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洋:超越初感:阅读教学策略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343 次 更新时间:2017-01-09 22:58

进入专题: 语文教学   阅读教学  

汪洋  

(本场讲座由广州市第四十七中学汇景实验学校初中语文教师汪洋主讲,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杨占平博士主持,爱思想网授权转载。欢迎大家加入QQ群“韩军在线” 422346984,一同探讨语文教学的得与失。)



杨占平(主持人):汪洋老师是广州市第四十七中学汇景实验学校初中语文教师。2013年以来,在《中学语文教学》《语文学习》《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等杂志上发表论文42篇,其中大多集中于经典文本的解读与教学策略。欢迎汪洋老师开讲。

汪洋:各位老师好!我是来自羊城广州的汪洋。在韩老师的安排下,今天我在这里向大家汇报一些还不成熟的想法。和已经开讲与即将开讲的语文界的先行者相比,我实在是草根中的草根。我只希望我不过于拉低“韩军在线”的演讲水平,不过于耽搁大家的时间。

长期的实践与观察表明,语文教学失去应有的魅力,其原因往往有两点。一是课堂上的语文学习与生活绝缘,二是语文教学重复学生在独立状态下能够感知理解的内容。关于第一点,前人的研究已经很充分了。关于第二点,学界虽然也达成了一些共识。语文教学要教学生在独立状态下感知理解不了的内容,通俗地说就是教学生不会的(教学生不会的应该是教学的常识)。语文教学的意义就是要引导学生超越“初感”。

杨占平:语文教学的意义就是要引导学生超越“初感”。点题。

汪洋:我们语文学科和其它学科最大的不同是什么?也许这也是有很多个答案。

我以为,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最大不同应该是它的母语性质。相对而言,其它学科的学习,学生的学习起点往往是零。而语文的母语性质决定了,学生在入学之初就具备了一定的听说等语文素养。这决定了语文教学的起点不能从零开始。对于已经基本熟识3000多个汉字的中学生而言,大多数现代文和白话小说,他们在独立状态下是能感知到很多内容的。而我们的语文教学有的时候似乎忘记了这个简单的事实,在课堂上一再重复学生一眼即可感知的内容。我们所的东西,是学生独立阅读就能掌握的,我们有些时候仅仅是提供多了点几个专业术语,但这都不足以冲击学生的原有思维。正如孙绍振老先生所言,他最痛恨的就是语文老师在课堂上重复一望而知的内容,他发誓将来做语文老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在看似平淡无味处品味出味道。

我刚刚说的基本都是废话,因为正如前面说的,这基本是共识了。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引导学生超越初感呢?

由于阅读教学常常重复学生在独立状态下能感知理解的内容,即学生的“初感”,阅读教学往往呈现出浅表化的特征。文本的丰富内涵被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往往是因为语文教师自身的语文素养有限。

杨占平:我认为,如果我们不课前大量阅读与课文相关的学术文献,我们对经典文本的理解水平并不比优秀学生强到哪里去。我一直以为,只有语文教师对经典文本的解读水平在优秀学生水平的十倍以上,阅读教学才有超越初感的可能。这又让人不得不正视那朴素而通俗的真理:给学生一杯水……。语文教改走到今天,这句土得掉渣的话仍然刺耳地提醒着我们语文教师。我认为,如果我们不课前大量阅读与课文相关的学术文献,我们对经典文本的理解水平并不比优秀学生强到哪里去。现在就近来年来的一些思考和实践,谈谈我在引导学生超越初感方面的一些不成熟的做法。


一、“驱遣想象”,深入欣赏小说。


叶圣陶先生认为,鉴赏文艺必须驱遣想象: “文艺作品往往不是倾筐倒箧地说的,说出来的只是一部分罢了,还有一部分所谓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没有说出来,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够领会它。如果拘泥于有迹象的文字,而抛却了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至多只能鉴赏一半;有时连一半也鉴赏不到,因为那没有说出来的一部分反而是极关重要的一部分。”

由此可见,我们在小说教学中,必须激发学生“驱遣想象”,这样才能使学生较深入地欣赏小说。以《变色龙》的教学为例。经典小说往往都能实现以有限寓无限的艺术效果。因此,在小说教学中,我们首先要引导学生从文本整体上“驱遣想象”,从“有限”的文本整体中去想象“无限”的内容。学生在阅读《变色龙》时,大多能读出主人公奥楚蔑洛夫是一条见风使舵、溜须拍马、媚上欺下、趋炎附势的变色龙。于是我们问道:本文只写了一条变色龙吗?一番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后,学生大致感悟出一下内容:

1、叶尔德林也是变色龙。要是奥楚蔑洛夫根据叶尔德林的话,误把将军哥哥家的狗打死的话,他一定会把责任推给叶尔德林。所以叶尔德林一瞬间就改变了自己的说法:“不过也说不定就是将军家的狗”。变得真快,不愧是奥楚蔑洛夫的部下。好一条变色龙!

