。按照马克思《资本论》,当时生产要素指的是资本、土地、劳动力,三个;现在增加了两大要素即技术和管理,形成五大要素。新时代要努力使要素自由流动。

现在,商品市场已经基本市场化,根据国家发改委的数据,我国商品价格的市场化度已经达到97.01%,但包括资本、土地、劳动力、技术、管理在内的要素市场化程度较低。而要实现五大要素市场化,使之真正自由流动起来,则必须打破以权力为支撑的行政性垄断,并防止某些企业相互串谋之类的市场垄断。

浙江民营资本雄厚,投资需求旺盛。下一步,建议按照十九大报告所要求的,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放宽服务业准入限制,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放宽特许经营范围,浙江的国有和民营经济将会迎来更多的发展机会,也会从改革中获得更多红利。


动力变革之四 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开放也是一大动力,有时这种倒逼的力量也很强大。开放新格局新在哪里?一是紧紧扭住“一带一路”这个重点,浙江杭州、义乌等是“一带”的重要起点,宁波、舟山等是“一路”的重要起点。二是走出去与引进来“两条腿”要配合好,迈出新步伐。三是外贸业态创新,不仅发展货物贸易,而且促进服务贸易,向境外输出服务,2016年,浙江的服务贸易出口占比只有10.5%,发展空间很大。四是创新外投方式,搞国际产能合作,把浙江的技术标准带出去。五是浙江海岸线长,离岛较多(特别是舟山群岛),且处在整个中国海岸线中段,有利于搞自由贸易港,可以进行探索,而且要快。

寄语浙江 “见天光、接地气、立人本”

主持人:您参加了1984年的“莫干山会议”,此后您又在1987年率先提出“产权市场构想”,对浙江情况也比较熟悉。您认为浙江在新时代如何通过动力变革继续走在前列、勇立潮头?

常修泽: “走在前列、勇立潮头”,这八个字方向明确。浙江是中国人文底蕴深厚的地方。春秋时代越国“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传为佳话,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曾激励一代一代国人“韧的战斗”(鲁迅语,编者注)。改革开放后,浙江人敢为天下先——从温州的民营经济,到义乌的小商品市场;从发展海洋经济,到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从杭州的“互联网+”,到乌镇的世界互联网大会……浙江人一直“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可以说,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之一的浙江,对于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有贡献的。在新时代如何做?十九大已经指明了方向。我这里只从理论工作者的角度,寄语浙江九个字:“见天光、接地气、立人本”。

——“见天光”,就是要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这就要按照十九大所说的,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我们对这三个规律认识深化了,切实把握了,就能见到“天光”。

——“接地气”,就是脚踏实地,紧贴中国的国情、浙江的省情。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这是最大的国情,也是最大的实际。问题是,我们牢牢把握住这个最大的国情、这个最大的实际了吗?现在国内有的地方有一种浮躁现象,应当力戒。

——“立人本”,天地之间是“大写的人”,如习近平同志所说的“能动的、全面的人”。《共产党宣言》里有句名言:新社会“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十九大报告多处指出要“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大大拓展了人民需求的广度和深度,把人民的需求提到一个崭新的境界。务必把人的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让人放飞心灵,不做“单向度”的人,做具有超越能力的人。这样,人杰地灵的浙江,就会人更杰、地更灵,在新的时代展现新的作为。

主持人:您的见解新颖、独到、深刻,谢谢您!


进入 常修泽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动力变革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宏观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07207.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浙江日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