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学术研究当有家国情怀、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

——在2016级博士生新生大会上的讲话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250 次 更新时间:2016-09-30 12:55

进入专题: 家国情怀   人文素养   科学精神  

刘伟 (进入专栏)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聚会,博士生新生大会不同于开学典礼,有他特殊的内容,是我们人民大学研究生一个很特别的活动。在这里,我首先代表学校欢迎大家的到来,大家选择中国人民大学,这是一份信任,特别是对于作为校长的我,是一份责任,也是一份压力。我也要感谢各位老师,特别是博士生导师的辛苦和努力。

今天是秋分,但是在大学,季节是错位的。大学的秋天是春意最浓的时候,因为这是我们新生报到开学的时候,是满眼春绿,是在播撒着希望。我们各个院系、各个部门的迎新老师也是满怀着春意,因为这是播种的季节。今天深秋的人大,迎来的是满怀春意、满怀希望的学生,我们期待着今后的收获。我校博士生刚刚调整为四年学制,今后四年的时光大家是以研究为生的人,这四年我们的整个生活核心就是研究,可能异常辛苦。作为一个老师,作为一个学校的管理者,也作为一个博士生导师,我想跟大家分享几点希望。

第一,要有博大的家国情怀。

中国的读书人,从来不缺家国情怀的传统,我们人民大学也从来不缺这种传统。北宋大儒张载曾有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何等的家国情怀!明年是中国人民大学建校80周年,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是1937年在抗日烽火中的延安宝塔山下创立的陕北公学。当时汇集了中国最优秀的子女,汇集了中国最优秀的青年。后来我们到了晋察冀,进了北京城,成了现在的中国人民大学。我们学校的创办历史,是在中华民族的浴血奋战中走出来的,本身就是一种家国天下的情怀,因此作为中国人民大学的博士生,无论到什么时候,这种家国情怀的树立都是必要的。毛主席当时对陕北公学有一句名言,说“中国不会亡,因为有陕公”,这既是对我们的期望,也是对我们的最高评价,我们一定要继承好这份传统。

习近平总书记讲中国梦,要求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现在距2020年还有四年时光。大家博士毕业还有几年?也是四年时光。所以我们在座的诸位在人民大学的四年的研究生涯,恰恰是我们国家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历史时期,把我们的学习和我们国家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这种历史进程融合在一起,一定是非常美妙的,也是极其难得的,是历史恩赐给我们实现我们家国情怀的重大机遇,希望大家一定把握好。

第二,要有深厚的人文素养。

什么叫人文素养?很难准确地给一个定义,有人文情怀、人文气质、人文关照等等。但是他的很多指向,应当是人们有共识的,比如说对人的尊重,对自己的尊重,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热爱,对公平正义的敬畏,对真善美的追求,对爱的渴望等等。这种人文素养、人文精神、人文关怀不管我们怎么定义,我体会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定要在文化和人文方面有一种深刻的自信,这是支撑我们人文品质的基础性的东西。我们中华民族从黄河流域走来,作为世界四大最古老的河域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到现在已经绵延五六千年,我们并不缺乏人文精神、人文关怀的自信。但是我们从什么时候开始怀疑这个问题了?那是当西方人开始了文艺复兴,开始了宗教革命,开始了启蒙运动,开始了科学革命,开始了产业革命的时候,我们落伍了,所以当地中海文明和我们古老的中华文明碰撞在一起的时候,我们败得一塌糊涂。这种失败是军事上的,是经济上的,但最深刻的不在于他烧了我们的圆明园,不在于他割了我们多少土地,最重要的是把几千年来我们赖以骄傲的文化自信打掉了,我们觉得西方文明更优秀,中国传统文化不够优秀。当时怎么办?全盘西化,放弃了我们的自己。

其结果表现在很多方面,从我们文化教育上来看,中国现在教育分科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不分科的,孔子是哪一个科的科学家吗?是历史学家、哲学家、文学家、经济学家吗?都不是,但似乎又都是。因为都能从他的经典思想当中找到非常深邃的、极灿烂的思想,并且深深地启迪着我们的后代。中国的四书五经等等典籍是一个系统文化,三岁学语、五岁发蒙、皓首穷经等等,这都是一个系统的训练,他们没有分所谓的科。近代以来,我们对自己传统文化失去了自信,开始了西化,西化恰恰是分科的,所以我们不仅有了物理学、化学这些自然科学的科,还有法学、经济学这类的社会科学,我们还有了历史学、哲学、文学这类的人文科学,而且越分越细。这实际上是用西方学科的思想来裁剪中国传统文化的传递方式,这有它的时代客观性,也有它的进步意义。但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就是,以西方学科划分的方式来裁剪中国的传统文化,带来的后果是什么?那就是我们既缺乏西方科学的大师,更没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匠。原因很多,钱学森之问也好,李约瑟之迷也罢,我觉得重要的原因,是历史发展到这个阶段的时候,我们的民族对我们的人文自信、文化自信的缺失。