2、赫留金也是变色龙。被狗咬伤了手指的赫留金刚出场不是很受伤,而是很嚣张。可是从课文13段开始,那个很嚣张的赫留金去哪了?伶牙俐齿的赫留金从13段开始彻底失声了。纵观全文,不难得知,随着情节的发展,赫留金捉狗、打狗,想讹钱的行为很可能得罪将军了。他恐惧地“失声”了。伶牙俐齿的赫留金最终沉默不语。这说明他也在变,他也是变色龙。

3、围观者也是变色龙。小说开始时,围观者帮赫留金抓狗。课文第3段写道:“还有人的叫喊:‘别放走它!’”。可是在小说的结尾,他们却“对着赫留金哈哈大笑”。 围观者从帮赫留金到嘲笑赫留金,他们也在变,他们也是变色龙。

4、无论是奥楚蔑洛夫、叶尔德林、赫留金,还是围观者,他们都在变,都在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而转变态度。大家都是变色龙,奥楚蔑洛夫不过是其中最典型的一个而已。当一个社会的所有成员都在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而成为“变色龙”时,这就是一个病态的社会。

至此,我们进一步促使他们“驱遣想象”: 本文只写了一条狗吗?一番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后,学生大致感悟出以下内容:

1、狗是忠诚的象征,也是仗势欺人、欺软怕硬的象征。本文不仅以小猎狗的主人身份变化为线索串联故事情节,也以狗来象征人。很显然,奥楚蔑洛夫就是仗势欺人、欺软怕硬的将军的走狗。

2、叶尔德林显然是奥楚蔑洛夫的走狗。赫留金开始很嚣张,想讹一笔钱。他主要是仗自己的弟弟是宪兵的势而欺负人。他显然也是一条仗势欺人的“恶狗”。

3、围观者没有一人站出来说:将军家的狗咬了人,将军也得接受处罚。围观者没有人去嘲笑丑态百出的警官奥楚蔑洛夫,而去嘲笑相对弱势的赫留金。这说明围观者也是欺软怕硬,没有是非观念的“狗”。

4、大家都是狗,大家都过着狗一般的生活。在将军家的小猎狗面前,大家都暴露出狗一般的灵魂。小说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群狗图”。

当学生的思维渐渐走进小说的思想深处时,我们再此促使学生“驱遣想象”: 假设奥楚蔑洛夫不变,那么会有怎样的故事?一番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后,我们基本达成了共识:在人人都是变色龙,人人都是“狗”的社会大环境中,假如奥楚蔑洛夫不变的话,他就是悲剧英雄。所以,奥楚蔑洛夫固然可耻,可恨,但更可恨,更可耻的是造就群体变色龙,“群狗图”的俄国社会。

杨占平:妙语惊人

汪洋:文中的很多细节也值得我们“驱遣想象”。举几个例子如下:

(出示幻灯片)

“他追上狗,身子往前一探,扑倒在地下,抓住了狗的后腿。”

我们问道:“赫留金抓狗的动作像什么?让你想象到什么?”

学生很快答道:“赫留金抓狗的动作和猎狗捕捉猎物的动作很像。狗抓狗,蛮幽默,蛮讽刺。”

(出示幻灯片)

“伙计们,别放走它!这年月,咬人可不行!……”(第2段)

我们问道:联系全文,你从“这年月,咬人可不行”中想到什么?

学生在我们的启发下,大致感悟出以下内容:

这是个绝妙的反讽。赫留金被狗咬了,开始很嚣张。后来得知狗主人可能是将军,慢慢地沉默下来,进而陷入恐惧之中。最后还要被权贵走狗奥楚蔑洛夫恐吓——“我早晚要收拾你”。事实证明,这年月,将军家的狗就可以咬你,将军家的走狗(奥楚蔑洛夫)还可以恐吓你。不要以为你比狗优越。这年月,在将军家的狗面前,你没有任何人的尊严与权力。不过,你本来就是一条媚上欺下、人模狗样的“恶狗”。

(出示幻灯片)

“……要是人人都这么让畜生乱咬一阵,那在这个世界上也没个活头了。”(第7段)

我们问道:联系全文,你从这句中想到什么?

在笔者的启发与引导下,学生大致感悟出如下内容:

这又是一个绝妙的反讽。赫留金伶牙俐齿,可是讽刺的是,他先是被将军哥哥家的狗咬了,而后又被权贵走狗奥楚蔑洛夫反复地咬,最后还要生活在对权贵走狗奥楚蔑洛夫和沙皇走狗将军的恐惧之中。这个世界就是人人都被大大小小的奥楚蔑洛夫这样的狗咬,奥楚蔑洛夫们又被将军这些更大的狗咬。这不是人的国度,而是狗的王国。赫留金真是“一语道破天机”:他生活的世界,对于人而言就是“没个活头”。在狗的王国里,作为“恶狗”还是可以苟活的。但是想要人的尊严,真是“没个活头”。


二、经典小说教学生活化策略


按李海林教授的观点,经典小说教学生活化应该分为两类:一是将生活事件引入课堂,使小说学习与生活相连,从而使读小说和生活融为一体。二是将小说教学转变为生活中“言语交际事件”。

以《我的叔叔于勒》的教学为例。

小说写了菲利普认出了弟弟于勒,那么于勒有没有认出哥哥菲利普呢?小说其实暗示了于勒也认出了哥哥。但是如何让学生读懂这个暗示呢?联系生活实际。我们这样启发学生:默读课文第24到第30段,联系生活实际,按生活常理来推断,于勒有没有可能发现了哥哥呢?我们认为24段和30段各有一处暗示,暗示了于勒应该也认出哥哥了。我们先来看看第24段的暗示。于勒是卖牡蛎的小商贩。小商贩一般都是一边看着自己的东西,一边东张西望看四周有没有潜在顾客。 “我一直盯着父亲,看他郑重其事地带着两个女儿和女婿向那个衣服褴褛的年老水手走去。我父亲突然好像不安起来……”这里暗示了于勒也看到了亲哥哥。

按常理,卖牡蛎的于勒须要观察周围是否有买牡蛎的客人,必要时还须要招揽顾客。父亲带着三个人走向于勒,于勒应该会注意到这四个人。按生活常理,菲利普能认出衣衫褴褛、狼狈不堪,衣着和身份与十多年前大大不同的于勒,于勒更应该能认出身份衣着基本不变的哥哥。

30段中“我也端详了一下那个人。他又老又丑,满脸皱纹,眼光始终不离开他手里的活儿。”这对于小商贩于勒是反常的行为。按生活常理,一个买牡蛎的人应该是一边干活,一边注意观察周围是否有购买牡蛎的潜在顾客。于勒为什么会有这样反常的行为?联系第24段暗示于勒很可能发现了哥哥,以及课文第10段于勒的第二信中提到自己发了财才会哈佛尔,课文33段船长又说,于勒在哈佛尔有亲戚,但是因为欠他们的钱,他不愿回到他们身边。

因此,我们认为,于勒的眼光始终不离开手里的活是为了躲避哥哥,不愿与哥哥相认,也是在用手中的活来压抑内心的翻江倒海。

当然,根据生活的逻辑,于勒也有可能没人认出哥哥,理由是于勒一直很忙,所以没有注意到哥哥朝他走来。

但是,我们来想,于勒认出哥哥,小说精彩,还是认不出小说精彩。

当然是认出了哥哥,根据生活常理和课文描述,我个人以为小说暗示于勒认出了哥哥,理由如上。当然这不是绝对的,文学的魅力就是在于她一定的模糊性。

当然是认出了哥哥,小说更精彩——朝思暮想的亲人就在于勒眼前,可是自己却因贫穷和落魄而不能上前拥抱。残酷的现实像一道鸿沟横亘在于勒和亲哥哥之间——咫尺天涯啊!人世间还有比这更悲惨的吗?于勒的悲剧也因这个细节而更加动人心魄。这个细节也表明菲利普夫妇担心于勒重新拖累他们完全是多余的。多么自尊,多么坚强,多么可怜的于勒啊!