今天,我们要重拾这份自信。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要从中国问题出发,面对中国的材料,形成中国的思想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形成中国的风格、中国的气派。什么意思?从我们自己的实践出发,解决中国的问题,以中国的成就向世界证明我们的强大,在这种强大当中,在伟大的民族复兴当中,重新找回世人对中华文明的敬重,重新找回我们自己对于中华文化的自信。如果脱离了中国这块土地,脱离了解决中国问题,脱离了现代化扎实的进步,这种文化自信是没有真正基础的,是没有真正动力的。我们经常讲,人不可有傲气,但不能缺傲骨,就是讲人文的品格、文化的自信。

特别值得庆幸的是,中国改革开放将近四十年,使中国经济、社会取得巨大发展,但是这里面也蕴含了深刻的矛盾。一方面巨大的进步为我们找回自信创造了历史的基础,一方面在这种发展当中蕴含着深刻的矛盾,更为我们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生们创造了极丰富的研究材料,这是一份历史的恩赐。我们要对得起这份恩赐,用学术研究来回答这些问题,在回答这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当中推动我们整个民族的文化自信,在我们整个民族文化自信的重构当中,确立我们每一个学人的人文自信的精神。

第三,要有严谨的科学精神。

大家是博士生,是做学问的,当然要触及科学精神。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的要义在于质疑,在于发现。但是人文社会科学除了具有一般自然科学的特点之外,更要有担当和批判。人文社会科学有自身的特点,我们在从事学习研究过程当中,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的特点我们要逐渐地摸索。

比如人文社会科学作为历史的科学,他的科学分析和解释,与他的意识形态的价值指向如何统一?我们知道但凡一门学问,当它有深刻意识形态的价值指向作为前提的时候,它讨论的问题一定是有立场的。可是作为科学呢,它往往不能从一定的立场出发,它是要实际分析,最后得到一定的证实或者证伪的。这中间怎么统一?在中国,我们的世界观要有选择,我们的基本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这如何与我们所从事的各个学科的科学的知识体系逻辑结合在一起,是我们人文社会科学的特殊问题,也是很要紧的问题。

再比如人文社会科学作为历史的科学,他的传统与现代怎么统一?对于自然科学来说,过去的自然科学知识和他的未来发展之间是自然积累和继承的过程。人类发现了数字,从1到9,之后经历了很漫长的时间又发现了0,这是人类智慧的一大进步,可以逐步地发现和积累,并且过去的积累为现在的新的发展提供正能量。但是人文社会科学则不尽然,他有可能在特殊历史时期,产生传统与现代的对立和批判。比如中国传统文化的要义有优秀的,也有我们现在所谓糟粕的。我们有一句话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是很理想、但很难做到的事情。像一面镜子里面有污点,我们要去其糟粕,把污点去掉,就意味着打碎这面镜子,文化不是任人宰割、任人裁剪的,他是一个不可分离的整体。传统和现代之间就会有对立。比如中国传统文化在进入现代社会之后,我们发现很多和现代文明、现代化是不一致的,我们要革命,所以就有了五四运动,就有了新文化运动,就有了西化的浪潮,就有了下东洋去欧美取经的艰难历程。我们现在要重振我们传统文化优秀的精粹,来指导我们现代人的生活。习近平总书记两年前去北大发表五四讲话,我特别期待听到他讲中国传统,以及五四精神和现代化精神的要求。我觉得传统文化和五四精神之间是有距离的,把传统文化和现代化融合在一起,和五四精神之间是有差别的。怎么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就在那次讲话当中,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些都是人文社会科学所特有的。传统和现代不一定那么自然、那么美妙和谐,它往往带有尖锐的批判,那么我们就要学会怎么在研究当中适应和驾驭。

再比如人文社会科学作为历史的科学,它的思想内容和它的表述形式之间怎么统一?我是学习经济学的,在座很多都是学经济、财经、管理类的,有一句话叫“一门学问的科学程度很大程度是看数学在其中的应用程度”,数学非常漂亮,表达很精准。但是也有一句话叫“一门学问的死亡程度也是看数学在其中的应用程度”,原因在于当它依赖精美的数学模型去表达的时候,形式上可能很漂亮的时候,它的思想可能越来越苍白。怎么办?特别是对一些应用型的社会科学,伴随数学的应用、大数据、信息时代等等这些方法和工具以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它的挑战性越来越强。我们会发现有的时候我们提出的可能是一个伪问题,然后我们用非常精美的数学模型证明了这个伪问题确实是一个伪问题。比如我们提出一个问题“人吃饱了不饿”,然后我们发了一万份问卷,做了精美的数学处理,最后我们得出结论“人真的是吃饱了不饿”。