我个人认为,根据生活的常理和小说的叙述,我们可以理解为小说暗示于勒认出了哥哥。当然我不会把这个观点强加给学生。我把认出和认不出的理由都说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判断。

如果不联系生活实际,不采用经典小说教学的生活化策略,学生是对文本是很难有如此深刻的理解和深沉的审美快感。经典小说教学的生活化策略是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超越初感的有效教学策略。


三、品味经典文本中词句的反复


名家大多惜墨如金,因此,在文本中反复出现的词句往往是理解文本的密码。我们在经典文本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揣摩这些文本中反复出现的词句,从而超越阅读初感,进行深度阅读。以《孔乙己》的教学为例。不到3000字的《孔乙己》在词句上却有多处不厌其烦的反复,如“笑”、“还欠十九个钱呢”等。

“看客”的取笑讲究层层深入,最重的一击要留在最后;“看客”的取笑讲究欲擒故纵,先让孔乙己陶醉,再让他重重地跌落;“看客”的取笑讲究慢节奏,将取笑的过程拉长,慢慢折磨孔乙己,让“快活的空气”保持得更久一些。不能不说“看客”恶毒的取笑很“艺术”。 鲁迅在《狗•猫•鼠》中提到:“凡捕食雀鼠,总不肯一口咬死;定要尽情玩弄,放走,又捉住,又放走,只待自己玩厌了,这才吃下去,颇与人们的幸灾乐祸,慢慢折磨弱者的坏脾气相同。”小说第四段、第六段鲁迅在不动声色中把“看客”的幸灾乐祸,慢慢折磨弱者的丑陋“艺术”生动地表现出来。小说九次写 “看客” 的“笑”。不该笑而笑,笑得狡诈阴险;一笑再笑,孔乙己将死之时,还笑。笑每复加一次,看客的丑陋就复加一次。鲁迅的悲愤在九次“笑”的反复中变得无以复加。“还欠十九个钱呢”在小说中反复出现了四次,这是我们解读孔乙己悲剧的密码,我们可以从中窥见孔乙己的全部悲剧,感受鲁迅的讽刺和悲悯。

第一处“还欠十九个钱呢”让我们感受到自命不凡而且确有可取之处(比如孔乙己的确有知识,在酒店品行好)的孔乙己在鲁镇人心中真正的地位就是因他喝酒而消费的“十九个钱”, 这是鲁镇社会的势利,更是孔乙己的悲剧。”

第二处“还欠十九个钱呢”让我们感受到“孔乙己既没有功名,也最终丧失了人格——带着永远拖欠的“十九个钱”、永远不能清白的憾恨离开了人间。我们可以想象,孔乙己离世前又是怎样的颓唐。这“还欠的十九个钱呢”象征着孔乙己人生追求(功名和读书人品行高人一等)的全部落空。

第三处和第四处“还欠十九个钱呢”让我们感受到尽管咸亨酒店的人们麻木冷酷的嘲笑深深地伤害了孔乙己,但笑是笑不死人的。真正使孔乙己走向绝路的是他“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不得已偶尔偷窃度日。

小说的整体情节也完全说明了这一点。

孔乙己第一次出场时,尽管被人嘲笑,受人侮辱,但他跟别人争辩得涨红了脸,用“之乎者也”为自己辩护,闲来还关心小伙计的读书,这一切表明“君子固穷”“安贫乐道”等价值观能使孔乙己置他人的嘲笑以不顾,顽强地自我地生活着,其生命力还是很旺盛的。

第二次出场的孔乙己因不会谋生,挣不到养活自己的钱,而偷到丁举人家,被打断腿。孔乙己从身体到精神被彻底摧垮。当他出现在酒店时,他脱下了几十年都不舍得脱下的长衫,“穿一件破夹袄”;原本清白的脸变得“黑且瘦,已经不成样子”。面对别人的嘲笑,他没有再“涨红了脸”地争辩。生活在书中世界的他没有再用“之乎者也”为自己辩护。

孔乙己两次出场情景的对比表明,真正将他推向深渊的不是人们的嘲笑,而是考不中秀才的他因不会谋生,挣不到足够养活自己的钱,而难免偷窃。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读书人有不重视谋生的传统,所谓 “金钱如粪土,仁义值千金”,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即使是难以生存,也以“安贫乐道”来固守贫穷。孔乙己就是这样的读书人。

已经穷困潦倒,将要讨饭吃,他还以“君子固穷”来为自己辩护。如果孔乙己能多花点心思和力气在谋生上,凭着自己的一手好字和高大的身材,何至于斯文扫地,干偷窃的勾当。

小说是对现实生活的艺术化表现,因而本源于生活。经典小说的教学只有采用生活化的策略才能引导学生进入文本的深处,从而超越阅读初感。

“看客”对孔乙己精神伤疤的取笑过程很有“艺术感”。“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看客”表示对孔乙己是读书人这一事实有所怀疑。这激起孔乙己“不屑置辩的神气”,让孔乙己陶醉于自己的身份优越感中。“你怎么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恶狠狠地一问让孔乙己从优越感的陶醉中重重地跌落到他人生最大的心病所带来的痛苦之中。

因此,我们围绕“笑”和“还欠十九个钱”展开教学,引导学生深入感受这两个反复出现的词句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在我们的引导下,学生大致读出以下内容:

孔乙己推崇“君子固穷”的圣人教诲。可是令人讽刺的是,正因为孔乙己挣钱能力不足而丢掉了读书人最重要的尊严——清白和信誉,而带着永远不能清白的“颓唐”含恨死去。掌柜四次重复“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道出了社会的冷酷,更道出了造成孔乙己悲惨命运的根本原因。


四、细读情节,在情节中“出生入死”。


以《智取生辰纲》的教学为例:该文的常规教学往往止于吴用智在天时,智在地利,智在人和。如此草草教学,该文情节的无穷魅力就被这个公式化的概括消解了。

引导学生将《智取生辰纲》中吴用等人的智取行动进行分解,使学生发现吴用等人智取行动的第一步是充分的侦察,准确的判断;第二步是让对手停下来,稳住对手;第三步是摸透了对手的心理和性格后而采取的富有针对性的做戏,步步强化,最终引诱对手上钩。学生在情节的分解中渐渐超越了阅读初感,充分感受到吴用等人的智慧,从而进入小说欣赏的审美状态。其次是品味情节中的暗示。《智取生辰纲》一文中的情节有大量的暗示。我们在引导学生思考吴用等人的智取行动是如何一步步的展开之后,提示学生吴用的计谋有明显的漏洞,作者在叙述的过程中有暗示。在我们的启发下,学生发现了如下暗示:

“我们正想酒来解渴,既是他们生疑心,且买一桶与我们吃”——此处表演痕迹太强。

曾几何时,当我们发现三鹿奶粉有三聚氰胺时,我们吓得所有的奶粉都不敢喝。如果吴用七人真是普通客商,当他们看见其他客商怀疑酒有毒,一般情况下也是不敢卖酒。这就好比,有人怀疑面包里有毒,另一个人却说:“我不怀疑有毒,我来吃。”如果不是演双簧的话,这个人也不正常了。

为什么如此精明而谨慎的杨志看不处这些破绽呢?

我们进一步启发:杨志看不出这些破绽的原因作者在文中也作出了暗示。

学生再读课文,发现了以下暗示:

“自去一边树下坐了歇凉”——杨志被部下孤立了。心理学家说,对人身心最大的折磨是人际关系的失败,人际冲突。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在遇到吴用等人之前,杨志的心力已经耗尽在这一路上的吵吵闹闹中了。

我们进一步启发:全文的情节其实就是一个大的暗示——精明谨慎、武艺超群、理想远大的杨志无论如何进取与挣扎,但最终只能做强盗,作者这样写杨志的命运暗示了什么?

学生的思考如下:

杨志的命运暗示了这是一个不给好人出路的社会。不是杨志无能,而是社会可悲;不是杨志错了,而是社会错了。落草为寇是杨志的悲哀,更是社会的悲哀。在这一点上,杨志与《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没有本质的区别。梁山好汉们的落草为寇是社会的必然。

我又请学生注意,杨志和吴用最终在梁山相聚了,小说并没有写他们见面时的情景,这是作者给我们的一个礼物,大家可以想象他们见面会是怎样的情景。


五、引导学生思考有教学价值的争议性解读


人们对经典作品的解读往往存在这样那样的争议,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经典小说就有不少这样的作品,如《故乡》《我的叔叔于勒》《孔乙己》等。将有教学价值的争议性解读引入教学,可以把学生的阅读到引入到文本的深处,从而超越他们的阅读初感。