我想,我们人民大学有家国情怀的学生做研究,不需要做这样的问题。刚才刘军老师说研究问题要做有趣的研究,怎么叫有趣,大家可以做不同的理解,有趣就是自我感到有价值,但是价值是什么,那是别人认为有价值。我认为有趣很大的动力是什么呢,是别人、社会、国家、民族对你的肯定,这个给你带来的激动和欢心是你产生有趣并且持续不断地感到有趣的最牢靠的根源。这就是我们个人的兴趣和社会需要之间的一种统一,因此我们说,像这些内容和数学表达形式之间,和话语体系之间,怎么统一,越来越成为现在我们做学问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再比如人文社会科学作为历史的科学,它的民族性和它的世界性如何统一?自然科学基本上没有这个问题,可能在应用上有问题,但是在研究上、学习上没有这个问题,人文社会科学就有这个问题,怎么办?我们立足于国家,解决我们国家的问题,但是在学习过程当中,人类文明是包含各种文明的,我们怎么去处理?现在我们经常讲要批判地借鉴国外一切先进的文明和有益的成果,我赞同。我们不能照搬,但是批判和借鉴的前提是学习,是认真的学习,先把人家的东西搞懂、搞明白,你才有资格去批判、去借鉴,不要没有把人家的东西搞懂,只凭“羊群效应”、人云亦云去批判,那就有盲目性,最后你的批判是没有力量的,借鉴也是不充分的。

所有这些问题,都是人文社会科学。它的科学性和它的意识形态的价值指向,它的现代和它的传统,它的思想和它的形式,它的民族性和它的世界性,这些问题在自然科学当中,或许有,但不是那样的突出,而在我们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中就很尖锐,需要我们在学习当中处理好。处理好这些问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花很多很多的功夫,我有几点简单粗浅的体会与大家分享。

首先我觉得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要强调思想之独立。

工科有的时候还要团队、实验室,人文社科有些也需要,但最根本的东西是他的思想性,而这种思想性很重要的就是要独立思考,是一种敢于坚持的独立思考。人民大学不乏这个传统,在座的老师可能知道,人民大学有一个老师叫张志新,是一个女同志,她就是因为坚持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文化大革命”当中的一些做法,提出尖锐的批判,最后被抓进了监狱,在“文化大革命”马上要结束的时候她被枪毙了,后来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她作为英雄被宣传。为坚持一种思想而死的人,是非常宝贵的,也非常稀缺的,这就是思想之独立,我觉得我们人大的研究生,一定要敬重、追求这样一种精神。

其次就是要有学术之包容。

在我们的研究和学习当中如果有不同观点,大家相互之间、师生之间、学者之间互相尊重,更多地给予包容,不要就一时的错对是非,过早地主观地甚至武断地下判断。人文社会科学是历史的科学,它的很多观点正确与否、对错是非,不是当代人能下结论的,真正伟大深邃的思想,真正光彩的东西,其实往往是要经过历史检验,甚至被历史重新认识和发现的。这样给历史、给后人留有更大的空间,而我们有更大的包容,我觉得这是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很要紧的要求。因为后人比我们更聪明,历史比当下更清醒,让历史去判断,让实践去检验,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最基本的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

最后一点是要有等待的耐心。

刚才张雷声老师跟大家提出来学术研究要有一个长期的艰苦的努力和探讨,要受得住寂寞。我们古话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研究就是面对书山、学海,只有一个办法,只有吃苦和勤奋才能有真正的收获。我们大家都是吃苦过来的,否则大家今天坐不到这个礼堂来,但是苦中还有苦,一步一步的攀登,不断的努力才能真正达到顶点。我们面临很多很多的问题,主观的客观的,都不要紧。王安石在他的一首诗中写道“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就是指你只要站的高,有志向、有家国情怀、有信仰、有品位、有追求、有科学精神,一切主观的、客观的、短期的、长期的困难不过是过眼浮云,我们总能站到它的上面,取得伟大的成绩。

同学们,现在到2020年是人民大学建成“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的决胜时期。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同时,中国要有若干所大学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不管以什么标准评判,人民大学如果不进入这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各方面都是不允许的。我们距离进入世界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还有四年,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实现一流大学的目标,有一个条件,就是一流的学生来到人民大学,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都是世界最好的,四年之后我们能不能成为“人民满意、世界一流”的毕业生,这是对你们的一个检验,也是对我们学校的一个检验。让我们一起努力,谢谢大家!



进入 刘伟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家国情怀   人文素养   科学精神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法学 > 法学演讲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01580.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宪政网,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