以《故乡》的教学为例。我以为关于小说结尾的解读争议具有很大的教学价值,于是决定把这一争议引入到教学中。

小说结尾有这样一段关于“希望”的议论:

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关于这个议论的理解,自从小说《故乡》诞生之日起,就是一个争议。很多人认为,小说结尾的议论所体现出来的信心满怀与整篇小说所弥漫的悲凉很不协调,是鲁迅“遵命文学”的结果。论者往往会引述《呐喊•自序》中的内容:

但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在《明天》里也不叙单四嫂子竟没有做到看见儿子的梦,因为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

论者以此为依据,认为《故乡》的结尾是鲁迅听了“将令”,用了“曲笔”,来减轻小说弥漫的悲凉感。但这个“曲笔”与小说整体弥漫的悲凉感不协调,有“画蛇添足”之嫌。

但是,关于这个结尾,又有很多人认为是“升华主题”:在悲观绝望中奋起,反抗绝望。教材编者也持这个意见,所以在课后思考题四中要求大家结合课文内容,谈对这段话的理解。

这段议论到底是画蛇添足,还是画龙点睛呢?你赞同哪个观点?只有细读课文,我们才能有更深入的思考。结尾是小说的一部分,我们必须要联系全文来思考。在我们的启发下,学生在细读完全文后,部分同学的意见大致如下:

谢谢楼上鼓励!我是砖家

“我”是受过西方教育的知识分子,帮助闰土摆脱等级观念的桎梏是“我”作为知识分子的责任。但是“我”在封建等级观念面前,无所作为。无所作为的“我”不仅毁掉了闰土的精神绿洲,也使自己陷入深沉的孤独——“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

可以说“我”是个只有新思想,却没有实际行动改变落后社会的知识分子。“我”与闰土的隔膜固然主要是因为封建等级观念对人性的扭曲,但“我”的无所作为,放弃知识分子责任的消极行为也是重要原因。因此,“我”在离乡的船上对未来充满希望之时,又害怕起希望。没有行动,只有希望,那希望就和闰土的香炉、烛台没有任何区别。当“我”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时,便感慨:“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没有改变落后社会的行动,空有希望,这样的希望就“无所谓有”,有希望就等于没希望;倘若能行动起来,希望就有实现的可能,希望就“无所谓无”,希望就有价值。只有改变社会的实际行动才能让“希望”变得有意义;只有人们坚定地“走”下去,才会踏出实现希望的路。

因此,小说最后一段的议论句是小说情节发展的水到渠成:这里隐含着鲁迅对“我”的批判,同时也是一声呐喊——呼吁人们不要像“我”那样,要行动起来,用脚踏出前进的路。因而这段议论当然是画龙点睛。也有不少同学坚持认为小说结尾关于“希望”的议论是画蛇添足,理由和大多数持这一观点的专家一致。文本中的争议性解读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将有教学价值的争议引入经典小说课堂可以使学生进行深度阅读,从而超越他们的阅读初感。


六、品读文本中的矛盾


在矛盾中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是小说创作的基本手法之一。小说显而易见的矛盾,学生是可以在独立阅读状态下感受到的。因此,我们将重点尝试在学生以为没有矛盾的地方启发他们发现矛盾,而后深入思考。以《我的叔叔于勒》的教学为例。

于勒写给菲利普夫妇的第二封信实际上充满自相矛盾和明显的破绽,但是,这是大多数学生在独立阅读中难以感受到的。于是我们把这封信的品读作为教学的一个重点,在我们的引导下,学生在信中找出以下矛盾和破绽:

——此处参考了王君老师《我的叔叔于勒》的课例。

既然买卖好,为何要去南美作长期的旅行?谁来打理店铺?

长期旅行和给家人写信有冲突吗?于勒完全可以在旅行的途中给家人写信。为什么“也许要好几年不给你写信”?

于勒为什么不可以趁着长期旅行,顺便回家一趟呢?按常理,于勒既然有时间长期旅行,就应该有时间回家一趟。

信的结尾说“我发了财就回哈费尔的”,这句话完全露出了破绽——于勒的生意已经破产了,写信时的于勒已经再次贫穷。于勒说“我发了财就回哈费尔的”就是告诉哥哥,不发财就永不回家。

根据学生的发言,我们总结道:“这封信分明就是一份破产宣告书和与亲人诀别书。”并发问:“我们细细一读就能发现这封信的矛盾和破绽,为什么菲利普一家就不能发现呢?而且是10年都没有发现。我相信,这十年里菲利普一家是真地没发现这封信的矛盾和破绽。否则他们就不会把这封破产宣言书、与亲人诀别书当成福音书,还拿给别人看,四处炫耀。这说明了什么?这讽刺了什么?”

在我们的引导下,学生大体能认识到:菲利普夫妇看不出这封信的矛盾和破绽,把于勒的破产宣言书、与亲人诀别书误当作福音书,说明了菲利普夫妇想钱想疯了,想钱想昏头了,想钱想傻了。利令智昏,对于勒财富的贪婪蒙蔽了菲利普夫妇的双眼,使他们失去了正常的应有的清醒和理智。作者通过一封破绽百出、自相矛盾的信无情地讽刺了菲利普夫妇对财富的贪婪与疯狂。

引导学生在自以为没有矛盾的地方发现矛盾,思考矛盾是引导学生超越阅读初感的有效的教学策略。

他们到处炫耀于勒的第二封信说明,他们真地是没看出信的破绽,四处炫耀就是四处出丑。

朱光潜先生在《诗论》里这样写道:“凡是艺术的表现(连同诗在内)都是‘象征’(symbol-ism),凡是艺术的象征都不是代替或者翻译而是暗示(suggestion),凡是艺术的暗示都是以有限寓无限。”

面临两个女儿都嫁不出去的窘境,于勒是他们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难道解读一定要将他们变为十恶不赦的罪人才算罢干休吗?不能这样解读,小人物的辛酸在小小中字字见血。你如此解读,真的不合适。

引导学生在经典文本的学习中超越阅读初感的教学策略还有不少,比如,细读到词语,细读到字,细读到标点符号。比如,读留白等等。这里就不再一一举例了。

与同学在一个小酒馆吃饭,边吃边聊,吃得兴头上,突然听到同学说:“说个你不见怪的话,你们学校的大多数老师,如果让他们离开教书这个行当,他们肯定会饿死。”我听了一怔,盯着同学的眼睛看,同学可能觉得说得不妥当,连忙笑着补充说:“当然,柳同学你除外,你的能力我是了解的,到哪里都有饭吃。”我心里不知道他真实的想法,但我知道这是场面上照顾我情面的话。其实同学说的是大实话,学校的确有一部分教师丢掉了教书这个铁饭碗,虽然没有同学说的“饿死”那么严重,的确面临生存的考验,因为他们只知道教书,不懂得别的谋生手段。

这让我想到了孔乙己。如今又到了与学生们一道学习《孔乙己》这篇小说的时候,每每读完这篇小说之后,心里不免感慨万分。这个可怜的人:这个与我们有着相同身份的读书人,这个自始至终都被人们当头笑料的多余人,这个一生都在向世人昭示自己是个读书人却得不到众人认可的人,这个最后拖着一条断腿走向生命终点的悲剧人物。在他的身上,有太多太多令人思考的地方。

那么学习《孔乙己》这篇小说,应该学习什么内容呢?围绕孔乙己这一形象应该让学生明白哪些内容呢?我这样设计学习过程,首先要熟读课文内容,将课文的内容了然于胸。这是学习经典名篇的前提条件。第二个环节是让同学们认识到这个人的特点,当然要有新的理解,决不能等同或限于教学参考书上的概括。我的概括是这是一个生活上不能自立、不会谋生、活着没有尊严的读书人。第三个环节就是读书人如何避免成为孔乙己这样的人。因为学生的身份也是读书人,也正走在求学的道路上。

我把第三个环节的内容设为教学的重点。如今这个社会,这个话题太重要了。前不久看过一篇题为《昔日是状元,如今流浪汉》的报道,说的是某市理科状元大学毕业后,流落街头,靠打零工度日。这说的是理科状元,至于成绩一般能力平平的“毕业即失业”的大学生,不正是像孔乙己那样读书后不会谋生的书呆子吗?

课堂上我抛出“如何避免成为孔乙己”这个话题之后,同学们展开了讨论。最后小组代表发言时,这样一些观点引起大家的共鸣。作为一个读书人,首先应该在学校里学到真本事,学到真本事才是个人成长的硬道理,这也是能够自立于社会的前提条件。相对于语文学习来说,就是不断提高自己“听、说、读、写”的能力,能够听懂他人的谈话,能够准确流畅地表达出个人的想法,能够掌握阅读文章的方法,能够根据要求进行写作。其次,就是学以致用。所有的书本知识只有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之中,才算是真正属于自己,才算把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目标落到实处。从语文学习的角度来说这个问题,就是平时不断地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通过反复不停地训练,一步一步提高语文素养,真正做到在实际生活中“听得懂、说得清、读得明、写得顺”。最后要做一个有尊严的人。能自立会谋生是做一个有尊严的人的前提,知荣明耻是做有尊严的人的根本。读书人虽不自视清高做道德楷模,也应该知法守纪明礼有德,严守一个社会公民应有的道德准则。做到了以上三点,我们就可以避免自己成为孔乙己那样可怜的读书人了。

引导学生超越阅读初感的探索还在进行中,希望不久的将来能有更合理、更成熟的想法和大家交流!

今天就谈这么多,耽搁大家时间了!谢谢韩老师,谢谢主持人,谢谢您的过目!

杨占平:谢谢汪洋老师  

(现场提问部分)

陈龙虎:现在的大多数诈骗不也一样吗?贪念啊。

汪洋:菲利普夫妇的可恨主要不是他们的品德,更可恨的是造就他们的社会土壤!正如杨志的失败主要不是他的才华不够,而是社会使然。凡是伟大的作品都有想通之处——那就是悲悯!所有人都值得悲悯!

网友@好不好:孩子们还小,我们的一些研究往往太深奥,并且会给孩子们套上枷锁。因此过度的解读很不好,况且您的解读一定就是答案?肯定不是么?既然不是,为什么解读时说得那么肯定?

汪洋:解读当然要肯定,不然思考干什么。但必须告诉学生,这不是唯一正确的,语文从来没有唯一,这正是语文的魅力!但是如果我们不让孩子们去感受一个个精彩无限的一,我们语文老师就失职了。

@好不好:学生的父母有可能就是菲利普夫妇、杨二嫂,作如此解读,实在离生活太远。莫要为教参背书,更莫要深化这种刻板式的解读,真的不好。一定坚持这样做,我们语文老师就失职了。失职没失职,可能让学生进入社会之后再评判。孩子尚小,老师教给他,他没有办法不接受。

汪洋:谢谢您的不同看法!我会再思考我的想法和做法。

网友@小谭:“菲利普夫妇的可恨主要不是他们的品德,更可恨的是造就他们的社会土壤。……正如杨志的失败主要不是他的才华不够,而是社会使然。……凡是伟大的作品都有想通之处——那就是悲悯!所有人都值得悲悯!”

把原因推到社会这种说法,我觉得不大妥当。现在也有各种丑恶现象,有社会的原因,更有个人的原因。

“根据学生的发言,我们总结道:‘这封信分明就是一份破产宣告书和与亲人诀别书。’并发问:“我们细细一读就能发现这封信的矛盾和破绽,为什么菲利普一家就不能发现呢?而且是10年都没有发现。我相信,这十年里菲利普一家是真地没发现这封信的矛盾和破绽。否则他们就不会把这封破产宣言书、与亲人诀别书当成福音书,还拿给别人看,四处炫耀。这说明了什么?这讽刺了什么?”

对于信的解读,变成了侦探推理,个人不赞同。

汪洋:对。但有的是根本原因,有的不是。社会原因和个人品德两方面早就人物形象!正如都是贫穷落后社会现实,杨二嫂成了杨二嫂,闰土成了闰土,前者麻木而恣睢,后者麻木而善良!

当然谢谢你提供的角度,但是如果我说的大家都赞同,那就说明,我说的是常识,没有创新。既然试图创新,那就有可能创新成功,有可能失败!

郝秀芹:我忽而想到,其实人人都迷在梦中,杨志、孔乙己、菲利普夫妇,只是没有一双慧眼,不,即使看清楚了,也不想从梦里醒来。我们也一样,总在梦着梦依然在现实中挣扎。


    进入专题: 语文教学   阅读教学  

本文责编:lijie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02772.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韩军在线,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